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淫乱与开悟

正行戒律之四——“不淫乱”。“不淫乱”就是没有夫妻和情侣之外的非法或不道德性行为。

2.38 不淫乱(贞洁),生命因此而更充满生机与活力。

印度文化是一个充满两极的文化,这一点和中国儒家的中庸之道正相反,这个文化把很多对立的双方都推向极端和极致。在对待“性”的问题上亦复如是。

在印度有一个传统,就是认为瑜伽的修行必须禁欲,也就是说,性生活与瑜伽的修行是水火不容的,是两者只能择其一的。印度自古以来都有很多瑜伽苦行者,这是印度特有的一道人文风景。无论是都市还是乡村,都能轻易地见到他们的身影。但印度同样有另一个潜而不彰的传统,就是认为瑜伽修行须借助性生活,性生活中的性高潮是我们在未开悟之前经历和认识开悟的最主要途径。这个观点后来演变成了印度中世纪的“性力派”,又名“性爱瑜伽”。此派瑜伽极力提倡在疯狂的交媾中去体会开悟或获得开悟。性力派错误地认为只须通过滥交和狂交即可达到瑜伽的最高境界——生命的觉醒和解脱。其实开悟的极乐和狂喜状态与单纯的性高潮之间有诸多根本不同之处:

①性生活中高潮的快感是偏向于肉体的;而生命获得彻底觉醒后生起的满足和重获自由的快乐更倾向于心灵的和精神的。

②性生活中高潮的快感是浅表的、短暂的;而生命获得彻底觉醒后生起的满足和重获自由的快乐是深层的、永恒的。

③性生活中高潮的快感过后,时常带给人们的是空虚、疲劳和麻木等;而生命获得彻底觉醒后生起的满足和重获自由的快乐,它带给人们的是心灵更加充实,精力更加充沛,身心更加敏锐和更富于感受能力与反应能力。

④性生活中高潮的快感时常令人们溺于肉体和感官之乐而难以自拔;而生命获得彻底觉醒后生起的满足和重获自由的快乐,可以很有效地令人们从溺于肉体和感官之乐中超拔出来,进入一种高度的宁静与超脱之中。

⑤超出正常频率的性生活令人们短寿,加速身心的紊乱和朽坏;而生命获得彻底觉醒后生起的满足和重获自由的快乐,它带给人们的是身心内进一步的和谐、健康与长寿。因为开悟者对生死这个人生中最大、最深的幻觉业已觉知,并将自己的个体小我融入进本体这一永恒的无我之我中。

⑥性生活中高潮的快感与生命获得彻底觉醒后生起的满足和重获自由的快乐分属不同需要层面,故不可以相互取代。依据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之“需要层次论”:性需要和性满足,和饮食需要、睡眠需要一样,在人类的需要层次中属于最低需要,即生物性的需要,或名之曰“本能需要”。而生命获得彻底觉醒后生起的满足和重获自由的快乐的需要,在人类的需要层次中属于最高需要,即存在需要,或曰“生命需要”,又名之为“人生的终极需要”。此需要在马斯洛的心理学中,被称之为“实现人生之需要”或“超个人之需要”,瑜伽学和生命学则名之为“生命觉醒之需要”或“神(神性)的呼唤”。性之需要属于人类最初级和最基本之需要,而生命觉醒之需要则属于人类最高级和最终极之需要。故两者之间不可相互取代和混淆。

在印度文化中(也应包括中国和西方的某些思想和流派),一直流传着这样一种思想,认为一个实现了“生命获得彻底觉醒后生起的满足和重获自由的快乐”的人,是不会或不可以再有性需要的。换言之,即一个实现了人生终极关怀的人,一个实现了生命觉醒的人,一个修行获大成就的人,是不会或不可以再有性需要的。还有一个思想是,一个有性需要的人是不可以或难以获得大成就的,是不可以或难以获得生命之彻底觉醒的。这两个观点都指向同一个结论:性需要和生命觉醒需要是对立的、冲突的、非此即彼的,人们只能从此两者中择取其一。

