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脉与七轮

3.30 通过对脐轮的观想与觉察,可让我们深度地了解身体的结构。

根据瑜伽传统哲学和印度传统医学,一个人全身有7万多条气脉(Nadis),主要的气脉有3条:中脉(Middle nadi)、左脉(Left nadi)和右脉(Right nadi)。在这3条气脉中,最主要的是中脉。这7万多条气脉我们可以将它们比喻成大树的枝叶,而中脉则是这个大树的树干。故中脉为全身气脉之总管,中脉若通畅,则全身气脉必通畅。根据瑜伽学和中医学“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原理,中脉通畅则全身气脉必通畅,全身气脉若通畅,则百病全无,身心焕然一新。而调节和控制气脉运行的是分布在中脉上的七个轮(Chakras,能量中心)。这七个轮既是身心和气脉的总控制中心,也是身心能量的总存贮中心和不同层面(或叫不同阶段)的意识的显化与升华中心。(人体七轮图参见附图三)根据传统的瑜伽学说,人体是由五大类属性的基本物质有机组合而成,即地、水、火、风、空,简称“五大”。这五大类属性的基本物质同样由身体中不同的脉轮所控制和调节。

1.海底轮(Muladhara Chakra或Base Chakra)

海底轮位于生殖器与肛门之间会阴穴内部的盘骨神经丛内(Pelvic Plexus),它是体内整个能量系统的基础,也是个体意识起源处。海底轮控制着排泄系统、生殖系统和人体中固体的成分(传统瑜伽名之为“地大”)等。

2.腹轮(Swadisthana Chakra)

腹轮位于脐下三四寸小腹内部的主动脉神经丛内(Aortic Plexus),它控制着脾脏、胰脏的分泌功能,性腺及身体中的液体成分(传统瑜伽名之为“水大”)等。

胰腺分泌的是一种促进消化的荷尔蒙,叫作胰岛素。胰岛素可减低血液中糖的含量,如果胰岛素缺乏,血糖必然增高,就会产生所谓的糖尿病;反之,如果胰岛素分泌过多,则会导致血液中糖含量过低,此时就会产生无力、头痛、发抖、昏眩、神经紧张和心绪不宁等病症。

性腺(卵巢或睪丸)不仅能产生卵子和精子,同时它还能分泌性荷尔蒙(性激素),即男性激素和女性激素。性荷尔蒙能增加男(女)的性别特征。男性激素能增加肌肉的力量,使人富于创造力和积极性;女性激素能增加身体的脂肪,使人富于情感,思绪细密。性荷尔蒙分泌的正常与否,直接关系到男人与女人的体态、思想、情绪及心理等诸方面。如果性荷尔蒙的比例失常,则女性会变得男性化,男性会变得女性化。

3.脐轮(Manipura Chakra)

脐轮位于肚脐内的太阳神经丛内(Solar Plexus),它控制着胃和大小肠的消化系统,肾上腺的分泌以及身体内火的成分(传统瑜伽名之为“火大”)等。

肾上腺位于肾脏的上方,它能使身体快速产生热能。肾上腺在紧急事情发生时,尤为重要。当一个人面临危险时,大脑会发送一个信号给肾上腺,肾上腺接到这个信号后,会立即运送它的分泌物(即肾上腺素)至血液中。肾上腺素能使心跳加速,血管扩张,且随着血液流入肌肉,使肌肉更充分地发挥出效率。同时肾上腺素还能刺激汗腺——当我们在突然用力时身体产生出大量的热量,能通过出汗来有效地散发出去。此外,肾上腺素也同时发送信号给肝脏,使肝脏送出它储藏的糖到血液中,以供身体所需的额外热能。如果肾上腺素分泌过少,那么在危险、急迫时的反应能力就会大大降低;反之,若分泌过多,则身心将一直处于亢奋状态。

4.心轮(Anahata Chakra或Heart Chakra)

心轮位于两乳之间(膻中穴)胸腔内部的心脏神经丛内(Cardiac Plexus),它控制着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胸腺和淋巴腺以及人体内风的成分(传统瑜伽名之为“风大”)等。

胸腺位于心脏附近的胸骨后面,胸腺在胎儿时期最为活跃,它建立起身体的免疫系统,出生后分泌胸腺生成素来增强免疫系统。胸腺的基本功能是为每一个细胞打上能够辨识的记号,防止免疫细胞反抗并摧毁我们身体自己的细胞,使身体能够抵抗疾病的传染。

5.喉轮(Vishuddha Chakra)

