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公众号时代的电影批评

唐宏峰

我一直关注互联网时代以来的中国电影批评,写作过几篇相关文章,这种持续的同一话题的写作能够完成,完全由于对象本身不断发生新变,使得研究者的观察和判断必须随时跟进和更新。从早期的BBS、门户网站,到专门的电影网站、豆瓣与时光网,再到博客、微博,最后发展到今天的微信,网络影评随着各种依托于互联网的媒介形式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如今的影评人在很大程度上成了“微信影评人”。微信公众号兴起已有三年多,关于电影的公众号也出现了几十个,各种关于电影的咨询、片源、评论的信息每天通过微信推送。公众号文章在悄悄改变中国影评的面貌,影评人从过去的单纯的内容提供者转变为一个复合的媒介运营者,身份的转变带来了一种新的公众号文风。本文对此进行分析,肯定微信影评的各种积极意义,同时也提出公众号文风的某些不良倾向。

一、电影公众号类型

电影公众号是在微信平台上运营的关于电影信息发布的媒介产品。目前存在的各种电影公众号可以根据其内容分为综合、资讯、片源、产业、评论等几大类,也可以根据其运营主体分为个人、团队或公司操作等不同种类。

目前电影公众号中的强势大号基本是由大的团队或公司经营的综合类资讯产品,如“今日电影”“毒舌电影”“独立鱼电影”“电影头条”等。这类公众号内容丰富,包括影片推荐、片源提供、院线资讯、欧美日韩剧集信息、产业信息、电影节消息、导演与演员新闻、电影评论、打分、排名等等。这类公众号为关注用户提供全方位的电影资讯,内容丰富但有嫌杂芜。此类公众号关注度最高,适用于最广泛的普通电影观众。还有各类偏重于某类信息的公众号,比如偏重提供热门影片讯息和片源的“电影工厂”“电影资源共享”“鲸鱼出没”,偏重产业信息的“艺恩网”“影投人”,偏重某类小众电影的“光影驿馆”“映画台湾”“电影山海经”,偏重于电影拍摄技术的“电影摄影师”“65毫米”等,这类分众化的公众号吸引各自的影迷群体,塑造着当代中国的迷影文化。还有一些公众号是既有媒体(包括传统纸媒和各类网站)的发展,如豆瓣网、时光网、格瓦拉、迷影网、《外滩画报》等都开辟了自己的公众号,原有的功能经过改造适应于微信使用,编辑将信息精选后呈现于公众号。

这些电影公众号发展迅速,受众越来越广,与既有的电影信息媒介如传统纸媒、豆瓣网、时光网、格瓦拉和微博等相比,公众号越来越成为电影受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手机屏幕更近身、更能切入所有的细碎时间,便于随时随地、随时开始随时结束的阅读,公众号信息的接受方便度远远高于主要通过电脑屏幕的各类电影网站。同时,公众号界面简洁,适应于手机屏幕,每日推送数量有限的信息,便于阅读,而非时间特性不强的呈现海量信息的网站主页。这些使得各类公众号已经成为电影信息传播的重要途径,在中国电影产业高速发展的环境下,电影公众号传播各种电影信息与知识,塑造迷影氛围,助推电影产业与市场的发展,有益于中国电影文化的普及与提升。

二、微信影评人

在各种相对专门的电影公众号中,有一类偏于电影的深度评论与专业知识的讲解,包括各种艺术影片推荐、院线电影评论与打分、导演研究、电影节资讯、访谈、翻译文章、经典电影解析和许多关于电影之艺术与历史的知识,比如“虹膜”“知影”“桃桃淘电影”“文慧园路三号”“迷影网”“后窗”等。在我看来,这批深度评论公众号是电影公众号中最有价值的部分,也是本文讨论的重点,可将其称为影评公众号。本文所有的赞扬与批评都是针对这些对象,而非泛泛的各种电影公号。

