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1章 自控力的强弱决定成败

对于人类来说,我们的自控力本身就是一种无法解释的神秘力量。毫无疑问,自控力是我们每个人都很熟悉且又十分实用的能力。虽然有人认为人类并不具有精神性,但却从未有人怀疑过人类意志所产生的力量。虽然在自控力的来源、基本原理、功能、局限性以及它所起到的积极作用等方面的看法见仁见智,但是,没有人能否认,自控力是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里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那么,到底什么是自控力呢?有人曾经这样定义:“自控力是一种有意识的心理机能,在那些各种经过慎重思考的行为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可是,在对自控力界定时,“有意识”这个限定词是不是非用不可?这的确值得商榷。因为在我们的生活中,一些看似“无意识”的行为也许正好能体现出一个人的自控力。而其他一些表面上看起来与个人意愿毫无关系的行为,却有可能是有意之举。一个人的所作所为只要是出于自愿,那他的这种行为就必定经过了一番慎重思考,因为就算完成这一行为耗时很短,思维也仍然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思考也好或是人们在思考指导下作出的行为也好,往往并不一定都是有意识的。这样看来,将自控力界定为“一种可以引导自我的力量”是比较理想的解释。

一般来说,自控力常常同人的自身感受和知识一起发挥作用,但是,我们绝不能因此就将自控力同自身感受和知识画上等号,也绝不能将自控力与欲望和道德观念混为一谈。我们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就能说明这一点:一个人做某件事情时可以只凭感觉而不顾自己的意志。当然,这个人也可以凭借自己的自控力来摆脱个人情感的困扰。自控力发挥作用的全过程并不一定总会为我们所熟知,有时它也会以一种不易被人察觉的隐秘方式暗地里进行。但是,一般情况下,假如一个人能够完全处于自控力的支配控制之下,那么他就会对来自欲望、情感和感官的力量毫无知觉。对于自控力来说,它既可以让自身的行为处于社会伦理道德的支配之下,也可以将道德观念抛在一边,置社会上的各种道德规范于不顾,并按照其他某些因素来支配自身的行为。

自控力引导我们指引自我

自控力是一种做人做事的方式,它可以成为人们灵魂思想和肉体行为的指导者。实际上,就像洞察行为并不是由洞察力所指挥的,人们思想所勾画出的蓝图也并不是在想象力的帮助下完成的一样,人的意志也并不是由自控力所指挥的。

自控力指的是能够进行自我引导的精神本身。

罗伊斯说:“从狭义范围来说,自控力一般指的是人们精神生活的全部,我们所做出的各种各样的行为都处在这种精神生活的引领之下。”对于个人来说,只要学会了如何运用这种有益的力量,就能形成一种意志。我们在这里所谈到的意志其实指的是自控力的外在表现。

任何一种意志都能对人的心理行为和肢体行为产生一种额外的心理指引。而自控力会外在表现为思想和身体对意志的认可。

在这个世界上,人们不可能去试图做一些自己根本没办法完成的事情。比如,没有人会下决心将本已经残疾的胳膊重新抬起,也不会有人下决心在不借助任何机械的情况下飞翔在天上。虽然以上这些事情成为现实的可能性极其渺茫,但有时候人们的头脑里也许会冒出想做一下尝试的想法,不过,他们绝对不会从心底里决定非做这件事不可,因为他们根本就拿不出勇气去面对这种不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的事情。

自控力不仅是静态的还是动态的。它既是一种引导人类行为的力量,又是人类为了满足这些目的所进行的行为本身。因此,一旦某个人能够在某件事情或某些事情里表现出非常大的决心和力量,人们就会认为他是一个“自控力非凡”(这里的自控力显然是静态的)的人,当然,这种自控力的特性主要是由他的决断或行动的力度大小还有维持时间的长短来表现的。而正是在这一过程中,自控力由原来的静态变成了动态,也就是说,这个人的决断转化成了自我指引下思想的行为表现。

同时,自控力也可以被视为一种能量。一个人的自控力是坚强还是薄弱,是发展完好还是存在障碍,就是根据其能量大小程度来进行判断的。摩尔人的领导者莫利·摩洛克罹患重病,正当他已病至无药可医的地步时,摩尔人与葡萄牙人之间突然爆发了一场激烈的战争。在战争发展至最关键的时刻,原本躺在病床上已经奄奄一息的莫利·摩洛克竟然一跃而起,将自己的部队重新召集在一起,带领他们夺取了战争最后的胜利。可是,就在战争结束的那一刻,莫利·摩洛克的精神体力早已消耗殆尽,马上与世长辞了。

