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条光明之路

1.41 如意识模式(的强度)被有效地淡化,就会出现一条光明之路,名为:“(通向)三摩地之路”。它像宝石一样珍贵。这颗宝石如同一面镜子,(不仅能照察出以后,也同样)能反照出此前我们内在、外在和行为之中经历过的一切(使其进一步明朗化而对它们做出更正确的美丑、善恶、真假之判断)。

从1.32节经文开始到这里,都是“从因到果修行法”。通过前八类“达到身心的安宁明净”方法,我们的身心已经有了一个很好的改善和提升。这时我们的意识模式也被有效地淡化。渐渐地我们的本性之光就会透露一些出来,此后就会进一步明白我们是谁,我们下一步要到哪里去,最终到哪里去。它会向我们昭示“一条光明之路”,这条路名之为“通向三摩地之路”。三摩地,本性的如如不动、亘古不易之特性和境界。通向三摩地之路就是熄灭之路——烦恼、痛苦、妄念、轮回、紊乱等不断熄灭之路。本性的如如不动是针对轮回和烦恼的“动”而言的,是这些妄动止息后翻上去的反面,就是如如不动之境界。所以说如如不动是站在我们凡夫的因地上看的,是我们从凡夫所站的立场上意会的。如站在本体自身而言,无所谓动或不动,也无所谓定或不定。说动或不动,定或不定,皆是多余之戏论。

“如意识模式被有效地淡化,就会出现一条光明之路,名为:‘三摩地之路’”,传统瑜伽称之为“觉起”或“始觉”——觉醒或觉悟之路真实地在生命中生起。佛教称之为“法喜充满”,禅宗称之为“得着些消息”,基督教称之为“听到了上帝的召唤”。这是真实的,绝对不是什么幻听幻觉,但这种特别的感受很难讲述清楚。语言有时候很苍白的,当我们亲身经历后自然就明白真切了,古人形容为“如人饮水,冷温自知”。在没有“觉起”生发之前,用基督教的话说,没有切实听到“上帝的召唤”之前,作为一个普通人,百分之百信任生命的开悟解脱是很难的。即使信任也是“理悟”——理论上的了悟,而不是“证悟”——切实地明心见性。自“觉起”开始,就不再仅仅是“理悟”了,而是踏上了证悟的觉醒之路。自此以后,这名瑜伽行者才会真正地不退转,且有一种来自生命深处的无缘无故之快乐充满着身心(名曰“法喜”,又名“禅乐”)——在此之前,这名修行者随时都有可能退失道心的。佛家称此真实见到“光明之路”的修行者为“不退转菩萨”。

“它像宝石一样珍贵”,生命无价,智慧无价,解脱无价,帕坦伽利将“觉起”比喻成“宝石”,事实上它比宝石还要珍贵得多,它是无价之宝。这个世上什么东西都可能有一个确切的价格,唯有生命和智慧无价。圣哲将其比喻为“宝石”,主要是取其后一个意思:“这颗宝石如同一面镜子,能反照出此前我们内在、外在和行为之中经历过的一切。”此生之前经历过的一切,有时候也包括前世中一些经历过的大事要事。那些事情发生了,但不知道它们是什么意思,经历了,我们又好像没经历,因为我们时刻处于昏沉散乱之中。但自“觉起”生发之后,似乎突然间对此前发生过的很多事有了异乎寻常的理解和启发,好像一下子真正地理解了这些事的全部内涵。这就是“如同一面镜子,能反照出此前我们内在、外在和行为之中经历过的一切”的意思。好像一下子参悟出了很多人生真谛,整个人一下子智慧多了,深沉多了,纯洁多了,也通透多了。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所谓的“这颗宝石如同一面镜子,(不仅能照察出以后,也同样)能反照出此前我们内在、外在和行为之中经历过的一切”的这面“镜子”,只是一个随机的比喻,它与将第八阿赖耶识转识成智后,所成的“大圆镜智”不是一回事。大圆镜智是本性本有的自觉,这个自觉就是大圆镜智。只是平时这个大圆镜智被业识污染、覆盖、封锁、扭曲。一旦我们化除了各种业种,恢复了先天本性,超越了层层缠束,第八识即转成(实则是恢复成或回归为)“大圆镜智”,如此名之曰“转识成智”。 S+g82HxwFT8iDlYZ1kR4ETkBZImmUHMiPsvK8baJGQdK+H20bShHccn4b5Wlq3e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