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巴克提瑜伽

巴克提瑜伽(梵文Bhakti Yoga),又名奉爱瑜伽。Bhakti是奉爱的意思,也可以理解为奉献加爱心。因为奉献,所以有爱心,因为有爱心,所以奉献,合在一起就叫奉爱瑜伽,有时候简称“爱瑜伽”。

奉爱是共法,不仅是巴克提瑜伽,所有人类的智慧体系一律提倡奉献和大爱。佛家讲慈悲,基督教讲博爱,儒家讲仁爱,都是爱。所有的智慧体系、思想体系都提倡爱,而且是博爱。

巴克提瑜伽是建立在爱的基础上的一种修行方式,即始终把自己沉浸在大爱之中的一个独特的瑜伽流派。爱是一种情感——一种伟大的、神圣的情感,这个情感可以让你立即达到无我。因此奉爱的真正秘密是让你达到无我,可以说,奉爱是达到无我的非常有效的方式。奉是奉献,有点类似于布施中的无畏布施,为了某种理想、某种事业、某种社会和他人的需求而奉献出自己的整个身心,这就是奉。爱就是博爱、爱心、慈悲。

1.奉爱的实现方式:信仰与信念

(1)方式一:宗教的信仰

巴克提瑜伽本身不是宗教,但却是印度最宗教化的一种瑜伽,它完全建立在信仰的基础上,通过对奎师那神的信仰来激发奉献和爱心。

人类爱心的激起、巩固和提高都是和宗教信仰分不开的,而在人世间把奉献爱心做得最好的、最真诚的、最持久的就是宗教团体。最有代表性的以基督教和佛教为主,它们都有一些爱心机构,它们把爱作为一个制度,作为一个团队所必需的品质,像法脉传承一样一直传承下来。相对而言,道教、印度教、耆那教、锡克教和穆斯林教(回教)则没有太多的持续千年不衰的爱心传递行为与机构。

基督教是将人类爱心表现得最淋漓尽致的宗教,通俗地说基督教的人最有爱心,也最有爱行(爱的行为),其次是佛教。为什么他们有种种爱心和爱行?就是因为宗教的信仰激发了他们爱的激情,使他们无我奉爱。

除此之外,作为一个民间人士和自由人士,即使有爱心,大多数也是临时性的、被动性的,不是持久的。就像我们常说的,做一件好事容易,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一辈子都在奉献,都在爱中。通过爱不仅可以成就他人,帮助他人,还可以获得健康,获得解脱。爱就是火,火就是爱,这个爱之火可以焚烧一切业障,化除一切无明。只要没有无明了,就会获得智慧和解脱。这是需要坚强的信仰或信念的。至少在过去和现在,爱是靠信仰来支撑着的,其次是靠信念。

(2)方式二:儒家的信念

走信念之路的奉爱以儒家为代表,其代表人物就是孔子。孔子为济天下苍生,周游列国,尝尽人间苦难,九死一生,但是矢志不渝,绝无后悔。如果上天再给他一次机会,他仍会毫不犹豫地再次周游列国,继续宣传他仁政博爱之主张。不管对方是否采纳,孔子坚持做他该做的。他身为一个仁者,一个君子,势必要成为爱的化身,成为仁的化身。他就是仁,仁就是他,他的每一个言行都是爱和仁的显化,因为他已经融化到仁中,融化到爱中。

儒家走的是信念之路,他们不信神不信鬼,所以“子不语怪力乱神”。孔子没有信仰,但孔子有如钢铁般无坚不摧的信念:他不信天、不信地、不信鬼、不信神,但信自己、信心灵、信道、信仁。这就是孔子的“信”——不信仰,但信任,这也可以催发出心中伟大的爱——博爱。不管是通过鬼神的信仰,还是通过某种理念、信念来实现博爱、爱心和爱行,都可以,这个并不重要。

(3)宗教信仰的力量

过去是宗教盛行的时代,或者说是信仰盛行的时代,人文文化靠信仰来推动、激发,信仰为人文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很多伟大的情感和无私无我的行为。比如中国最典型的四大石窟,建造时间最短的都持续了五百年,最长的甚至有一千二百年之久——一千两百年凿声不断!这是什么样的精神在推动?是信仰的力量。这些工匠,这些佛教徒,他们用对佛教的信仰来支撑着他们一代一代地去造像!

古代信仰的力量是不可思议的,甚至是非常可怕的!