首先简要列举一下本文写作期间各大公号的推送内容,帮助我们了解影评公号的基本面貌。“知影”发布如下文章:《〈春逝〉——我逝去的爱情葬在春天里》,对过去佳作做介绍分析;《麦田电影院:2016奥斯卡金像奖最终猜想》,对提名影片进行故事介绍,对其艺术水准进行评析;郭连凯的《观熊记》系列,对柏林电影节进行连续报道。“虹膜”发布如下文章:《影评圈也是个充满恩怨的江湖,中外都一样》,是一篇美国影评文化史;LOOK与著名导演叶京的访谈文章;《看完这些最经典的浪漫爱情喜剧,你的心思又活络了》,对美国浪漫爱情喜剧的发展史做梳理;《颠覆你的常识:电影一秒钟24格,这错了吗?》,探讨电影速度这一技术问题。“虹膜”公号还有一个主打产品“影向标”,由二十几位固定的影评人为院线电影进行打分和评价。“文慧园路三号”发布如下文章:《难以想象的二十年,银河映像以双脚行路》,是一篇对香港银河映像电影的历史梳理;《难民题材擒下柏林金熊,主流关注还是多元视角?》,对柏林电影节获奖影片做介绍和分析;《商业与艺术汇流中的贾樟柯:一个新电影大佬即将崛起?》,是对贾樟柯新成立的“暖流”电影公司的报道和分析文章;《专业影评人那么多,为什么自己不去拍电影呢?》,辨析影评工作的意义;《新片〈奔爱〉:有多少人坚持到了这段凄美的百合之恋?》,分析影片《奔爱》。“后窗”发布如下文章:《50年后,我们仍会想起〈太阳照常升起〉》和《史上最强〈穆赫兰道〉全解析》,是两篇细致的经典影片分析;《记一位定格硝烟岁月乱世民生的油头青年》,记述民国导演孙明经的经历与创作。

这些文章通常具有较强的知识性和良好的艺术感受力,是既有网络影评中最有价值的迷影(Cinephilia)影评在微信中的延伸(对这些写作的具体分析容后文再谈)。它们通常是个人或同仁经营,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其写作者基本来自既有的优秀网络影评人。所谓迷影影评,是我对当下网络影评的分类,与之并列的是另一种大众影评,在此有必要对中国网络影评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这样才会明白公众号影评的来源与脉络。

在中国,网络影评的兴起首先与各种盗版影碟和网络下载相关。从1990年代后期开始,盗版碟与网络同时兴起,盗版碟造成海量的资源与个体的使用,使得观影交流成为内在需求,而网络的低门槛与亲民性使其成为主要的交流渠道。网络塑造了一个共通的迷影空间,从这一网络空间中不断走出了许多电影人、影评人、电影专业从业者、电影专业学生等等,比如陆川、卫西谛、Magasa等。此种影迷的影评在早期多体现为对欧美日本艺术电影、台港电影、大陆独立制片电影的展示和讨论,后来随着中国电影产业的崛起、话题大片的出现,影迷影评也参与到当下院线电影评论当中。此种从网络影评发端即开始出现的影迷影评,随着各种网络媒介从BBS一直发展到当下进入微信公众号,在我看来,这是网络影评的高端一脉,可以将之称为迷影影评。

在迷影影评之外,中国网络影评更表现为众声喧哗、参差不齐的大众影评。以新世纪初大片的出现为起始,网络影评的参与者大量增多,形成网络影评的大众化与狂欢化。这种大片讨论模式延续至今,几乎所有的大制作大导演作品都会成为网络评论热点。同时另一方面,各种小成本的喜剧片、网生代电影、粉丝电影,从创意,到制作,再到完成、宣发、公映和大众评论,全部与互联网紧密结合,网络话语从影片尚未诞生就伴随左右,直至上线下线,票房与网络口水齐飞。必须说,较之迷影影评,大众影评才是当下网络影评的主体,在大量简短、杂乱、真挚、武断、粗暴、感受性、粉丝性的话语中造就着网络影评的基本面貌。

因此,我强调在评价网络影评的时候,必须看到不同的层面,既有迷影的高端一脉,也有大众的粗砂一脉,两者区别来谈,判断才会准确、妥帖而有效。在我看来,网络影评参与者的核心是具有较高的电影知识、大量观影经验、较好的艺术感受、专业或半专业电影评论者、影迷,他们往往拥有稳定的影评平台,持续发布观影评论,虽然这个核心在数量上并不一定是主体,但在精神导向和影评质量上却是核心,他们通常有很多拥护者,其观点和意见会影响一部分人,他们在网络上有很强的稳定性。这批人进入微信后,许多成了公众号的主要操作者,优秀的公号文章可以说是迷影影评的代表。在迷影影评外围则是大量上网看影评,偶尔发帖、回帖,文字多为短评或者观后感受类型,也会有情绪发泄式的文字,同时具有非稳定性和流动性,但这种外围参与者数量上更大,形成网络影评的基本面貌。我认为,评价网络影评必须同时看到这两者,这样才不会以一个笼统的判断来平均衡量对象中差异非常大的不同层面。

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欧美艺术电影影迷发展到今天,迷影群体是一群热爱电影艺术、电影技术和电影历史的人群。他们的职业各式各样,包括电影从业人员、媒体从业人员、电影学专业学生、学院电影研究者、IT业白领、理工科博士等各类,但在网络上进行关于电影的写作,都是占据其生活与工作极大分量的活动。由于人们在网络上大多使用匿名ID,网络影评人的身份一直是比较隐蔽的,在这里我整理出一份主要网络影评人情况表(难免挂一漏万),由此我们可以对他们的身份、经历、职业等情况有较清晰的了解。

