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知识瑜伽

1.知识瑜伽起源

知识瑜伽(梵文Jnana Yoga),又名智慧瑜伽。此处“知识”不是我们所说的一般知识,而是特指那些能给我们带来人生终极启迪和生命终极解脱的“圣贤知识”。记载这些知识或智慧的书,就叫《韦陀经》(梵文Veda Sutras)。韦陀(梵文Veda),在梵语里有“知识”“智慧”或“启示”等含义。《韦陀经》不止一本,而是有很多本。最早的四本《韦陀经》著作是:《梨俱韦陀》(梵文Rig Veda)、《夜柔韦陀》(梵文Yajur-Veda)、《娑摩韦陀》(梵文Sama Veda)和《阿达婆韦陀》(梵文Atharva Veda)。这些《韦陀经》的成书年代可以上溯到至少五千年前,它们构成了印度文明的源头。知识瑜伽的修行者认为,只有这些开悟者和智者教导的知识,才是真正的知识,才是“天启”的知识,也只有这样的知识才能让我们无条件地追随和服从它们。故而从古至今,对于印度人而言,《韦陀经》里的每一句话乃至每一个字,都是真理,都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印度人将《韦陀经》与神像放在一起,对其近乎变态的崇拜甚至超越了西方的基督徒对《圣经》的膜拜。其后印度产生的各大哲学体系、宗教体系以及丰富多彩的传统文艺与习俗等,无一例外地都是建立在对《韦陀经》不同角度的理解和发挥之上。

《韦陀经》的知识来源于那些已经开悟的修行者。传授和讲述这些知识的智者们认为,这些知识来自于“神”或“神性”对他们的启迪,他们只是此类知识的“通道”,而不是这些知识的创造者和拥有者。故而所有韦陀类经典全部没有作者姓名,因为他们自认为无权以创作者自居。

2.知识瑜伽的定义

知识瑜伽中的“知识”二字,狭义的定义是特指印度上古时期的各类《韦陀经》,广义的定义是指古今中外一切开悟者和智者的言行教导。传统知识瑜伽只读韦陀经典,后来阅读的范围扩大到其他流派经典。知识瑜伽修习者不断深入地研究自己所学流派的前辈圣者们的经典,并与这些古圣先贤们始终保持着不断深入的心灵相应、生命相通,从而实现心开意解,获得解脱,最终自己也成为一代圣贤。这样的一种生命实践途径,我们都可以称之为广义的“知识瑜伽”或“智慧瑜伽”。但是不论读什么经典,一定是圣贤的经典,而非一般人写的书籍。

3.知识瑜伽的修习方法

(1)你准备好了吗?

知识瑜伽的修行就是不断地深入研习古圣先贤们的知识和言行,并身体力行之,直到将这些知识和言行完全化入自己的身心之中,并于自己的身心言行再现出来。对于经典教导中的某些重要部分,应该像念诵咒语一样,在心中不断地重复着,一再一再地思考、领悟、参究。有些时候,为了更好地思考这些知识的含义,知识瑜伽的修行者们,需要到一个无干扰的僻静之地,如森林、山洞等,在那里日夜不停地思考领悟其中之深意。在不断的领悟参究过程中,修行者自然而然地进入到甚深的禅定状态,在这种高度的身心宁静而又深度的觉知中,一遍又一遍地进入所参究的知识之丰富含义中去,以达到身心和悟性的全面成长与蜕变。

但是,大多数人的阅读习惯只是用眼睛阅读,偶尔会简单地动动脑子。若要集中全部身心的注意力是有难度的,一旦身心跟不上来就变成了用眼睛阅读或用头脑阅读,而不是用生命阅读。用生命阅读是知识瑜伽最大的要领,力求阅读到哪里,身心就要实现到哪里,那时,经典就像一个无形而巨大的子宫一样,你进入到经典中就如同进入到子宫里,被孕育一番,再次新生。

因此,知识瑜伽能改造你的生命,但能改造多大、多深、多透彻,取决于你,取决于你拿什么与经典“相应连接”,而不是取决于经典。你拿皮肤、眼睛来相应,经典只能触及你的皮肤、眼睛,那你就是读了一堆空概念,毫无意义!甚至睡一觉过后就忘了,可能想半天只想出“知识瑜伽”这个词儿。如果我们总是停留在如此状态,改变是很缓慢的,改变的进程取决于你是否做好了准备,是否做好了来听佛陀的教导、孔子的教导的准备。不是什么人都配聆听圣贤的教导的,我所说的“配”的意思是:你有可能走近他,有可能在他的身边呆十年,但是你如聋如哑,你不知道他在说什么,就像一个教授对着一个幼儿园的小孩侃侃而谈,而小孩子根本听不懂教授在说什么。他既听见也看见了,但是听而不闻,视而不见,没有意义啊!