所有的禁欲主义思想和观念其实质,即是将人类的性需要和生命觉醒需要尖锐地对立起来,强令人们从此两者中只能取其一。正如睡眠需要与对艺术的需要或爱情的需要之间不存在任何冲突和矛盾一样,其两者完全可以并行而不悖,共存而不害。性需要和生命觉醒需要之间同样也不存在任何冲突和矛盾,它们之间同样可以并行和共存。因为性需要和生命觉醒需要是通过不同的方式和途径来实现的,它们分属不同的需要层次。故任何人为地将其两者对立起来都是错误的,也是不必要的。如果硬是将其人为地对立起来,其结果只能给人们带来更多抉择上的烦恼、灵与肉的决裂,以及文化和观念上的分歧。

无论将生命觉醒与性生活是极端地对立起来,还是“性力派”将生命觉醒与性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认为性的交媾是通向生命觉醒的最佳途径,其本质都是极其荒谬而陈腐的,这纯属历史性的误会或叫作历史性的误导。早就到了该澄清两者之间关系(即两者之间毫无关系)的时候了,不然我们将会一直纠缠于此问题而滋生出一些不必要的烦恼。

圣哲的教导是:“不淫乱。”“不淫乱”的意思并不是禁欲。纵欲和禁欲在圣哲看来都是极端的,更是错误的。圣哲给我们指引的是第三条道路——不淫乱,即是将性行为控制在合理合法的状态即可,“生命因此而更充满生机与活力”。

正行戒律之五——“不贪图”。贪图就是粗暴地占有。下面这节经文专门阐述为什么我们不能有贪图。

2.39 不贪图,便可获得生命的真相(自由和解脱)。

有一个生命世界的真理被古今中外所有的智者和觉者一再地重复着,但至今没有几个人愿意去接受和遵从这个教导。这个教导就是:你给出得多,你必获得得更多;你占有得多,你必失去得更多。这个真理在佛陀那里被一再地重复着;在孔子那里,在耶稣那里,这个真理同样被以不同的表述方式一再地强调着;在这里,圣哲帕坦伽利用一种更为具体的方式启迪我们:“不贪图,便可获得生命的真相。”

生命不能被占有,它只能被经历和欣赏。生命如花,当你生起对她的占有之心时,就意味着你已经将此花折下。就在你折下她的同时,她就凋零了,就死了。生命也是这样,它不可以被以任何理由和借口所占有,就像一朵花儿不可以被任何理由和借口所占有一样。生命像花儿一样,只能被欣赏。欣赏的意思不是仅仅指我们去欣赏别人的生命,欣赏的意思更多的是指欣赏我们自己的生命,像欣赏花一样去欣赏。生活和人生难道不是一场百花竞放的盛宴?只要是真诚地欣赏,我们就能拥有整座花园。如果,我们某个时候突然生起了占有和贪图之心,我们的生活和人生将立即变成毫无生命、毫无希望的沙漠。

2.31 (这五类戒律)无论何时、何地,无论什么年龄或属于哪个阶级,(对一个瑜伽修行者而言)它们都是永不可违犯的绝对命令。

圣哲在这里明确地说,关于“正行”的五个组成部分——“非暴力、不说谎、不偷盗、不淫乱、不贪图”,对一名瑜伽士而言,它们是“戒律”。“戒律”是什么意思?“它们都是永不可违犯的绝对命令。”“无论何时、何地,无论什么年龄或属于哪个阶级”,不可违犯就是不可违犯,命令就是命令。

任何生命修行都是由“戒、定、慧”这三者有机构成,不仅仅是佛法和瑜伽,中国的儒家和道家,西方的基督教等,没有哪一家不是将这三者作为不可或缺的修学核心。故佛法称其为“无漏三学”,即三者皆不可或缺之意。

任何思想流派和修行团体都是建立在各自的“戒、定、慧”之上的。戒是基础,是树根;定是过程,是树干;慧是花果,是目的。如是之故,三者当然不可或缺。而戒是基础,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凡自古修行无成就者,问题几乎全部出在没能很好地守此五戒上。这种现象在近二十多年来的中国瑜伽界中尤为严重,瑜伽在好几十年前首先在西方一些国家盛行,近二三十年来从西方流传进中国。但瑜伽在中国这二三十年来,几乎无一人经由瑜伽修行而得大成就、得大解脱和大证悟者。何以故?没能持守此五戒为其重要原因之一。即没有规矩,难成方圆。

故圣哲在此不是用一种协商的语气,而是运用命令的口气:“无论何时、何地,无论什么年龄或属于哪个阶级(不管你是谁,不管你来自何处,是何身份,种姓之高低等等,这五戒对每个人来讲),它们都是永不可违犯的绝对命令。”