网络影评人情况表

这份名单让我们看到网络高端影评作者的基本构成,有专业的电影学出身的学者,也有非专业的电影热爱者,基本对半分。在知识门槛降低的网络时代,专业知识可以被更多的人获取,这些影评人凭借对电影知识与技术的真挚热爱,自称迷影者,写下了大量关于电影的文字,成为高端网络影评的源源不断的出处。

这份表格中的第一位Magasa是中国网络影评的重量级人物,我们可以其为例,来观照中国网络影评人的发展历程与当下现状。Magasa原名骆晋,现年36岁,理工科出身,英文很好,具有强大的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在2013年成为中国第一个被邀请担任戛纳电影节“国际影评人周”评委的影评人。他自2000年左右网络兴起以来,在各种网络形态下讨论电影,其发展与网络媒介的发展历程息息相关。早期是BBS和论坛,在南京大学“小百合”论坛开创“第七艺术”版,在水木论坛movie club版面活跃,在此时期,凭借其丰富的电影知识吸引了第一批粉丝。后来是在“互联影库”(前时光网)写作和发表文章,并结识一批志趣相同的影评人。同时间博客兴起,Magasa开设个人博客,写作了大量文章。2005年,他又开设了群体博客Moviegoer,一个关于电影的小众群博,逐渐在影迷群体和电影圈中形成好口碑、高信誉并产生重要影响。Moviegoer的作者采取邀请制,而非论坛式的开放制,即并非所有人都可以在上面发言,只有少数经过筛选的作者才可以发表文章,这些人“首先是一名电影爱好者,其次他们必须在电影艺术及科学的某一方面具备比较专精的知识储备,最后非常重要的是,他们也应该是热衷分享、观念开放、乐于探讨的互联网传播精神的代表人物”。这些人写作的文章具有相当的知识深度和良好的艺术感觉,Moviegoer也因此成为彼时中国网络影评最高端、最有价值的文字的集中地。Moviegoer一直持续到现在,但到2013年文章更新已经基本停止。在Moviegoer网站发展的同时,随着豆瓣和时光网在同时期(2005、2006)的兴起,Magasa及其同好均在两个网站上建立了账号和个人主页,Moviegoer也在豆瓣上建立小站,同步发布消息。再同时,大旗虎皮与Magasa、Talich、卫西谛等一批网络迷影人发起“中文电影百科(电影维基)”(2006年12月正式开放),致力于建立一个独立的、公益的、参与性的中文电影知识信息库。此电影维基在2013年式微,被转化为一个以《迷影学刊》为中心的电影学术信息网站。再后来,微博兴起,Moviegoer群体建立了各自的微博,现在微博已成为他们发布信息与文章的主要平台之一。各种新型社交媒介的兴起,促成了博客的衰落,Moviegoer式微,而新的“迷影网”在2010年兴起。与作为群体博客的Moviegoer相比,迷影网是一个关于电影的综合性网站,包括电影资料、院线评分和翻译、访谈、影评等大量文章,其作者依然是邀请制而来。如今迷影网也已式微。在为迷影网写作的同时,Magasa于2013年9月推出了基于各种移动平台的电子杂志《虹膜》,双周出版,迄今已出61期,其主要作者成员已成为高端迷影影评人的代表。再到微信兴起,“虹膜”“迷影网”“文慧园路三号”等公众号上线,微信公众号基本取代了此前的网站成为迷影影评人最主要的信息与文章发布渠道。

以上是Magasa的个人电影文字经历,同时更是中国迷影影评群体的共同经历,从早年的各种论坛,到博客和Moviegoer,再到豆瓣、时光网、微博和微信,迷影影评一直在发展。这种迷影影评已形成一定可辨识的风貌和稳定的中坚群体,他们包括Magasa、大旗虎皮、奇爱博士、谋杀电视机、云中、木卫二、卫西谛、本南丹蒂、LOOK等等,他们在各种网络平台上撰写了大量关于电影的历史、艺术与技术的文字,其文章包含着良好的趣味、丰富的知识、优秀的艺术感受力和极大的阅片量,可视为中国影评人的代表。大旗虎皮曾这样评价巴赞:“……但巴赞与其他迷影人的不同之处在于,他有一种深深埋藏在个人激情背后的‘使命感’,我们可以把这种‘使命感’看作战后所有为电影而工作的迷影人的代表性气质,巴赞带着扎实的理论储备和非凡的美学修养,拥抱求知若渴的大众,他支持民间放映,积极结交影评人和知识分子,用最平实的语言撰写最深入的文章。”我愿意说,这种“使命感”也在本文所述的这批迷影影评人身上存在,他们热爱电影,乐于分享,创办网站和杂志,举办讲座、展览,积极引导观众和影迷的口味与眼界,努力建造和培育一种丰盈的电影文化。