过去的人写经典,是用血写的。旁边放一根针,刺破手指。从手指上滴血到水里,就有了红色的血水。然后,用毛笔蘸着血水来写经典。一写就是一百部,乃至一百五十部、三百部。三百部经写下来就得三五年,甚至十年。

这信仰的力量多么无坚不摧!也正是这种信仰,激发出他们的这种爱心与爱行。信仰来自哪里?来自对鬼神,主要是对神的信仰,这个“神”,在佛家就是佛菩萨。

以观音菩萨为例,观音是不存在的,只是佛陀笔下的小说人物,就像鲁迅笔下的阿Q一样(现实中没有这个人,但是在鲁迅笔下,谁都觉得阿Q是一个有血有肉真实存在的一个人)。观音就是这样,看似有,实则无。观音不存在,但是大家都以为观音存在,且在心目中有了一个观音的形象,并为此激发出那种博爱,这就是成功。观音能让那么多的信徒发那么大的心愿,那么无我地奉献,这就是佛教智慧的伟大。一个对观音的信仰就激发了无数代人的慈悲与博爱,这是信仰的一种现实价值和现实意义。

(4)信仰没落,将被信念所替代

随着宗教的逐步没落,人们的宗教信仰逐步萎缩。我们认为,未来的文化、未来的人类文明将会由信念逐步取代宗教信仰,即由儒家为代表的信念取代佛教、基督教和印度教等宗教所代表的信仰。就像现在的佛教徒跟过去的佛教徒绝不可同日而语一样。过去的佛教徒是有爱心的、无我的、严格践行佛陀教导的佛教徒。佛陀让他无贪,他就无贪;佛陀让他无嗔,他就无嗔;佛陀让他无念,他就无念。既然已经拜佛为师,那么就要严格地遵守佛陀的教导,当一个合格的弟子。但是现在的人视佛陀如生意,视佛陀如服务员,拜佛陀为师就是让佛陀为自己服务。现在大部分的佛教徒根本谈不上品质,谈不上素质,只有极为少数的佛教徒仍然在践行着佛陀的真精神。

2.奉爱瑜伽的宗教化形式与发展趋势

过去的奉爱瑜伽建立在印度教信仰的基础上。奉爱瑜伽在所有瑜伽流派中是唯一一个宗教化味道十分浓厚的流派。从对待宗教的狂热程度来说,奉爱瑜伽的修行者就是印度教教徒。不是似乎,而是“就是”印度教的教徒,他们以宗教狂热的信仰来激起内心的博爱和无我。

奉爱瑜伽是有一些仪式的,最常见的是火供:信徒们围绕着一堆火,又唱又跳,赞美所信奉的神。他们的唱诵不是统一的,不同的师承、不同的流派、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唱诵,有的唱诵还要配合音乐、舞蹈,甚至会配合上毒品。

印度有一种特殊的植物——大麻,其花枝顶端、茎、叶中含有大量树脂,这种树脂有强烈的致幻作用,有极强的兴奋作用,只要尝上一滴,就特别兴奋,有点像现代人吃了摇头丸一样,又是笑,又是跳,又是叫。信徒们就以这种方式向他们信仰的天神表达着爱,以信仰的方式激发内心的博爱、慈悲。到底有没有激发出来暂不讨论,反正他们就采用这种方式来激发。有时仪式会一直举行到半夜,有时在第二天晚上还会继续,有点像篝火晚会一样。

在这种疯狂地跳、疯狂地唱、疯狂地舞蹈中,他们体会到了神的爱。他们感觉到:神的爱从他们内心深处慢慢地显化出来,散布到全身,散布到更远的地方。他们感觉到自己成了爱的化身,他们从深深的爱中获得了光明,获得了温暖,获得了智慧,获得了解脱。这是一个由浅到深的过程,中间也许会出现一些幻觉,出现一些不正常的现象,所以需要有师父的指导。身心在成长的过程中、在变化的过程中不是一帆风顺的,师父以内行人、过来人的身份,给他们以及时的纠正和指导,告诉他们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

过去的奉爱瑜伽披着宗教的外衣,是以宗教的形式来实现的,它跟宗教是紧密相连的。现在,奉爱瑜伽也需要改革,不能够再用过去那种宗教狂热的方式,如燃身火供、服用致幻药物等严重不适合当代社会的方式来表达他们这种爱心——对神和众生的爱。那么奉爱瑜伽以后的出路在哪里?这点可向儒家借鉴,即由信仰变成信念,这是奉爱瑜伽必然的出路。这不仅仅是奉爱瑜伽的出路,而应该是所有宗教的出路——由信仰体系变成信念体系。

3.奉爱的四境界

奉爱瑜伽就是祈祷的过程。祈祷的第一个境界是最低级的祈祷——索取型祈祷。祈祷神给我健康,祈祷神给我平安,等等。

祈祷的第二个境界——仅仅是祈祷。索取型祈祷再往上上升一步,就变成了非索取型祈祷,仅仅是祈祷,没有什么特殊的功利目的。单纯把祈祷作为一种习惯,而不是作为一个目的,又称为“无目的性祈祷”或“艺术化的祈祷”。既不向神要健康、财富,也不向神要长寿、子孙兴旺等等,什么都不要了,但是仍然祈祷。就像一个画家画画一样,不是为了什么,不是说画这幅画能带来子孙兴旺才画的,而纯粹是一种爱好、一种追求。或者,就像音乐家弹琴,就是想弹琴了,仅仅是为了愉悦,是为了享受音乐,仅此而已。

