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瑜伽的发展

1.印度文化与瑜伽的关系

在印度,瑜伽有五千乃至七千年的历史。在这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它的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但无论怎么变,瑜伽都处于印度文化的核心地位。可以说,没有瑜伽,就没有印度文化,二者紧密相连。简而言之,瑜伽的发展就是印度哲学、宗教、各思想流派等印度传统文化的发展。反之,印度一切文化的发展都是瑜伽的发展。

瑜伽在长期流传的过程中,发展出了几个主要流派,分别为业瑜伽、巴克提瑜伽、知识瑜伽、昆达里尼瑜伽、哈他瑜伽和皇冠瑜伽等。其中,皇冠瑜伽是最古老的瑜伽流派之一,在印度历史上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几乎和印度文明同时起源。从那时起,很多哲学、宗教著作里就大量散落着皇冠瑜伽的相关记载。在印度最早的《韦陀经》里,也曾多处提到皇冠瑜伽修习方法的相关内容,所以皇冠瑜伽是整个印度瑜伽的源头,是一切瑜伽的根,是一切瑜伽的纲。后来,这个根发展出很多枝杈,这些枝杈就是不同的瑜伽流派,各个瑜伽流派皆因分有了皇冠瑜伽某一个方面的特征而发展并丰富为一个独立的体系。

皇冠瑜伽的发展史基本上等同于印度瑜伽的发展史。要讲清楚需要把印度汗牛充栋的相关史籍全部搜集出来,再把与皇冠瑜伽有关的记载全部抄录下来汇编成册。但是,到现在为止,印度还没有一本瑜伽的专史出来。与具有很强历史意识的中国人不同,印度人的历史意识非常弱,直到最近几十年,印度才开始有一点历史意识,才开始点点滴滴地建立起自己的印度通史。但现有的印度通史很不完善,其中几乎百分之九十的内容是来自于印度之外的中国、伊拉克、伊朗乃至于西方国家的相关史料、文献和著作等。比如玄奘大师和法显大师曾去印度取经,他们的游记就成为印度研究自己历史的重要参照数据,很多时候则是唯一的参照数据。除了中国人以外,阿富汗、伊朗等地去过印度的很多商人、旅行家、作家、宗教家,他们写的相关文章、游记、笔记等,也都成为构建印度历史的重要参照数据。

印度的历史是靠外国人书写的,本国的历史资料非常贫乏。到现在为止,他们的历史中有很多的重要时段还非常模糊,不知道起源于何时,终结于何时,描述起来用的都是“大约 3 世纪上半叶”“大概 5 世纪下半叶”“可能”“好像”“似乎”等这些没有办法准确时间的词语。

阿育王是印度历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君王,他对历史的影响可居印度帝王之首。可这样一位伟大的君王,生于何年,死于何年,到现在还有争议,有人说是公元前 3 世纪,有人说是公元前 2 世纪。再比如像释迦牟尼这么伟大的人物,他的生卒年代同样是混乱不清,历史上有四五十种说法,最常见的三种说法前后差别也高达两三百年。后来,中国人有中国人的“释迦牟尼诞生日”,泰国人有泰国人的“释迦牟尼诞生日”,斯里兰卡用的又是另外一个“释迦牟尼诞生日”,日本国又不一样。“释迦牟尼诞生日”是没有什么绝对标准的。这就可以看出,印度十分不注重历史记载。但是在中国,除了道家创始人老子是个例外,绝大多数古圣先贤们的生卒年代都十分清楚。印度则正好相反,绝大多数圣贤的生卒年代都是不清楚的。

要想把印度发展史写清楚,要想写出皇冠瑜伽发展史,需要查阅印度所有的史料和古籍,而这大部分的书籍是用梵文来书写的,还有些用的是印地文、巴利文来记载的,把这些相关的古籍全部收集到一起,还必须精通这些语言方可开展翻译工作。即使精通印度各种语言的专家学者,什么事情都不干,单单就把这个当作一个科研项目来研究,花费五年时间也未必能写出一部差强人意的《皇冠瑜伽发展史》。所以,这个工作现在只能是想一想,就看以后弟子中有没有人志愿来做这件事。

2.瑜伽的两部根本大典——《薄伽梵歌》和《瑜伽经》

瑜伽有两部根本大典:一部是诞生于公元前 5 世纪的《薄伽梵歌》,另外一部是诞生于公元前 2 世纪的《瑜伽经》。

2012 年,我翻译并注解了《瑜伽经》,就是大家看到的《〈瑜伽经〉直解》一书。该书的问世,是当代中印文化交流史的一件大事。《瑜伽经》在印度文化史上的地位可与《论语》媲美,被称为“印度的《论语》”。那么,翻译、注解、流通这样一部经典,这在中国当代文化史上、翻译史上、思想史上都是一件里程碑式的事件。

《薄伽梵歌》是比《瑜伽经》还早三百年左右的另外一部伟大的著作,它在印度历史上的地位相当于《道德经》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它曾缔造了无数个杰出的人物,包括作家、宗教家、艺术家、诗人、政治家、修行家、思想家,乃至于社会活动家、企业家等等,几乎印度所有杰出人士都直接或间接地学习过《薄伽梵歌》,并从中汲取过智慧的养分。

甘地之所以能够成为圣雄,主要原因是来自于《薄伽梵歌》对他的缔造。他和《薄伽梵歌》的关系就像男女谈恋爱一样,从相恋相依到相守相融。他曾经花费大量精力来研究它,并从中迸发出许多有关印度民族性、宗教性、非暴力理论的思想火花。在他的一生中,无论每一天怎么忙,都会像会见老朋友一样翻几页《薄伽梵歌》,直到死的那一天。他曾表示,《薄伽梵歌》让他了悟了人生的意义、民族的方向,他思想灵感的源泉全部来自《薄伽梵歌》的启示。

在历史上,《薄伽梵歌》不仅缔造了一个圣雄,还缔造了无数个伟大的人物。美国犹太人物理学家“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为读《薄伽梵歌》而自学梵文,当他看到原子弹的威力时,“对自己所完成的工作有点惊惶失措”,而在心中浮起了大梵天的话“我已成为死神,三界的毁灭者”。百年前近代印度的几位重要思想家、活动家提拉卡、奥罗宾多、萨瓦卡等人都从这本伟大的瑜伽经典中获得了无穷的智慧。《薄伽梵歌》是印度民族的母亲,孕育了一代代杰出的人物。众多的圣人都是从《薄伽梵歌》这个无形的子宫中生出来的。没有《薄伽梵歌》,就没有印度的众多圣贤,就没有印度伟大而光荣的文化思想传统。这么伟大的一部智慧圣典,已经不单属于印度人,它属于全人类,那它也应该属于中国人所有,尤其是中国的瑜伽修行者。如果不把《瑜伽经》和《薄伽梵歌》这两部瑜伽大典研究透,中国的瑜伽爱好者将是一群无知的爱好者,中国的瑜伽群体将是一个盲修瞎练的群体,中国的瑜伽行业也永远不可能上一个新台阶。因为他们没有方向和参照系,自然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去提高,而这两部根本大典就是方向和参照系。不仅古人运用这两部根本大典来修行,并获取了很大的成就,当代乃至未来所有的瑜伽行者都离不开这两部根本大典的指导。