喉轮位于咽喉处内部的颈部神经丛内(Cervical Plexus),它控制着甲状腺和副甲状腺以及人体内空的成分(传统瑜伽名之为“空大”)等。

甲状腺和副甲状腺控制着身体的新陈代谢,此外也能调整身体所产生的热量等能量。如甲状腺分泌不正常,身心的健康将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如果甲状腺分泌多一些,就会引起紧张、易怒等病症;如果分泌再多些,则会引起神经质、出汗、颤抖、消化不良、失眠等。反之,如果甲状腺分泌少一些,就会出现感到疲倦、昏昏欲睡等症状;如果分泌过少时,则会引起行动缓慢、脉搏和心跳迟缓、体温下降、说话口齿不清、感觉迟钝、身体迅速发胖等症状。

副甲状腺控制着血液中钙的含量和骨骼的生长。此外,神经系统功能的正常与否,受血液中的钙含量影响也很大。如果钙含量太少,我们会变得紧张、冲动、易怒等;如果钙含量太多,便会昏昏欲睡、无精打采。因此,副甲状腺对骨骼的发育和对神经系统功能的调节,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6.眉心轮(Ajina Chakra)

眉心轮位于两眉之间的“印堂穴”内部,它控制着松果体和脑下垂体。

松果体是人体的生物时钟,它分泌出的荷尔蒙能影响身体所有的器官,使身体各器官和组织有规律性地工作或休息。目前我们已知从松果体分泌出的荷尔蒙,可以很好地延缓老化,增进免疫力,增加对痛苦的忍受力等。

脑下垂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腺体,它能控制身体的许多活动,例如腺体分泌、血液循环、生长和体温等。当脑下垂腺功能失常时,会产生许多疾病,体形也会有不正常的变化——变得很胖或很瘦,很高或很矮等。

7.顶轮(Sahasrara Chakra)

顶轮(又名梵轮、大乐轮、大觉轮等。因此处有上千条神经分布,像上千个花瓣,故此轮又名千瓣莲花轮)位于头顶百会穴处,是左脉、右脉和中脉会合的地方,一半位于头顶内,一半位于头顶外。它已经超越了生物学及心理学的范畴,它的功能需要运用宗教哲学和生命学的语言来描述。此轮控制生命(意识)的觉醒和先天智慧,以及对终极存在的洞察与体悟。

上述七轮与各生理系统的关系只是七轮与身心最浅表的关系,也是相对间接的关系。气(能量)和气运行的路线——脉,以及气和脉的控制中心——七轮,本身就是除生理学上所说的人体九大系统(神经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生殖系统、消化系统、排泄系统、内分泌系统、运动系统、免疫系统)外的第十大系统,而且是这个构成身心十大系统中最重要的一个系统。脉轮系统直接控制、调节、供给着另九大系统。如果脉轮系统与另九大系统之间保持着良好的互动,我们的身心就会处于健康状态;如果脉轮系统功能衰退,无法给予另九大系统以很好的控制和供给,那时我们的身心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病症。所以,激活脉轮、疏通脉轮、净化脉轮是治疗身心各类疾病的关键。

为了方便表述,临时将人的存在划分为表面相对独立的三层。

第一层是最外表的物质层,也就是通常所谓的“身体”;

第二层是思维—信息—能量层,经络、气、脉、轮、情绪、思想等皆属此层;

最深的一层是本体层,是意识的本体,宇宙万有的基础,我们瑜伽叫作“大梵”。

第一个身体层面是很简单的,第三个本体层面更简单,最复杂的是第二个层面。几乎所有的身体(生理)问题,都不是身体自己的问题,都是第二个层面出了问题在身体层面的反映和延续。中医和印医就很能够了解第二层面,通过调理人的第二层面来达到医治其本身和第一层面(即生理)各类疾病的目的。西方医学是直接治疗身体层面的疾病,故其多数时候是治标不治本。瑜伽调理疾病的方式同样以调理第二层面为主,故瑜伽、印医和中医,是属相同层次的医学。

就像任何事物都分为体、相、用一样,第三层次为体,第二层次为用,第一层次为相。这三个层次构成了体相用之有机关系。事实上,人的存在是一个立体和有机的整体。将人的存在强分为体相用和三个层次,只是为了表述上之方便。大家不可束于言辞,攀缘语句。

“通过对脐轮的观想与觉察,可让我们深度地了解身体的结构。”这有两点需要说明:

(1)此处所谓的“深度地了解身体的结构”主要是指对第二层次,即对能量的运行、结构、规律,以及更深一些的关于情绪、思维、业障(力)等的了解,并以第二层次为起点向第一或第三层次延伸。

(2)达到“深度地了解身体的结构”,“对脐轮的观想与觉察”是一个重要的途径和方式,但不是唯一的途径和方式。事实上,对七轮中的其他“轮”的观想与觉察,同样可以从各自的角度对人的第二层面或三个层次,达到更为深入的了解。甚至不用对七轮进行“观想与觉察”,通过修行“子母光明法”等,同样也能以不同方式达到“深度地了解身体的结构”。这就是所谓的“条条道路通罗马”。 wDSie5goDUXchnEwJ1Td+hUOrZGnSWTuDAxA1ZZgn+FuLUGj5iwi331aaF5xmDT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