如今,迷影影评进入了电影公众号。我们从公号产品“影向标”的作者构成就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在公众号上,他们介绍欧美新片,评论国产院线,介绍电影之艺术与历史的知识,讨论伟大的导演、有才华的新人,为影片打分,发布意见,引导观众,中国最有价值的电影批评文字大体集中在这里,中国最热爱电影的人群大体也集中在这里。相比微信之前的网络影评媒介,作为自媒体的公众号更为开放,为更为丰富的迷影文化的培育提供了条件,凡是热爱电影的人都可以开设,传播自己的信息。而这不同于在豆瓣、时光网、格瓦拉等网上发帖发文章,尽管在网站和论坛发布文章也是面对受众传播观点,但公众号文章则是一个独立的主体自主发布的信息,而非某大网站的内容组成部分。同时,网站文章作者基本只是单纯的内容发出者,而微信公众号则首先是一个独立的媒体产品,公众号主人并非纯粹的内容写作者,而是首先作为一名媒体经营者,负责一个完整产品的方方面面,独立构建一个影评媒体的全方位的面貌。这在微信公众号之前是绝难实现的,此前影评人们只是各个大型网站的内容提供者,如今他们或个人或同仁小团体按照自己的喜好经营着自己的媒介产品,吸引着与其气味相投的关注用户。

三、公众号文风

从单纯的内容提供者到独立的自媒体经营者,电影公众号在创造更为丰富与多样的迷影文化,但与此同时我也察觉到了由这种转变带来的一些潜在的危险。我一直不吝惜对优秀网络迷影影评的赞美,将之视为当下中文电影批评最有价值的部分,但也慢慢发现这种网络迷影影评在公众号媒介条件下,正在发生一些变化趋势,一种公众号文风正在兴起,它正在带来一些危险关系,也许并不有利于电影批评的深度发展。而这种危险恰恰来自从内容提供者到媒体经营者的身份转变。

我们首先来看一下网络迷影影评文字的基本面貌,可以电子刊物《虹膜》和迷影网上的一些文章为例。“提倡用趣味性包裹的知识性。我们希望为读者提供中文世界最具深度和创见的电影文字。”这是《虹膜》对自己的定位,也是Moviegoer、迷影网和“虹膜”公众号的共同追求,“最”自然未必属实,不过“知识”和“深度”是确凿的。本南丹蒂(吴觉人)《当引力消失以后:郭敬明韩寒电影合论》一文说:

《小时代》是纯粹的白日梦电影,它和现实关系远不是通常我们遇到的映射关系。可以说,它在力学上篡改了现实世界。在《小时代》里,充斥着大量的同义反复的镜头段落。这些段落并不构成一种氛围或者风格,因为它们本身是从客观现实中拼凑借调来的。这些段落虽然伪装成情节的一部分,但实际上它们并不是故事的元素。因为这些镜头段落是“非历时性”的,它们摆脱了时间流——叙事电影的天然结构,形成了高度浓缩的“黑洞”。随着(观众的)时间,《小时代》的故事会被这些“黑洞”吞噬。最终它会成为一个最纯粹的广告:关于自身的广告。

这段论述从镜头和叙事进行分析,道出了《小时代》的虚无本质,体现出作者很强的艺术直觉与感受力。LOOK(吴李冰)《从〈苏州河〉到〈推拿〉:将爱欲和痛苦“风格化”》一文讨论影片《推拿》,同时联系了娄烨的整个创作历程,在总体上分析其全部作品的基本镜头风格、剪辑手法与处理情绪和故事的特点,同时将娄烨与法国新浪潮导演的关系勾连出来。这样的文章显示出作者进行导演研究的能力和对电影语言的准确理解。知识与深度确实是迷影影评的基本追求,从根本上区别了网络大众影评。许多迷影影评已经与学术论文比较相似,其作者很多都有着电影学的专业学习经历。

总体说来,优秀的公众号文章延续了如上的风格和质量,并且多屏互动更是常态,网络影评人通常掌握全套媒介平台,文章同时发布于微博、豆瓣、迷影网、《虹膜》和微信等。奇爱博士曾说:“我理想中公号写作的一种理想形态:借由尽量有趣的风格、行文和途径,为大家普及一些专业内容,让自己的研究心得普及化。”这其实就是前引《虹膜》所说的“趣味性包裹的知识性”。奇爱博士在“文慧园路三号”上发表的一些文章,结合自己对中国早期电影史的研究尤其是电影史料的兴趣,善于将评论对象与电影史上的类似现象结合起来,进行较有深度的挖掘和分析。如他对《西游记》题材拍摄史的梳理;还有对《高跟鞋先生》的分析,一方面同中国电影史上的易装表演联系起来,另一方面又将其放在酷儿电影系列和坎普(Camp)理论中思考。

