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章 该怎样引导孩子去寻求优越感

所有的孩子都会寻求自我优越感,这一点我们已经清楚了。基于此,老师或是父母的主要任务就是去引导孩子,朝着对其有益的方向,以及在能让他们取得成就的路径上去帮助孩子追求自身优越感的目标。所以,不论作为父母还是教师,都须保证自己所做的是能让孩子在努力之后确实可以获得健康的心理优越感及幸福感的,相反,并没有做什么会引发孩子精神问题或精神混乱的引导。

这样的工作该怎么展开呢?孩子的努力到底是否有益于他们?什么才是有益努力的基础呢?这些问题回答起来应该是这样的:以与社会公众利益相符合为基础。要是什么人的成就与其彰显出的价值跟社会利益毫无联系,这怎么可能呢?让我们来回想一下,被我们理解为是伟大的创举的那些高尚的、崇高的、有着非凡价值的人和事,无一不是既有利于创造者本身,又有益于社会大众的,所以说,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主要就是要使其社会情感得到加强,换句话说就是让孩子在意识上与社会价值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倘若孩子不清楚什么是社会情感,那就很容易变成问题儿童,其追求优越感的心理就未被朝着有益的方向引导。

人们在理解关于“对社会有益”时,自然是一个人有一个人的看法,但可以肯定的是,大家都会认同这样的观点:要判断一棵树的长势,只要看其结出的果实就知道了。因此,人的特定行为是否会有益于社会,也可以由结果来判断的。由此,我们也需要考虑这期间所花费的时间和效果,在人的特定行为作用于社会的时候,不免与现实逻辑相冲突,有碰撞就能知道人在行动时联系大众的需求有多少关联了。要想进行价值判断,其标准就是事物的一般构建,是不是与标准相统一。结果迟早会显现,好在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进行的判断并不是太过复杂,无须用繁复的技巧做出评断。此外,我们对于社会变迁和政治流动方向是难以预估结果的,因此,在这些领域还存在着一定的争议。不过,人们在民族生活及个体生活方面,还是可以最终看到自己的行为是否确实有益于社会,又或者,是与社会毫无关联的。这是因为,我们若以科学的视角来看待问题的话,就会知道:若非某个处理方式出自绝对真理,否则,这世上并没有全然无害的事物,只有真理才能解答人生方面的问题,因为,这些问题受制于关于宇宙、地球及人类关系领域的逻辑。对我们来说,源自客观现实、人类及宇宙方面的制约,就好像一道未必能解答出来的数学题,答案就藏在问题背后,我们只能在围绕着这个问题展开的有关材料中才能了解,我们给出的答案到底对了几分。然而同时我们也未必能够把握住解答的时机,这令人感到有些可惜,因为有时候由于久久等不到答案,使得我们再没有时间去修正其中的错误之处了。

人都无法以一个逻辑和一种客观视角来审视自己的生命,因此,人们大多不清楚自己的行为模式是相续发展、前后一致的。所以说,有些人在生活中出现问题后就感到害怕,觉得问题出在自己的选择上,是因为选错了路才会招致困难,而不是想办法解决问题本身。由此,我们应当牢记这一点:孩子并不清楚自己在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究竟意味着什么,所以,当他们偏离正确的轨道时,是无法在消极的经验里得到正面教训的。故而,我们十分有必要让孩子了解:其实生活本身是连续发展的,这期间所发生的每一个事件都不是没有关联的,相反,应该把它们看作是贯穿生命始终的线索。眼下发生的事,不可能单独从他的生命中被抽离出来看待,因为,要想解释当下为什么会发生这件事,就得联系在此之前的事情。当孩子知道了这一点,才能更深入地明白自己为何会脱离正轨。

对于优越感的追求,在方向上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在我们进一步探讨该问题前,我想先说一下另一个问题,即:与我们所讲的事情在理论上看似冲突的能够获得好处的行为——懒惰。孩子们都会追求潜在的优越感,然而表面上看来,懒惰却与此总论调相矛盾。可真实的情况是,人们在指责孩子懒的时候,指的是他上进心不足,且志向定得不高,可要是对这样的孩子详加审视的话就会发现,人们普遍都理解错了。事实上,在懒惰的孩子身上有着不少的优势:用不着担负他人的希冀;尽管在一些地方被认为没用,可要获得原谅也很容易。懒惰的孩子总是显得对什么都不太在意,一副散漫的态度,因为不愿为争取什么而去努力,可这却反而能够获得他人的关注,最低限度也会让父母为其劳心劳力。试想,别的孩子千方百计地努力,不就是想获得他人的关注吗?由此就不难理解,有些孩子会用懒惰这一招来吸引别人的关注是出于什么目的了。

