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为政第二

导读

儒家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前面五条是修心修身,作用于内;后面“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作用于外,即修心修身的外用。这里是一样的道理,第一篇《学而第一》讲了如何做学问,第二篇《为政第二》接着讲学问的外用。

经典词句:1.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2.温故而知新;3.色难;4.君子不器;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6.举直错诸枉;7.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以德治国

2.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①居其所而众星共②之。”

①北辰:北斗。

②共:通“拱”,形声字,从手,敛手也。取象于收敛其手(而抱拳),意思是拱卫。

【译文】孔子说:“以德治国,就会像北斗星那样,自己居于固定之所,而群星都会来拱卫它。”

【解读】

仔细研读《论语》,不难发现每一篇的第一章在编辑上很有趣,要么是整篇的主要观点,要么是整篇的核心话题,可见,《论语》不是简单的笔记记录,而是经过精心整理的笔记。

孔子同样开篇名义,直抒胸臆:以德治国的人,就像北斗星那样,自己居于中央,而群星会自动来拱卫着它。

这是孔子对历史的经验总结:统治者广施德政,自然四方来朝。这个道理非常简单,为什么绝大多数统治者做不到呢?原因在于“施德政”就要有“天下为公”的思想,也就是毛泽东同志所提出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统治者真正要做到为人民服务,首先要控制个人欲望,减少个人享乐,将更多的资源用于服务民众。但这一点是绝大多数统治者根本不愿意的。

不忘初衷

2.2子曰:“《诗》①三百,一言以蔽②之,曰:思无邪③。”

①诗:世传《诗》是孔子编辑整理而成,根据音乐分为风、雅、颂,共305篇,因此,孔子说《诗》三百。风又叫国风,即地方民歌,有160篇;雅即正声雅乐,即贵族享宴或诸侯朝会时的乐歌,大雅多为贵族所作,小雅为个人抒怀。其中小雅74篇,大雅31篇,共105篇;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和史诗,内容多是歌颂祖先功业,共40篇。

②蔽:小草的样子,引申为盖住。这里是“概括”的意思。

③邪:一说是语气词,无意义;另一说是邪念。这里取“邪念”的说法。

【译文】孔子说:“《诗》三百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即是思想纯正,没有邪念。”

【解读】

这一章编在这里显得非常突兀,前后都是在讨论关于“为政”的问题,猛然夹一章论诗的内容,让人难以理解,甚至让人怀疑这是不是错简了。其实不是,这就是在第一篇讲到的,孔子常用类比手法,借论诗来强调为政要思想纯正、大公无私的道理。

《诗》在汉代以后,才被称为《诗经》,汉代以前称为《诗》。孔子时代,《诗》既是诗歌,也是历史,诗中的很多内容都是在描述当时社会重大活动。比如当时人非常重视的宗教活动“祭祀”,祭祀时就不能缺少诗,很多诗的内容是对历史事件的真实记录,有些诗甚至可以被拿来做“历史材料”予以研究。正是因为《诗》的思想纯正,孔子才借诗说事。

执政者常犯的错误就是忘掉初衷。比如国民党在建党之初提出的口号是“天下为公”,的的确确很多国民党的志士仁人为了这一理想而抛头颅洒热血,推翻了“天下为私”的封建帝朝,但是在他们夺取政权之后,却忘记了“天下为公”这一建党的初衷,党内派系林立,争权夺利,腐败横生,最后短短执政几十年而夭亡。

以法治国有不足

2.3子曰:“道①之以政②,齐③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④。”

①道:通“导”,引导。

②政:政令。

③齐:整治。

④格:形声字,从木,树木长的样子。引申为风度、品格。

【译文】孔子说:“如果用颁布政令来引导人民,用刑罚来管理人民,那么,人民可能为了免于刑罚而做出无耻的事来;如果用道德来教化人民,用礼来管理人民,那么,人民不仅守法知耻,而且还能形成高尚的品格。”

【解读】

据记载,孔子整理了六部先秦古籍:《诗》《书》《礼》《乐》《易》《春秋》,后世人在研究《春秋》这部经典时,认为《春秋》这部经典在当时社会起到了“断事明,正是非”的作用,对后来史家形成“客观著史”价值观影响深远。

孔子作为一个历史学者,他从历史的经验中看到了法治的不足,孔子时代法家的代表人物管仲、子产都曾经做过法治的实验,虽然在社会治理取得一些成功,但也暴露了一些严重的问题,比如人民为躲避刑罚,不顾羞耻而做出一些违背道德的事情。因此,孔子用历史的眼光追溯到他心仪的道德礼乐时代:三皇五帝、西周时代。他认为这些时代圣人们都是通过道德教化,使社会风气淳朴,人民谦虚好礼,人人知耻有格。