印度 19 世纪一共出了四个圣人——圣雄甘地(1869—1948)、诗圣泰戈尔(1861—1941)、瑜伽圣者辨喜(1862—1902)和奥罗宾多(1872—1950),其中有多半与瑜伽有关。前文中提到的圣雄甘地是由瑜伽根本圣典《薄伽梵歌》培养出来的瑜伽哲人。圣者辨喜是把瑜伽哲学、瑜伽思想、瑜伽修炼方式、瑜伽生活方式乃至于瑜伽思维方式传到西方的第一人,在西方取得了巨大的影响。但是在他刚刚代表东方瑜伽跟西方人开始对话时他就死了,死时刚到四十岁,事业因此戛然而止,他的陨落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死亡,也是东西方文化的一次对话桥梁的中断,是一个历史性的遗憾。他要是能活到七八十岁,很可能改写东西方文化和历史,乃至于改写东西方人们的思维走向、文明走向、社会走向和历史走向。辨喜有这样的能力和造诣,因为他是一个圣人,有这种改天换地的创造力和开拓力。

奥罗宾多是整体瑜伽的创立人,他把几个瑜伽流派融合在一起,创立了一个新的瑜伽流派——整体瑜伽。这不仅仅是一个瑜伽修行方法的创立,更主要的是对瑜伽哲学的一次贯通,因为真正支持不同瑜伽流派的是其背后的瑜伽哲学和思想。他不仅仅贯通了这几个流派的修行方法,还对其背后的哲学体系进行了一次融合和贯通。瑜伽在印度历史上流传了几千年,流传到后来就变得僵化教条,奥罗宾多开了先河,开创了一个重新思考瑜伽走向,重新反省并整合各个流派的瑜伽哲学和瑜伽修行方法的先例。

虽说百年之后看来,他所谓的那种“整体”只是一种拼凑,不是一种水乳交融的整体,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是一个像堆积木一样生硬地累积出来的一个整体——这个整体不是真正的整体,因为每一块积木与积木之间是没有关系的,是没有灵魂贯穿着的,是一种临时性的拼盘,但即使如此,他也算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完成了他那个时代的历史使命。这一理论体系的出现,让长期各自为阵的不同瑜伽流派及其背后的哲学思想,第一次发生了融合与贯通,他也因此成为了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

瑜伽发展到了 20 世纪初的时候,有过一次抬头和觉醒,有过一次自我反省,代表人物就是辨喜和奥罗宾多。奥罗宾多代表瑜伽对自身的反省,辨喜代表瑜伽对于这个世界的反省。现在,世界已经变了,西方进入到了真正意义上的科技文明时代,在这种情况下,瑜伽代表的传统——古老的东方文化该如何面对西方崛起的工业文明呢?一个瑜伽行者是要接着这个历史继续往前走的,完成奥罗宾多未完成的工作。在奥罗宾多整体瑜伽的基础上,我们又进一步地融会贯通,在“大瑜伽观”思想的指导下,推动着近当代瑜伽的发展。我们现在对印度瑜伽的重新定位、梳理和体系化,大多数人还意识不到它的价值和意义,因为当代瑜伽界的人大都没有学过传统意义上的瑜伽,更没有对印度哲学进行过系统研究。对一件事物的准确评价,需要建立在全面了解事物发展的全过程这一基础之上,随着大家学习得越来越深入,就会越来越清晰地领悟到瑜伽体系化的建立,这件事有多么重要,越对比就会越清楚这一点。

3.不同思想流派对“凡人”和“圣人”的认识

世界文化思想流派看似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但随着历史的演变,花期总是有长有短,多数是昙花一现。几千年后流传下来的也就那么几朵人类精神之花——西方的基督教、中东的伊斯兰教、印度的印度教和佛教以及中国儒家和道家。不管他们的哲学义理有多么大的差别,但在这些大的文化体系里,都对“凡夫为什么是凡夫,圣人为什么是圣人”有一个解释,而这个解释都和“业”这个概念相关,只是未必使用了“业”这个字而已。

(1)基督教对“凡人”和“圣人”的认识

基督教里有一个词叫“原罪”,即原始的罪恶。凡夫是原罪深重之人,圣贤是消除了原罪之人,他们得到了上帝的赦免,成为上帝的宠儿,成为一个获得上帝祝福的人——这是基督教的一个思想格局。那原罪是如何来的呢?

《圣经》记载,最初的时候,天上尚未降下雨水,地上却有雾气蒸腾,滋生植物,滋润大地。上帝便用泥土造人,在泥坯的鼻中吹入生命的气息,就创造出了有灵的活人。上帝给他起名叫亚当。但那时的亚当是孤独的,上帝决心为他造一个配偶,便在他沉睡之际取下他一根肋骨,用这根肋骨造成了一个女人,取名夏娃。他们是中东和西方人传说中人类的生命之初,是人类原始的父亲和母亲,是人类的始祖。

上帝在东方为亚当和夏娃造了一个乐园,取名伊甸园,有天堂之义。这个天堂美丽而富足,地上撒满了金银、珍珠、红玛瑙,园间长满了各种奇花异草,树上结满了各种珍奇异果。上帝嘱咐他俩说,树上的果子你们可以随意吃,但智慧树(也叫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不能吃,也不可摸,否则你们便会死。这果子就被称为“禁果”——被上帝禁止采摘和食用之果。他们遵照上帝的教导,看守这个乐园,从未去碰那个禁果,快乐地享受着园中的其他一切。

有一天,撒旦(据说撒旦原是上帝的天使,后来堕落成为魔鬼和恶灵的首领)去引诱夏娃(据说女人比男人好引诱,因为男人有思维有判断,女人一般较为感性,撒旦就拿女人做突破口),以十分狡诈的口吻试探夏娃:“上帝岂是真说不许你们吃这棵树上的果子么?”夏娃如实地转达了上帝的诫命,撒旦听出她口气中有丝微的犹豫,就展开了攻势:“你们不一定死,因为上帝知道如果你们吃了果子,眼睛就会亮了,就会获得和他一样的智慧。”夏娃见那树上的果子非常鲜嫩光洁,悦人眼目,惹人喜爱,心想肯定比她吃过的任何果子都要好,吃了也许还可以具有与上帝一样的智慧。她纯洁天真的心理天平开始倾斜了,把上帝的告诫抛到了九霄云外。于是她伸手摘了那“禁果”,自己吃了下去,又给了亚当一颗。两颗果子好像强力剂般注入了混沌蒙昧的两颗心,两人的精神世界顿时澄清了,明晰了,开始分辨物我,产生了“自我”的概念。他们无比沮丧地发现,自己赤裸着身体是件多么羞耻的事情,于是他们用无花果的叶子来做衣服。

