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foreword

2010年上海市政府制定了《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杨浦区政府启动了“上海市基础教育创新试验区”的创建工作。为了适应市、区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升和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情感,我们通过探索、调研,开发了拓展型课程及编写了《中华布艺手工篇》。希望借此机会能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手工技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手工布艺是自然与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审美元素的聚合。由于其工具简单,取材方便,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教学载体又丰富多样,因此在劳技课程中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女红作品造型千姿百态,能够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设计制作布艺作品的过程,不仅能够开发智力和陶冶情操,而且也能使学生用眼、用手、用脑进行观察、分析、制作。在这一过程中,既可帮助学生借物抒情,学会用审美的眼光来观察周围的生活,用心灵体会高雅的艺术,用情感憧憬美好的未来;又可以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实现心中的夙愿和期冀。在布艺作品的设计制作过程中,不仅可以引入祖国的历史、文化、艺术等各方面知识,还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文化的教育。

《中华布艺手工篇》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易趋难,由浅入深,逐步扩展,层层深入。从布料与工具入手,先让学生练习基本的手缝针法,然后再熟悉几种典型的布艺作品的设计与制作,使学生能力得到不断的锻炼与提高。

《中华布艺手工篇》涉及的范围广泛、内容丰富,生活中的香袋、笔袋、杯垫、微波炉手套、餐巾等小物品,都可以作为载体让学生动手练习。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观察和理解,设计和制作出不同的作品。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更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我们力求图文并茂,做到图片和文字的合理搭配。学习和操作的过程也注意循序渐进,以便适应小学高年级和初中学生的使用。此外,爱好女红的高中学生和社会其他人士,也可按图索骥,操作使用。

在使用本书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希望各位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具体特点和专长,寻找合适的教育切入点和合适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手工缝纫技能和审美情趣。同时编者也期望广大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的过程中,创造出更多高雅别致的布艺作品。

特别感谢蔡文良老师在本书编写过程中提供的帮助和做出的贡献(第七单元由蔡文良老师执笔),同时也要感谢为本书提供资料的沈琪琪、徐艺帆、徐晶晶三位同学。由于水平有限,加之时间仓促,书中肯定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广大教师在教学和使用的过程中,不吝指正,提供宝贵的意见,使之日臻完善。 WFSlFCaXHRYaPav5C9nGutC852iFxWryUBCXuesFIl8BrD0fNLk0J46BIUf05Ko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