当一个人下定决心要做成某件事情的时候,自控力就率先代表着完成这件事情所需要的一种精神力量。假如说一个人的自控力非常顽强,那就代表着他可以凭借自身的自控力、自己的身体或是其他事物,运用强大的能量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就像爱默生曾说过的那样,“自控力是一种能激励整个人的冲动”。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可以将人们的思想视为电池,其个体的大小和容量决定着其所释放电量的大小。电池内部体内储存着许多能量,只要操作适当,这些能量就会转化成为强大的电流,释放出来。人,亦是如此。如果一个人受到了某些特殊情况或特殊事件的刺激,就会表现出一种强大的自控力,受此激发,这个人就有可能爆发出超乎寻常的能量。因此,自控力可以被视为一种积蓄起来的,能够让数量剧增,质量得以提高的能量。

自控力不只表现为一种动态的思想力量,还表现为一种人们对某种目标孜孜以求的力量,我们这里所说的目标既可以是短期的、触手可及的,也可以是长期的、远在将来的;既可以仅体现在人们做人做事的一些小细节中,也可以涉及人一生所经历的所有复杂利益的集合。自控力在日常生活中完成某事时起到的作用决定着它在长期目标中所能起到的作用。自控力往往会在毫无关联的偶发事件中表现出强大的力量,而一旦涉及某一事件的整个过程,或是一些与整个人生的宏伟目标相关的事,自控力可能就会显得力有不逮。这也就是说,在很多时候,一个人的决心都并不很坚定,所以,他的自控力无法经常维持很长的时间,也不能在一系列行为中保持下去,因此他也自然无法凭借自控力来完成长期的目标。所以,对一个人自控力进行训练和提升,是关系到一个人一生是否能取得成功的重要一环。

自控力帮我们作出判断选择

曾经有一位法国作家这样说过:“自控力其实就是人们为了实施某一行动所做出的选择。”事实上,这种说法并不是特别准确,原因在于能够进行选择的不是自控力本身而是人。可是,如果从广义的角度看,自控力也可以被定义为“一个人应该选择做什么”的力量。

一般情况下,这样的选择都会紧随自控力其后而进行,而一些相应的行为则与自控力相伴出现。人们常常会在自己精神上和身体上的允许范围内,根据自己所作出的实际选择来行动。而如果条件不允许,那么就算人们的内心充满着渴望,在主观上也不会选择去行动。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人们所进行的选择都含有理性因素。人的自控力只会在有足够充分的选择理由时才会出现。这种足够充分的理由完全能够形成一种动机,并被人们拿来当成行动的根据。而一旦某种动机得到了认可,人们就会选择好恰当的行为去遵从这种意志。当然,也许还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许多人在实施某种行为之前似乎已经对其理由表示认可了,但却迟迟下不了决心将其付诸实践,这到底是为什么?答案是,也许还有其他一些不能采取行动或能为采取相反行动提供充分根据的理由存在于他的潜意识之中。

因此,我们总结出了四个与自控力的行为相关联的步骤:第一,将要做的事在头脑中清晰地勾画出来;第二,把即将做某事的动机以及行动理由在头脑中展现出来;第三,在头脑中先形成一个十分充分的理由;第四,以此理由为依据,下定决心开始践行自己的意志。

在乔塞亚·罗伊斯教授的著作中,有这样一段话:“人们不仅可以感受到自己的行为和观点态度,而且往往还会在自己的行为和观点态度的重视程度上有所不同。对于某些事物,人们也许关注得比较多一些,但对于另外一些事物,就会关注得比较少一些;同样,在一些具体的行动以及行为上,人们这次会选择一种倾向,下次也许就会选择另一种倾向,目的是使得自己的目标和愿望得以实现。”

