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为什么要写《论语的逻辑》这本书呢?在写完了这本书的最后一刹那,我猛然想到了这个问题,而且觉得这个问题应该被回答。

我祖父是前清的秀才,父亲在1949年前也教过私塾,他们对《论语》非常熟悉。我最早接触《论语》不是从书本上,而是从祖父讲的故事里听来的。有两个故事我至今依然记得,一个是公冶长会鸟语,另一个是闵子骞芦衣顺母。为什么会记得这样两个故事呢?因为我生长在农村,平日里见到各种各样的鸟儿,如果能听懂它们的话将是多么美妙的一件事情,那是儿童时代一个美丽的梦想。记得《芦衣顺母》的故事主要是因为祖父的教诲,祖父七十多岁的时候得了眼疾,看不见东西。那时候我几乎就是他的眼睛,常常帮助祖父做一些事情。祖父给我讲很多传奇小说、奇闻轶事,尤其一些关于孝道的故事,二十四孝的故事基本上都讲过,但《芦衣顺母》的故事我记得最清楚。为什么呢?因为当时家贫,冬日里冷飕飕的,我也有和闵子骞一样的愿望:能穿上温暖的棉衣。儿时的我并不知道这些人物与《论语》有关。

少年时代与《论语》的再次会面不是因为喜欢,而是因为批判。在中学时期有篇课文叫《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面有鲁迅先生对《论语》的批判,鲁迅先生批判了私塾里的老师摇头晃脑地背诵着了无生趣的“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孩提时代的我对鲁迅先生儿时百草园的各种趣事,及其对《论语》的批判颇为认同。后来,又读到一篇课文《两小儿辩日》,其中孔子的形象也不怎么高大,再加上当时社会对孔家店的批判,因此,青少年时代对孔子、对《论语》没有什么好印象。

后来,我经历了很多的人生不如意和挫折,尤其老父亲的离世对我打击很大。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做深刻地自我反省,想起了父亲曾经给我讲过的话:儿啊,如果有一天,你觉得自己走投无路了,你就去读读《易经》和《论语》,《易经》会教你理性选择,发现方向;《论语》会让你看到自己的过失,重新出发。因此,我才开始找来这两本书,半懂不懂地读着。说实话,这两部著作年代久远,很多词句晦涩难懂,很难读得下去。但我读古文有一个方法,就是先从白话看起,熟悉了基本内容之后再回头看原著,正音辨义,推敲细微之处。我记得当时读完《乾卦》之后,热泪潸潸,早听老父之言,人生何至于走得如此坎坷。《乾卦》:“初九,潜龙勿用。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乾卦说年轻人刚走上社会,德望不足,要专注于修身积德提升学问,可我却不知天高地厚乱说乱动;乾卦说年轻人稍有成就之后,要懂得谦逊之道,积极与上级领导做好沟通,可我恃才傲物,经常顶撞领导;乾卦说人到中年,要谨言慎行,可以无咎,可我却言行无状,妄作妄言。所有不该犯的错误我都犯了,我恍然大悟:人生如此坎坷颓唐,怨不得别人,都是咎由自取。那一刻,我才真正开始懂得“畏圣人之言”的道理。

等自己走进了《论语》的门里,才体悟到《论语》的精妙:有时它像一面镜子,你对着它,能照见自己的缺点;有时它像一位全能的老师,从学习、生活、为人、处世等方面给予你全方位的指导;有时它又像一部历史,囊括家国兴衰、人物命运、文化民俗,既厚重无比,又鲜活生动;有时它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思想史,记录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独特的价值体系、独特的社会观察视野。如此等等,我觉得《论语》是最中国化的东西,需要好好传承。

在一个非理性的时代,孔子与《论语》一起遭受了批判,很显然,这样的批判也缺乏理性。尤其是名人的批判,更加影响了青少年对中华文化经典的学习兴趣。比如鲁迅先生说“封建礼教杀人”,我对此一直存有不同看法。因为礼的出发点不是为了“杀人”,而是为了“立人”,为了和谐人际关系。我认为只有人才能杀人,或者时代才能杀人,这与礼实在没有丁点关系。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可是人性却仿佛还在原地打转,甚至倒退。这是为什么?因为人性教育不够。所谓人性教育就是让人具有人性,远离动物性,把人与禽兽分开,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专注于知识与能力的教育只能让人越来越动物性,培养的也只是披着人皮的动物。而《论语》等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正是人性教育最好的教材,曾经有一代人没有认真地读过它,我希望这样的文化悲剧不要再重演,所以,我有了解读《论语》的冲动。

当决定开始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才发现这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一方面前人之述备矣,关于《论语》的译注、解读等有太多的版本;另一方面,在各种译注的细微之处又有较大的差异,如何甄别和选择都需要考证,寻找佐证也是一项非常繁琐复杂的过程。因此,就这样写写停停,过了五六年。

