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译者序一 回到身体,回到心灵

与焦虑、抑郁这样更加“现代化”的诊断不同,心理创伤及其相关障碍深植于我们的神经系统并跨越时间和空间,作为人类主观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长久地存在于人类发展之中。20世纪人们就发现,哺乳动物也会受到心理创伤,很可能我们的祖先在成为人类之前就已经对心理创伤有所体验和了解。

最早的心理创伤治疗师大概是原始部落里的萨满,虽然他们的信仰体系与现今的我们有诸多不同,但他们以意象和躯体为主的治疗手法可以供现代的治疗师借鉴。在目前较为成功的创伤疗法中,多少都包含有意象和躯体的成分——对同样的神经系统起作用的,可能本质上仍然是同一套方法。

虽然身体作为所有心理活动的基础和创伤体验的发源地,在心理创伤过程中处于极为核心的地位,强调躯体的心理疗法在20世纪的发展却并不顺利。在整个20世纪里,由于心理学界普遍的精神-身体二元对立思想,主流疗法的关注点更多地集中在人的思维、认知和情绪层面,而常常忽略了躯体过程,以及它重要的疗愈价值。

因此,自奠基者威廉·赖希(Wilhelm Reich)之后,躯体心理疗法(body psychotherapy)的门类下虽然发展出了哈科米疗法(hakomi therapy)、身体动力分析(bioenergetic analysis)、躯体动力疗法(bodynamic psychotherapy)、核心能量疗法(core energetics)等全面系统的疗法,但所有受赖希影响的疗法中只有严格意义上不归于这一门类的完形疗法(gestalt therapy)进入了主流。

不过进入21世纪之后,由于脑神经科学的发展,这种情况终于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精神科医生和临床心理学家注意到躯体体验对心理过程的重要影响,并重新将其作为主角纳入心理治疗的方法。许多新的以躯体为核心的临床技术和疗法经过多年发展也日臻完善,这其中最著名的大概就是彼得·莱文的身体体验疗法和帕特·奥登的知觉传动疗法(sensorimotor psychotherapy)。这两种疗法都在继承前人理论和技术的基础上把心理创伤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强调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对来访者躯体的观察、引导和把握,以达到疏解和治愈心理创伤的目的。同时,它们的疗效也获得了临床实证研究的支持。

就我个人的观察而言,国内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手法目前多集中在思维分析、行为矫正和情绪宣泄等方面。多数有心理学基础的临床治疗师极易忽略身体方面,而从事身体领域工作的培训师和教练又缺乏心理学基础。如果能将身体、情绪和认知整合起来,在临床工作中利用身体的强大影响力推动心理改变和转化,也许就可以使心理咨询和治疗水平向前迈进一大步。

尤其对于那些经历过心理创伤的来访者,强调躯体的干预方式可能有助于他们超越对童年经历的分析和对受伤情绪的发泄,从本质上获得身心疗愈,而这也正是许多经历过个人创伤的来访者所需要的。

我个人重视躯体和体验的临床训练经历,以及临床工作中从莱文博士的理论方法中获得的诸多启发和指导,使我一直希望有机会将莱文博士的成果介绍给国内的同行。此次能够参与这本书的翻译,亦是我个人的荣幸。

因初次参与图书翻译,个人能力有限,加之莱文博士知识丰富、语言富有诗意,我虽努力查阅资料,反复斟酌词句,但很可能还是有翻译不当的地方。译文中诸多问题,还望获得同行的指正。同时,若此书能帮助国内同行接轨国外创伤疗法,我这一段翻译的苦工也就物超所值。

清流(庄晓丹)
2016年11月6日 F60y9c9neffvlFVFMNjsM9YcKQqiJXDFI8CbA8zcIvspqQPL858XJzPIR16tmkV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