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八支瑜伽

2.29 正行、精进、调身、调息、(控)制感(官)、专注(冥想)、禅定、三摩地,是瑜伽修行的八个有机部分(简称“八步瑜伽”或“八支瑜伽”)。

这是圣哲在总结他之前的瑜伽修行并将之体系化后,开创的著名的“八支瑜伽”,后世又尊称之为“王瑜伽”,意为瑜伽之王。自圣哲通过《瑜伽经》传播出王瑜伽以来,历代无以计数的瑜伽行者,通过修行此瑜伽得证无上正觉而获圆满。因此,王瑜伽成为了传统瑜伽中一个代表性的流派,一直处于核心地位。

横看成岭侧成峰——同样一个事物,因观看和理解的角度不同,所见也差异巨大。此八支瑜伽可从三个角度来看待,即“渐修”“顿成”“圆境”三种。

“渐修”就是循序渐进,次第深入,先修“正行”,次修“精进”,再修调身……直至三摩地。此为“从因到果修行法”。

“渐修”如梯如阶,修行者须拾阶而上。

“顿成”就是顿入,不假次第,实为此前一再阐述的“倒果为因修行法”。这个世上谁把八步瑜伽修行得最好?当然是八步瑜伽的体系化者——圣哲帕坦伽利。那好,我即圣哲,圣哲即我。圣哲将他修行的八步瑜伽的所有成果、境界、见地、身心的改善等等一切,在我身心和生命里重演和展现一次(这种表述实属无奈,因为此时“我即圣哲,圣哲即我”。既然“相即”了,何来主客彼此?圣哲对“我”重演和展现一次,实则是对他自己重演和展现一次)。这重演和展现一次需要多久?它既是一瞬间,也是一辈子。说其一瞬间,因我即圣哲故,当下圆成;说其一辈子,因精进不懈故,用中国文化的观点看,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故。成圣证圣只需一瞬间,是当下圆成。而行圣人之道,则是永无止境的事。行圣人之道,就是行天之道,就是“替天行道”。所行何道?就是爱民化物之道,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向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之道。

“顿成”,如高山坠物——一彻到底;如东方日出——转瞬之间,天下光明。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在“倒果为因修行法”中,重点早已不是“如何修道、如何证道”的问题了,那个重心在于“我们当下即是圣贤之圆满后,如何行道和弘道”的问题,“如何道泽众生”的问题。

包括瑜伽和佛教在内的印度文化的特点是,将主要精力放于如何修道和如何证道上。尽管瑜伽和佛教也明确地将哲思和悟境,推进到了“圆境”“圆觉”“圆教”“圆满”境地,且给予正视之和重视之。但就“圆境”“圆觉”“圆教”“圆满”等在其整个思想体系中所占比重而言,仍然远远不够。因其重心放于如何修道和如何成道上,而不是放于证道后的行道与弘道上之故。

而中国儒家则始终将人生和用心的重点,放于修道和证道后的行道与弘道上。在儒家看来,修道不难,证道也不难。因为不难,故完全可以在行道和弘道过程中,“顺便”就把修道和证道完成了。或更进一步,将修道与证道化入行道和弘道中,行道即是修道,弘道即是证道。此即“即本体即工夫,即工夫即本体”之意。不用刻意将修道与弘道打成两截,分别用不同的时间段来各自完成。故儒家之“顿成”与“圆境”,善巧之极,高明之极,实不可思议。

“圆境”是当下圆满。“正行、精进、调身、调息、制感、专注、禅定、三摩地”,这八支在当下圆成之境中,不是先后之递进关系,而是互含之全息关系,即“正行”里已完美地包含着另七者——“精进、调身、调息、制感、专注、禅定、三摩地”,“精进”同样完美地包含着另七者——“正行、调身、调息、制感、专注、禅定、三摩地”,依此类推。

“圆境”如一厅八门,门门皆可登堂入室。

如此,修行这八者中的任何一法,即是八法同修。例如,当我修行正行时,另七者——精进、调身、调息、制感、专注、禅定、三摩地——亦全在正行中;当我修行三摩地时,同样另七者——正行、精进、调身、调息、制感、专注、禅定——亦全在三摩地中。

在“渐修”“顿成”“圆境”这三种视角中,此前历代圣哲的追随者们,多数只采用第一个视角,即“渐修”视角来看待这八步瑜伽。后人将圣哲所传瑜伽命名为“八步瑜伽”,“八步”一词即明显含有“渐修”之意。

梵文Angani译为英文意思是Limbs或Components,译为汉文是“肢”“支”或“组件”,意为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的某个部分。八步瑜伽的正确译法应为“八支瑜伽”或“八分瑜伽”。如此译法,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全息互含的“圆境”之义得到了突显,比“八步瑜伽”仅突显“渐修”义为佳。

2.30 正行包括五大戒律:非暴力、不说谎、不偷盗、不淫乱、不贪图。

“正行”就是正确的处世原则和日常行为规范。圣哲在这里为我们归纳了五大类的处世原则和行为规范。

正行戒律之一——“非暴力”。“非暴力”始终是印度文明的核心思想之一。无论是瑜伽,还是佛教、耆那教和印度教,“非暴力”思想一直是其基本思想之一。“非暴力”包括没有语言暴力、精神暴力、肢体暴力、政治暴力、军事暴力、社会暴力和行为暴力等。在印度历史上曾经出现很多恪守“非暴力”思想的典型事例。如佛陀在世时,他有一个追随者对他充满了仇恨,一次这名追随者从山顶上推下巨石,企图将从山下经过的佛陀砸死。当佛陀侥幸躲过后,并没有对这个追随者生起半点怨恨复仇之心,而是一如既往地用爱来感化他。