这是人类第一次违背上帝的命令,上帝大怒,把他们赶出了伊甸园,来到了人间,让他们带着违背上帝意志的原罪生活,并通过血液传给子孙后代,从而世世代代受苦。从那以后,作为亚当和夏娃的后代的人类,生来就带着上帝的诅咒,不能回到天堂之中,不能得到上帝的祝福和帮助。人类一切的一切都要靠自己,在贫瘠的土地上劳作耕种,寻找食物,在艰难的地方生存,忍受着生老病死等一切苦难和烦恼,这些都是上帝给予的惩罚。

作为一个基督徒,一生中最重要的使命就是不断地向上帝忏悔自己的罪恶,以求得上帝的原谅。这个罪恶不是我们犯的,是我们的祖先犯下的,一代一代通过血液传到了我们身上,所以我们一生下来就被上帝诅咒,就背负着违背上帝意志的罪恶。如果通过忏悔得到了上帝的原谅,人类才能在生前快乐而幸福,死后得到上帝的救赎而升入天堂,与上帝融为一体获得永恒。如果得不到上帝的宽恕,生前要受三个方面的折磨,即自己对自己的折磨、人与人之间的折磨、社会和自然对我们的折磨,死后将进入地狱之中,永不得超生。

在基督教看来,这三大折磨的出现都是因为我们生来即有的原罪,所以基督教通过不断地忏悔,不断地向上帝唱赞歌,以讨好上帝来获得宽恕。

耶稣说,一定要背着十字架(原罪)跟随我。为什么?因为耶稣是代表上帝来人间行使上帝权力之人,他可以代表上帝宽恕我们的罪恶,洗涤我们的原罪和愚昧,彰显上帝的荣光和大爱,但前提是你一定要真切地意识到你是一个有罪之人,且罪恶深重。否则,你就不可能真正的谦卑、真正的任劳任怨,不可能真诚地向上帝忏悔,更不可能有一颗急切的渴望之心,渴望上帝来把你从罪恶的苦海中救度出去。如此一来,你非得背着十字架不可,把自己的原罪担当起来。

当你认识到应该有一个担当原罪的责任,然后承认自己确实存在种种缺陷、愚昧乃至邪恶,必须开始自我救赎,此时,你做的祈祷和唱的赞歌才会是真诚的、恳切的,且是发自内心的。这份渴望之心,使你每时每刻都在教堂之中,你就成了人间的圣徒。否则,并非发自真心的忏悔会让你成为一个随波逐流的人,看到大家都去教堂祈祷,你被环境裹夹着也去教堂忏悔罪恶,这样的态度,即使是身在教堂也相当于身在红尘之中,这种去教堂忏悔的心态是没有意义和价值的。因此,你是否在教堂,以你的心态为标准。态度决定结果。

基督徒最高的境界就是成为像耶稣一样的基督徒,简称“圣徒”,成为一个活着的耶稣。这是基督教的基本教义,是每一个基督徒奋斗的目标和方向。同时它也解释了“凡夫为什么是凡夫,圣贤为什么是圣贤”——一切皆因你的原罪是否获得上帝宽恕、是否得到了上帝的祝福而定。

(2)儒家的“凡圣观”

儒家对“凡夫为什么是凡夫”也有一个解释,即“气质学说”。“气质”一词在现代文法使用上的含义与古代已相差甚远。现代人讲的“气质”是指一个人的修养品德、举止行为、待人接物等所表现出来的人格魅力。但是,古代儒家认为的“气质”一词并非如此,它是个贬义词,气偏质劣谓之“凡夫”。造成气偏质劣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先天,一是后天,或两者兼而有之。

气,是中国古代哲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相当于现代物理学所说的能量(只是相当于而不能完全吻合,因为二者在很多方面是不一样的)。二者彼此有相近的一面,但更有差异的一面。

中国人对气的理解是:气是有生命的、有情绪的,相当于是一个中间的媒介,能跟随着我们的意识随时转换。当能量提炼升华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成为了意识,当意识降低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成为能量,这就是“心气合一,心气不二”。这是我们东方儒、道、佛文化几千年来坚持的一个观点:精生气,气生神,神生明;聚津成精,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气聚为象,气凝为人,气聚成形,散则成风;等等。故而,气聚,好比能量聚集起来一样,形成一个个有形有相的物质,即我们眼睛看到的物理世界。但我们必须清晰的是,包括地球、太阳乃至银河系等在内的这些气聚而成的物质都不是永恒的,有朝一日它们都是会分崩离析的。当它们消散了以后,会去哪里呢?——气散无形,消失了,又变回了气,又变回了能量。这一点和现代物理学的解释是完全一样的。

西方人对能量的理解是:能量就是能量,它能与物质相互转化,但不能与意识之间相互转化,故而是没有生命的,没有意识的,完全是一个死物,如电能、风能等。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E=mc 2 ,E表示能量,m代表质量,而c则表示光速)揭示了质与能是怎样互换的。

这个观点我们东方哲学是不完全承认的,我们不认为物质能量之间的互换唯有合乎这一个公式才能实现。质能互换的方式有很多种,E=mc 2 的方式只是若干种质能互换的方式之一,但不是唯一。有时候我们用精神的力量就可以完成质能的互换,即释迦牟尼所说的“心能转物,即同如来”。我们的心、我们的意识完全可以转物,可以指挥物,让物发生我们想让它发生的变化,这是另外一种质能互换的条件和方法。所以E=mc 2 仅仅是物理学中的一个真理,但不是唯一的真理。

①气偏质劣

我们来谈谈气质——气偏质劣。

首先,“气偏”是什么意思呢?是杂而不纯,偏而不周。“偏”就会产生两种结果:一是影响生理,总是会出现种种疾病,有的人天生下来就气虚体弱,有的天生就是侏儒,他不是不想长而是长不大,这也是气偏造成的;二是对精神上的影响,比如这个人的性格过于刚强,就是因为他的气太硬了,如果气过于柔,性格就会十分软弱。

此外还有种种偏激的现象,如有些人爱钻牛角尖,有些人太倔,有些人太执拗,说什么他都听不进去,有些人像扶不起的阿斗。扶不起的阿斗古人叫“气陷”,就是提不起来了,拔不上来了,救不起来了,像个软骨头一样:你提,提不起;你抓,抓不住;你拉,拉不动。陷在那里,瘫痪在那里,这就叫“气陷”。他的精神、他的人格没有钙了,像一个软体动物一样瘫在那里,称之为“精神缺钙症患者”。无论用什么样的语言来激励他,他都会说:“你说的都是对的,但是,我做不到。”为什么呢?这个人生下来的气就是陷落的,精神就是瘫痪的,影响了他的性格,使他软弱无能,犹如软体动物一样。

平时说,不要生气,这个人硬气,有骨气,浑身都是胆气……说的是我们的精神、性格和情绪,但处处都离不开气。他们都是受到气的影响,不管是先天还是后天的,皆是因为自己身上的气偏了,气浊了。气浊说明此人心智未开、混昧,你怎么和他讲,他就是不开窍。他的心智就相当于处在一个浑水里的鱼,前方黑乎乎的一片,透不出光亮,透不出智慧,什么都看不清。天生智力低下的人皆属于气浊所致。

