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79年八月七日,杨炎出任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两年前的流放之人,摇身一变成了大唐宰相。
对于这次超常规任用,李适对外的解释是以前做太子时就听说过杨炎的声名,此次破格提拔是为国家物色有用之才。
其实,对于杨炎的破格提拔,还有回报元载一党的成分。
前面说过,李适从安史之乱后便与母亲分离,一直没有母亲的庇护,即使身为长子,他的太子之位也并非牢不可动。受父亲宠爱的独孤贵妃一直有将自己儿子扶正的念头,而且还有一批官员密谋,父亲李豫一度也犹豫过,秘密征询宰相元载的意见。元载知道不便参与皇家储位之争,但还是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太子身为长子,又立有大功,怎么能强行废掉呢?”同为元党的宰相王缙也表示了相同看法,这样在两位元党领袖的保驾护航下,李适有惊无险地保住了太子之位。
如此大恩,焉能不谢?此时元载已经含笑九泉,王缙已经意兴阑珊,倒是杨炎还是可用之人。回报元载,就从杨炎开始吧。
站在元载肩膀上的杨炎从一开始就得到了李适的信任,这为杨炎展露自己的才华作好了铺垫。
拜相三个月后,杨炎一语惊天下。
他说了别人一直想说却不敢说的事。
依照惯例,朝廷征收来的赋税和绸缎都存放于左藏库,太府寺一年四季分四次上报数额,比部(国家统计司)负责实地查对。等到理财专家第五琦出任度支、盐铁使时,京城长安权势显赫的将军已经很多,这些将军动不动就伸手向第五琦要求供应。第五琦一个也得罪不起,索性奏请皇帝将左藏库库存全部转存到皇宫内的大盈库,由宦官掌控,这样皇上用起来也方便。
经过这番闪转腾挪,第五琦将烫手的山芋扔进了皇宫,自己得到了清闲,但问题也随之而来。
天下的税赋尽入皇帝私人仓库,有司不能对这些库存进行核对,无法真正掌握国家家底,混沌不清的状态持续了二十年。这二十年中,主事的宦官换了好几茬,但都是乌鸦换岗,负责管理大盈库的宦官多达三百余人,他们靠山吃山、靠着大盈库吃大盈库,而且结成利益集团,盘根错节,牢不可动。
一直以来,有识之士都想进言,但进言危险性极高,容易触怒皇帝,更容易触怒既得利益集团,一般人不敢说。
杨炎敢说,他要言别人不能言之事。
杨炎跪在李适面前说道:“天下税赋是国家的立国基础、百姓命脉,国家安危都与之有关。以往国家重臣掌管,还会有无谓损耗以及账目不清的情况。如今让一群宦官掌管大盈库,大臣都不知道底细,政治上的弊害,以此为甚。如今请将大盈库库存交由有司管理,每年根据宫中需要,由有关部门如数拨付,不敢有缺。如此这般,才能推行政令。”
杨炎的进言出奇顺利,李适即日下诏:从今以后,天下财赋尽入左藏库,延续以往惯例,每年选取精致绸缎三五千匹专供皇宫用度即可。”
二十年积弊,杨炎一语解决,满朝上下震动。
震动大可不必,这只不过是君臣合演的一场秀,杨炎和李适同时选择了正确时机,然后各取所需,杨炎投石问路大获成功,李适从善如流展示开明形象。
进言,时机很重要,时机对则双赢,错则双败。
杨炎真的赢了吗?
一鸣惊人的杨炎没有多想,他要马不停蹄继续进言,只有不断进言才能赢得皇上的信任,只有赢得皇上的信任才能从容对付刘晏。
一环扣着一环,危险已经向刘晏袭去,刘晏却浑然不觉。
你不害人,并不意味着别人不会害你,职场中人,切记,切记。
杨炎将目光瞄准了陈旧的“租庸调制”,他要一改多年的积弊,彻底改革王朝的税赋体系。
大唐初建时,承接隋末大动荡的底子,人口锐减,无主荒地居多,为了恢复生产发展经济,曾经实行过均田制。每一男丁授田一百亩,其中永业田20亩,口分田80亩。永业田永远归家庭所有,即使男丁身故,也不需归还国家;口分田种植谷物,男丁身故之后需要交还给国家。
在此基础上,唐朝实行“租庸调制”,每丁每年向国家输粟二石,为租;输绢二丈、绵三两(或布二丈四尺、麻三斤),为调;服役20日,称正役,不役者每日纳绢三尺(或布三尺六寸),为庸。
租庸调制起初还能适应社会现状,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人口迁移越来越多,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在这种背景下还实行这种以人丁为本的赋税制度就是刻舟求剑了,杨炎要废除的就是这落后于时代的租庸调制。
杨炎笔走龙蛇,写下了自己拟定的新税制框架:
一、量出制入,即先估计支出的实际需要,然后制定征收总额,再将总额分摊到各地。如此一来,就有了点现代社会预算先行的味道,虽然没有现代社会精细,但相比于以往的“量入为出”,量出制入要先进很多。
二、以现有居住地核定纳税对象。不论户籍,无论你是长安人,还是持长安暂住证的人,一律在居住地缴税。没有固定住所的商人也不能逃避缴税,跟当地居民一样,都有缴税义务。
三、以家庭占有资产定税,不再以男丁数目定税。资产多的多征,少的少征,负资产是否补贴,史书未载。
四、简化税制,只保留户税和地税两种。户税以资产为基准,地税以土地为基准,两种税一样征收两次,夏税不超过六月,秋税不超过十一月,新税法每年分两次征税,是为“两税法”。
杨炎将“两税法”奏报给李适,龙颜大悦,公元780年正月一日,李适下令在全国开始推行“两税法”。
杨炎的执政获得空前的成功。
一鸣惊人,“两税法”功成,重返长安的杨炎两步走得出乎寻常地顺利,他自信已经赢得了皇帝的认可,该到了处理点私事的时候了!
刘晏,接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