这些文章为读者介绍新片、传播影史知识、提供观影意见、赞美佳作、批评烂片、引导创作,是当下中国影评文化中最优秀的一部分。但除此之外,我也看到一些微小然而重要的转变开始出现。当影评人从单纯的内容写作者变为一个复合的媒体经营者的时候,媒介自身的属性对操作者的强大控制开始显现。我曾经呼吁通过体制尊重和媒体让利来支持中国独立影评的发展,但当影评人更主动掌握了媒体,便开始某种程度上投合于媒体(也许是无意识的),这是未预料到的。当网络影评人们还不能操控媒体,只是提供内容的时候,其写作的媒介适应性并不那么强,而现在一旦成为了自主的自媒体人,媒体经营者的身份很快将其拉入适应媒介特性,取媚用户,改变文风。媒介理论早已告诉我们,媒介不是透明的中介,而是会对内容产生偏向。微信是娱乐产品,公众号也不例外,何况电影有着强烈的娱乐属性。总体说来,公众号文风开始越来越偏于娱乐化(尤其是在更加年轻的影评写作者笔下),而这并不有利于电影批评的深度发展。

第一,微信继承了微文化的“微”传统,篇幅短小,文字有限,便于读者轻松阅读。在微博刚刚兴起的时代,有限的字数控制还让人非常不舒服,感觉表达受限制,而在现在,短小已经成为常规,长了反而费劲,写作三五行的比豆腐块还小的评论文字,已经成为影评人最轻车熟路的工作。豆瓣短评就是在微博兴起之后设立的,短评与长评并存是豆瓣的特色,如今短评越来越多,长评越来越少,以往一部热门电影总会有几十篇长评,现在十数篇已经算多的了,而且实际上所谓长评也根本不长,也就是在千字左右。短评在迷影网的“院线评分”得到进一步发展,再到公众号产品“影向标”,众多影评人为院线电影评分,并给出简短评价。此类短评通常是犀利、调侃的文字,在此节选近期“影向标”作者对《美人鱼》的不同评价:

王昕:7分

位于人和鱼之间的人鱼,是人和自然这组“内部”和“外部”的分界线。人鱼作为闯入现实的一小片实在界,让符号网络禁止的“跨阶级之爱”成为可能,对于将现实逻辑变形放大的周星驰电影,它既是一种奇迹式的降临,也是被追逐的猎物,更是承受癫狂过火的张力节点。在大多影片中,它往往是一种技艺(真正的赌术、演技、厨艺、功夫、降魔之法),《长江七号》和《美人鱼》中则是具象化的生命(外星人、人鱼),前者可以用不断升级和顿悟的方式掌握(外人变为内人),后者则渴求一种见证(扩大既定世界的范围)。影片最后用环保话语和海洋科学将美人鱼回收进了符号网络,但在它被意义的投影捕捉之前,存在一个“灰色无形薄雾”涌进的瞬间,那也许动摇过贺岁档的腐烂与确定。

云中:7分

《美人鱼》有着非常熟悉的周星驰味道,尤其是从《功夫》开始成熟的镜头语言体系(片中还保留不少《功夫》的配乐)。当然有硬伤(女演员),也可以批评他不思进取、只有老梗,但老字号从来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味道。在这个香港导演都为了钱改变自己北上的年代,周星驰为了钱并没有改变自己,你觉得哪个更好?

汽车大师:7分

还是熟悉的那个周星驰,无厘头段子信手拈来,比如暗杀那场戏笑点很俗,节奏、火候的拿捏却是炉火纯青。可惜终究逃不脱合拍片魔咒,除了环境嫁接的水土不服,整个演员班底比经典周片差了太多,尤其是挑大梁的女主。哪怕是邓超、罗志祥这些演得不错的,终究像是研习DVD无数遍的模范秀,缺少风骨。

赛人:6分

潦草了些,血腥部分还是放不开,临到最后的凄美有些强撸。更关键的是真假美人鱼在片尾的重逢,没有产生化学效应,这是最令我惋惜之处。往好里说,这仍是周星驰的精神自传,不客气一点,是有些自恋了。但他对异端人群的执爱,对秩序本身相当自觉的不屑,都能打动我。