需要说明一下的是,这里有几节经文的编辑上似乎有些问题。第2.35、2.36、2.37、2.38、2.39这五节经文应该在2.31节经文之后,但不知为何却被移到了2.34节经文之后。它们应该与2.32、2.33、2.34这三节经文互换一下位置。

这种现象在中国的历史上也时常发生。发生这种情况多数是因为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在抄录时,发生错行所致。古代印刷业不发达,多数时候都是抄书而学,印度的情况也是如此,即学者需将所学书籍抄录一遍,装订成册,以供自己学习之用。另一个原因是错简所致。古代中国书籍是书写在竹简上,再用经线将竹简贯穿起来而成书,当经线磨断之后,再穿线时,就有可能将前后竹简穿错,而发生错简现象。印度的贝叶书籍与中国的书简极为类似,也是用经线贯穿成册,故在重穿经线时,有可能发生错叶(页)或错贝现象。不过此处是否真因错叶(页)所致,目前只是猜测而已。自此开始一直到第二部分的结束,都有不同程度的经文次序的错乱现象,即没有严格按照八支瑜伽前后序列阐述。

鱼相忘于江湖

2.32 精进的意思是:净化身体、知足、热情、好学、时刻向着觉醒

趋近的信念。

此节经文是紧接着阐述了“正行”之后,开始正式阐述八支瑜伽之二——“精进”。

2.33 以及为了有效地化除(一般人皆有的)各种私心杂念,需将自己培养成一个内心强大、性格温和的人。

圣哲在这里为我们提出了一个精进者的标准:“一个内心强大、性格温和的人。”唯有内心强大了,才有可能去克服重重困难而体现出“精进”之积极含义。但精进绝不等于通常所谓的“冲动”“鲁莽”“愣头青”“固执”。一个精进之人必定是一个“性格温和”之人,因为他“有效地化除各种私心杂念”。在下一节经文里,圣哲将进一步阐述为什么要把我们培养成“一个内心强大、性格温和的人”。

2.34 我们时常会处于各种有害的负面情绪(消极思想)中,例如总想着去伤害某人等。这些有害的或负面的情绪可能来自贪婪、愤怒或妄想等,无论是轻微、中度或强烈,都会(为我们)带来无穷的无明(愚昧)和痛苦。(因为它们可带来无穷的无明和苦难),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把自己必须培养成一个内心强大、性格温和之人的原因。

此节经文浅白易明,无须疏解。接下来开始阐述“精进”含义之一:“净化身体”。

瑜伽净化身体的方法有多种,常见的有“净鼻法”“净胃法”“沐浴法”和“净业法”等。

“净鼻法”是用一个特制的壶,将壶嘴插入一个鼻腔后倒水,令水从另一个鼻腔持续地流出。每日持续做一次,即可达到清净鼻腔和上呼吸道之目的。

“净胃法”是吞食一条细长的纱布入胃,再慢慢地将纱布拉出洗净后再吞入。如此多次,即可达到清净食道和胃部之目的。

沐浴是印度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生活习惯。最佳沐浴处是印度文明的摇篮——恒河。在印度,无论距离恒河有多远,一生的梦想就是至少能去恒河中沐浴一次。印度传统认为,在恒河中沐浴一次,即可消百世罪业,获大福报。在没有条件于恒河沐浴的情况下,印度人也要坚持在家每日至少一次的沐浴。沐浴在印度人的心目中,不仅仅是用来洗去皮肤上的尘土和汗渍,沐浴已经成了印度人一种带有宗教仪式性质的活动,更多的是获得心灵和品质上的洁净。关于这一点,印度之外的其他民族是很难认同的。比如说,中国人就不会认为一个人的心灵和品质,可以通过外在的沐浴来达到洁净之目的。

还有一种更为深入的净身法就是“净业法”。净业法是真正的瑜伽修行,其法由各种观想构成。如站在早晨的阳光下,姿势不限,以放松为要。观想阳光(夜晚则是月光)如瀑布一般持续不断地沐浴着身心内外一切罪业。或观想恒河如瀑布一般持续不断地洗涤身心内外一切罪业。依此原理,瑜伽士可举一反三,兹不赘述。此皆为净身法,即净身业法。

