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学而第一

导读

这一篇主要是记录孔子关于做学问的基本观点,以及几位孔门弟子关于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的一些观察和体会。

经典词句:1.三省吾身;2.慎终追远;3.礼之用,和为贵;4.贫而乐道;5.不患人之不己知

孔子的告诫

1.1子曰:“学而时习①之,不亦说②乎?有朋③自远方来,不亦乐④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①习:繁体字为“習”,“羽”在古义中专指“刚学飞的幼鸟”,因此,“习”这个字取象于“小鸟在太阳下练习飞翔技术的情景”,可见,“学”与“习”虽然意义相近,但在古代还是有显著的区别,“学”偏重于在室内关于理论的学,“习”更偏重于学之后的实践。

②说:通假字,同“悦”。“悦”取象于湖泊之意,蓝天、白云、湖光、山色,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藏在平静的湖面之下,意思是内心的高兴,不露声色的高兴。

③朋:同门曰“朋”,志同道合曰“友”。所以,“朋”是观点相同或相近的人,“友”是兴趣爱好相同的人。

④乐:繁体字为“樂”,取象于“丝竹等器乐表现形式”,意思是这种高兴与“悦”不同,不是隐藏于内,而是表现于外,并且有一定的形式。比如一句歌词“朋友来了有美酒”,“端出美酒”就是朋友来了表达高兴的形式。

【译文】孔子说:“学习后有机会进行实践练习,不是很令人喜悦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慕名而来(切磋交流学问),不是让人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心里没有丝毫怨恨,这不正是一个君子的风范吗?”

【解读】

学而时习之,这是学习方法,强调学与用相结合。学问只有在用的时候,才能辨真伪,明优劣,体悟学问的价值。做到了这些,当然是令人喜悦的事情。学问有所成就之后,自然会有人慕名而来,相互切磋交流,这也是一种提升学问修养之法。出名之后,学术观点肯定有赞同的,也会有质疑的。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质疑的时候,自己要淡泊名利,具有君子风范。

孔子的这段话要从正反两面来理解。第一句讲学问进步了,有收获了,值得喜悦。但是,在没有成长收获之前呢?学习可能是艰苦的,甚至是痛苦的。第二句讲学问成就了,有朋友慕名而来,但是如果没有成就之前呢?学习可能是寂寞的。第三句当别人不了解和不理解自己,甚至质疑的时候,要淡泊名利,保持风度,但更应该做的是坚持自我,不妄自菲薄,要有执着和坚持的勇气。

孔子办学时已经是知名学者,作为一名成功的学习者,他授予自己的学生以学习方法和学习体验,甚至可以看成是一个忠告:要想学有所成,就要熬得了痛苦,守得住寂寞,经得起质疑。

这里有两个字值得玩味:1.悦,从心从兑。“兑”在《易经》里指湖泊,象征美好,这里象征学问有所体悟、有所成长之后的喜悦之情。这种喜悦之情是藏于内心的,这就是孔子的高明之处,这是在教育学生们要始终保持谦逊低调的学习作风。2.乐,从乐器取象而来,朋友自远方而来,自然高兴,但这种高兴不能仅仅止于自己,还要让朋友也感受到,因此,必须要通过一定的外在形式,比如音乐、歌舞、美酒。这是孔子在教学生待友之道。

反思也是学习

1.4曾子①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②乎?传不习乎?”

①曾子:名参,字子舆。16岁拜孔子为师,虽然资质鲁钝,但勤奋好学,终得孔子真传。因《论语》是孔门弟子所编,可能编辑者有些是曾参的学生,因此,这里称曾参为“子”。

②信:从人从言,会意字,诚也。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从三个方面反省自己:为人谋划是不是尽力了?与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了真诚?对老师所教授的学业是不是努力去实践,内化于心了呢?”