不过,这还不足以解释懒惰心理的全貌。不少孩子会以懒惰作为工具来改善自己的境遇,因为人们常常会误认为他们能力不足、得不到好成绩只是因为犯懒而已。所以,人们不会对这类孩子的能力过多责备,反而常能听到家人会这样说自己的孩子:“他要是不犯懒,什么事都做得成!”人们对于“因懒惰才没有获得好成绩”的这种认可,会使这类孩子感到很满意。毫无疑问,他们对自己缺乏信心,而恰好这种认可能使他们的自尊心获得满足,这样,就不用以获取成功的方式来弥补缺失的信心了。在这一点上,成人和孩子有着同样的心理。在“假如不是出于懈怠,其实我是什么都能做好的”这个句式中,“假如”看上去是那么回事,实则不然,只是使懒散的孩子更易于接受自己的失败感罢了。这类孩子只要付出切实的努力并有所成就,那么在他们的心里,这些努力做的事情就会被附带上某种特殊意味。先前,他们什么成就也没有,然而只要取得那么一点点的成绩就会明显变得不一样了,因此结果就会是这个样子:懒惰的孩子只要有一点儿成就就会为人称赞,但那些始终付出努力的孩子却不会因为获得比他们多得多的成绩而受到相应的表扬,相反地,被称赞的次数反倒不多。

由此,人们不知道的是,在懒散这一行为的背后其实隐藏着一种技巧。这类孩子就像行走在钢丝上的表演者,他们不用担心自己会掉下去,因为下面早已铺就了一张不会令他们受伤的保护网,也就是说,人们在批评孩子的时候,对于懒散的孩子总会更温和一些,而在批评的时候,一般也不至于使他们的自尊心受到打击。总而言之,对于那些信心不足的孩子来说,怠惰就像是一种保护自己的屏障,即能使人们忽略他们没有能力的一面,同时也是最好的借口,凭此,他们就不用努力去解决困难了。

当前所施行的教育方式其实恰好是懒散的孩子的福音,他们就是要如此,我们只须做一番考察就能发现这一点。小孩子越是因懒散而被责备就越是感到满意,因为这样一来,人们就会忙着操心他们的事,而在没完没了的唠叨声中转移注意力,把他们真实的能力问题给忽略了,他们恰恰就是希望如此,同样地,惩罚他们也能达到一样的效果。因此,老师若是以惩罚的方式想要使孩子变得勤快起来的话,怕是终会失望的,因为,一个孩子要是真心想要懒散,那么不管惩罚多么严厉也不可能改正过来。

孩子也不是就不会发生转变,不过得是他的境遇发生了变化。比如说:他无意间成功了;老师由严厉型换成了温柔型,新老师比较能理解他,且对他说话的时候态度诚恳、认真,还会适时地鼓励他而不是常常打击他那尚显不足的勇气。当孩子遇到这种情况时,便有可能突然就变得勤快起来。部分孩子的学业在最初的几年中始终不温不火,直到环境发生变化,进入了一所新学校,才开始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一下子开始加倍努力起来。

还有一部分孩子也会想方设法规避自己的任务,他们并不是借助于懒散这一方式,而是靠装病。此外,另有部分孩子会在考试期间发生情绪变化,显得异常兴奋,他们以为,自己都这么紧张了,老师一定会多关注、多照顾自己一点儿的。同样地,爱哭的孩子也有着相同的心理特点。不论是紧张还是流泪,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以此作为借口而享有某种特权。

还有一部分孩子也像上面提到的孩子一样,希望享有某种特权,这类孩子大多存在着一定的身体缺陷,因而希望能够获得某些特殊关照。比方说,口吃儿童。绝大多数处于学语期的幼儿都有点轻微结巴,常在幼儿身边的人一定对此并不陌生。我们已经知道,人说话的功能是受诸多因素所影响的,有的人语言表达功能发展得快,有的则会慢一些,这主要取决于孩子对社会情感感知的强弱程度。比起那些不爱与人亲近的孩子来说,乐于跟他人接触,并具有一定社会意识的孩子则会在学习说话的过程中学得更轻松一些。此外,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孩子们在一些场合下是无须言语的。比如:受到过度保护的孩子,以及那些被宠溺着的小孩。他们所面对的真实情形是,家人总是在他表明意愿前就已经能够解读出来了,并且会及时按照自己的猜测对其诉求予以满足,不过,在这一点上,要排除那些有聋哑问题的孩子,因为像这样去照顾他们是很自然的。

