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 从一个瞬间延续到下一个瞬间(永无止息)的意识之流即源自这些业种(而产生的)。
本篇自开始到第9节,也即到上一节经文,是承接上一篇中八支瑜伽未竟之言而尽之。到本篇第9节止,圣哲关于八支瑜伽的教授全部完毕。此节经文另起开端,再次就“业”的问题展开阐述。
“业”在印度哲学和瑜伽中,是与本性本体相对的现象之别名,是对立、冲突、缠缚、黑暗、无明、死亡、堕落、自我、封闭、浅薄、沉迷、冲动、非理性、魔鬼、邪神等等一切负面人生与存在之别名。
“意识之流即源自这些业种”,具体地讲,是“种子→现行”过程中发现出来的业力。这种业力就是精神的本能,现代西方哲学和心理学称之为“意志”或“意志力”,东方哲学和瑜伽称之为“杂念”或“业识”。这些杂念或业识“从一个瞬间延续到下一个瞬间”,迁流不止且杂乱纷飞,它是包括瑜伽修行在内的一切生命修行之根本大敌。几乎所有的初学者都会遇到这个修行之路上的劲敌,多数学者难以坚持,皆因败于此劲敌之故。
3.11 观察意识的流迁变化(即对每个起心动念皆保持着很高的觉知),如此这些意识之流(妄念之流)即会渐渐止息而逐步趋向三摩地。
“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没伎俩”就是无为法,是真修行,是最好的对待妄念和烦恼的“伎俩”。“百思想”就是各种妄念和烦恼。针对这些百思想怎么办呢?“观察意识的流迁变化”,仅仅是冷眼旁观,用一种事不关己的态度待之,用一种只有觉知没有干预的状态待之。“如此这些意识之流(妄念之流)即会渐渐止息而逐步趋向三摩地。”
在望文生义的情况下,容易让人产生一个误会,以为三摩地(即自性)是高度或绝对静止的,只有三摩地的反面——妄念才是迁流不息杂乱纷飞的。纯清之溪,看上去似乎没有水流,实则是“静水流深”。还有阳光,它似乎是静止不动的,其实它是以每秒30万公里之速度运动着。再比如大地,看似不动,实则是“坐地日行八万里”的。
我们中国人称本性为“道体”或“道”。道体由阴阳组成,或可以通过阴性和阳性这两面来体认之、悟入之。故《周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道体阴的一面就是清净、如如、超越、幽玄、自在、自律的一面。但道体阳的一面就是生生不息、光明普照、大化流行、自发自觉的一面。
阴阳之关系是“相即”之关系。阴即是阳,阳即是阴,阴阳互根、互生、互动又互含,故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如是可知,道的清净幽玄、如如自在的一面(也即静的一面),是不能独立存在的,它必须以生生不已、大化流行的一面(也即动的一面)为前提。
三摩地就是道体中与阳性相对应的阴性存在,也即与“动”相对的“静”的一面。但这种“静”是即动即静之静,不是死寂之静。如“静水流深”之静,实则是不静为静,以动为静——是不能脱离开动的静,这是一种需要较高悟性才能意会的静。我们姑且称之为“化境之静”或“圆境之静”。
“意识之流(妄念之流)即会渐渐止息而逐步趋向三摩地”,这句话的意思不可误解成经过修行,瑜伽士从动乱不止的杂念走向了它的反面——静止不动的三摩地之境。三摩地不是“动乱不止的杂念”的反面,三摩地与杂念之间是清浊关系,不是动静关系。清净的意识之流为三摩地,杂乱浑浊的(即混合着各种欲望、私心、冲突等的“业识”)意识之流为妄念。
3.12 换句话说,任由心念起伏生灭,任由妄想来来去去,我们只须对它们保持着一个超越的观照即可。
帕坦伽利很是慈悲,循循善诱,不断地变换着角度向我们阐述修行的要领。当圣哲讲完上一节经文后,他担心弟子们理解得不透彻,在这节经文中,用更为深入浅出的语言,传授我们如何对待和处理修行中的天敌——妄念:“任由心念起伏生灭,任由妄想来来去去,我们只须对它们保持着一个超越的观照即可。”
仅仅是站在一个很高的,类似于上帝般的高度超越地、冷静地观照着妄念,如此妄念将不除而自消,破妄显真。当纷繁杂乱的尘心妄念云开雾散之时,真心本性将自由地、自发地,也是必然地呈现出来。真心、本性、道体、上帝、佛性、般若、良知等等是呈现,不是一个设想或描画,是一个真实的呈现,它们是真实的存在,是存在之在其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