【解读】

在老师孔子眼里,曾参是一个资质平庸鲁钝之人。但后来曾参成了孔门学问的优秀传承者,这种成功者的学习体会值得后人关注。

从曾参的学习体会不难找到他学习成功的根本原因,能做到一日一省的人都很少见,可是曾参能做到一日三省,而且这三件事都是难事:1.谋事以忠;2.待友以信;3.求学以真。尤其是第三件事,大部分人读书学习不求甚解,不辨真伪,人云亦云,而曾参则是通过实践来检验所学的真伪,这与西方“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的观点相近。

曾参给学习者提供的参考经验就是:勤奋+反思。

学习为做人

1.6子曰:“弟子①,入②则孝,出则悌,谨③而信,泛④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①弟子:指年龄较小的,为人弟为人子的人,也指学生。这里指学生。

②入:到父亲的住所。《礼记·内则》上指明:由命以上,父子皆异宫。

③谨:形声字,从言,慎重之意。

④泛:形声字,从水,浮也,广泛之意。

【译文】孔子说:“弟子们在家要孝敬父母,出门要友爱兄弟,要谨言慎行,恪守真诚,要博爱民众,亲近那些仁德之人。做到了这些尚有余力的,可以去学习文化。”

【解读】

孔子为学习者规划了六件做人之事:入在家庭之中,要善事父母以尽其孝;出在宗族乡党之间,要善事兄长以尽其悌;谨言慎行,待人以诚;对那寻常众人一体爱之,不要有憎嫌忌刻之心;对那有德的仁人,要更加亲厚;这五件,是做人的切要工夫。如果做到了,尚有余力,则进一步学做学问。

可见,孔子认为:做学问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做学问是为了更好地学会做人。

4.学习态度很重要

1.8子曰:“君子不重①,则不威②;学则不固③。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④改。”

①重:厚重。

②威:威仪。

③固:坚固。

④惮:害怕,畏难。

【译文】孔子说:“一个君子,如果不厚重就不威严,学习也不会坚固扎实。行事当以忠信为主;不要和不如己的人为友。如果发现自己有过失,不要害怕去改。”

【解读】

孔子说:“君子为学养成深厚凝重的气质,然后外貌威严,其之所学方能坚固。若是轻浮浅陋,不能厚重,则见于外者,无威可畏。心存忠信之间,诚实不欺为主。所交朋友必胜过我的,方为有益。若是不如己者,或许无益有损。人不能无过,而贵于能改。但遇有过,或闻人谏诤,或自家知觉,便当积极改正,不可畏难不改,苟且自安。”

“君子”是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统称。后来引申为“道德修养高尚之人”,即道德人格上的领袖。但这两种人一举一动都牵涉到国家大事,百姓生死,社会风尚引领,所以,孔子特别强调君子要厚重,不能轻率草率。老子说“重为轻根”“君子终日不离辎重”“轻则失根”,老子强调“重”为根本。

不管是君子要厚重,还是坚守忠信,还是向优秀的人学习,还是闻过就改,孔子都是在强调端正态度。

君子之重

1.9曾子曰:“慎①终追②远,民德归厚矣。”

①慎:形声字,从心,谨也。

②追:追思。

【译文】曾子说:“对于亲人过世时的丧葬事宜,如果能谨慎守礼,对于亡故的祖先,仍然能不断地追思怀念,则民德之风必然趋向淳厚善良。”

【解读】

这一章是承接上章“君子不重”的观点而来,很显然,作为孔子的学生,曾参认同了老师“君子要重”的观点,但曾参思考更多的是“如何重”的问题,即怎样做才能做到“君子之重”。

据《尚书·洪范》上所记载,人有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修好德,五曰考终命。这里面最难的就是考终命,齐桓公英雄一世,可死后儿子们为争继承权打得昏天黑地,尸体上长出了蛆也没人管。曾参借助当时人们心目中非常重要的两件事情“丧礼”与“祭祀”,提出了君子要用谨慎的态度:亲终之时,哀而有礼;祭祀追思之时,要至敬至诚,少玩怠之心。这样君子的德行自然归于淳厚,同时百姓也能受到感化。曾参提出了“慎始善终”的解决方案,算得上是对孔子观点的一种合理解读。