祈祷的第三个境界——为天下苍生而祈祷。是利他型祈祷,不为自己,祈祷的时候把自己忘掉了,不考虑自己了。比如说,你白天遇到一个乞丐,看他好苦,晚上在举行火供的时候,就开始真心祈祷:“神啊,希望你降临食物,降临光明,降临爱,给我今天下午见到的那个乞丐吧!”这种祈祷就叫为天下苍生而祈祷。那个乞丐还不知道,也不需要他知道,因为这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比如说,某个地方现在大旱,那就祈祷:“神啊,请你降雨露给那个地方吧,因为那个地方的人民正在遭受着干旱之苦。”天天祈祷,甚至祈祷得泪流满面,祈祷得惊天地而泣鬼神。

祈祷的第四个境界是最高级的祈祷——与神同体而祈祷,又叫“不祈祷的祈祷”。这种祈祷的境界已经进入神传之中。这个时候,无所谓祈祷,无所谓不祈祷。没有祈祷者,没有被祈祷者,没有祈祷词,一切都在如如之中,一切都在天然之中,一切都在不言之中。这个“一切都在不言之中”,既指的是没有嘴巴说的这个言,也指没有心语(心灵中的那个声音),因为你与上帝、与神已经融为一体了。祈祷者、祈祷词、被祈祷者,三者一体。超越言语,超越祈祷,超越主客对立,融为一体,进入到化境之中,进入到如如之中。这是无祈祷的祈祷,简称默祷——默默的祈祷。祈祷者就是被祈祷者,被祈祷者就是祈祷者。何来祈祷词?何需祈祷词?

祈祷的层次,从开始的言语祈祷,到后来的心灵祈祷,最后是默祷,以沉默代替说话。什么都不说就是最好的说,什么都不祈祷就是最好的祈祷,因为上帝什么都知道,你所说的一切都是画蛇添足,头上安头,没有必要。所以最该做的一件事就是不要祈祷,这才是祈祷的最高境界——无祈祷的祈祷。

奉爱分四个阶段,跟祈祷的层次完全一样。

第一个阶段,是索取型奉爱。比如今天干了一件好事,是为了明天得到更多的回报。他把奉爱行为视作一种生意和交易,是一种贪婪的体现。

第二个阶段,仅仅是爱,就是艺术型的爱,没有什么特别的目的。

第三个阶段,为天下苍生而爱,这个爱是无我的,是真正的大爱,为天下苍生燃烧博爱之激情、博爱之火。

第四个阶段,是无爱无不爱,既没有爱者,也没有被爱者,也没有爱的方式。这是爱的最高境界,跟无祈祷的祈祷是完全对应的。这是无量之爱——大到无法衡量之。奉爱瑜伽所追求的就是无称量之爱。但这不是一天两天可以达到的,它需要一个过程,从开始到经过前面三个阶段,才能到达到第四个阶段。

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够达到呢?答案还是我们常说的那句话:依你而定。依你的精进程度、成长速度而定。如果你成长得慢,你可能一辈子都处在第一阶段,也可能进入第二阶段却进不到第三阶段,或者进入第三阶段却无法进入第四阶段。我们讲的只是一个大体的框架,具体落实到现实的修行和生活之中时,这四个层次又可以演化出无限多种方式。这个时候,你就需要有个师父在这无限多种方式中,给你及时的指导和点化。这个师父要能够时时激励你,推动你,引导你,使你明白自己处在什么阶段,已经经过了什么阶段,未来还要经历什么阶段。

不要以为奉爱瑜伽没有师父,奉爱瑜伽尤其需要师父。有很多人奉爱,但不会表达,甚至乱表达,尤其是在前两三个阶段。以第三个阶段为例,怎么向天下苍生奉爱?首先就要掌握文史哲的知识,否则你就看不清时代的方向,不明白历史的走向,就会乱奉爱,可能反而成为历史的阻碍,甚至成为时代的一个污点。乱奉爱不但没有给这个社会以正面的促进,反而是在扰乱社会,因为奉爱者见地不透,学养不深,很多道理、现象,还没有看清楚、看明白,就抱着一股热情去盲目行事。不能光说动机是好的就没事儿了,很多时候,动机是好的,但结果是坏的。目的是为了天下苍生好,结果就一定好吗?未必!有时候动机好,但方法、手段不当,结果却是在害人,是在做坏事,适得其反。