叶航:6分

如果说《功夫》是十成功力,《西游·降魔篇》大约八成,那《美人鱼》至多六成。问题是,在市场层面,比武的并不是今日周星驰与过往周星驰,而现在打得过独臂周星驰的也并不多。

howie:6分

周星驰继续在夸张、艳俗和癫狂里,书写他心中永不再能的真情,只是此片的创作动力、内涵和手段都熟口熟面,似乎只是他的自我重复,虽仍保持一定水准,却无神采飞扬之处。

桃桃林林:5分

影片仍延续了周星驰一贯的作品主题:童心与纯爱梗。恐怕,也只有他敢这么直白地讲纯爱了,浪子回头的邓超不就是当年的周星驰么。也是因为这种延续,作品中没有一丝惊喜与新意,不过是又一次固有元素的堆积,整个故事也比较简单随意,讲得也比较仓促。笑点果然就是半人半鱼那段。张雨绮声音太短板了,有点煎熬。

与豆瓣上的大量口水短评相比,“影向标”的短评基本是干货浓缩,点透影片的核心问题。此种短评最能彰显迷影影评作为意见提供者的趣味,在浸淫电影史与良好美学修养的基础上,影评人给读者提供自己对电影艺术的理解与偏好。这可以说是影评基本功能与意义的集中体现。

问题是,短评原本应该是一个完整的有着一定长度的评论的精华压缩,短评必须能够展开,写作者必须能够为其判断提供论据,论证的过程可以省略、可以没写,但不能没有。一句话,短评不能独立存在,它应该随时指向一个有长度的充分而严谨的论证与分析过程(可以没有被写出来,但必须能够被写出来)。而现在,一些短评作者未必可以为自己漂亮的犀利之言提供有长度的分析过程。如今影评人短评写得太多了,既然短,就是只有意见与判断,而没有分析和论证,因此意见与判断就容易轻易作出,常现惊人之语。长久写作短评,缺乏有长度的写作,判断与分析就调动不起写作者具备的电影史、电影艺术与更多人文学科的知识,越写越干瘪。最好的短评提供者“影向标”,看多了也会腻,一些作者进入微信平台后主要就是短评、千字文的提供者,这样的媒体写作会废人。

在短评之外,电影公众号上的文章也是越来越短,大体在一两千字,较少三千字以上,那些优秀的影评公号也是如此。文章篇幅有限,意味着内容很难深入,通常是点到为止,很难给出更丰富的辩证的思想。因此,公众号文章资讯性越来越强,深度评论性的内容相对减少。我自然知道批评文章不同于大部头的电影研究著作,但它还是需要一定的体量,以调动出电影史、电影艺术和技术的知识乃至更多的人文思想储备,来支撑评论和判断。而现在,我确实发现,那些我所信任的影评人们越来越少写作长文了。尽管优秀的公号依然在提供有质量的长文,但越来越多类似这样的文章:《这些伟大的艺术偶像,因银幕而重生》、《最近看的糟片有点多,但这部少女电影一下拯救了我!》(《女主角失格》)、《小李拿不到奥斯卡纯属活该!求这烂梗快消失》、《波兰电影竟有如此杰作》、《补这课之前,还不算看过印度电影》(《纸花》)、《冷峻型男和话痨贱贱,你钟爱哪一款》(《死待》)、《我会记着你,就算70年,也不想忘记!!》(《记住》)。这些文章大体属于影片/影展介绍,作者用良好的艺术品位为观众介绍好片,但文章基本停留在“有趣的介绍”这个水平上。不是说这样的文章不好不需要——我自己也爱看,并且从中受益,而是说优秀的作者长久提供这样的文章,优秀的作者被长久需求仅生产这样的文章,未必是有益的。

第二,微信前所未有地强调图像化。朋友圈发表默认有图,图像表达比语言文字重要。公众号文章中通常有大量配图,这也直接导致了文字篇幅减小。以图像突出可看性,影评文章中出现大量无关于分析需求的剧照,没有图像分析,而单纯作为装饰,不只综合资讯性的电影公众号如此,本文高度肯定的影评公众号也是如此。装饰性的剧照打断文字阅读,使正在进行的思考分心,是阻碍文字和论述走向深入的屏障。

在讨论新媒体弊端的时候,人们反复强调“碎片化阅读”的隐忧,我在这里则提出“碎片化写作”的危机,短评、小文章、多配图这些微信媒介的特性,反映到适应于此的写作者那里,伤害是长久的,如今的影评越来越好看,可是这种媒介特性根本上会将“深度性”慢慢推远,尽管现在也许还不明显。我不知道聪明的、敏锐的公号影评人们,是否感受到了这种风险。资讯性的公号写作,写得快速、写得分散,尽管也有影史梳理、历史知识和细致的影片分析,但总体上却主要体现为信息和知识的累积,而非思想的深入和辩证复杂的思考。