后来历史也证明了孔子的远见:秦国虽然以法治统一了中国,但在国家治理中并不成功,短短几十年之后就灭亡了。汉朝儒、法、道三家思想并用,倒是统治了中国三百年。应该说法治提高了管理效率,但治国不仅仅只有效率的问题,可见法治治国之不足。

以孝齐家

2.5孟懿子①问孝。子曰:“无违。”

樊迟②御③,子告之曰:“孟孙子问孝于我,我对④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①孟懿子:鲁国的大夫,受父孟僖子遗命向孔子学习礼。

②樊迟:名须,字子迟,孔子学生。

③御:驾车。

④对曰:在古时回答上级或尊者的问话,称为“对曰”,与平辈晚辈或下级说话就称“曰”。这里孟懿子是大夫身份,孔子用“对曰”以示尊意。

【译文】孟懿子向孔子请教孝的问题。孔子说:“不要违逆。”樊迟为老师驾车,孔子告诉他这件事:“孟孙问我孝,我回答他:‘不要违逆。’”樊迟问:“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在世的时候,做儿女的要依礼来奉养;父母去世了,要依照礼来安葬,依礼来祭祀。”

【解读】

孟懿子的父亲叫孟僖子,是鲁国的司空(相当于部长),他跟随国君鲁昭公出访楚国,途径郑国,一路上因不懂外交礼仪而闹出了不少国际笑话。回国后就叮嘱儿子必须向孔子好好学礼。因此,才有了孟懿子向孔子学礼的事情。

《论语》中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就是从这一章开始的。孟懿子是贵族,在当时贵族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僭越礼制。比如一个人活着的时候身份是大夫,死的时候,儿女们为了将丧事办得隆重,就用超越大夫的礼仪来安葬他。虽然丧事办得风光,但是,这个死去人可能因此而被别人议论,甚至背上骂名。所以,孔子对孟懿子关于孝道的指导就是直指贵族阶层最典型的错误,做到“无违”就好。

本章还有一点需要引起注意,就是孔门师徒对话中,当学生不明白不理解老师的话的时候,往往会有“何谓也?”,这就是学习之法,不懂就问。

孝在心不在迹

2.6孟武伯①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②之忧。”

2.7子游③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④,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2.8子夏⑤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①孟武伯:孟懿子的嫡长子。“孟”是姓氏,“武”是谥号,“伯”是排行(伯、仲、叔、季)。此人骄奢淫逸,有声色犬马诸多切身之疾。

②疾:病。

③子游:姓言名偃,字子游,小孔子45岁,孔门十哲之一,文学科第一名。

④犬马:犬司户,马拉车。也就是说狗可以为人看家守门,马可以为人载物拉车。“犬马之劳”就是比喻简单的服务工作。

⑤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小孔子44岁,孔门十哲之一,文学科第二名。

【译文】2.6孟武伯问孝道。孔子说:“让父母唯独担心你的疾病。”

2.7子游问孝道。孔子说:“现在人讲孝,就是简单地赡养父母。就像那狗和马一样,也能简单服侍人啊!内心没有诚敬之心,与狗和马服侍人有什么区别呢?”

2.8子夏问孝道。孔子说:“侍奉父母,难在永远保持和颜悦色。有事时,由年轻人负责操劳;有了酒食,请长者先吃,这样就算是孝了吗?”

【解读】

三个人问同样一个问题,但孔子给出了三种不同的答案。初学《论语》者可能会因此而感到疑惑,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对话者的身份和性格不同,孔子给予的教诲和指导也不相同。

孟武伯是一个贵族子弟,可能当时贵族子弟的普遍毛病是喜欢沉醉于声色犬马,年纪轻轻就可能把身体搞垮,这样容易让父母担惊受怕。所以,孔子教育孟武伯要懂得爱惜身体,除了疾病之外,不要让父母额外担惊受怕,这就是最大的孝道。

子游和子夏是孔子门下的高足,但两人性格各有不同。孔子曾经对这两人有过评价:子游胸襟宽广,见识不凡;子夏笃信谨守,做事容易迟疑不前。所以,孔子对子游的教诲往往就是直言不讳,一语中的。比如这里就是直接告诉子游什么是孝?孝在心,不在行。子夏可能认为代劳、奉养就是孝道了,孔子针对他迟疑不前的缺点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不能满足于最基本的孝行,始终和颜悦色和父母相处才是最难的孝道。