气偏是因为气中有杂质,气不纯,不周正,或偏于阳刚或偏于阴柔。气太阳(露)会导致这个人太亢奋,有极强的表现欲,你把他的嘴封住,他都要讲话;气太阴(暗)就正好相反,他的想法、观点给人的感觉就是在玩弄阴谋似的,“见不得阳光”,起心动念都充满了黑暗、无明。

天生的才能,也与气有关,曰“才气”。站在儒家的立场上看,天才与修行没有关系。佛家则不这么认为,佛家认为是你上辈子行善积德,这辈子才会有音乐、绘画等方面的天赋,能够在这些方面有杰出的造诣。佛家把它视之为良善的果报。儒家的文化体系中没有“上辈子”“下辈子”之说,认为就是因为气偏了,只不过他偏得好,歪打正着。别人气偏,要么太刚,要么太柔,但是他的气正好偏到了音乐的天赋上去了。但是,即使有才气,歪打正着了,也不值得骄傲,因为你的才气偏于音乐、绘画等方面的同时,也就意味着你在另外的某些方面一定很弱。一头太大,另外一头太小,整个人生就会失去了平衡,早晚是会出问题的。

20 世纪 90 年代初,北科大做过一个实验。把全国十五岁以下的音乐、化学、数学等领域的天才儿童们聚集到一起,组成一个班,叫“天才班”,想看看这些天才们长大后会怎样。这些孩子的确个个都是天才,十二岁的时候对数学的理解比成年的数学家还要深刻,十三岁的时候比伟大的音乐家对音乐的理解还要透彻。但遗憾的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到了二十岁以后,这些“天才”比任何人都平庸。这个“天才班”的孩子,几乎没有一个成才的。这就证明天生才气既有领域的限制,也有时间的限制。这样的才气持续时间或长或短,但无论时间长短都有发完的那一天。当把那一股子才气发完后,人就回归平庸了,验证了那句“江郎才尽”,也验证了它不是真智慧。因为真智慧如涌泉,孔子、老子、耶稣等圣贤们是接通了智慧的源头之人,他们的智慧永无枯竭。

据说,张飞、关公在武术上是没有师父的,但他们都是天生的武术家,提刀上阵就成了“武圣”,过五关斩六将,无人可及。即使我们到处拜师学艺,学来的武术技能很有可能都不如张飞、关公的武艺精湛。因为他们是天才武术家、武圣人,但是这样的才气总有用完的那一天。即使是关公这样的人物,也死于自己的气偏。他尽管有一种英雄气、豪气,但他这个气里面还有一种傲气——极端的狂傲,越到晚年越狂傲,那股子傲气最后害死了他。他的武艺之高打遍天下无敌手,他的青龙偃月刀之快无人可抵抗,没有人能杀得了他,但是他死在了自己的傲气上。这股傲气让他一叶障目,产生了种种误判,最后败走麦城,含恨而死。故而,一方面我们承认他有英雄气,另一方面我们还要承认他的气偏了,没有化掉,没有通化。

我们古人练功、修行讲究要进入到“化境”之中。“化”什么呢?化偏气。心气偏高了,太傲了,把它往下放一放;心气偏低了,提不起来的,要往上提一提。总之,把气调节到一个最恰当的状态,谓之“化”,化功,化境,化气。“化”字贯穿在儒、佛、道修行的始终。所有人类的修行都是“化”,只不过化的对象不同:儒家化气,化偏气;基督教化罪,化原罪;佛家化业力,化业障。

总之,各化所化,核心都是一个“化”字。儒家的最高境界“大而化之谓之圣”乃化境,佛家的最高境界“成佛”又何尝不是化境,只不过没有用这个词而已。道家“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之境界更是在化境之中——整个修行的过程就是不断地把身心融化、通化、转化的过程。这也是整个人类的最高境界。

第二个是质。质,即材质。儒家所指的这个材质有点像我们现代科学所讲的遗传因素。有的人天生就是一个性格暴戾之人,有的人天生就人高马大,有的人天生下来就是侏儒等等,这些都属于材质(基因)的问题。

气,主要偏于人格、心理这一面;质,偏重于生理这一面。生理对我们整个的人生、生活、知识、心智和成长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越是成长到高级阶段,身体对心智的影响越小;越处在成长的初级阶段,身体对心智的影响就越大,大到几乎起了决定性的因素。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的心智水平、觉悟水平很低,几乎就是一个“人形的动物”,那他的一切都会受到生理的影响,生理状况可以决定着他的一切。

②读书改变气质

气与质合在一起为“气质”。不管我们是限于气中还是限于质中,只要我们被气质所限,所左右,所主宰,其程度越深,我们就越是凡夫。曾国藩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很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古之精于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读圣贤书之目的不是用来积累知识,而是以效法圣贤来达到转化气质,使我们的气质越来越清静,越来越纯净。转化气质有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净化气质,去掉气和质中种种的偏颇和杂质;

第二步,周圆气质,让气质尽可能周圆一些;

第三步,转化气质,大而化之,进入圣贤之化境。

当进入圣贤化境之时,就不再有气偏质劣的问题了,此时的气与质全部被彻底地转化为了纯净意识,转化为了清净心,转化为了佛性,转化为了道德,整个气质、整个身心成为了道德的化身,这即是儒家《大学》里所说的“富润屋,德润身”之义。“润”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滋润,而是转化、通化之义,其境界非常高,乃圣人之境界、佛陀之境界。如果达到“德润身”的境界,他的整个身心、气质全部被德性(佛家称之为佛性,基督教称之为神性)所转化和含摄,全部消融于德性之中,这个时候,整个身心就是德性的外化和具体化。德性即神性、佛性,是极度抽象的东西,那如何将它具体落实、体现到我们的身心中来呢?必须把气质都化掉,德性才能够融化整个身心,包容整个身心,并透过整个身心体现出来。这个时候,你所有的言谈举止都是德性的外化,都是“仁”的外化。

孔子通体内外都是“仁”的化身,孔子之外没有“仁”,“仁”之外没有孔子。你要想了解什么是“仁”?孔子这一生的言谈举止加在一起,就是“仁”。把这个范围再扩大一些,孟子、历代的大儒们一生所有的言行加在一起,也是“仁”,除此之外再无“仁”。圣贤们与仁已经合二为一,这即是“化境”。

故而“德润身”是一个相当高的境界。如果儒家有兴趣,在“德润身”的基础上,把每一个细胞都化为德,德就是光明,临死的时候就可以虹化为光而去。但是儒家没有这个兴趣,觉得没有这个必要。儒家要留着身体在人间,要让子孙守墓,给子孙一次敬孝的机会,“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如果虹化了,慎终追远何人?后代如何敬孝?子孙想找一个体现孝心的凭证都没有,所以要留下一个东西给他们做一个凭证,好睹物思情,以发孝心。故而在儒家看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绝对不能随便就光化了,那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有损伤的意思,这种损伤就是不孝了。

