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辟谷与食气

3.31 通过对喉轮的观想与觉察,可以让我们中止饥渴。

此节经文教授的与“辟谷”和“食气”有关。辟谷是中国古代一种独特的康复养生方法。中国辟谷起源并流行于道家,异称很多,有“断谷”“绝谷”“休谷”“却粒”“辟粮术”等。道家最早关于“辟谷”的记载是在《庄子》里,在其《逍遥游》一篇中有这样的话:“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印度辟谷起源并流行于瑜伽领域,没有异称,统名之为Breathetarian。

辟谷的种类分为:

1.不食五谷,诸如米、面等,只食蔬菜水果和正常饮水;

2.不食人间烟火,即不食熟食,只食少量水果和正常饮水;

3.只服用药食两用植物根、果、叶,正常饮水;

4.禁绝一切食物,正常饮水,食气为生,即修炼相关的辟谷术;

5.食水全禁,也即不许任何东西入口,食气为生。

辟谷的天数分为:

1.超短期(1~3天);

2.短期(3~10天);

3.中期(10~20天及以上);

4.长期(1个月及以上);

5.超长期(1年及以上);

6.永远辟谷(即无时日限定)。

辟谷的原因分为:

1.因病辟谷:有很多病人在生病期间自发地不思饮食,甚至反感饮食。还有一种是在医嘱下的强行绝食(即不能吃某些东西或所有东西都不能吃),统称为“因病辟谷”。待其疾病有所好转或痊愈时,这种辟谷便随之取消。

2.自然辟谷:一般人和瑜伽修行者都有可能发生自然的辟谷现象,即于某个时候突然发现自己无饥饿感,自发地不思饮食,甚至见到或想到饮食都反感,如强行进食,肠胃等感觉很不舒服,如此便进入自然辟谷状态。此类辟谷一般时间都会较长,多数能达到一周以上。笔者曾经在国内见到过不吃任何东西只喝水,自然地辟谷最高已达14年的老人。在印度见过遂最高已达60年的老人。

3.禅定辟谷:瑜伽士有时一次进入禅定中能达数天,乃至十数天或更久。在禅定中瑜伽士超越了身体,所以对身体没有感觉(也即临时性地遗忘了身体),此时身体上的各种生理机能降到最低,乃至彻底停止,如呼吸、脉搏、体温、心跳、反应等,其中就包括消化功能,也降到最低,乃至彻底停止。这在印度那些职业瑜伽修行者和闭关修行者那里是十分常见的现象。在此禅定期间,瑜伽士的身体保持着一种固定的姿势(如盘坐)一动不动,生理功能降到最低或停止,看上去犹如死人一般,类似于蛇熊等冬眠状态。如此持续数日乃至数月,当出定后各项生理功能又会恢复正常。在入定期间,瑜伽士不吃不喝,此种辟谷名之为“禅定辟谷”,即以禅定为食。此为“静态禅定”。还有一种更高明的“动态禅定”,即一切日常生活照旧,但此人已超越于通常的身心,处于比通常的身心更深更高的状态中,同样也能引发出“禅定辟谷”现象。因进入深度的禅定中而引发辟谷现象不仅瑜伽修行者中很常见,在道家的内丹修行者中也很常见。乃至一般之文人学士,因阅读或写作时过于投入,或科学家投入于科学研究而进入忘我状态,一两日忘记吃喝也是常有的事。所谓“废寑忘食”即指此意。我们可称此现象为另一种意义上的“禅定辟谷”。

4.食气辟谷:在印度的瑜伽和中国的道家都有专门为辟谷而设计的修行方法,这些方法统称为“食气法”。“食”是吸纳之意,“气”是能量之谓。瑜伽或道家认为,人们通过正常饮食以获得身体所需能量,这种方式并不是人体获得能量的唯一方式和途径,还有另外一些更为深刻和直接的方式来获取能量,即各种食气法。这些“更为深刻和直接的获取能量之方式”与我们的消化系统之关系可以有三种:

①作为人体除消化系统外一条能量来源的辅助途径;

②作为人体除消化系统之外一条与之并行并重的能量来源途径;

③在某个特定时间段内,取代消化系统,作为人体的唯一能量来源途径。

食气法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从自然界吸纳能量;一种是从自己信任和敬重的导师那里吸纳能量。