有一副对联说得好: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贫家无孝子;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少完人。就孝道而言,不管贫贱富贵,做子女的只要心里始终装着父母,尽心尽力,父母哪怕吃糠咽菜也会觉得儿女孝敬。所以,孔子强调孝以心敬为本,以永保和颜悦色为难。

这里有一个地方存有争议,就是对“至于犬马,皆能有养”的理解,一说是“现代人讲孝,就是给父母吃喝。就像养狗养马,也是要给吃给喝。如果不敬,与养狗养马有什么区别呢?”另一说是“现在的人讲孝就是简单地给父母吃喝。就像狗和马一样,也能守户拉车简单地侍奉人,如果不敬,子女和狗马有什么区别呢?”孔子幼年丧父,后又丧母,他有“子欲养而亲不待”的亲身感受,所以,他对如何尊养父母尽孝心有非常多的思考。台湾傅佩荣先生认为把“尊养父母”比喻成“养狗和马”,这本身就是不孝,他不赞同这样的说法,而提出了第二种说法。我认为孔子本身就是一位语言大家,德行达到了中庸之境,他不可能讲这样违逆的话。因此,我赞同傅佩荣先生的解读。

本章也是成语“犬马之劳”的出处。

颜回之孝

2.9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①,回也不愚。”

①发:阐明,发挥。

【译文】孔子说:“我和颜回谈论,发现他从来不提反对意见和疑问,好像很愚笨。等他退下去之后,考察他私下的言论,发现他对我所讲的内容还是有所发挥。可见颜回并不愚笨。”

【解读】

上一章讲了孝道的最难之处在于侍奉长辈始终保持和颜悦色,这一章就举颜回的例子。

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孔子非常欣赏他,在《论语》中多次夸赞他。唯有这一次并不是很鲜明。可能这是孔子对颜回的早期评价。

孔子与弟子关系亲密,几乎情同父子。所以,编辑者可能认为颜回与老师相处始终保持和颜悦色,这是颜回践行孝道的最佳佐证,因此,把本章编在这里,也有一定的道理。

当然,本章也引出一个新的话题:察人。

察人之法

2.10子曰:“视其所以①,观其所由②,察其所安③。人焉廋④哉?人焉廋哉?”

①以:原因。

②由:做,实行。

③安:会意字,安宁。

④廋:sōu,隐藏,藏匿。

【译文】孔子说:“(观察一个人)要看他言行的动机,观察他做事的方法,考察他做事的目的。这样,这个人还能隐瞒什么呢?这个人还能隐瞒什么呢?”

【解读】

国家治理看似政事,但归根结底还是人事。不管多么高明的政治理念,都需要贤能的人才才可能很好地贯彻下去。因此,孔子认为选贤举能也是一项重要的政治措施。

孔子说:“(人不可不知人,但知之甚难,但是总该有个法则)看他做事的目的是什么?(为善就是君子,为恶就是小人)看他做事的方法怎么样?(通过观察做事的手段和方法,可以了解做事的目的是出自真善还是伪善)另外还要仔细观察这个人平日里安心的是什么(从一个人的涵养可以观察出一个人的人品与追求)。

视其所以,是从思想上去了解;观其所由,是从行为上观察;察其所安,是从涵养与追求上研究。这样就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察人之法。

为官之道

2.18子张①学干②禄。子曰:“多闻阙③疑,慎言其余,则寡尤④;多见阙殆⑤,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①子张:姓颛孙名师,字子张,出身微贱,性格有点偏激,孔门弟子,小孔子48岁。

②干:求。

③阙:保留、放置。

④尤:错误、罪过。

⑤殆:疑惑。

【译文】子张要学谋取官职的办法。孔子说:“要多听,有怀疑的地方先放置一边不说,其余有把握的,也要谨慎地说出来,这样就可以少犯错误;要多看,有怀疑的地方要先放在一边不做,其余有把握的,也要谨慎去做,这样就能减少后悔。说话少错失,做事少后悔,官职俸禄就在其中了。”

【解读】

在孔子的眼里,子张属于志大才疏型的学生。当子张向老师求教为政之法的时候,孔子却在学问修养方法上对他进行教育。孔子对政治修养有过自述: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也就是说孔子自己三十岁才在为政的理论上有所成就;四十岁才形成自己的政治思想体系,能做到释疑解惑;五十岁才理解天命有常,总结出一些规律可以对事物事理进行理性判断。但孔子没有批评子张,而是从子张缺点出发,结合做领导的基本要求,对子张进行了言与行方面的指导。