曾子临死的时候(卒年七十一岁),他把他的学生和儿子叫过来说:“我快死了,你们把我的手和脚都从被子里拿出来,看看我的手脚还全否?小子们,我活了这么大,我的手脚还是全的,这就证明我没有损害我的手脚,‘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我做到了。我这一生为了让我的手和脚保存完整,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毫发不敢毁伤,现在我快要死了,不怕了,我可以休耶。”这就是儒家孝道精神。套用儒家的一句话“君子非不能也,乃不为也”,我留下的身体就是我一生的知识、智慧、气质、人品最好的凭依,让子孙能慎远追思。

儒家注重厚葬,注重孝、守墓、守孝、慎终追远等等,是有非常深刻的含义的,但被很多现代人理解为外在的“陈腐旧礼”。其实,这里面有道统,有生命的传承,有孔孟的心法在其中,没有那么简单。“德润身”之德并非是酸腐的“你好好,他好好”这么简单,这些是德吗?根本不是,而是老学究、老酸腐。真正的德是通天贯地,是伟岸的人格,能把整个身心化掉,那才是德。

③大而化之谓之圣

孟子曰:“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神”是神秘、深奥、神奇之义,不是指神仙。整个身心气偏、劣质之处彻底通化,进入到了化境之中,这才是“圣人”。达到这个境界,你就“随心所欲而不逾矩”,你的智慧、品德、解脱、终极关怀全部都能实现,你的人生就圆满了。人生的圆满取决于德性之圆满。德性即神性,即佛性,即圆满。因为德性是自给自足的,一个东西都自给自足了,它能不圆满吗?在儒家,若要达到圆满,非得把自己化入德性之中不可,除此别无他途。孔子把自己的整个身心、整个存在都化入到德性之中,不仅行为是圆满的,品德、智慧、人格、心性全部都是圆满的,通体内外一切都是圆满的。所以他被称为“大成至圣先师”——佛家称之为“圆满”,儒家称之为“大成”。这个称呼不是过誉之词,而是名至实归。当你理解了孔子的伟岸之处,你就会知道,如果他都不是大成,那就没有人敢称大成了。他是中国的圣人,是一个圆满的、极致的圣人。

北宋二程之兄程明道对颜回有一个评价,他认为颜回所有的方面都达到了圣人的水平,但有一点没有达到,即颜回的整个格局、心胸太小。孔子的格局具有天地气象,颜回最多只达到一个地区级水平。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别看他小,圣人该有的他都有,只不过不如孔子那样“大鹏展翅九万里”。孟子曰:“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相对于孔子来说,颜回就是从其小体,不像孔子有了天地气象,已经与天地融为一体了。天有多高,孔子就有多高;地有多厚,孔子就有多厚。除非超越天,你才能超越孔子,因为孔子和天一样高;除非超越地,你才能超越孔子,因为孔子和地一样厚。这就叫“天地气象”。所以,孔子可以被称为大成,颜回不可以称大。圣人一方面是能“大”,另一方面是能“化”,“大而化之之谓圣”,这两者都做到位了,都做到极致了,才堪为“圣人”。

从儒家角度谈圣人和凡夫,儒家的解释就是“气质”两个字,拘束于气偏质劣,谓之“凡夫”,化除气偏劣质,谓之“圣人”。同时它也提出了一些方法和次第来转化气质。以后我们专讲儒学的时候再详细地讲孔子、孟子、王阳明、二程、朱熹及《大学》《中庸》那里不同的次第,他们都有不同的道路和方式,着手处皆不同。

(3)印度文化的“凡圣观”

印度文化有一个基本哲学、道德和宗教概念叫“业”,它既不是瑜伽所专有,也不是佛家所专有,而是整个印度文化共同的概念,也是解释“凡夫为什么是凡夫,圣贤为什么是圣贤”的一门学问、一种方式。因此,不理解“业”这一概念,就不可能理解印度的文化,以及印度的伦理、习俗和特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等。

①印度业力学说基本概念

a.三业:业即行为(梵文Karma,英文Action)。这个行为与平时我们所说的行为含义不大一样,它要比我们平时所说的行为含义更为深刻,更为复杂。它包括三类行为,即身业、口业、意业。身体的行为叫“身业”,语言的行为叫“口业”,精神的行为叫“意业”,合称为“三业”。

b.业种:不管是身体行为、语言行为还是精神行为,都会自发地内化到我们的意识深处,也可以理解为内化到我们的主体深处(意识即主体),像种子一样种在我们的意识深处,像数据信息一样储存在主体深处。业种以其道德属性又分为三类:善业、恶业和无记业。不管是身口意哪一种行为,合乎道德的,其行为内化到我们主体深处的种子,就叫“善业之种”;反之,不合乎道德的,就是“恶业之种”;第三种是无记业,即这个行为(在道德上)有一部分是善的,有一部分是恶的,善恶相互抵消,故称为“不善不恶种”,又因它虽是行为,但不产生结果,故称为“无记种”。

c.业力:种下的业种在内外条件成熟之时就会显化出相应的惯性力量和记忆,这种惯性力量会非常持久地反作用于我们的身心或者周围事物上,称之为“业力”。依据这些行为和这些行为产生的反作用力的性质,可以分为“善业”“恶业”和“无记业(不善不恶业)”;根据参与行为者的数量,又可以区分为“共业”“别业”(共业是两个和两个以上的个体的行为和行为后产生的反作用力,别业是仅仅一个个体的单独行为和行为后产生的反作用力)。

业力有这样几个特征:第一是所有的身心行为,无一例外地产生出一个对这个行为的记忆,这个记忆就叫作“业”,又叫“(个体)意识的种子”,这个种子一旦遇到合适的外部条件,就会显化生发出来,而产生相应的结果。第二是所有的身心行为无一例外地必然会产生相应的反作用力,这个作用力的大小与当初行为所付出之力的大小是成正比的。在行为中使用的力量越大,它产生的反作用力也就越大。同理,这些反作用力作用到行为者身心后产生的影响也就越大。不是所有行为产生的反作用力对行为者身心的作用都是立刻的,根据反作用力对身心发生作用在时间上的快慢,可以分为当下、短期、中期、长期和来生。第三,这些反作用力无论是在当下,还是持续到若干年以后才产生效果,那个结果是一样的,即这些反作用力对行为者身心的作用是必然要发生的。也就是说,当反作用力在没有发挥完它们的力量之前,这些力量是不会自动消失的。它们只有一个可能,就是等待——等待时机成熟后再发挥出作用,但永不会自动消失。

d.业障:如果业力将我们的身心往坏处引,往黑暗中引,障碍我们对光明的追寻,对解脱的追寻,对真善美的追寻,这就是业力中的业障。

e.业报:如果你的业种是善种,当某一天内外条件成熟了,这个善种显化出来的力量就可以把我们的人生、身心和周围的事物都往好的方向引导,即善报;反之,就是往坏的方向引导,即恶报。这个引导的过程,就是“业报”的过程。业报不但可以作用在我们的身心上,也可以作用在我们周围的事物上,印度文化称之为“业感(业力的感应)”。业感有点像“气场”的概念,指的是对周围人有一种无形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善业对周围是善的影响,恶业对周围是坏的影响。业力越大,对周围的影响就越大。在生活中细心的人会发现,同样是陌生人,有的一走近你,你就不舒服,甚至非常讨厌他,这说明他的恶业太重,作用到周围环境中,被你感应到了;而有的则不知道为什么,你就喜欢多看他几眼,走近他,并想听他说话,说明这个人的善业形成了一种亲和力,对周围的人和事都是善的影响。过去的圣人每走到一个地方,这个地方就春暖花开,那就是善业的作用;如果是恶业深重之人,到哪里都带有恶业的作用力,连狗都会离他远一些。所以善业和恶业都会对周围有很强的影响,只是不修行之人身心粗重,对它的感应程度不够而已。随着觉知程度的提升,对业感的敏锐性也会提升。

