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zhuangshi

2 冒禁潜耕

据史料记载,早在秦汉、唐、辽、金、元等时期,中朝两国居民之间就有相互流动现象。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早期迁移的朝鲜边民中,除了一些返回朝鲜半岛的人以外,留居中国的几乎都自然或被迫失去作为一个独立族群的主要特征,这一部分人及其子孙后代并非今天的朝鲜族。如今所说的中国朝鲜族,是近现代从朝鲜半岛迁入的民族群体,是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55个少数民族之一,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中国朝鲜族历史可追溯到明末清初,其主要历史是从19世纪中期大批朝鲜人陆续从朝鲜半岛迁入开始,一直持续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

1583年,努尔哈赤起兵,四处攻城略地,1616年在辽宁新宾赫图阿拉建立割据政权——后金国。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为消除征讨明朝的后顾之忧,皇太极派兵攻击尚与明朝有藩属关系的朝鲜,朝鲜求和,同年缔结“兄弟之盟”,以鸭绿江、图们江为界,誓约两国各守封疆,不许计仇,永世相好。皇太极为了阻断朝鲜人进入长白山区,修筑了凤凰城至碱厂门一线的柳条边。清朝后期以前,一直实行严厉的封禁政策,招恳只是暂时之需。顺治元年(1644)至康熙六年(1667),清政府曾几次颁发条例,奖励移民开垦,以增税赋。顺治十年(1653),还颁布“辽东招垦令”,召民垦荒。但到康熙六年(1667),康熙帝就下诏吏部,宣布废除“招民授官之例”,“辽东招民授官永著停止”。从此,东北被封禁长达200余年。在清代统治者看来,东北是他们“祖宗肇迹兴王之所”“龙兴重地”,是他们的战略后方。柳条边就是为保护东北“发祥重地”,而修筑的一条封禁界线。封禁东北,一是保护东北,防止其“龙脉”受损——使东北不为汉人占有;二是满洲风俗不为汉人融合;三是隔绝蒙古族、汉族接触,防止蒙汉融合;四是保护东北地区生产的皇室所需人参、东珠等特产,提供每年采捕供物及皇帝巡幸时围猎所用的围场。

中国清朝和朝鲜李朝的封建统治者长期封疆锁国,实施严厉的封禁政策,动用兵力把守边境,颁布各种禁越规定,甚至朝鲜政府对“犯越者”予以逮捕,处以极刑,也没能够彻底阻拦朝鲜边民犯禁潜越。据史料记载,清政府不仅咨文朝鲜要求逮捕“犯越”者,派遣刺史处罚罪犯与地方官,有时甚至要求朝鲜国王亲自参与审问罪犯。朝鲜人“犯越”,开始时多从事采参与狩猎等活动,后来演变为定居务农。“犯越”规模,也由少数人扩大到几户或几十户集体移居,地域不仅限于鸭绿江、图们江流域,而且深入吉林、宁古塔和奉天等地。朝鲜移民忍受严寒、饥饿与疲惫而越江,纵然等待他们的不是沃土良田,可能是逮捕和放逐,还有山匪、官府、土豪劣绅的欺凌与压榨,他们依旧不惜冒着生命危险越江私垦,为的是在人迹罕至、荆棘丛生的一片荒芜之地开拓一条生路。

在清朝时期,朝鲜北部鸭绿江上游的平安、咸镜两道(道相同于我国省级行政区)及图们江南岸的农民为摆脱当时土地贫瘠、连年受灾的困境,纷纷越江而来。他们起初以狩猎、挖参、打柴割草等流动性劳作为主,还有一些被雇到当地人家当佃民。后来,他们渐渐开始在山间僻地烧荒开垦。为了不被官府抓到,他们天不亮就越江垦种,天黑再越江返家,可谓“朝耕暮归”;待他们逐渐熟悉和适应环境后,每年清明前后携畜力农具而来,搭建草棚,犁地播种,秋天收获而归,曰“春种秋收”。之后,一些人开始携家眷长期定居耕种,由临时流动变为长期居住。当然,这期间常有垦民被逮捕、驱逐,但这都没能阻止朝鲜贫民越江私垦。19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两国放松或废弃封禁政策,流迁到鸭绿江、图们江北岸的朝鲜农民越来越多。

朝鲜农民的犯禁潜越、冒禁潜耕及妻离子散之苦,以一首《越江曲》为其佐证。

越江曲

对岸苇叶飘摇,此岸我心如焦,常思涉险而渡,又恐越境罪招。

大雁南来秋飞,梦里与君常随,常思涉险而渡,又恐越境罪招。 XeVDgk5TDfmc45/gpfWHUn6iWXEqYHK/qaWenIItEWv1hFGDpI+j9BLVSuVo1Mw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