但最后一句“禄在其中矣”,语气之中明显带有批评教育的意味,意思是责备子张要有自知之明,连最基本的都没有做到,不要急吼吼地整天想着去当领导。

举贤任能

2.19哀公①问:“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②诸枉③,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①哀公:鲁国的第26任国君,在位期间,鲁国国事日非,内有“三桓”把持朝政,虽有圣人孔子而不能用;外有吴、越、齐交相侵逼;自己行事也表里不一,常常自失人君之体。

②错:通“措”,放置。

③枉:从木,曲也,弯曲的意思。

【译文】鲁哀公问:“怎么样才能让民众服从呢?”孔子回答说:“提拔正直无私的人,疏远邪恶不正的人,老百姓就会服从;提拔邪恶不正的人,疏远正直无私的人,老百姓就不会服从。”

【解读】

鲁哀公执政时期,孔子已是晚年。鲁哀公虽然常常问政于孔子,但始终不能起用孔子。一方面原因是鲁国当时的政治形势为大夫专权,国君鲁哀公已经无法左右国政;另一方面鲁哀公比较年轻,自身也有很多的毛病。

俗话说:言为心声。鲁哀公之所问,是由他当时所处的困境所引发的,他想有所作为,但大夫们尾大不掉,所以,他提出的问题是:如何让民众服从自己?从这个问题可以看出哀公政治胸怀的狭隘。作为一国之君,不问人民生死,只问人民是否顺服,这就有失人君之职。

孔子对鲁国政坛的情况非常熟悉。因为他在鲁国有从政的经历,因遭遇权臣的排挤,被迫离开鲁国,而去周游列国。孔子非常理解鲁哀公当前处境。他知道鲁哀公并非雄主,不太可能扭转鲁国政治局面。所以,孔子提出的解决方案就是举贤任能,利用贤人的力量来解决权臣擅权乱政的问题,没有更进一步讲“人主需修德养身,广施仁政,怀柔远方”等高深道理。

君子示范

2.20季康子①问:“使民敬、忠②以劝③,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④,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①季康子:鲁哀公时期鲁国的权臣。

②忠:尽心不欺。

③劝:勉励。

④庄:严肃、庄重。

【译文】季康子问孔子:“(当领导的)要让老百姓敬事于自己(而不敢轻慢),尽忠于自己(而不敢欺),相劝于为善而不敢为恶,该怎样去做呢?”孔子说:“做领导的和老百姓在一起的时候,容貌要端庄,举止有仪,百姓自然会尊敬你;对父母孝敬,对子女慈爱,老百姓自然会尽忠于你;选用良才,又教育能力差的人,老百姓自然会相互勉励,加倍努力。”

【解读】

季康子是鲁哀公时期的权臣,把持着鲁国的国政,他的发问也是从自身的利益出发。

不过,从鲁哀公和季康子的问政,可以看出当时鲁国的政治并不清明。为什么呢?一个国君,一个重臣,思考的问题都是如何用手段去控制百姓。《礼》中有这样的观点:天生万民,作之君,作之师。意思是老天生了千千万万的子民,会选派贤能之人去当他们的君主,去当他们的老师,带领他们过上幸福的生活。这才是领导者首先要思考的问题,也就是说领导者天生就要具有公而忘私的情怀。孔子的思想与《礼》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他认为管理民众的关键不在于如何“使民”,而在于领导者自己要修身养德,时时处处做好民众的榜样,这样会影响民众跟着做,这样的领导人自然会赢得民众的敬仰。

家国情怀

2.21或①谓孔子曰:“子奚②不为政?”子曰:“《书》③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①或:有人。

②奚:疑问代词,何。

③书:儒家典籍之一,名《尚书》,也叫《书》,是现存最早的关于上古典章文献的汇编,相传为孔子选编。

【译文】有人对孔子说:“你怎么不去为政呢?”孔子说:“《书》上说:‘孝就是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把孝悌的道理用于政事,也就是从事政治,又要怎样才能算是为政呢?”

【解读】

中国人都有家国情怀。为什么呢?一个家族就是一个国家的缩影,一个诸侯国就是天下的缩影。家族是天下最基本的单位。会齐家的人,才懂治国之道;懂得治国之道,才可能平定天下。家、国、天下虽然大小不同,但治理的原理一样。所以,孔子如此讲。

很显然,孔子这样解释并不能让人信服。我也有这样的疑问:孔子为什么不出来从政呢?