根据业报来临的时间先后,分为三种:现报、后报、来生报。现报是指做完事情后,结果当时就显现出来;后报是指做了这个事情若干年后,结果方才出现;来生报是说行为结束后,这一生都没出现结果,在下一世乃至后几世,结果才展现出来。因此古云“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临死时我们什么都带不走,只有意识深处的业种,死后跟随你到下一世。就如花种、树种一样,除非是发芽了,开花了,结果了,这个种子才能消失,业种也一样,除非它显化出来,才能消失,否则我们就一直带着它。按瑜伽哲学所说,因为我们已经累积了无数世的业种(主要是指恶种),导致我们业障深重。这些业障障碍着我们对真善美的追寻,障碍着我们的解脱,障碍着我们内在的佛性、般若智慧的开显,所以这一世的我们,流浪在痛苦黑暗之中,经历着生死轮回,过得如此艰难和曲折。

因此,生长于印度这片文化土壤之上的瑜伽和佛法解释“凡夫为什么是凡夫,圣人为什么是圣人”的原因是业种、业力和业障的存在。如果我们把恶业消除了,转化了,我们的身心就会通透、清净,智慧就会自然展现出来,那时候我们就是圣人,就是解脱者。

②谁定的善恶——道德起源问题

这里有一个问题:是谁定的善种或恶种?这就出现道德的起源问题。因为“善恶”是道德最核心的概念,道德就是围绕着“如何辨析善恶”来进行讨论的,没有善恶何谈道德?

根据道德来源的不同分为外源性道德和内源性道德。

外源性道德容易理解,即民风、习俗和法律所规定的道德标准。外源性道德又名他律道德。他律道德的弹性很大,不同的民族、时代、法律、道德规定的都不一样,没有对错,没有善恶,就看你生活在什么地区,什么时代,执行什么法律而已。例如在某个民族中若一个丈夫娶几个妻子,犯了重婚罪,这是恶的;而在另外一个民族中,一个男人娶几个老婆,证明他很有能力,不仅非恶,而且还是善的,是有能力的表现。甚至在同一时代的同一个国家里,都会有两套法律并行。印度就有两套法律,印度教提倡“一夫一妻制”,穆斯林教则沿袭着“一夫多妻制”。在印度,如果你是穆斯林教徒,可以娶几个妻子而不犯法;如果你是印度教教徒,就只能娶一个妻子,否则就犯了重婚罪。故而,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对道德的标准、善恶的判断是变动的、相对的、短暂的、临时的。

内源性道德为内在的道德准则,又叫“自律道德”,它是根本道德、永恒道德、绝对道德、普遍道德,放之四海而皆准之道德。这才是东方文化一直遵循的、恪守的真正道德。自律道德又分为两种:相对自律道德和绝对自律道德。佛家是建立在相对自律道德的基础之上,而儒家是建立在绝对自律道德的基础之上。尽管二者都是内源,但一个源于相对,一个源于绝对。貌似差不多,实则是天壤之别,乃“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谁定的善业和恶业?身心自己内定的。业力学说中所规定的善恶,是相对自律道德,而非绝对自律道德。因为业力是可以转的,善可以转为恶,恶可以转为善。而绝对自律道德是不能转化的,善就是善,恶就是恶,永远都是。

③两种消业方式

如何消除累生累世积攒的恶业?有积极和消极两种方式。

a.消极消业法

第一种消极消业法是逆来顺受,即以主动的、愉快的、敞开的心情来接受红尘中的一切逆境和逆缘。告诉自己:无论我的人生遭遇什么,种种之不幸,哪怕是生死现前,都是命中所有,都用最大的胸怀接纳它们,坦然受之,因为这都是我的业力使然,无需怨天尤人。既然如此,长寿,坦然受之;夭折,那也没有什么遗憾的,亦坦然受之。

这番话绝对无法仅仅通过听授就能明白,只要去践行你就会发现,你的世界、心态、身心全变了,一些长期困扰你的问题或疑难杂症,都会有很大的改善,有些甚至痊愈。其实很多疑难杂症是你跟自己、跟环境、跟社会不断战斗“斗”出来的,拧着干“拧”出来的。从现在开始,不再拧着了,只接受,对所有的事情只说yes,永不说no !这种精神有点像大海,你无论向海里输送的是清净还是浑浊之水,哪怕死猫死狗,大海永远不拒绝,它永远敞开胸怀接收。人生、生活中也要如此,遇到什么,就全然地接收什么,这叫“随缘消业”。“缘”即遇到,遇到什么,我就接收什么。

它来,就有它来的道理和原因,是因为我内在的业力感召而来,不是偶然的。此时的拒绝就是最愚昧的行为。想想好不容易有一个天赐良机让我消除此业,我却躲避了,拒绝了,这个业就失去了消除的最佳机会。只要不消除,它就会一直跟着——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与其那么麻烦地让它继续跟到下一世,不如一次解决算了。迟解决不如早解决,何必要拣选和分别呢?不拒绝、不选择、不逃避,勇敢迎接,正面肯定、全然接受。

做到这一点,可是一大门学问,这就是圣人之道,就是解脱之法。很多人整天修行,稍一遇到事情就跳得老高,蹦得老远,那是不行的。我们的心性、人格真的要像大地一样,无论遇到什么都能承受:既能承受夏天的炙热酷暑,也能承受冬天的刺骨寒风;既能承受春天的百花齐放,也能承受秋天的落叶萧瑟。现实中很多人很难做到的,但我经常教导我的学生们必须要做到这一点。因为我们是修行人,不是凡夫,凡夫可以拖延、耍赖、狡辩,但是修行人必须无条件地做到坦然受之。这是消业的一个极好的方式,能在极短的时间之内让你产生极大的蜕变,能出现脱胎换骨般的结果。只要实实在在地去做,你的整个心胸、气度、境界、眼光,都会大不一样。随缘消业,贵在坚持,一日一时容易做到,难的是一辈子都要用这种喜悦的、广大的胸怀去接纳一切。