2.40 如果身体(生理)因净化而越来越清净,瑜伽士便会对自己和他人的“身”念越来越淡化。

一个非修行者的身体必然是越来越粗重而僵化,而一名瑜伽士因修行致使身体越来越清净,如此瑜伽士便越来越自然地淡化自己的存在,也即越来越淡化“我”执、“我”恋。

化我执、转我识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由心及身;一种是由身及心。

“由心及身”是在心里彻底明白了我执、我识的根源及其荒诞性而自此不再有我执我恋。

“由身及心”指的是,身体因修行各种净化法而变得越来越清净后,身识我执便越来越淡化,心对身的攀缘和借居便越来越淡化,不再如此前身与心相互是对方的负担和枷锁。

身心相互给对方“松绑”,这一点在修行上十分重要。如此一路下去,即可达到儒家的“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的境界。为何君子的身心和生命是“坦荡荡”的?是因为他的身心彻底舒展开来,没有隐曲和纠结,各处本位,不再相互绑架对方和执着对方。本性之所以显现不出来,并不是因为它有意要隐藏自己,实在是因为身心纠结滞碍,难以显化。如身心舒展畅通,则自性无时不向我们显露它自己。斯时,不仅能时刻感受到自己的身心处于舒展通畅状态,而且本性还通过我们的言谈举止传播出来,感染他人和事物,此即“荡荡”之意,此即“感化”之意。

佛家谓此为“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一有我执、我念,即名“我相”。一有我相,随之必有与我相对之他人之相,此即“人相”。有我相、有人相,必然扩大至群体,乃至整个生物界等,此谓之“众生相”。复因有我相,而欲让“我”长生久视,青春永驻,这又牵扯出一相,即“寿者相”。此四相皆为障道之相,皆为无明之相,必然破除和超越后方可解脱。破除后则是“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此四相宜先从化除“我相”开始。“我相”就是我执、我念、我识之心相。“心相”就是心中有这么个概念,这么个念头,这么个感受。我相一旦淡化或超越后,与我相对之他者也将被淡化和超越,这就是“无人相”。无我相了也无人相了,那么也就自然地无众生相了。无此前三相,第四相——寿者相也就不复存在了。

老子曰:“外其身而身存,后其身而身先。”让身体处于最佳状态的是淡化身念和忘掉身体。身体正是因为我们对它干涉太多,要求太多,管束太多,它才越来越紊乱,越来越出问题。对身体最智慧最仁慈的方法,就是忘掉它,让它自己管理它自己,让它成为它自己。最好的长寿之道是彻底忘掉长寿,最好的养生之道就是彻底忘掉养生。对待自己最好的方式就是对自己彻底放手。万物都有自律,都能自运,万物都有管理好自己的足够智慧,一棵小草都比我们有更多的智慧,因为人类至今还没法制造一棵小草出来。

万物静观皆自得。无我相会令我们自己活得更好,无人相会令他人与我们之间的关系更自然更舒适,无众生相,我们才能大隐于朝,中隐于市,或小隐于野。无寿者相才能使我们颐养天年。

《庄子·大宗师》里有句话:“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鱼儿因无我相,复无江湖相,故可畅游于江湖之中怡然自得,自由自在而快乐无比。人如果能如鱼儿一般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无等等之相,则天地即是我们的江湖,我们会如鱼儿畅游于江湖那样畅游于天地之间或人海之中而快乐无比。

2.41 生理上净化同样能带来(精神上的)明澈、幸福、凝聚、不为感官所惑和增强对本性的领悟能力。

2.42 (生理上的净化带来的精神上的明澈、幸福、凝聚、不为感官所惑和增强对本性的领悟能力)所产生的满足感能为我们带来无以言喻的快乐。

2.43 精进能化除一切染污,形体和感官会变得高度完美和神圣。

笔者在印度见过很多修行有成的瑜伽士,无论他们是胖是瘦,是高是矮,是白是黑,但有一点是相同的:看上去都非常俊美而庄严,一种难以言说的优雅从他们的存在里散发出来,给人们以超脱、宁静和启迪。圣哲在这里给我们解开了谜底:当我们的身心污染被很大程度地清净和化除后,“形体和感官会变得高度完美和神圣”。不只是笔者所见过的瑜伽士如此,古今一切智者和觉者无不如此,他们皆从其存在深处向外扩散着一种难以形容的完美和神圣。 DusR4EbRzRKQx/GrMeiggU2puUmGpQwt3KgfpZflak8mWSrm6ZffBCowqWTpdRS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