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皆为“有种三摩地”

瑜伽士的成长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像人生之路一样充满了坎坷和曲折。就算我们幸运地看到了人生未来的道路而确定无疑,那也并不意味着已经到家了。如果将人生比喻为一条平行线,那么修行就是一条纵贯线。凡是在人生这条平行线上出现或可能出现的问题,在修行的纵贯线上皆会出现或可能出现,因为修行纵贯线就是人生这条平行线的折射和镜现。在这条解脱之路和智慧之路上,将有几个重要阶段需要我们一一经历。

1.42 (在这条光明之路上又分四个修行阶段,它们分别是)①将概念上的或语言上的知识(主要指圣贤的教导)收纳于禅定之中,并于禅定中努力地探求这些知识之内涵。此名为:“有寻三摩地”。

在“有寻三摩地”阶段,此时瑜伽士的思维意识处于粗重状态,在禅定中思择推究圣贤教导时,伴随着粗重习气、顽固欲望和个人成见等。1.18节经文处已讲授过“有寻”“无寻”三摩地,此处重申,以示重要。

1.43 ②超越有寻三摩地,就进入“(无寻)有伺三摩地”。此时瑜伽士只是静静地观照着圣贤教导的知识所透显出来的那个(或那些)境界。

当这些知识(圣贤之教导)内涵逐步地展现出来后,瑜伽士即将心停留浸润于这个由知识的内涵营造出来的境界之中,瑜伽士唯静静地守护着由知识所展现的境界而不令其退失。此名为“(无寻)有伺三摩地”。此时的粗重习气、顽固欲望和个人成见等已调柔和顺,但思想、念头等并非彻底消失。

1.44 ③从有伺三摩地再进一步,就是“无寻无伺三摩地”;④从“无寻无伺三摩地”再进一步,就是“超越无寻无伺三摩地(又名空性三摩地)”。

在“无寻无伺三摩地”阶段,瑜伽士已能很好地与圣贤教导的知识所开创(营造)之境界相应融合(即打成一片),无需再如“有伺三摩地”阶段,需对这些言教知识所营造之境界进行有努力的守护(一旦放弃此努力,则此境界很可能会丢失)。此时瑜伽士将处于一种深度的、轻松宽坦的境界之中(即空灵状态)。此时粗重习气、顽固欲望和个人成见等将更进一步地被调柔和顺到几乎不易察觉的地步,但并非彻底消失。如无明师教导,多数瑜伽修行者到此境地时,即误以为达到了修行之极果。其实到达此空灵之境时,仅仅是身心表面之粗重习气和欲望等被调伏而已,瑜伽修行者的修行于此方正式开始,即进入“超越无寻无伺三摩地”。在“超越无寻无伺三摩地”阶段,修行者已不再是安处于无欲无念的冷清寂静之空灵状态,而是真实且生动地照见出“我”(即全部生理和心理)与“我属”(即归我名下的外在所有一切)皆如梦如影、空幻不实。此时瑜伽士会自发地生起一种从未有过的放松感与解脱感。故“超越无寻无伺三摩地”又名“空性三摩地”。但此时所见之空,只是初步之空,只是“我”空。修行者若能如实见此之空,已十分不易。在佛教中谓如实见此之空者为“罗汉”。行者到此已入圣贤之列(但仅为圣贤之初位,仍有诸多深细迷执之存在,非究极之圣位)。

1.45 当空性三摩地修行功深之时,万物(主要指我及我属)逐渐呈现出它们的本来面目——无分别的本性(即空性)。

注意,帕坦伽利教导我们的是“当空性三摩地修行功深之时”,这个“功深之时”是什么阶段?不仅是“我空”,还要达到“法空”,即一切空,空掉一切的阶段。当达到空掉一切、彻底无缠无执之时,“万物逐渐呈现出它们的本来面目——无分别的本性(即空性)。”这就是修行的最高目的:明心见性。

万物的个性(即特性,也即表象)虽有诸般差异(分别),但就万物之存在性而言,皆为空性——以空为性。需有较高印度哲学的训练,或较深的瑜伽修行,或通过儒释道三家玄妙的门径,方可悟入空性义之内涵。在印度传统中,谛解“空性”之理大体不出两途:分析法和般若直觉法。

分析法是常规哲学之方法:1.万物皆无常,因无常故,故空,这是“时间分析法”。2.万物皆由更小之物组合而成,而小物又由更小之物组成……直至解构到“临虚”,即夸克、胶子等极微之微观世界。从“临虚”再向前一步,物质就消失了(此时只有无形之能量存在)。如此这般一步步地解构下来,最终证明物质是不存在的。因不存在故,故空,这是“物理(结构)分析法”。3.万物皆因缘而生,即万物无非是一些相关的条件聚合而成。如果将这些条件逐个返还回去,则事物即行消失。因因缘而生故,故空,这是“关系分析法”。由此三类分析法皆得出一个共同的真理:万物是不存在的,只有万物的存在性存在着。这个万物的存在性即名之曰“空性”。通过如此这般的分析法,可引领我们谛解空性之奥义。

般若直觉法即是此节经文所示之超常规悟空之法,因此方法只有修行有素的瑜伽士可以运用——通过本性之光(般若)直接觉知(照察)出事物之空性,而无须借助思辨分析,即可当下悟入空性。常规哲学分析法在印度传统逻辑学(即因明学)中属于“比量”;般若直觉法则属于“证量”。

1.46 上述这四类三摩地——有寻三摩地、有伺三摩地、无寻无伺三摩地、空性三摩地,统称为“有种三摩地”。

“三摩地”意译为“成就”。但上述这四类三摩地并不是修行的最终成就,只能算作阶段性成就(即使是第四“空性三摩地”之空性也仅仅是“我空”和“小空”之空,非是自性之空性和觉性之全副朗现。学者于此需仔细辨识,不可滑过)。这个阶段性成就即是“有业种的三摩地”之意。但由此三摩地之成就转化来的业种与一般之业种不同,此名之为“定业”,即由禅定(三摩地是禅定之果)而来之业种。此定业比之常人身心行为内化而来之业种和业力更难以化除。如修行人受不圆满之教导而小成即安时,他就会停滞(陷溺)在某个成长阶段之中不能自拔,此类人名之为“定业众生”。佛教中的罗汉或道教与印度教中的仙人皆属此类众生——小得而安之人。印度瑜伽认为:所有众生中,唯定业众生最为难度,即在趋向最终觉醒之路上,最棘手最麻烦者,就是那些小有所成而又陷溺此所成的修行人。因为定业众生通常比之一般人更顽固、更自以为是,也更封闭。故定业众生又名之为“禅病众生”。 zOELufjTlFyBrNt+wrVRDCKidrnPWVkA5NX3xBp/g6r8DOaNs2GlIxzYElbhrM+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