第一种食气法,即从自然界中吸纳能量的方法有很多,例如或立或坐,面向日月,用嘴呼吸。吸气时,口型做动物之吞物状,凝神观想一口将太阳(或月亮,或整个银河等)吞咽下去,观想所吞之物顺行而下至腹内下丹田;呼气时,口型做叹气状,观想全身病气烦恼全部呼出体外。呼吸时,要做到吸满呼尽。每日练习时间自定。此谓之“日精月华吐纳术”,简称“吐纳术”。亦可于无日月时,全凭观想将日月随吸气吞入口内。

另一种是“从自己信任和敬重的导师那里吸纳能量”。例如在高度信任和敬重的基础上,观想圣哲帕坦伽利的能量,如风、如水或如光,从自己的特定部位(如头顶梵轮处或脐轮处等),或无特定部位,源源不断地进入体内,如此以获得维持身心活动之所需。

无论是哪种食气法,皆可让修学者很快进入不思饮食的辟谷状态,而实现辟谷。

5.习俗辟谷:印度有一个习俗,那就是定期或不定期的辟谷。一周中某一天不吃荤,只吃素食;或一周中某一天在24小时内不可以吃任何东西,只正常喝水;或一个月内需有两天或几天不吃东西,只喝水;或一年内有半个月只吃少量(如一天3.5个)水果和喝水,不再吃其他东西;如是等等,不一而足。

不同宗教、年龄、性别、种性、地区、个人意愿等是导致产生如此众多不同辟谷方式的原因。但无论采取哪种辟谷,全民定期或不定期辟谷,作为习俗,已在印度流传了数千年。在中国,辟谷没有形成一个“全民信守的习俗”,只在道教教徒中有一个传统,几乎所有道教徒一生中都会有过至少一次以上的正式辟谷。

6.铭志辟谷:有些人为了向自己或他人表明某些志向、信仰、主张、意志等,而采用辟谷。此种辟谷多发生于宗教信徒向神灵证明自己的心志,或发生于绝食抗议,或某些宗教徒闭关修行等情况下。铭志辟谷其实是绝食,与通常而言的辟谷还是有些不同。

有很多时候,吃东西已经不是生理的需要,而是一个强大的习惯。辟谷最难的时期是前三天——吃了几十年的饭,突然不吃饭了,心理上不适应。这种从一出生就天天吃饭的习惯,突然一下子被打破,很不适应。这种心理上的不习惯不适应非常强烈,绝大多数辟谷失败都是源于此。所以辟谷者需要战胜的不是吃饭问题,而是关于吃饭的惯性心理引发的不适应问题。

有个题外话,是说近一二十年来,中国商界和政界一浪高过一浪的吃喝风非常严重。有人就提出一个观点,说除了中国的商界和政府越来越富有,有钱来支持越来越高的奢侈浪费等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原因,这就是现在位于中高领导位置的官员或商人,主要由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出生的人构成。而这个时段出生的人,经历了一个非常饥饿的童年和少年时期,“饥饿”两个字如烙印般地烙在他们的大脑里。如今当他们有钱了,最想做的事就是消除“饥饿”感,这就形成了在这个时段出生的很多人,一生只有一个目标,就是消除“饥饿”感——吃!中国多数家庭已经进入小康水平,人们早就不再真正的饥饿了。我们所谓的“饥饿”感只是一个童年时期留在脑海中的“记忆”。也就是说,我们正在“饥饿”的是一个潜意识中的残留性印象,而不是一个事实。由此可见,消除一种记忆或一种习惯是如此之难。而英美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民,他们进入小康生活已经有几辈或十几辈了,早就不存在对“饥饿”的记忆了。所以在他们看来,我们中国人这种近乎疯狂的吃喝太不可思议了。他们早就从穷人乍富的心态中走了出来,开始了由富向贵的过渡,即由一名外在的物质富有者,过渡为一名内在的精神生活之富有者。也就是说,他们早就开始了由“人爵”向“天爵”过渡,并且以“天爵”统摄“人爵”。以是之故,英美人中近几十年来,乃至近几百年来,出现了一些真正意义上的绅士和贵族。而本属礼仪之邦的大汉民族,满眼皆是“修其天爵,以要人爵。既得人爵,而弃其天爵”之徒。

“通过对喉轮的观想与觉察,可以让我们中止饥渴。”

当辟谷之时,或欲进行辟谷之时,观想和觉察喉轮,是最大限度地降低或消除饥饿感与不适感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观想和觉察喉轮只是若干种方式之一,不是唯一的方式。比观想和觉察喉轮更为重要的是强化自己的意志力,用强大的意志力来克服辟谷带来的心理上的不适应问题。 FcBVTjh/+umSOaHfsct7xsqfGUAFab0LV0c2Ei+MNhJBpAY8Sf2DaM0kmSVXvOV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