态度的功用

1.10子禽①问于子贡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③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①子禽:姓陈名亢,又字子元,安徽蒙城人,孔子弟子,小孔子四十岁。

②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孔门优秀弟子,孔门十哲之一,言语科高材生,通经济之才,擅长外交,小孔子31岁。

③抑:连词,还是。

【译文】子禽问子贡:“老师每到一个地方,必定得悉这个地方的政事。这是他自己探求所得,还是靠别人告诉他呢?”子贡说:“我们老师是靠温、良、恭、俭、让的良行所得,他闻政的方法或许有异于常人吧!”

【解读】

上章说态度很重要,接下来就记录了一个例子,通过一个案例来说明态度的功用。研究《论语》,我有一个心得,要重视论语中的对话,一方面要注意对话的人物及其个性,另一方面要注意从对话内容中发现端倪,作为了解孔子思想的佐证材料。

孔子周游列国之时已是国际知名学者,他不仅有渊博的学问,更有在鲁国从政的经验。因此,每到一国,常常有国君来求问。作为跟随的弟子,难免会有这样的困惑: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人来请教孔子呢?如果大家熟悉孟子,就会发现孟子一身侠气,傲视各路诸侯。一些想有作为的君王不是不想求教于孟子,往往是不敢求教于孟子。因为骄傲的孟子可能会在话不投机之时毫不客气地给他一顿教训。但是,孔子不一样,“容貌辞气之间,温而和厚,无一些粗暴;良而易直,无一些矫饰;恭而庄敬,无一些惰慢;俭而节制,无一丝纵弛;让而谦逊,无一丝骄傲”(张居正语)。各国诸侯大臣们与孔子交往没有什么心理负担,乐意就政事向孔子进行请教或交流。

应该说,子贡的回答有一些道理,但更重要的是从子贡的回答中,为后世人描绘了一个温厚谦和进退有度的真实孔子形象。

“守孝”中蕴含的学习之道

1.11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译文】孔子说:“当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父亲死后,要观察他的行为。如果他三年不改变父亲的一贯做法,这样的人可以说尽到了孝了。”

【解读】

这一章中孔子“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的观点,饱受后世批评。批评的人往往认为这是孔子用“孝”来禁锢人的证据。

我个人认为这是对孔子思想的误读。就《论语》而言,孔子的很多观点都是有针对性的,要么针对人,要么针对事,要么针对某个特定的社会现象。最典型的就是孔子谈“孝”,谈话的对象不同,孔子给出的答案和指导也不相同,这不是孔子没有原则,只是孔子因材施教罢了。在当时那样的社会环境,父亲在家庭中占绝对支配地位,作为儿子,父亲健在的时候,自己不能主事,最多只能是表达一下自己的志向而已。当父亲去世之后,儿子终于有了主事的机会,常犯的毛病就是急吼吼改弦更张,自作主张。但实际的后果常常事与愿违,胡乱折腾,倒霉的都是底层的广大民众。圣人教育的方法往往高妙,常用的法子是“以神道设教”,孔子用“天下通丧,守孝三年”的观点,提醒年轻人不要着急,利用三年的时间来仔细观察“父之道”,合理的部分要继承,不合理的要改革。只有等全面掌握情况之后,再去大有为,才能做到事半功倍。这其实就是学习中“如何做到继承与发扬”的问题,与“孝”没有多大关系。

原则第一

1.12有子①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②之道,斯为美;小大由③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

①有子:姓冉名求,字子有,通称冉有,亦称有子,比孔子小29岁,鲁国人。冉求生性谦退,是孔门弟子中多才多艺的人,深受孔子称赞。冉求长于政事,尤其善于理财,曾任季氏宰。他很能带兵打仗,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任左师统帅,以步兵执长矛的战术打败了齐国。趁这次得胜的机会,他说服了季康子迎回了在外流亡14年的孔子。后来由于冉求帮季康子聚敛民财,受到孔子严厉批评,但这并未影响他们师生间的关系,足见师生相知深厚。被列为孔门四科十哲(政事科)之一。