禅宗有个公案:某人参禅学佛了半辈子,却什么也没有悟到,十分苦闷。有一天他在街上闲逛,正好看见有一个卖肉的和买主在争吵。过去人买肉喜欢买肥肉,买主嫌弃摊主割了很多瘦肉给他,而摊主却说:“哪一块肉不是瘦肉?哪一块肉不是肉中之精华?”此话一出,他突然间就开悟了,在马路上高兴地大喊:“我悟了!我悟了!”

对别人来说轻轻松松的一句话,对他而言却促成了生命之花的盛开。为什么呢?归根结底,是他的身心做好了准备。身心准备好了,随便任何一本经典中的任何一句话,甚至是平常人的一句话,都会让他受益。身心没有准备好,跟他讲十句同样的话都没有用,因为他仍然束缚在过去那种庸俗的、幼稚的观点中,如聋如哑,怎么可能接受得了老师新的教导呢?所以准备非常重要,调身、调心非常非常重要。

知识瑜伽的修习过程就是不断地调整自己心态的过程,就是不断地以圣贤教言为桥梁,把自己与圣贤调整到一个频道上,达到越来越深度的心心相印的过程。这个时候你理解的不仅是文字,你是透过文字去理解教导者的生命,圣贤们的境界。所以我们读佛经,读的是释迦牟尼的境界、智慧和生命;我们走进佛经,实则是走进释迦牟尼的心灵。如果作者是个开悟者,那么你就进入了开悟者的境界。这时,你是不是佛呢?你进入到了圣人的生命中,你是不是圣人呢?因此,知识瑜伽是以圣贤的语言、文字作为桥梁,让你通过融入圣贤的文字而融入圣贤的生命。只要你融入得足够深,你就可以很快甚至是瞬间开悟。开悟的早晚,是小悟还是大悟取决于你,取决于你用眼睛去阅读、用脑子去阅读,还是用心灵、用生命去阅读。

如今,全社会的人都在学习,但善于学习者不多。尤其受到西方文化近百年的影响,几乎所有人都在用西方“学统”的方式在学习东方文化。西式学院教育把学问变成了学科,把学习变成了对客观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他们研究圣人的言论、思想和学说,就像是研究历史事件一样,与做人没有关系。他们把传统的经典当成万宝全书或者百货商店,研读经典只为经世致用、多闻博识,而非穷理尽性、克除积习、完善人格、恢复本性。这种方式自然难以走入东方文化的生命精髓中去。而中国过去的私塾教育是用“道统”方式,孩子从小就知道如何用心读书,用心领悟,等他们长大了自然就养成了如何用心的习惯。当他们再看一本书的时候,自然地就会调动全部身心去读。这样准备好了,才能走进知识瑜伽的修习之中。

(2)深入骨髓的爱

不管是哪个门派,哪个研修方法,都要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真正热爱之情。现在大多数修行人的热爱都是打折扣的,因为这种热爱是外来的,是靠周围的气氛烘起来的。很多人修行都是听着师父说热爱,听着周围人说热爱,不好意思说自己不热爱,不想让自己成为异类,于是跟在后面也说热爱。虽然这种外在的热爱带有很强的从众和跟风心理,但也很重要,有了这份外在的热爱才有可能走进内在真正的热爱。但一定不可仅仅停留在外在热爱这个环节,因为它的持续动力不足,会被不断消耗掉。三年以后你还热爱吗?五年以后你还热爱吗?那时你早就忘得干干净净了!