最近五年,我一直在为高中的学生开《论语》选修课,如何把《论语》选修课上得生动有趣并让学生喜欢,这是我常常思考的问题。我也经常和学生交流,询问他们是否喜欢《论语》,大多数孩子都说不喜欢,主要原因就是《论语》太教条,太说教,干巴巴的,但孩子们说喜欢我讲的论语故事和与《论语》有关的历史。一下子我全明白了,我要做的事情是把《论语》变成学生喜欢阅读和欣赏的教材,带领他们走进《论语》的门里就好,至于孩子们所得所悟,则靠机缘。我确定自己不是要做学术性的《论语》研究。

有了大方向,我就开始用编辑教材的思维来研究《论语》。在研究中我发现《论语》不是散乱的一堆哲言,篇与篇之间、章与章之间还是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所以,我开始尝试沿着逻辑的方向来研读论语,以下是自己的一些体会:

1.编辑者的基本逻辑

《论语》共二十篇,篇与篇之间不是孤立无关的,章与章之间也不是简单的累加,而是有明显的逻辑关系。比如最后一篇《尧曰》就是全书的总论,其主要内容是尧禅让帝位时对舜说的话,商汤在伐夏桀时祷告天帝说的话,周武王伐商纣成功之后分封诸侯说的话。这些内容都不是孔子与孔门弟子的言谈,为什么要加在这里呢?编辑者是想在这里做出总结,表达孔子的思想是“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以强调孔子思想的正统性。再比如全书以《学而》开头,最后以“学至三知”结尾(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不知言,无以知人),这也是做到了首尾呼应。诸多地方都有这样典型的逻辑关系,正因为有这样的逻辑关系存在,就不能把《论语》中相同观点的章句集中在一起讲,我曾经犯过这样的错误,后来发现不妥当,破坏了原有的语境,有时候容易断章取义。

《论语》每篇都有一个中心思想,这个中心思想往往由多个话题共同来呈现。因此,章与章之间会有一个话题章,也就是由某一章开始,引出某一个话题。

比如《微子第十八》

18.1微子去之,箕子为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

18.2柳下惠为士师,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18.1章是话题章,引出“仁人”的话题,18.2章举柳下惠的例子,来解释为什么微子、箕子、比干为仁人。就是因为他们具有和柳下惠一样的品行,要始终以“直道事人”,不愿意以“枉道事人”。

2.话题的基本逻辑

以《八佾第三》为例:

3.1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3.2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3.3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3.4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3.5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3.1由鲁国权臣季氏僭越祭祀之礼开始,引出礼的话题;3.2用孔子的嘲笑来批评季氏三家不懂礼;3.3用孔子的感慨来批评鲁国的贵族们只知道享用礼乐浩大的形式,却不了解礼乐文化背后的实质;3.4用一个学生的问题,来揭示礼的质:礼是为了帮助人们恰当地表达情感。

前面四章环环相扣,那么关于第五章的争论就有了合理的推论:

一种解释认为,3.5孔子说:“夷狄小国有君主,但不知礼仪,不如中原各国没有君主,但仍懂礼仪。”

一种解释认为,3.5孔子说:“夷狄这样的偏远小国都有君主,不像中原各国的国君已经名存实亡了。”

我个人认为孔子一开头就用愤怒的语气讲“礼崩乐坏”的现象,“礼崩乐坏”最严重的程度就是“无君无父”,这是孔子深深忧虑的。以孔子所在的鲁国为例,鲁国国政被季氏三兄弟把持着,国君对朝政力不从心。因此,孔子才伤感地说这句话:化外之民尚且知道有个首领,而文化煌煌的华夏诸国明明有天子有国君,可是都当他死了不存在一样。这种感慨是由僭越礼乐行为而引起的,所以,第二种解释更符合话题的逻辑。

再比如“17.25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阳货第十七》)”,这是使孔子饱受批评的观点,认为这是孔子歧视女性的罪证。

如果用话题的逻辑来分析,就会发现孔子这句话观点的重心不在“女子与小人”上,而在“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因为这一篇列举了很多违反礼乐文化和道德修养的例子,所以,孔子这句话是想说明这样一个道理:女子和仆人因为没有受过礼乐教育,所以,他们在处理人际关系和表情达意方面就手足无措,往往发生偏差。因为在孔子时代女子和奴仆是没有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的,有的甚至是奴隶。这里只是孔子举的一个例子而已,根本没有丝毫歧视女性的意思。

3.对话者身份的逻辑

《论语》中常常同样一个问题,却往往有多种答案。初学者往往容易陷入追求答案是非的歧路上。其实,孔子谈话内容的深度往往与对话者身份、性格特点、学问道德修养深浅有关,不同的身份、不同的性格特点、不同的学问道德修养,孔子都是分别予以针对性指导,这是孔子的因材施教之法。但基本逻辑是对话者学问修养越高,孔子的答案往往会越精彩,内容也越形而上;对话者学问道德修养越浅,则孔子的答案越简短,内容往往偏向于具体方法(即告诉学生怎么做就好)。

比如在《论语·为政第二》问孝:

2.5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子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2.6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2.7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2.8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这四章都是在问孝,为什么会有四种不同的答案呢?