②先王:中华圣贤先哲。

③由:凭,靠着。

【译文】有子说:“礼的作用,以和为贵。先王传下来的道,以此最为美好。不论大事小事都是依此而行。但也有行不通之处,如果为了‘和’而故意去和,不用礼去节制,也是不行的。”

【解读】

孔子擅长的学术研究是“礼乐文化”,冉有作为孔门政事科的高材生,自然对老师所传之道有精深的理解。就礼乐文化而言,礼、乐都是形式,制订这一文化的目的是为了让社会各阶层各安其分,促进社会和谐。但到了春秋时代,礼乐文化只剩下一些外在表现形式,这些礼乐文化背后的文化含义被漠视,甚至经常被僭越。比如孔子的名骂: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就是鲁国大夫季氏,竟然在祭祀之时使用天子祭祀才能使用的舞蹈规格。这是典型的违礼僭越行为,所以,孔子非常愤怒,大骂不止。就学习而言,冉求的学术观点是: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样,才能坚持原则。但后来冉求也没有坚持住原则,与季康子一起,沆瀣一气,还助纣为虐。这是后话,不得不让人叹息,同时也可见坚持原则之难。

人生重要三原则

1.13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①不失其亲,亦可宗②也。”

①因:一说是姻,当“婚姻”讲;一说是恩,当“施恩”讲。我采用“恩”的说法。

②宗:尊崇的先人,引申为可以信赖、依靠的人。

【译文】有子说:“讲诚信要符合道义,这样做过的承诺才可以去实践。恭敬要符合礼的要求,可以远离耻辱。施恩于人,还不失去关怀之意,这样的人是可以依靠的。”

【解读】

冉有将孔子所讲的“信、恭、恩”三个概念进行了补充说明。

冉有的这段话可以看作是人生经验的总结,对现代生活也很有指导意义。首先,对诚信进行了界定,接受信约要符合道义,这样,承诺才可能去兑现。其次,对一个人的恭敬要符合礼制,这样可以远离耻辱。很多人不懂得这个道理,看见上级领导,奴颜婢膝。古时讲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就是强调人际关系相处的距离感。对一个人的尊敬,要有分寸,不能以丧失个人人格作为代价。有些人特别过分,做一些超出自己职责范围的事情来讨好上级,这就容易遭来无端的羞辱。施恩于人的时候,往往是因为自己内心的仁爱与悲悯,并没有附加其他什么目的,这样的爱才是真爱、大爱,具有这样大爱品质的人一定是值得信赖的。现在很多人做慈善,往往都附有一定的目的,希望或企图被关怀的对象今后予以回报。心存回报考量的关怀都叫虚假的爱,也叫“恩失其亲”,不值得颂扬和赞美。

注意,这里“因”有两种理解,一种是“姻”,古时人们认为亲戚比较可靠,所以,通过婚姻成为亲戚,就可以依靠了;另一种是“恩”,就是施恩于人的意思。从语言逻辑来看,前两个概念“信”“恭”都是人内在的德行作用于外的表现,如果把“因”理解为“婚姻”,从语言逻辑上讲不通。所以,我认为这里当“恩”讲,与前面的逻辑可以保持一致。

好学难称

1.1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①有道而正②焉,可谓好学也已。”

①就:靠近。

②正:修正。

【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温饱,居处不求安逸,为事勤勉,出言谨慎,又能常常向有道的人请益,以修正自己的行为,这样算得上是好学了。”

【解读】

读完整部《论语》,不难发现“好学”的称号,孔子一生只许了两个人:一个是弟子颜回,另一个是他自己。在孔子的眼里,好学的标准是:在饮食上不强求温饱,在居住上不强求安逸,勤勉任事,出言谨慎,常向有道德的人请益,以修正自己的行为,这样才能称得上好学。

