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五、胜王瑜伽

1.胜王瑜伽的含义

胜王瑜伽(梵文Raja Yoga),简称“王瑜伽”,又叫“八步瑜伽”或“八支瑜伽”。它是瑜伽的一部根本经典——《瑜伽经》中讲授的一种瑜伽。

《瑜伽经》的作者帕坦伽利,诞生于公元前 2 世纪,被人们称为“瑜伽之父”。帕坦伽利死后,他的弟子们把他的教导结集在一起,形成了这部《瑜伽经》。确切地说,《瑜伽经》不是帕坦伽利写的,而是帕坦伽利说的,由他的弟子们结集而来。

帕坦伽利通达当时印度的许多瑜伽流派,如业瑜伽、奉爱瑜伽、知识瑜伽等,他吸收这些瑜伽之精华,总结提炼出瑜伽的八个修行步骤,叫“八步瑜伽”,也称之为“八支瑜伽”。此后,八支瑜伽一直成为印度瑜伽练习的主流。无数人经过八支瑜伽的练习而获得开悟解脱,所以人们就给八支瑜伽又起了个名字——胜王瑜伽,喻义瑜伽之王,简称“王瑜伽”。胜王瑜伽是所有瑜伽流派当中最体系化、最科学化的一种瑜伽,而帕坦伽利是实现这一体系化、哲学化、科学化的第一人。

2.胜王瑜伽之三化

第一是体系化。在帕坦伽利之前,瑜伽都是散乱的,像散在地上的珍珠一样,而帕坦伽利把瑜伽的理论和修行方法体系化后形成了八支瑜伽,它标志着从此以后瑜伽有了一个完整的、自足的、圆满的体系,这是瑜伽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

第二是科学化,即可重复化,把瑜伽的练习从偶然变成必然。在帕坦伽利之前,瑜伽练习者能否有所造诣,主要看运气。运气好,你就练成了,如果不走运,可能几十年乃至一辈子都一无所获。帕坦伽利把瑜伽科学化了,科学化的最低标准就是可重复性,就像烧开水,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烧到 100℃时必然沸腾,这与种族、性别、年龄无关;又像造汽车,只要严格按照标准去做,不管谁来造,都能生产出汽车。到了帕坦伽利,瑜伽才真正地成为生命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管你是谁,不管种族、性别、年龄等各方面的差异,只要按照八支瑜伽的要求去做,就能变偶然为必然,必获成就。帕坦伽利开创了瑜伽科学化的先河,从此以后瑜伽成为一门学问——生命的学问,成为一门科学——生命的科学。

第三是哲学化。《瑜伽经》除了有具体的修行方法以外,还有关于瑜伽的大量哲学思想。印度文化在此基础上开创了一个哲学学派——瑜伽派哲学,成为印度正统六大哲学流派之一。瑜伽派哲学建立在《瑜伽经》基础之上,奉《瑜伽经》为根本大典。《瑜伽经》在印度历史文化中的地位,相当于《论语》《道德经》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的地位,是印度传统文化当中最重要的几部大典之一。

3.胜王瑜伽之八支

自《瑜伽经》公布八支瑜伽后,八支瑜伽成为印度瑜伽的主流,成为一个重要的修行流派。八支瑜伽的“支”是阶段、环节、步骤之义。第一支是持戒,对各种沉沦、堕落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将要带来的危害性进行深入的认识和下决心扭转,从此步入阳光与觉醒的人生轨道。第二支是“精进”,培养积极刻苦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第三支是“调身”,练习一些净化与改善身心的特殊形体姿势,即各类瑜伽体式。第四支是“调息”,即练习各种的呼吸方法。第五支是“制感”,对感官和心灵中的“五毒”(即贪、嗔、痴、慢、疑)给予充分的认识与有效的化除。凡人的心灵被感官牵引着四处奔驰,像猴子一样,像野马一样,“心猿意马”即是指此。如何收摄这颗狂乱之心,是一门大学问。八支瑜伽中的“制感”就是用一定的方法和途径对感官,即眼、耳、鼻、舌、身进行控制和调节。第六支是“专注”,也叫冥想,把注意力放在一个点上。这个点在体内还是在体外不重要,重要的是把注意力收到这个点上。第七支是“禅定”,专注进一步深入就是禅定。第八支是“三摩地”,这是八支瑜伽的最后一步。三摩地是梵语的音译,汉语的意思是“总持”,像总统一样掌控着整个国家,像上帝一样了解、觉知、掌控着宇宙万物。总持就等于开悟觉醒,等于超越一切封限,包括生死的封限。

4.突破封限,获得解脱之三摩地

生死是人生最大的封限,人们被牢牢地封闭在生死之间。其次是身心的封限,常人很难越出自己的身体和行为,用儒家的话说就是“随躯壳起念”,从生到死的每一个起心动念都是顺着这个躯壳而生起,都是围绕着这个身体的吃喝拉撒而起。这个躯壳牢牢地拴住你的心,每一天你都在为这个身体的穿衣、吃饭、睡觉而操心。人很难脱离自己的躯壳去思,去想,去感受,若能超越你的躯壳,实现无我,你就能开悟。所有的人在没有接受过圣贤教导前,都是有“我”的。

超越或者征服这个肉体相对容易一些,超越一颗世俗的心则非常困难。我们每个人都受到自己心的封限。人们可以走遍千山万水,但是走不出自己的局限之心。如果你是一个烦恼的人,你从这里走到了那里,你走出了自己的烦恼吗?你只是走出了一个城市,但烦恼不会随身体的位移而发生任何变化。虽然超越心灵的封限困难得多,但一定要超出,只有同时超越身体和心灵的封限,才能获得开悟和解脱。超出身体的封限证得罗汉果位,超出心的封限证得菩萨和佛陀的果位。罗汉就是超越了自己躯壳的人,菩萨和佛陀就是征服或者超越了自己心灵的人。

胜王瑜伽追求的是全面超越:先从身开始,从制感、戒律、调息、调身几个环节入手,从生理上下功夫;专注、禅定、三摩地是从心灵上下功夫;最后达到身和心的全部超越,而获得开悟和解脱。到了最后一步三摩地,也就是总持,就彻底开悟,不受内外的一切封限,进入到了无限。用佛家的话说就是进入到涅槃、圆觉、法身。

胜王瑜伽与佛教有很紧密的联系,佛教的禅定方法与胜王瑜伽的步骤完全一样。胜王瑜伽把“戒、定、慧”放大了,细化了,可以浓缩成佛家的三支,即“戒、定、慧”。戒、定、慧被称为佛家的“无漏三学”,即此三大要素应同等重视,不可偏废。佛家的无漏三学放大了就是八支,佛家的小乘禅定、大乘禅定、密乘禅定无非是八支瑜伽的更进一步细化。小乘有四禅八定,大乘和密乘的禅定则是无量无边,如恒河沙数。无论有多少恒河沙数的禅定方法,都离不开八支瑜伽,特别是八支瑜伽中的专注(冥想)、禅定、三摩地。佛家的禅定和瑜伽的禅定是一致的、吻合的,只是使用的术语详略不同。 NGBgvTrvIFok6Xq3IAv5NyWzqR7FyUpvQnVcZSXa9ZKeg0OCKa364jteiUq/1Qw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