为什么不能持久呢?因为你的生命没有和释迦牟尼的生命、耶稣的生命、老子的生命直接照面。在这样的情况下,你说你爱孔子、爱老子,鬼才信呢!除非你的心灵真正体验到了这些圣贤的生命,并与他们的生命融为一体,一脉相连,荣辱与共,生死相依,否则你不是真的热爱。在你距离孔子十万八千里的时候说热爱他,这是掺了很多水分的。

“文革”时期的梁漱溟是深入骨髓地爱着孔子。在“批林批孔”万人大会上,梁漱溟被安排发言——说一些孔子的坏话。没想到他上台之后说的第一句话是,孔子永不可被打倒!第二句话是,儒学百分之百会兴盛!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这样说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有可能活不到第二天!也意味着他就没有打算活着下台来!这才是真热爱孔子。

还有另外一个人,也是真正有骨气的中国读书人,是梁漱溟的好朋友,叫熊十力。“文革”期间举国批判唯心主义,而熊十力是最典型、最彻底的唯心主义者。在这场全国政治风暴中,他敢于在自家门上贴着“打倒唯物主义”的标语,他敢于在那个被剥夺沉默权利的时代中从未写过一篇批评、揭发别人和自我批评(实则自辱)的文章,他敢在自家供奉孔子、王阳明和王船山大师的牌位,并朝夕膜拜。这般勇气与魄力非常人所有,这才是真热爱孔子者!

历史证明,像梁漱溟、熊十力这样的人,才是我们民族的脊梁。20 世纪 80 年代后历史给了他们公平的评价,称他们是 20 世纪的中国最有良知的两位读书人。好低调的评价!他们真正转化了“气质”——没有个人的习气,没有个人的滞碍。他们的学问之通达足以让他们跟宋代二程、张载相媲美,足以跟西方的黑格尔、罗素、康德相媲美。读书就是要这样读的,学问就是要这样传承的。通过读圣贤之书把你全身业障清理掉,把你的贪、嗔、痴、慢、疑读掉,把你全身的小我、自私读掉,把你全身气脉读开,把你与生俱来的上帝般的智慧读回来,这就叫读书,这就叫知识瑜伽。

我们必须明白,研读经典不在于读了多少本书,而在于读的是什么书。《心经》仅有两百六十个字,是佛经中最短的,其实两百六十字都多了,五个字——“观自在菩萨”足矣;再细看发现其实五个字也多了,三个字——“观自在”足矣;再研读时发现三个字还是多了,两个字——“自在”足矣。整部《心经》只需要两个字就可以了。对于修行来讲,可能一本书,一个概念,一个字就可以了,其主要的问题是你能否深入进去,能否吃得透,吃透了就一辈子受用。知识瑜伽就是这样,不提倡死读书、读死书,而是提倡活学活读,用活泼泼的生命把书读活了。从古至今,儒释道也好,印度传统哲学流派也好,通过一两个字获得解脱者车载斗量。

4.各家的知识瑜伽

(1)儒家“读书改变气质”

什么叫气质?气为习气,质为物滞、滞碍。它和现在所讲的“气质”不同,古人所说的“气质”是个贬义词。如果你有“气质”,你应该感到悲哀,证明你有满身的习气和障碍,证明你卡在一个死胡同里出不来,思想观点特别“物化”。这是当代人共有的问题:世界观、价值观被严重物化了!人们什么都拿“物”来衡量,包括“爱情”“亲情”这种神圣的情感都拿物来衡量,这是千古未有的荒唐!

儒家式的知识瑜伽就是要把你的习气全部消磨掉,把你的滞碍、物化的东西全部疏通,升华。如果通过研读圣贤的经典达不到转化气质的作用,书则白读了。

(2)基督教的“上帝显灵”

西方的基督教也有知识瑜伽,历史上很多基督教的圣徒都是通过苦读《圣经》开悟的,最终也成为圣人。他们昼夜不息地苦读《圣经》,甚至要闭关。中世纪西方就有很多“西方式的苦行僧”,只拿着一部《圣经》就到无人区去闭关,并在欧洲一些山上留下了苦行洞。他们修行的肯定不是佛教,也不是印度意义上的瑜伽,而是苦读《圣经》。针对其中一句话或者一个章节,不断地读,不断地悟,直到“开悟”为止,他们称为见到“上帝显灵”,或者叫“上帝现身”。从此以后,他们就与上帝融为一体,达到了人格成长的终极状态,生命成长的终极状态,实现了人生之终极追求。这就是基督教式的知识瑜伽。

基督教的修行方式大致有两种,类似于奉爱瑜伽和知识瑜伽。二者有时候交叉使用,有时候偏于其一。偏于奉爱瑜伽者,是在上帝博爱的感召下,用大爱之火先把自己的自私、小我、愚昧等烧掉,进入到彻底的无我中去生活,去传教,去从事一切事务。偏于知识瑜伽者,则苦读《圣经》。

(3)佛教“明心见性”