原因就在对话者的身份。

孟懿子是鲁国的大夫,贵族们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僭越。父母去世了,有的人恨不得用天子之礼来安葬,只求丧礼排场的浩大,却让父母死了还背上一个僭越的恶名。所以,孔子说“无违”,不要违反礼制。

孟武伯是孟懿子的长子,他还是个年轻人。贵族子弟的毛病就是追求声色犬马,年纪轻轻把身体搞得一塌糊涂。所以,孔子教育他爱惜身体,不要让父母担心。

子游是孔子学生,胸襟宽广,见识不凡,所以,孔子就直接告诉他答案:孝原心不原迹,要做到心敬。

子夏是孔子学生,笃信谨守,做事容易迟疑不决。所以,孔子教育他尽孝不只是代劳、奉养那么简单,最难的是始终保持温和的容颜对待父母。

4.语言的逻辑

语言是有逻辑的,这一点毋庸置疑。所以,要借助语言的逻辑性来理解一些细微的地方。比如《学而第一》的开篇:

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里对“习”“说”“朋”“乐”四个关键词的解读会影响到对整段话的理解。“习”是理解为“复习”还是“实践”?“悦”和“乐”都可以理解为喜悦高兴吗?有没有区别?区别在哪?

如果用语言的逻辑进行追问和判断,我们至少可以排除一些错误的选项。

比如,复习会让学习者产生喜悦吗?肯定不会。那会是什么让学习者产生喜悦呢?从字词的源头找,“习”是从幼鸟在太阳下练习飞翔中取象,最后会意而来,实践了,掌握了父母教给的技术,才会产生成功的喜悦感。所以,这里的“习”可能要理解为“练习、实践”。

“悦”取象于泽,平静的水面下倒映着美好的景色,所以,“悦”表示的喜悦是内心的多一点,意思是偷偷地、暗暗地、不形于色地喜。“乐”这个字取象于乐器,意思是这样的喜悦有外在的表现形式,不是偷偷地,暗暗地。

这样对整段话的理解就容易了:

孔子说:“学习了,并且有机会去实践体验,这难道不值得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与我切磋学问,这不是很快乐的事情吗?别人不理解,却不感到恼怒,这不是很具有君子的风范吗?”

这段话三层意思,但要正反结合起来理解:第一层,学用结合是学问成长之道,学问成长了可以让人喜悦。但在没有成长体验之前呢?学习可能就是艰苦的,甚至是痛苦的;第二层,有人慕名而来切磋学问是快乐的,但没有出名之前呢?学习可能是寂寞的;第三层,别人不知道,不理解时,要有淡泊名利的君子风度;不妄自菲薄,也不要轻易放弃。学习需要执着与坚守。

这就是一个学习成功者给学习者的一种告诫,或者是他自身学习体验的总结。

再比如《论语·学而第一》:

1.13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这里的“因”如何理解?一说当“姻”理解,一说当“恩”理解。就本句整个语言逻辑来判断,第一句讲“信”,第二句讲“恭”,“信”与“恭”都是人内在德行的外在表现,所以,按照句式的逻辑,在这里理解为“婚姻”就说不通;如果理解为“施恩于人却不失关怀之本心,这样的人是可以依靠的”,也就是施恩不图报,就是单纯地关爱他人。当“恩”讲也是德行的外在表现,这样理解起来可能更合理一些。

当然,还有时间顺序的逻辑,历史事件的逻辑,还有孔子思想的基本逻辑,等等,这些都可以作为研读判断的依据和方法。

说到这里,我不知道是否已经把问题回答清楚了,但我知道自己尽力了。为《论语》尽到了一份责任,这才是我最欣慰的。

本书完稿之后,我第一时间将书稿送给曾传智先生审阅,曾传智先生给予了我很多宝贵的意见;另外本书稿的校审工作基本都是由小友郑韬老弟完成,他也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在此一并深表谢意。

在写这本书时,我参考、引用了诸多先贤前辈的观点。我以1990年3月中华书局出版的清人刘宝楠《论语正义》为底本,参考了明张居正《讲论语》、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辜鸿铭先生的《论语讲义》、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傅佩荣先生的《论语之美》、钱穆先生的《论语新解》、李零先生的《丧家狗——我读〈论语〉》等,这里一并感谢!为了便于读者对孔子以及孔门弟子有更清晰的了解,我从《史记》中节录了《孔子世家》和《仲尼弟子列传》,一并作为附录。

刘天华2016年5月于浙江台州文武山庄 N3EZaHXK/ngKwvuqbXhkHLONp15gcQJQc3FL/HOIhsYgKPlVRTVP46PM/8PiP4Y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