部分幼儿直到四五岁时还不会讲话,这让父母十分担心,怕孩子会不会是聋了或是哑巴,可他们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意识到,孩子在听力方面是不成问题的,于是认为自己的孩子不可能成为聋哑儿童。然而,我们也不难发现,这类孩子所生活的环境的确有问题,讲不讲话似乎是无所谓的。俗话说,把孩子所需的所有东西都置于银盘之上呈现给他,他就没有必要再发声了,这话说得一点儿也没错,如此一来,他很可能会延迟说话的时间。所有的孩子都会用话语来表达自己是如何追求优越感的:他们咿呀学语并为父母送去笑声时是这样,需要得到平日里所需的事物时也是如此。所以说,孩子对于优越感的追求及追求的方向,就体现在其说话的能力上。反之,倘若孩子没有咿呀学语的机会,不能通过言语来传达自己想要什么,那他的表达能力就会相对滞后,不能正常发展。部分孩子会出现语言方面的某种缺陷,比如不能准确地发出类似“r”“k”“s”这样的音来,不过这不难纠正过来。但不少成年人却也有口吃、说不清楚话,或是咬舌的问题,这就很奇怪了。

有口吃的孩子一般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恢复正常,有治疗需要的小孩并不多见。下面我们将讲述一个案例,而口吃的疗程大抵像这个十三岁男孩的治疗过程一样。

这个孩子开始接受治疗时只有六岁,一年后并没有什么起色,因此在随后的一年里,他就没再接受专业化的言语辅导。到了第三年,一个新的医生接手了他的病情,然而,这一回同样没有什么起色。于是,在第四个年头里,他又再次放弃了治疗。当病情发展到第五年时,一个专门治疗言语方面的医生在最开始的两个月里开始继续为他治疗,结果,情况更加严重了。接着,孩子没空多久就又被送进了学校,在那儿有专业纠正语言的老师。这一次,经过两个月的连续治疗之后,终于开始好转了,可半年后,病情又开始反复了。随后,另一位医生接管了他的病情,这个专门矫正语言的医生用了八个月的时间却失败了,不但没有治好男孩的口吃,反倒让病情恶化起来,于是,另一个医生又尝试了一番,结果还是失败的。次年夏天,他的病情有了进展,然而,到了暑期结束的时候,他还是回到了原来的状态。

在治疗的时候,主要采取的方式是:要男孩大声朗读,放慢语速说话,进行口头上的锻炼,等等。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发现,当孩子处于某种兴奋状态时,可以暂时控制住口吃的毛病,可过不了多久又会退回去。但事实上,他除了在很小的时候从大楼的第二层摔下来过,有过一小段脑震荡史之外,并不存在其他身体器官方面的问题。

这个男孩有一个老师,认识他已经有一年了,这个老师在形容他时说:“这孩子的教养不错,人很勤奋,总会脸红,还有就是脾气差点,他不大擅长法语,地理学也学得比较吃力。”据这位老师说:男孩总是在考试时显得情绪格外激动;喜欢运动,特别是体操,此外,对技术活儿很感兴趣。他跟同学的关系都不错,不过尚未看出他有什么领袖特质,但他偶尔会与弟弟发生争吵。除此之外,他还惯用左手,十二岁那年曾过有一次右脸中风的经历。

这孩子的家庭情况是怎样的呢?他有一个家庭教师,因此多数时候都不会出门,但他非常向往自由。他的爸爸是个生意人,精神总是紧绷着,只要发现自己的孩子犯口吃的毛病,就会严厉地加以训斥。尽管如此,孩子最害怕的却是妈妈,并觉得她待自己是不公正的,给予了弟弟更多的关爱。

在如上事实的基础上,我们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孩子脸红的事实证明,只要他不得不与人接触,就会感到紧张,且这样的情绪只会向上增长。在这一点上,与其习惯性的口吃有关。对他来说,口吃早已被他系统地机械化了,因此,就算是由一位他所爱戴的老师来治疗他,也不会成功。相应地,他这口吃的毛病也同时传达了不喜欢别人的意思。

就像我们所了解到的那样,形成口吃的动机与当事人所处的外在环境关系不大,主要是其在以何种方式来统觉自己的处境。在心理学范畴,易怒是有明显的含义的,即:性格脆弱的人都会借由易怒这个反应来表达,是希望获得优越感,希望能被人认可的意思,由此来看,他并非是个消极被动的孩子。另一方面,与弟弟总是争吵,恰恰证明了他感到失望并且失去信心了。此外,他在考前总是情绪特别激动,这是因为,一方面他自觉没有别人的能力强,另一方面又担心自己会失败,而这都促使他心里更紧张了。这孩子有着超强的自卑心理,而这种心理又使他在追求优越感的道路上,朝着并不有益于自己的方向走了。

在这个孩子家里,是以弟弟为中心的,因此,他之所以愿意去学校,不过是因为在那里会比在家要好一些。或许他有口吃的问题是由于身上有某个器官受损了,或许是由于曾被吓到过,不过,它们中的任何一个原因都不过是种助力,让他变得越发没有勇气,而对其勇气造成极大影响的是,他因弟弟的存在而在家里备受忽视。