按照《论语》的记载,孔子在鲁国正式从政之前,非常想找一个政治平台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鲁国大夫季氏的家臣公孙弗扰叛逆季氏的时候,曾经请过孔子去辅佐自己,孔子当时也很想去,但受到了学生们的阻拦。所以,这样的疑问应该发生在孔子周游列国和孔子老年回归鲁国这段时间。在周游列国的14年里,孔子没有得到从政的机会,所以,孔子这样回答算是自我解嘲。如果是在孔子晚年回到鲁国之后这段时间,原因就比较简单,一方面是孔子从政是有一定条件的,不是给官就做,而是有条件才做。他有自己的基本原则,比如什么危邦不入,乱邦不居,有道则现,无道则隐,等等。孔子对鲁国当时的政局非常熟悉,也有在鲁国从政失败的经历,再加上年龄也大了,所以他不会出来从政。但是,鲁国是他的母邦,他不能讲真话,说自己母邦国君的坏话,这有失君子风范。所以,只好顾左右而言他。

不过,孔子说的有道理,有时候教化民众也是政治的一部分。

诚信是为政的基石

2.22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①,小车无②,其何以行之哉?”

①:ní,大车辕端与衡相接处的关键。

②:yuè,置于车辕前端与车横木衔接处的销钉。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用,这样的人还能做什么呢?就好像大车没有,小车没有一样,它靠什么行走呢?”

【解读】

孔子认为诚信是施政的关键,没有诚信,就好比车子失去了关键的零件,或许看起来华丽,但一动就会散架。商鞅到秦国变法,变法之前做了一件历史上最成功的诚信营销事件“徙木立信”,商鞅就是通过一件搬木头最简单的事情,把秦国政府“说到做到”的公信力巧妙地树立起来,让秦国百姓相信政府,信服政府的律法。

当然,孔子讲这话也可能与当时的政治生态有关,有些国家政令朝令夕改,让百姓无所适从;有的不兑现对百姓的承诺,民众对政府不信任,等等。孔子这句话可能针对这些错误的政治行为有感而发。

真诚是个大问题

2.24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译文】孔子说:“不是你应该祭的鬼神,你却去祭它,就是谄媚。见到应该挺身而出的事情,却袖手旁观,就是怯懦。”

【解读】

古时候人们认为“人死为鬼”,所以,鬼往往都是人的祖先。那些生前“有功烈于民”的人死去之后,人们往往称之为“神”,如关羽,被民间誉为“关武大帝”。人们通过祭祀活动,来纪念他们的功德,让他们享受后人的供奉。不过,祭祀在古代是一项非常盛大和隆重的宗教活动,祭祀的内容也很多,也有一定的规则。比如天子祭天地,诸侯祭山川,大夫祭五祀,庶人祭其先。还有祭祀之前,参加者要节食禁欲净身,以示真诚。但在孔子当时,礼崩乐坏,人们常常不按规矩举行祭祀活动,比如后面讲到的季氏身份只是一个大夫,但是他却想去祭祀只有诸侯才能祭祀的泰山。

孔子认为:参加祭祀活动,首先需要真诚。如果不是你应该祭的鬼神,你却去祭它,这就失去了真诚,就是谄媚。见到应该挺身而出的事情,却袖手旁观,就是怯懦。

【附录本篇未录章句】

2.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时立志求学;三十岁学问有所成立;四十岁能通达事理,形成释疑解惑的方法;五十岁时能知道什么是天命;六十岁时能做到顺其自然;七十岁时能根据内心所想去行为做事,不会逾越规矩制度。”

2.1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孔子说:“能从温习旧知当中,领悟出新的道理来,这样的人就可以为人师表了。”

2.12子曰:“君子不器。”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应该像一件器具,只限于一种用途。”

2.13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译文】子贡问什么是君子。孔子说:“先把事情做好,然后照他所做的来说。”

2.14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孔子说:“君子团结众人,但不私下勾结;小人私下勾结,但不能团结群众。”

2.1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只学习不思考,就容易迷茫而无所得;只空想而不勤奋学习,就容易陷入危险和困境。”

2.17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孔子说:“仲由啊,我教你‘智’的道理吧!你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知道。”

2.23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译文】子张问孔子:“十代以后的事可以预先知道吗?”孔子回答说:“商朝继承了殷朝的礼仪制度,所减少和所增加的内容是可以知道的;周朝又继承了商朝的礼仪制度,所废除的和所增加的内容也是可以知道的。如若有谁继承周朝的,就是万代以后的情况,也是可以预先知道的。” Lk0ycw0RKAmNPV+Z2tY507H1gzOrG5juh9RbE6j7LIv437zE1hHROmiZGW2JYoC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