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你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惨,你只是太敏感

我不是个十分敏感的人,不对,应该说十分不敏感。

曾有人喜欢我好几年,我一直把人家去性别化,弄得像自家的亲兄弟姐妹;也曾经有情敌在排练话剧时借着台词骂我,弄得下面一干人挤眉弄眼笑倒一片,结果我半点没听出来,也跟着别人笑得前俯后仰。吃毕业散伙饭的时候有无数个同学说我:“你什么都好,就是有时很傻缺。”

对此我强烈反驳:Pay attention!这是钝感,不是傻缺。

由于钝感,有时我会被别人说成冷漠。

初中毕业时听到这样惊悚的人格评论,真是吓了一大跳。女同学说我外表热情如火,其实内心冷若冰山。我当时心想,冰山不是用来形容高贵冷艳的吗,比如小龙女什么的——可我显然不是啊。

我问她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她诡秘地笑笑,以为我的着急与仓皇是因为伪装了这么多年被人一朝揭穿的窘迫。她说,其实她住得离我家很近,有好几次在街上都遇到我,但这么多次跟我打招呼,我从来没理睬过她。

我什么时候有不理她了,我怎么完全没印象呢?

虽然我有时在路上遇到个半熟不熟的人,恰好人家又没有看到我,我真的会装作什么都没看见默默地溜过去——因为我确实很懒又很怕麻烦,担心打了招呼又要绷起脸微笑,绷起微笑还要花时间来寒暄,但我还没有懒到失去做人的基本礼貌,特别是人家都站在面前跟我Say Hello了。

所以她跟我打招呼的时候,我一定是真的在看天,出神发呆漫无边际地想着一些漫无边际的事情。而且我近视,虽然不算太严重,但五米开外的人除了最亲近的人之外,我基本上无法凭借动作来识别了。

女同学说,我那时的反应让她心里挺难过的,一度怀疑自己是个不受欢迎的人。

我被这突如其来扣的帽子压得不能喘息,虽然万分委屈,嘴上也只能连连道歉。

不过,后来这种事情多了,我也习惯了,有的人就是这么敏感。

有个做心理咨询师的朋友,说这样敏感的人通常是因为自我价值感很低,特别需要爱和关注。他们敏感,所以善于发现并搜集事物的蛛丝马迹;他们多思,所以也很善于以小见大和无中生有。

朋友说这个心理过程很有意思:我感觉要受到伤害了,所以我先撤,因为这样我就可以保护好自己。他们假设了会被拒绝,于是在被拒绝之前,他会先拒绝别人。

通常这样的人说白了就是自我意识过剩,无论自己想什么,做什么,都希望别人马上能察觉,立刻能理解,并且给出积极和及时的回应。

有一对上情感修复节目的男女嘉宾,他们结婚三年,她觉得他不爱她了,常常一个人蹲在墙角流泪到天明。男嘉宾觉得好冤,说我怎么不爱你了,我不爱你能跟你结婚,不爱你能ID、IC、银行卡通通都给你密码?

台下笑场,主持人女嘉宾问:“那你觉得他不爱你的表现是啥呢?”

女嘉宾也委屈:“他在家陪我看电视,十回有八回打瞌睡;出去逛街试衣服,问他意见就只知道说你穿什么都好看,不用想就知道他在走神……”

男嘉宾惊愕:“不说你好看,那你希望我怎么说?说你是个死肥婆?”

他是个地道的“码农”。每天在公司勤奋地写代码,脑子里飘荡的全是各种程序的命令,回到家累得要死,反应迟钝很正常。但他有时间真的都在陪着她,他不觉得那些“欧巴”有什么看点,尿点和困点倒是很多,所以常常在不知所云中梦周公。至于压马路购物,以他的审美确实给不出什么意见,因为他真的觉得每件都挺好的呀。

这样有什么错吗?他不明白她为什么觉得受到了伤害。见着她哭,大半时间不知道她在哭什么,他总觉得女人就是比较敏感,大概生理期又快到了,从来不曾想过,原来自己回答慢一拍也会让她失落,神经缺少感触也能走上离婚的道路。

主持人一针见血地对女嘉宾说:“我认为你丈夫没变,他还是爱你,还是个朴素的男青年。问题是你,如果不能忍,为什么一开始要接受他?”

女人说不出来。

节目中的情感导师分析说,女人还是个心思细腻的姑娘,男人却不是那个还在恋爱状态的小伙——他的荷尔蒙已经正常了,不可能再像以前一样对已经变成老婆的女友那么敏感,因为他把她当成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我们都会经历这个阶段。普通人不会特别在乎它,感到很正常,也就过去了。而特别敏感的人,这个细微的变化就会成为情变的节点。他们会觉得对方伤害了自己,人生惨淡无比,其实这时候别人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所以,我们有时真不是自己太惨,而是心理太敏感。不仅仅是情感,生活里其他一些不如意的际遇也是如此。

善感没什么不好。有颗善感的心能体察到人间很多细微的美丽,从而产生更丰富的情绪。但多愁善感就不好了。太敏感有点像严重过敏,人生处处都是过敏源,碰到点什么都觉得身体不适。 TdPZMWdif5nwa9BvvAyt6/qzR+ev+Ccs6XrwB55mnNOltXBvIJxM51orX+uWxek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