讲到这里,可能会让很多人产生误解,误以为教大家不分好坏、对错、是非。不是这样的,这是一种修行方式。在修行的时候,我们不能有分别心,没有分别心的意思是:超越善恶,超越美丑。换句话说,就是不执著善恶、美丑。而当我们做学问的时候,“是”就是“是”,“非”就是“非”,不可混淆。

第二种消极消业法是苦行。这个方式中国人很少采用,但印度人大都偏爱苦行消业。印度的苦行僧始终占印度人口的 4%到 10%,这个比例是非常高的,它与印度的习俗、传统直接相关。自印度文明肇始以来一直到现在已经有五千年的历史了。在印度旅行时,你会发现在城市街道上、乡村河岸边随处可见单个或成群结队的苦行僧,有时候是团体居住,有时候是单独活动。在印度人的心目中——不管事实上是不是——这些苦行僧都是圣人。

业瑜伽的修行者重点使用的就是苦行。(将在后文“业瑜伽”篇章详细介绍业瑜伽修行者的苦行。)什么叫苦行?就是没苦找苦吃。苦行的方法各自不同,这种差异有两个来源:一个源于师承,即你的师父用什么样的苦行,你基本上就用什么样的苦行;第二个源于个人的兴趣爱好,由于个人偏好某一种苦行而做出不同的选择。

业瑜伽是印度历史上,主要是通过以苦行来达到消除业障、无明而获得福慧的一种较为极端的修行方式,它是围绕着业、消业而进行修行的一个瑜伽流派。尽管这里面有师承,也很灵活,但它不像其他的瑜伽,它没有特定的形式,只是告诉你一个大原则——苦行消业,然后你自己设定一些苦行的方案去找苦吃吧。因为这些事情不关涉他人,也不须别人监督,只关涉自己的内心。当苦行到一定的时候,苦行者的意志力、人格就得到升华,身心就得到净化,逐渐地就开悟了,解脱了,有时还会出现一些神通。

从很大程度上说,此种神通与人的意志力有关。一个意志力强的人就可以运用自己的意志力改变自己和外界的很多事物,不解其中秘意之人,就把这些现象名之为“神通”或“特异功能”。比如有一个肿瘤,你想将肿瘤化掉,肿瘤能否化去就要看你的意志力。如果你受过长期的训练,有极强的意志力,那你一个念头过去,它就化了。如果你没有受过训练,意志力很薄弱,在那里想了半天也没有用,肿瘤还在。很多人问我:你治病有什么方法?没有方法,我就是凭借我的意志力去下命令,不知道这算不算方法?不管你在千里之外还是在我面前,无非就是给一个命令过去,很多疾病就会大有好转或痊愈。但是,这个命令你用就不行,为什么?因为你的意志力太薄弱。意志力是心灵的力量,简称“心力”。心力强大者,可以改变自己和外在的一些事物,用在治病上,就可以令自己和他人祛病健身。业瑜伽就是训练你的意志力的最佳方法,苦行你都经受得住了,意志力自然也被训练得很强大了。

意志力到底能大到什么程度?理论上讲是无限的,也就是说你的意志力可以做到无限种可能。传说张飞喝断当阳桥,这里面就含着一种意志力。张飞是一个意志力极强之人,当心灵发出去这种力量后,桥可以断,河水可以倒流,都是可以做到的。像张飞那种超人般的意志力,一旦表现出来就可以做到碎金裂石,就可以出现很多常人达不到的结果。

意志力后面还有一个力量叫“信念的力量”。没有信念的人,是不可能有意志力的。一个有信念的人可以改变很多东西,甚至创造惊天动地的奇迹,这个奇迹名之曰“神通”。其实神通一点都不神,无非就是强大的意志力的外化,仅此而已,别的都是一些技巧、方式和方法。但是,如果你没有信念,没有强大的意志力,跟你讲任何的技巧、技术,你都实现不了。

业瑜伽可以很好地锻炼、磨炼人们的意志,提升信念。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这是中国式的苦行意识。现代人生活太好了,没有办法修行。在任何领域有所成就之人,往往都是经历过一番磨难的人。从很大程度上来讲,经历磨难的多少与成就的大小是成正比的。以后大家在经历磨难的时候应该感谢它,从原来一见到磨难就恐惧、拒绝、本能式地逃避,到不仅不逃避反而要正面欢喜地接受,以一颗“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之心来对待人生,那么你的人生就会呈现出另外一番景象。如果你正在经历大的磨难,你应该庆幸,因为你离成功不远了;如果你经历的磨难太少了,你应该感到悲哀——从小到大没经过什么磨难的人,能有什么出息啊?

圣贤的教导是正确的人生指导,佛陀把这个东西叫“正命”。没有正命就是因为没有圣贤指导我们,我们不知该怎么做事,该怎么生活,该怎么过人生,于是就凭着“想当然”“我认为”“我觉得”去规划自己的人生,安顿自己的生活,按照这种规划努力了一生,结果几乎全是错的,一辈子没有成就,而且活得很累,很凄凉,很悲惨。好的结果来自于好的缘起,好的缘起又来自于圣贤的教导。圣贤教导我们对待苦的态度,告诉我们它的好处、价值、意义,告诉我们为什么要“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非如此,我们的意志力焕发不出来,整个人生、整个身心、整个灵魂就是瘫痪的。人都做不好,就更谈不上成佛成圣了!

b.积极消业法

积极消业法有很多种,佛家所归纳的六度——布施、忍辱、持戒、精进、禅定、般若,都是非常好的积极消业法。除了这六度以外,还有以下五种方式:

第一,尊师重道。用师父的功德、境界、慈悲来消除我们的贪嗔痴、黑暗与无明,为我们积攒福报,让我们走向幸福,走向解脱。尊师者方可重道,重道者必定尊师,尊师重道是不能分割的。道就是生命、智慧、解脱的别名,如果想得道,就必须先重道。重道从何而来?必须要尊师,因为师乃道之化身,道在师的身上。就如“仁”在哪里?在孔子身上。“尊师”和“重道”两词其实是一个意思。在你尊师重道的过程中,师的智慧、功德、造诣会自然地加持于你。加持力就是影响力,就是感化力,就是同化力,使你身心中的业障自然消除掉。当我们越来越融入到师尊的生命中,业障就会得到越来越深度的净化。用我们皇冠瑜伽的话说,这就是“心传”,这是消业最为快捷、最为方便的方法之一。

第二,深读经典。这个经典不限于基督教、佛教或瑜伽等哪一门哪一派的经典,指的是一切圣贤的经典。只要是人类的智慧结晶,我们都要去阅读。后文中将要介绍的知识瑜伽就与这个消业方式有很大的关系。深读经典,你不能仅仅停留在纸面上的名相和逻辑,而是要融入经典,体会到你的身心之中,并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业障和业力就自然消除了,我们能融入经典多少,我们的业障和业力就消除多少,彻底地融入圣贤经典之中,就可以彻底消除业障和业力。