很多佛教大师们会反复阅读经典中的一些词语,像持咒一样将这些词语带到禅定当中去体会。比如《金刚经》中“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这一句,研读时如果不太了解其意思(并非指字面意思的不了解,而是指还没能够体证、修证、亲证),就寻一个山洞闭目打坐静修,一遍又一遍地琢磨其含义,直至彻底体悟,方为结束。这种修行方式后来发展成中国禅宗之“参禅”,或者叫“参话头”。“参话头”参的多是无意义或永远没有答案的话。如“如何单掌而鸣”“如何让石佛开口”“释迦牟尼佛死了以后去了哪里”等等。民国期间的虚云大师,是当时四大高僧之首,曾经连续参一个话头四天多,但仍未参透。一天一个小和尚递上一杯茶水,由于水太烫,虚云大师手一松,杯子掉在地上“啪”地碎了,大师当下顿悟,明心见性,瞬间成佛。

5.知识瑜伽修习与普通知识的学习有何不同?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实践(修行)知识瑜伽和我们在图书馆的普通阅读是有本质不同的。

(1)动机不同:通常的阅读只是为了获得情感经验、人生经验或一些生活技能;而知识瑜伽的实践者们在阅读时,他们的意图很明确,也很单纯,就是为了获得生命的开悟,实现人生的终极关怀。

(2)方法不同:大众的阅读大多只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获得更多的社会经验或更多的社会认可;而知识瑜伽的实践者们是为了获得内在的证悟和生命的解脱。概括地说,大众阅读是为了他人和社会,很少是为了自己;而知识瑜伽实践者们的阅读是为了自己内在智慧与悟性的成长。所以,大众的阅读多数是被动的,甚至是被强迫的(如学生的考前阅读);而知识瑜伽的实践者们的阅读则是发自肺腑的,是高度自愿的。在《论语》里,孔子有一句话概括得很精确:“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3)效果不同:大众阅读只使用了身心中很少的一部分精力,仅仅是用眼睛在阅读,得到的收获也仅限于对知识的记忆和经验性的理解;知识瑜伽的实践者们因为在阅读时投入了身心中所有的精力,是用自己的全部生命在阅读,所以他们所得到的收获就不仅仅是记住一些文字或获得一些经验性的理解,而是身心的全面成长,最终获得生命的开悟和解脱。大众阅读大多只是泛泛之读,而知识瑜伽的实践者们则需要对所读经典反复参究,对一些重要的语句更是反复理解和玩味,以期达到对这些语句的真正掌握——用自己的全部生命去证实这些重要的语句,而不仅仅是用大脑记住它们。

(4)所学知识的属性和范畴不同:知识瑜伽的实践者们所学的知识不是一般的大众知识,而是特选那些已经获得开悟的智者们的言行教导。这种知识属于先验(超验)知识,又名神启(天启)知识。这类知识属于本体世界知识。大众学习的知识属于经验知识,这些知识来源于作者有限的人生与生活经验,或仅限于五官或物理仪器的观察而总结出来的知识。一切科技知识和生产与生活知识,都属于后天的经验知识,属于现象世界的知识。

有了上述普通大众和知识瑜伽实践者们在学习方面的比较,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何那些知识瑜伽的实践者会做出如此与众不同的行为:他们为了用生命来理解和证实这些经典里的智慧和洞见,常年废寝忘食,忘记寒暑侵袭,甚至忘记身在何处、今朝何年;他们只是反复参究,并与所参究的语句或经典同生共死,须臾不离,并时常将这些尚待明白的语句或经典带入到甚深的禅定中,去进一步地玩味。禅定又名“静虑”,意即在深度的宁静中,去思悟横亘在心中的疑虑。终于在某一日,在某些机缘激发下,突然打破这些疑团,生命真相大白于心,则彻底获得对生命真谛和宇宙真相的洞见。这种彻底的了悟,印度、中国和日本的禅宗名之曰“破参”或“明心见性”,西方则名之曰“获得神恩”或“得到天启”。无论是去参究韦陀圣典,还是《圣经》或佛经,都是通过对这些经典的苦苦参究而最终获得开悟。这样的一种生命成长方式,一种生命实践途径,我们都可以称之为“知识瑜伽”或“智慧瑜伽”。 yCiWNHY0kTn3gjhjZHa4lo8xutmWOe5hInDJhs2Pq2I9AteOvgH6NeFMSuvjY9v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