第三,公众号文章已经形成了一种油滑的娱乐文风。公众号作为自媒体,其文章具有一种鲜明的个人特色,并塑造出一种突出的虚拟人格,大部分文章都以一个固定的称呼来自况作为叙述者,以形成与读者之间的亲切的个人化交流的效果。比如“毒舌电影”自称“毒sir”,“独立鱼电影”自称“鱼叔”,“文慧园路三号”自称“葛格/妹子”,用这样的个性称呼取代“我/我们”,马上就将严肃性降低,罩上一层由浪漫狗血韩剧和屌丝式鄙俗网络文化共同编织成的语言风格。这种做法来自网站新闻中的“小编”,但具有强烈自媒体属性的微信公众号将这一点发扬光大。公号文章中常以聊家常开篇:“早就有人说过,这是去年最催泪的一部剧情片,据说是看的人必哭。其实我起先是不太信啦,不过,最近整个人比较容易激动吧,情绪也颇多起伏,之前看剧场版《火影忍者》就感动得一塌糊涂。所以,看这个片子也难免要跟着哭上一场了。”这种口语化声音传达的效果来自漫长的网络聊天历史,并在个人化的自媒体这里发扬光大,形成与读者直接对话的效果,这是微信最终选择和定型下来的风格,由俗而让人感到亲切,进而有效吸引年轻读者。

虚拟人格定调后,文章使用众多网络流行词语和句式就顺理成章,比如“撕逼大战”“文艺骚年”“接受无能”“配一脸”之类,在越来越多地出现于公号上的90后新锐影评人那里。比如:

春节过后,年夜饭都没吃好的文艺骚年们纷纷弃中餐而吃西餐,将目光投向了大洋彼岸的美利坚。先有“美国春晚”之称的“超级碗”中场演出嗨爆电脑屏幕,后有第88届奥斯卡颁奖典礼呈上星光盛宴。2月28日的颁奖典礼已近在咫尺,从目前所有冲奥前哨战和风向标的结果来看,今年没有明显的领跑者,各重要奖项陷入史无前例的撕逼大战。而对于浸淫好莱坞电影多年的我国文青来说,最关心的莫过于数次饮恨奥斯卡的德艺双馨人民艺术家——李奥纳多·迪卡普里奥(昵称“小李子”)今年是否能一偿夙愿,笑捧小金人。下面笔者将秉持100%的业余精神为您361度分析小李子的摸金指数。(斯的文徐,MOOC)

我的前提是,《美人鱼》真的非常“俗”。别跟我辩这个啊,这部电影不就是说霸道总裁爱上一条鱼吗?要说这故事,玛丽苏小黄文都讲得比它好,而且影片里几乎所有笑点和段子,都是过去的老梗。但这个俗,我buy了。你们很多人的问题是,只愿意被精英主义的爱情感动,却羞于让自己对俗气的爱情感同身受。《美人鱼》俗得直白,俗得真挚,俗得动人。(闵思嘉,虹膜)

今天要跟乃们安利的是广末凉子姐姐和三上博史大叔早年的一部日剧。作为编剧,你长成这样,是要上天吗?纯得不要不要的。(独立鱼电影)

哎呀,好喜欢这个标题,因为,我今天介绍的这部电影,根本就不是爱情片,但是,这个标题非常切合本文主题,太特么过瘾了!(桃桃,桃桃淘电影)

这是什么样的文风?在过去的迷影网和《虹膜》那里很少见这样的语言,但如今出现在了同一影评人群体主持的公众号上。问题是,这种语言、风格与自我形象是否会产生内容的偏向?

不同的人自然具有不同的话语风格,Magasa不同于奇爱博士、桃桃林林不同于赛人,但不得不说,一种戏谑、贱萌、啰唆、油滑、充满各种网络流行语的文风正在越来越普遍,不只是词汇与语句,而是腔调。这种文风自然是微信媒介带来的,我们确实是在手机屏幕上最常看到类似的虚拟人格叙述者说出的戏谑、贱萌的话语,这来自微信个人化自媒体的属性,这种属性与用户的娱乐需求相结合,造就了这种油滑的娱乐文风。必须说,这种文风对于电影批评是有害的,它容易将对象娱乐化。同时形式寻求内容,一种语言风格会倾向于讲述某种内容,文风会产生内容的偏向,戏谑化、贱萌化的表达倾向于讨论商业电影和娱乐大片,会躲避批评的严肃性和批评的难度,这种油滑文风没有办法进行复杂的、有难度的、需要多重限定的和思辨的批评,而只适合简单的确定无疑的判断,并且每当遇到分析的困难,难以黑白分明之时,都会以一句戏谑之言掩盖问题的深入。所以,面对《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会将其娱乐化批评为孙悟空、唐僧、白骨精的三角恋。