第三,忏悔。忏悔取其广义,包括担当、责任与义务等等全在内,用耶稣的话说就是“背着十字架跟我走”。一个人的担当有多大,他的造诣就有多大。我们一般人总是逃避应该担当的责任和义务,殊不知没有担当就没有成长,成长必须来源于担当。担当里面就有承认,承认自己的不成熟,承认自己不如别人的一面,承认自己身心黑暗混乱和愤怒,这所有的一切,我如实地担当之,绝不回避。只有担当了,承认了,才能真实地生起忏悔心,为我过去荒诞的念头、浑蛋的行为等深深地忏悔。忏悔不是做形式,不是跑到佛像或别的神像前装模作样地忏悔,而是真心地在日常生活中对过去的点点滴滴给予深深的悔过,发现一点,纠正一点。我过去好面子,那么现在我为过去好面子的行为深深地忏悔,从今往后我要活得真实些、自然些,抛掉这些虚假的东西;过去我爱虚荣,我要忏悔改过;过去的我爱撒谎,我要忏悔改过;过去的我脾气暴戾,我现在忏悔改过;过去的我太自私、太自卑、太自大……发现一点,改过一点。

不可心存侥幸,以为我不承当也会有造诣,愿意以身试法,拿自己的青春赌明天。这些都是耍小聪明,是对圣贤的教导不信任。真正修行有成就的人,要么是老实人,谨遵圣贤教导行事,要么是真智慧的人,依自性般若智慧行事。但真智慧者少之又少,小聪明者却不计其数。我当年也是如此,因我天生有些神通,十几岁时就被人们称为“小神仙”“当代超人”,那时展示的神通惊世骇俗,从未失误,而且状态越好,效果越好,我也就越来越自大,以为自己很了不起。直到有一天,我突然警醒过来,告诉自己必须从神通中走出来。从此,牢记佛陀教导“万般神通皆小术,唯有般若是大道”,在追寻生命真相的道路上,才不至于迷失,终获人生之圆满成就。

第四,禅定。佛家、儒家、道家各有各的禅定方式。皇冠瑜伽有三种独特的禅定方式:五大禅定法、脉轮疏通法和以心传心法。不管哪一种禅定方法,只要长期习练,都能达到很好的消业效果,贵在坚持,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我们这个肉体难办着呢,想把它坐化,把气偏质劣化掉,难着呢,必定要付出一番努力和血汗。但我们既不把它作艰难想,也不把它作容易想。很多人刚开始禅坐的时候,心烦气躁、心猿意马,坐不到三分钟就不想坐了,那怎么能成?慢慢来,从二十分钟到一个小时循序渐进地练习。养成日常习惯以后,每次打坐不要低于一个小时,最少也要坐半个小时,哪怕是看书、听音乐都用打坐的方式来进行,久而久之,禅修功夫就会越来越深入。中国古语有云:久坐必有禅。

不要问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我安静下来,没有方法,只管打坐。因为气偏质杂才会心烦气躁、心猿意马。什么时候气不偏了,质不杂了,它们都被转化了,你想生杂念都生不出来,你想找杂念都找不到,它们跑得无影无踪,禅定的功夫就越好;反之,你禅定得越好,气质也就转化得越好。两者互为因果,互以对方为前提。

第五,终生怀着一种诚敬的态度面对一切。“诚”是内在的虔诚,“敬”是外在的敬重、敬仰。因为有内诚,所以有外敬;因为有外敬,更促使你内诚:合在一起就叫“诚敬”。对什么诚敬?对所有的人、事、物都保持着虔诚、敬仰之心,这叫以万物为师,以一切为师。“贪嗔痴慢疑”中的“慢”指傲慢,“疑”指怀疑、多疑、疑虑、猜忌,这些都是人生中负面的东西,都要将其去除之。其中很善巧的一个方式就是诚敬。一个修行人,要有很好的诚敬之心,要把诚敬融化到生命中,表现在点点滴滴行为中。从开始的机械化执行慢慢地到后来的自然、自发、自觉、自愿,无须刻意去诚敬,而时时刻刻都在诚敬之中。

天下人都可以没有敬畏之心,但作为一个圣贤精神的传承者,诚敬的态度和行为一样都不能少,有所为,有所不为,知道自己的底线和操守。传承的前提就是一定要对这门文化、这门思想有足够的敬意和诚心。不能如凡夫俗子一般无法无天,什么都敢破坏,什么都敢僭越。否则,你根本不可能成为这个文化、这个思想的传承人,在修行上也不可能有多大的进展。一个数典忘祖之人,一方面在鄙视、谩骂着古圣先贤和他们的智慧,另一方面又传承他们的事业,这是不可能的事。中国近几代人没有受过正心诚意的训练和教育而引发的问题已经很严重了,平时无法无天、吊儿郎当、马马虎虎惯了,现在突然让你正心、敬意,一般做不到,至少短时间内做不到。现在给大家一个原则和方向,无论需要多长的时间,都必须要求自己做到诚敬、诚心,这是永远绕不开的路。

西藏的磕长头(又叫大叩首),也是消除业障的一个很好的方法。它由印度传统瑜伽的拜日式演变而来。西藏有一个习俗:磕着长头去拉萨朝圣。这段路途遥远而辛苦,尤其是在冬季。过路的车辆从朝圣者身边经过,看见他们那么辛苦而心生怜悯地说:“我载你一段吧,反正也没有人看见。”只要他们处在正常状态下,肯定是一个头不落地磕到拉萨;除非是病重了,急需到下一个城市去接受治疗,才会考虑搭车。这充分地体现出什么呢?“祭神如神在。”不要以为千百里路没有第二个人看见你偷懒,就可以随意乱来,佛菩萨就在我的面前,时时刻刻都在看着呢!我不敢在佛菩萨面前有任何的欺骗和造次,不磕则罢,要磕就真磕,一个不少地磕到拉萨。到底佛菩萨有没有姑且不论,但在磕头这个事件上,佛菩萨就是在的,这就是“祭神如神在”。

现代人做事就缺少这种“祭神如神在”的精神,以为别人不监督你,反正别人看不见,就可以马虎一点、吊儿郎当,甚至无法无天。如若有了敬畏之心后就会发现“举头三尺有神灵”,任何时候自己都会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有始有终,有条有理。生命是一定要经过纯化的!我们现在的身心浸泡在一片混沌污浊之中,所以百病丛生,烦恼丛生,痛苦丛生,愚昧丛生。要想让这些“丛生”消除,其中一种就是通过诚与敬表达出来。表达诚敬的方式有多种,我所传承的茶道、香道和音声法门——狮子吼,都是表达诚敬之心更为具体的修行方式。(另有著作将对这些修习法门进行详细介绍。)

另一方面,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度,一旦过了则物极必反,所以需要我们用正知正见去识别。佛教里面的确有一些积攒福报、消除业障的手段和方式,随着历史的演变渐渐地发生了变质。比如通过拜财神的方式来增加福报,这种行为是愚昧、贪婪的表现。本来修行就是去除贪念和欲望,现在却弄了一个财神来满足自我,结果变得越来越贪婪,越来越自我。 5LzP4QKqiXGqinq/A3Mf3EP5alxMfeXRkwBIFExkp+7rbBA6beS4eicijr3Tg+d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