还有一个事实显示出这孩子确实在家里受到了冷落,那就是他一直到八岁的时候还会尿床。通常这一症状会发生在一些先是受宠,后来又坠落“皇位”的孩子身上。尿床是一个信号,它明确地显示出这个孩子一直想要引起妈妈的关注,就是在夜里也一样没有放弃,而他这么大了还会尿床,恰恰表现出被妈妈忽视的现实是他所不能接受的。

对于这孩子的口吃问题,我们当可以鼓励的方式,再配合教育,来使他开始独立起来。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让他去做一些他能够做好的事情,如此一来,便可使他重新建立起信心了。这个男孩子觉得弟弟的出生令自己很不快,也确实承认自己是这么想的。由此,我们需要告诉他哪里出了问题,即:他已经步入了歧途,因为嫉妒心已使他偏离了正轨。

口吃的人所表现出来的症状还不止这些,我们再来说说其他值得一提的事。当口吃的人兴奋起来时,会怎么表达呢?实际上,为数不少的口吃患者都会在生气或是骂人的时候言语表达顺畅无碍,丝毫看不出他还有口吃的毛病,而年龄较大的口吃患者,则能无障碍地背诵东西,或是与爱恋的人沟通。因此,我们就这些事实可以明白,一个人会不会口吃,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他是否能与别人的关系呈善性方向发展。对小孩子来说,当他面对别人的时候,势必就要接触那个人,或是用自己的语言来传达心意,而这时候,他们往往就开始紧张了。

通常,人们并不会在意那些能够顺利学会说话的小孩,不是特别留心孩子在言语方面有什么问题,可相反地,要是孩子的语言能力出现了什么问题,就会成为全家人的话题了。口吃的孩子就是如此,家人都会以他的这个问题为中心去予以关注。对孩子来说,他也会开始格外留心自己的言语,于是,开始有意识地关注自己的表达,有意地加以控制,但这不会在能够正常言语的孩子身上发生。因为,人本身是可以自如控制自己的话语的,要是这个无意识的操作变成了有意为之,后果只会使所针对的器官功能不能自然发挥。有一个例子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一点,那就是梅林克为儿童所创作的《癞蛤蟆出逃》的故事:

有一天,癞蛤蟆碰见一个动物,它长了一千只脚,于是,它立马就开始表示赞赏,它问这个动物:“你能不能跟我说说,走路的时候你会先迈哪只脚呢?其他的九百九十九只脚又是怎么随后依次跟上的呢?”有着一千只脚的动物听后,陷入了思考,并且开始盯着自己的脚是怎么交替迈步的,它想要控制住这些脚,可很快就被搞迷糊了,以至于再也跨不出一步。

尽管我们在把握自己生活的方向时,有意识地去加以控制很有必要,可要是打算将所有的行动都一一加以管控的话,无疑只会害了自己。只有在我们放松身体,让它自由发挥的时候,才能创造出那么多不朽的艺术品。

孩子有口吃的毛病会给自身及家人造成不少影响,一方面家人会对患有口吃的孩子予以同情,并会尤为关注他们。此外,对孩子来说,未来也很可能会受此影响,然而尽管如此,不少人还是会选择给口吃找借口,逃避这件事,并不打算使现状有什么改善。不管是父母还是孩子,都有这个问题。显然,人们并不寄希望于将来。特别是小孩子,他们更希望能够长久的维持这种表面看上去是劣势,而其实却能满足自己依赖心理的优势。

巴尔扎克写过一个故事,能够很好地说明这个问题:当劣势变得太过明显时,反倒可以转变成一种优势。他在故事中刻画了两位正在谈生意的商人,过程中,两人都希望能占到对方的便宜。他们开始讨价还价,其中一个人突然结巴起来,随后,另一个人很快发现,他竟然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来为自己争取思考话语的时间,因此,马上就想到了该如何应对,这个人对付那个口吃对手的方式就是装聋。如此,他的对手就因不得不费力地让对方听见自己的声音,而不再处于上风了。于是,双方也就都没什么优势可言了。

我们在看待口吃儿童的问题时,尽量不要太过苛责孩子,虽说它们偶尔确实会利用这一点来为自己争取些时间,或是逼着他人不得不耐着性子听完他的话,可不管怎么说,我们还是应该多鼓励他们,并且多温柔地善待他们,因为要想使他们的问题取得根本性的好转,就必须友好地善加引导,并使其恢复信心。 OeVdR6gP7hlwuyjvdV53WdoIUBpdyLE4p4bkgfMsI64AM+zAY+FD5ctpvxWcuQ2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