我想说,公众号写作某种程度上使电影批评简单化,这是最大的危险。运转良好的公众号需要每日进行推送,对于个人运营者来说,压力是很大的。奇爱博士和桃桃林林都曾就此在文章中表达过这种困难。那么,短、浅和口语化,自然就不可避免,何况还符合媒介特性,受读者欢迎。由表达的惯性带来思维的惯性,公号影评人也许会越来越无法做思辨的批评。

第四,公众号影评越来越偏于热门影片。同样是出于媒介经营的需求,迎合新闻性与时效性,影评公众号的对象逐渐偏于具有热点和话题性的作品,满足主流电影观众和读者,集中在院线电影、话题作品、美剧英剧、奥斯卡等,即使是小众艺术片,也基本都是能够吸引关注的新作。“新”和“近”的新闻媒介需求,使得影评公众号文章具有越来越强的资讯性,评论和研究性则逐渐淡化。在内容上,世界与中国电影史、电影艺术知识、老片、老影人、理论、学理性研究等在逐渐减少。而在过去的Moviegoer、迷影网和《虹膜》中,这些甚至是主体内容。事实上,各种推荐与片源提供,才是各路电影公众号的重点。

所有这一切,都是公众号运营者/写作者积极适应微信社交媒介特性的结果。从内容提供者到媒介运行者,影评人的媒介主体性强大了,具有了更多的传播主动性,却也带来了隐忧。优秀的影评人向来注重独立二字,独立于片方、独立于官方,但却很少具有媒介警惕性,无法独立于媒介市场。我曾经赞颂网络影评人所具有的互联网精神,号召学院研究者提高网络能力。所谓互联网精神是建立在各种媒介应用技术基础上的一种分享的、参与的、自发的互联网建设与传播精神,是一种积极的媒介素养,而学院派学者在有影响的电影批评中的缺席,根本上是由于缺乏这样一种互联网传播精神。李洋曾指出影评人要征服媒体,影评人“必须接受复杂的话语环境,他必须善于利用媒体的特性发出自己的观点,他必须直面网络上扑面而来的话语冲撞和短兵相接”,在全媒体时代,影评人“必须放下道德君子的矜持,积极地回应媒体的诉求”。而如今,另一种隐忧出现,即影评人对媒介偏向的应从。微信公众号倾向于一种娱乐化写作,这对高质量的电影批评写作是有伤害的。积极使用媒介、善用媒介,同时高度警惕媒介的偏向,与媒介运营身份保持一定的距离,这不容易,但应该做到。

与文学批评相比,电影批评需要写作者与更多的东西保持距离,因为电影具有更高的产业性和娱乐性。不知是否因为这个原因,电影批评和研究的整体水平与文学批评和研究的整体水平相比是有差距的,当文学批评早已成为一种人文社科知识和思想,电影批评大率还是单纯的作品评判与审美感受。“作为一种知识形态,而不是仅仅作为我们与艺术的情感遭遇的详细描述,文学批评必须理论化。……超越了直接的诗学反应,而接近他们对自己的文化及其产品所提出的哲学问题。”克里格所说的批评的理论化,同样适用于电影。电影批评必须勾连起电影史、电影艺术知识,甚至更多的人文理论与思想,才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成为一门学问,而非跟随其评论对象一同下线。为媒体而写作,这是电影学科的特性,电影学对媒体写作有着大量的需求,但真若满足于此,作为一门学问与知识的影评就永远不会是那种最高的智慧。媒体写作与专深研究应该并行,互相滋养,即使是短平快的批评文章,其背后也应该是深厚的思想和理论的基础,应该能导向更复杂深入的论述。如果再不具有危机意识,再不思进取,依旧沉浸于、呼应于、忙碌于活跃的市场、热闹的媒介、快速的写作,那么我们拥有的最优秀的影评,质量也不够好,多可悲。

我赞赏包括公众号影评在内的网络迷影影评,不论怎样,那些活跃在网络和微信的影评人在生产当代中国最有价值的影评文字,他们的高低就是中国影评的高低。也是因此,爱之深责之切,影评如果离更深广的电影与人文研究越远,离娱乐媒介越近,它就只能越干瘪无营养。本文讨论了公众号影评的各种积极意义,肯定其丰盈当代中国迷影文化,但同时也看到了一种危险的苗头——公众号文风,我愿在此冒昧提出,也愿接受对批评的批评。

(唐宏峰,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yu54OYugRCV5On2Zh9Hf6IOXHJw+sT3NblOXFhP9dF4yCO53XOzmSntXT7suJvb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