一个人如果在生活上有较高的要求,那么,他很容易陷入各种物欲的诱惑之中,在学问和精神追求上很难有发展。被孔子称为“好学者”的颜回就是几乎不计较生活的困窘,粗茶淡饭,穷居陋巷,一般人都受不了,但是,颜回却自得其乐,所以,颜回能成为孔子最欣赏的学生。

学无止境

1.15子贡曰:“贫①而无谄②,富③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④’,其斯之谓欤?”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①贫:会意字,因财物分散而少。在古时经济困窘为“贫”,地位低下为“贱”,贫与贱虽然义近,但还是有显著区别。

②谄:献媚、奉承。

③富:多。钱财多为“富”,社会地位高为“贵”。

④切、磋、琢、磨:古时要把骨头、象牙、玉石、石头等加工成器物所经历的四种工序,意思是要精益求精,追求完美。

【译文】子贡问:“贫穷却不谄媚,富有却不骄傲,这样的人,老师认为怎么样啊?”孔子说:“可以了。但不如贫穷而乐道,富贵而好礼的人。”子贡说:“诗说‘要像加工玉石象牙一样,切磋它,琢磨它’,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吧。”孔子说:“赐啊,现在开始可以和你谈《诗》了,告诉你已往的,你就能推知未来的。”

【解读】

古时候一个人有名有字,名是供先生长辈称呼或自己谦称时使用,而字是供平辈或他人来尊称的。比如诸葛亮,字孔明。在《三国演义》中常见到别人称呼诸葛亮为“孔明先生”,几乎没有“亮先生”,诸葛亮只有自己称呼自己的时候,才称“亮”。

这里“赐”是子贡的名。子贡家资千金,据说孔子周游列国的经费大多都是子贡提供的,也许子贡当时还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商业家。本章记录的内容是既富且贵的子贡与老师讨论起人生追求。

子贡问:“贫困之时不巴结权贵,富贵之后不骄傲看不起人,做到这样怎么样啊?”如果这是一个电影场景,不难发现有这样一个特写,子贡为自己的观点有些洋洋自得。孔子肯定了子贡的答案,但提出了一个更高的标准,认为子贡的标准比不上贫困之时能安贫乐道,富贵之后能守礼好礼。就人性和当时社会现象而言,穷困之人容易不讲原则胡来,富贵之人容易僭越礼制讲排场。子贡是一个语言大师,立马举一反三,想起《诗经·国风·卫风》上的句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在学问追求上要努力做到精益求精。孔子对子贡的举一反三和聪慧大加赞赏,认为可以和他讨论更高深的问题了。

学而为己

1.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①,患不知人也。”

①不己知:是“不知己”的倒装句,意思是不了解自己。

【译文】孔子说:“不必忧虑别人不了解不知道自己,应该忧虑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

【解读】

孔子认为君子务学,专务为己,不求人知。如果一个人是非不分,贤否颠倒,进退不明,这样的人自然学问就不会有成就,也不会懂得与君交,与友交,与人交。所以,这里孔子强调做学问要立足追求学问本身,不要追求那些被人知的虚名。学问立起来了,自然会被人知。

【附录本篇未录章句】

1.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译文】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级的,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好喜欢触犯上级,而喜欢犯上作乱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根本建立了,为人处世的原则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做人的根本。”

1.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假装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德就很少。”

1.5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译文】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谨认真办理国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节约开支,爱护官员,役使百姓要不误农时。”

1.7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译文】子夏说:“一个人能以敬重贤人之心,来替代爱好美色之心;侍奉父母能尽心尽力,服事君主能牺牲生命,与朋友交往能诚信不欺。这样的人纵使他说没有读过书,但我一定认为他很有学问。” baVsjrIHvoalNIJ4oQ/JqXbbkMmx9GSsGPGVgKG9D7uh4cMta3b46PpZdaTVuNM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