在近代实践“非暴力”理想的代表人物是印度国父——圣雄甘地。圣雄甘地并不是“非暴力”思想和主张的创立者,因为这个思想和印度的历史一样古老而悠久。但在近当代印度历史上,践行这一思想之代表者,则非圣雄莫属。

莫罕达斯·甘地(Mahatma Gandhi,1869-1948)是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领袖。诗圣泰戈尔(1861-1941)首次用“圣雄”一词尊称甘地,自此“圣雄”成了甘地的别名。甘地出生在一个虔诚的印度教徒家庭,受印度教熏陶很深。他的家庭比较富有,曾经就读伦敦大学,获律师资格。在英国完成学业后,他来到南非工作,参加了南非的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18931914年他在南非领导印侨以“非暴力”抵抗方式进行反对南非当局的种族歧视制度的斗争,并形成了他的理论“甘地非暴力主义(Gandhiism)”。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回到印度,参加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1920年,倡导和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不久,成为印度国民大会党即国大党的领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赞同印巴分治方案,希望结束教派流血冲突。但是,他本人却成为牺牲品。1948年1月,他在德里做晚祷时,被一名印度教狂热分子开枪杀害。现在让我们来学习一下这位“非暴力主义之父”是怎么理解和阐述“非暴力(Ahimsa)”的:

“对我来说,神是真理和爱,神是伦理和道德。神是无畏,神是光明和生命的源泉……神就是良知。”

“非暴力就是以积极的形式来对待一切生命的善良意志。非暴力就是纯粹的爱。我在印度教的经典中,在《圣经》和《古兰经》中都读到过它。”

“以眼还眼,世界只会更盲目。”

“不使用暴力,是谦逊的极限。”

“当我绝望时,我会想起:在历史上,只有真理和爱能得胜,历史上有很多暴君和凶手,在短期内或许是所向无敌的,但是终究总是会失败。好好想一想,永远都是这样。”

“贫穷才是最糟糕的暴力。”

“不要对人性失去信心。人性像海洋,就算当中有数滴污水,也不会弄脏整个海洋。”

“非暴力并不是一件可以随意穿上和脱下的衣服,它的地位是在心灵中,它必定是我们存在不可分离的一部分。”

“非暴力是生命中唯一真实的力量。”

“人类只能通过非暴力来摆脱暴力,通过爱来克服恨。”

“非暴力并不是怯懦者的借口,而是勇敢者的最高德行。”

…………

如上可知,不用说八支瑜伽中的任何一支因全息着和包含着其他七支,故仅修行其中一支,即是在修行全部八支,就是这八支中的第一支——正行的五大组成部分之一“非暴力”。如果我们全面而深入地践行好的话,就足够了。一代圣雄何以为圣?以此!

2.35 坚定的非暴力会形成一个友善的气氛(气场),它能消除所有敌意。

数千年来,在印度一直流传着瑜伽士与动物友好相处的故事。印度是一个非常友善的民族,体现友善之一就是与动物们的和谐相处。印度所有大城市都是天然动物园,自由地生活在城市里的有牛、猪、狗、猴子、大象、孔雀、鸽子、乌鸦,还有各种叫不出名字的鸟类和其他动物。这些动物很少怕人,人们总是乐意给它们饮食。这些动物对人类也非常友善,从不去主动攻击市民。就这样,大家世世代代友好地相处到现在。

更有甚者,有瑜伽士在山林里禅修时,遇到毒蛇、猛兽等,由于他们周围有一种强大的和平与宁静的气氛(气场),感染着这些毒蛇猛兽自发地打消对他们的攻击而悄悄离开,或臣服于这些瑜伽士的脚下。

不仅瑜伽修行士时常有此类事情发生,在佛家、道家和基督教里,同样时常发生类似的事情。这些事件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爱、和平、慈悲之人拥有一种非常特殊的气场,这种气场不仅人类的同胞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动物甚至比人类更容易受到感应,而同样回报以爱、和平和慈悲。因为,只有爱才能换来爱。

正行戒律之二——“不说谎”。不说谎就是诚实。首先是尽量不对别人说谎,再进而是不对自己说谎。不对自己说谎就是向着自己敞开,一直敞开,不断地敞开,直至明心见性。明心见性就是生命彻底地敞开——没有任何隐曲、没有任何封闭的敞开,连敞开者与被敞开对象都消失了。没有了敞开者与被敞开对象,才是最后的彻底之敞开。

是故,不说谎不仅仅是一个道德问题、品行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它是一个主要的生命修行途径,一种证悟方法。说谎就是用语言或行为隐蔽事实和真相。而修行就是恢复事实和真相。让我们看见事实和真相的唯一方法,就是向着存在、向着真相敞开我们自己。只有我们向存在、向真相敞开自己时,存在和真相才会向我们敞开它自己。也就是说,敞开是相互的,是互动的。说谎时对于他人的伤害,只是临时地失去对某个具体事物真相的了解;而说谎时对自己的伤害远大于对他人的伤害,因为说谎遮蔽的是我们与自己本质的关联,远离自己的真性。 J6RB8qJaLdzAHlbjVRCnS9BXjYxWeHt0EkuYs74CUVv/qO6+u0KWnSURitdYWNT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