为天下苍生而奉爱,这个爱一定要建立在正见、正行、正道、正命、正思维的良好基础上。通俗地讲,就是建立在自己雄厚的知识和阅历丰富的人生经验基础上。动机好,也要结果好,这才是真的好。

到了第四个阶段你就彻底成为爱的化身、神的化身了,无所谓彼此。也可以理解为默爱、无形之爱,一切化归于无形。这个时候没有爱者、被爱者,没有爱的手段、途径和形式,你就是爱。你没有刻意去爱,没有说哪一种方式是爱,哪一种方式不是爱,但是你举手投足都在爱中,都体现着爱,这是爱的最高境界。

爱的最高境界也是禅宗的境界。在禅宗看来,打你是爱,骂你是爱,不打你不骂你还是爱。为什么呢?法无定法。禅师有没有刻意地在家里面先研究研究你的个性、特点,再经过三天构思、五天酝酿后才开始采用不同的手段和方法?禅师的行为都是当下的、此时此刻的。他是一种直觉的反应,他的一切都处于天性之中。可以说,禅师已经没有了爱的痕迹。所谓痕迹是什么?就是手段、途径、方式、方法这些外在的、教条的、机械的东西。他就是爱,就是爱的化身。他走路是爱,吃饭是爱,睡觉是爱,他一切的一切都是爱,都在爱中。

爱是什么?全部爱就是佛性,全部佛性就是爱;全部爱就是般若,全部般若就是爱;全部爱就是涅槃,全部涅槃就是爱;全部爱就是上帝,全部上帝就是爱;全部的爱是永恒,全部的永恒就是爱;全爱是真理,全真理是爱;全爱是自在,全自在是爱;全爱是自觉,全自觉是爱;全爱是自律,全自律是爱;全瑜伽是爱,全爱是瑜伽;全爱是生命,全生命是爱……这是用“水波喻”的方式来对爱进行的阐述。

“水波喻”即“全水是波,全波是水”。“水波喻”非常重要,它是东方文化的一大要素,是打开东方文化的一把金钥匙。掌握了“水波喻”,你就能读懂儒经、佛经、道经,还能读懂历史,你什么都能读懂。若是吃不透“水波喻”,你读儒家、佛家、道家总是有一纸之隔,或者说是一墙之隔,没有通透融通之感。

那么当我全然是爱,就进入奉爱的第四个境界,这样的爱是什么?就是般若,就是涅槃,就是永恒,就是自在,就是解脱,就是圆满,就是光明,就是上帝,就是神,就是道,等等。

以上是奉爱瑜伽的四种境界。

4.奉爱的治病效果

奉爱可以达到开悟解脱,也可以获得健康。

我们用生命医学给别人治病,这里面就贯穿着爱,没有爱的贯穿效果就不好,乃至没有效果。有效果就是因为有爱的力量,有慈悲的力量,我们把它叫作“慈悲力”。所谓“医者父母心”,我们也是医者,我们也要有慈悲心、父母心,对于对方的病,“彼痛则己痛,彼苦则己苦”,他的疼痛就是你的疼痛,你感同身受,甚至比你自己得病了还要难受。一定要有这样的心,只有这样才能让你生起大爱,生起意志力。我非要把你的病治好,我只要结果不管原因,不管你的病有多重,你遇到我了就非好不可——要有这种意志,要有这种决心。为什么?因为感同身受,你只有感同身受了才会从内心深处生起一种“医者父母心”的慈悲力,这种慈悲力又可以转化为意志力,意志力就可以真的让疾病大有好转,以及痊愈。医治他人或自己的疾病都需要慈悲心。

爱就是春天,当你沉浸在爱之中的时候,你的整个身心就沉浸在一种春天般的气氛中,一个如沐春风的人内在的风水一定会很好。当一个人的身心时刻处在春天般的状态时,就会生机盎然,身体就会健康旺盛。爱心是治疗自己和他人疾病的非常特别而有效的良药,所以,奉爱瑜伽可以治病。你沉浸在多少爱中,你的身体就会被转化多少——把很多不好的东西转化为好的,你的爱越深刻、越强烈、越纯粹,你的身心之转化就越深刻、越强烈、越纯粹。

什么是奉爱瑜伽?奉爱就是祈祷。祈祷分为四个主要境界,奉爱瑜伽也完全可以套用祈祷的四境界,形成奉爱四境界,并通过奉爱获得健康,而且还可以通过奉爱四境界以实现人生的究竟解脱。将来,奉爱瑜伽的发展需要去掉宗教化的外表,转信仰为信念。形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内容,我们通过爱的四层次、爱的四境界,最后达到无爱之爱,达到默祷,这才是真正的奉爱瑜伽要追求的。 dEz3X+WsIXqlsap7Ui7kyaBseZOlPyBppKpU4vVD7/ZGKlXkQwPgOfr02dzqKrZ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