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东方的学问是生命的学问,是用内在生命来传承的学问。所以,师生之间、师徒之间必须要有一个非常深入的生命内在的关联。这样,师父在举手投足间,就会给弟子很大的启迪,让他的悟性、他的生命有一个质的飞跃。

当代人为什么在修行上罕有大成就者呢?那是因为当代的师徒之间缺少了生命的呼应和关联。没有了这个呼应和关联,就导致一些重要的信息传递不过去。师父的许多切身经历,很难用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正所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即内在的经历和感受,一旦变成了外在的语言就死亡了,内在的、生动的、活泼的那个当下的感受,就大打了折扣。所以,有人说“语言是心灵的躯壳”,也有人说“语言是心灵的尸体”。只有心灵死了才会变成语言,心灵是活着的语言。一旦我们把那种丰富的、当下的感受变成了语言,那个感受就消失了,剩下的只是干巴巴的文字,像木乃伊一样。因此,不要执著于文字,不要执著于外在。

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直接学习、传承,让它保持最鲜活的状态,让它保持最本真的状态,这才是生命对生命的传递。

禅宗里有一个寓言叫“狗撵石块,狮子咬人”。每当看到狗要向你进攻时,你就捡起一个石块往远处一扔,狗就会放弃你而冲着那个石块去了,在狗追石块的时候你就可以跑掉了。这一招对狗管用,对狮子却不然。假如狮子向你进攻,你也捡石头向远处扔,狮子连看也不看一眼,仍然会紧盯着你不放,你根本没机会跑掉。狮子咬人,狗撵石块。我们一般人的学习就像笨狗一样,只知冲着文字去,只撵石块不咬人,避重就轻。我们要向狮子学习,不被名词概念所迷惑,突破名词概念的假象,找出名词概念背后那个鲜活的心灵和生命。这就是一个善学之人与不善学之人的差别,或者说是道统与学统的差别。

我们从小学到大学,乃至于硕士、博士,接受的都是学统教育,我们已经深深地被学统化了,即被概念化了、知识化了。如果我们用这种学统式的习惯去理解道统,是永远无法理解的。因为那些大修行人、那些圣贤的言谈举止,都是建立在道统的基础上,都是建立在生命的基础上。如果用外在的概念和术语理解他们,永远是在舍本逐末,是在狗撵石块,而找不到他们的真含义、真生命。

这就是为什么几十年来,特别是最近一二十年来,国人整天呼唤国学复兴,东方文明复兴,都是纸上谈兵。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拿学统的方式去理解道统,起点就错了,方向就错了。佛家的佛经,道家和儒家的经典,这些既不是概念也不是知识,而是圣贤们鲜活的生命!一本《金刚经》就是佛陀的生命,一本《论语》就是孔子的生命。用一个生命去阅读另一个生命,这才是真正的读经典。如果你没有这样的心态,你永远读不懂圣贤!

《论语》是一座桥梁,它让我们与孔子融为一体,让我们的生命与孔子的生命贯通,让我们的心灵与孔子的心灵贯通。这就像男女谈恋爱,爱到深处时男女融为一体。同样的道理,我们读《论语》,就像我们与孔子谈恋爱,最终就是要与孔子融为一体。表面上看,《论语》本身是一堆文字、一堆概念,而真正有价值的是这堆文字、概念背后那颗跳动的心,那个鲜活的生命。 z7O9vifK/nSJMegYyb4Lo7NTYlxdnTc3Z1t+Wug6+waFyQwkGyOSROiMRMr8SSN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