人们在动机的指引下可以达成某种意愿。动机与行动的意愿是不可以被完全区分开来的,原因在于,导致意愿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动机。假如你非要搞明白动机与意愿之间所存在的细小差异,那么也许最终只会得出二者之间基本毫无差别这个荒谬的结论。而实际上,两者本来就是一回事。虽然动机必须得到充分理由的支持才能将自控力唤醒,可是这种理由只是其中的部分原因,而并非是导致自控力直接发挥作用的力量。只有人,才能直接对自控力产生影响,才能为下决心找出充足的理由。归根结底,行为的最高统帅者是人,自控力生来就是国王!而动机充其量只能被当成是行为的条件,却不能成为行动的理由。在理性的思考面前,动机是绝不可能成为起决定作用的条件的。

自控力让我们享受“自由”

“意志的自由”,这样的说法好像不够简洁。与这一说法相反的另一种说法就是“意志的束缚”。实际上,我们即将要探讨的“意志的自由”指的就是意志的存在。假如一个人连自己能够做的事情都无法决定,那他就算不上是一个完整的人。

也许有些人的思想中根本就没有自控力,但假如它确实存在,那它毫无疑问就是自由的。自控力也许是脆弱的,可在这种脆弱的束缚之下,它终将会得到自由。没有什么东西能将人的意愿束缚住。意志本身并不具有感知能力,唯一能感知事物存在的是人的感官;当面对某种选择时,意志本身并不会感到渴望或抗拒,唯一能对其产生好恶之感的是人的情感;对于一个目标来说,意志没办法判断其本质和价值,唯一能作出判断的是人的智慧;意志也无法去衡量一个目标或一种选择,唯一能对其进行衡量的是人的良知和道德感;意志无法对各种目标进行衡量和比较并做出最后的抉择,唯一能做出判断选择的是人的理性。

作为人来讲,其自身的智慧、洞察力和判断力都不可能是无限的,因此,当人们难以对各种动机进行思考和做出判断,甚至没办法断定哪一种动机应该起主导作用也就在所难免,可是这种人的身上所存在的弱点,并不属于人的自控力范畴。这些弱点根本就与自控力无关。根据自控力的定义,不管是谁,不管这个人自身是否受到了束缚,其意志都是自由而不受制约的。其原因在于,无论哪种约束都会随着人的不断成长,随着其教育程度和道德观念的不断变化而被慢慢解除,如此一来,人就可以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从某种意义来讲,人一般都可以为所有动机找到充分的理由,当然,为疾病所困扰是个例外。

在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过这种经历:有时头脑中会冒出一些邪恶的想法,但随后这种想法又会被自己克制住。其实这种对邪恶想法的克制,正是因为人们总是倾向于选择那些具有道德感的动机的结果。当然,邪恶的思想和行为在一个社会中横行无忌这种现象也是存在的,而我们对此的解释是:一旦得到了自控力的许可,邪恶就会开始放纵它的贪欲。一种充满智慧的力量,一种能够树立目标且对目标执着追求的力量,可能会对一些能指引它正确前进的行动准则视而不见,直至最终失去方向,永远也到达不了它既定的终点。

塞缪尔·约翰逊曾说过:“一个人一旦依赖情绪和感觉去做所有事,就会渐渐向它们屈服,并最终完全被它们所控制,从这时起,这个人就不再是自由的了,或者说他早已经丧失了原本真正的自由,而实际上,这两种说法是一个意思。”对所谓“必要性”这样的说法,我想没人会相信。比如说,某个人提出了一些我从来不曾听过的论据,就算我暂时没有办法去对这些论据进行反驳,可这并不代表我已经相信了它。如果一个人具有高尚的品格,就应该执着于为使自控力得到正确发挥找出充分的理由。

自控力也必须遵从一定的规律,符合普遍的生命法则,并按照它本身的内在规律发挥作用。一旦自控力违背了规律,它也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自控力是一种思维上的机能,因此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的性格、社会环境还有道德伦理。但是,自控力的所有特点都表明,无论哪种意志都应得到充分理由的支持并遵循规律否则就毫无意义。违背规律的意志不仅谈不上是自由的意志,甚至就连意志也算不上。违背规律的意志是变化不定的,而这种变化不定则代表着人的思想中存在着某些容易受到影响和干扰的不确定因素。假如一个人一直无法脱离这种状态,那他就和一个千依百顺的奴仆没有什么分别。这样人根本没有办法去通过明智的行动来实现一个既定目标,当然也无法走完自己所选择的道路。

只有发自于内心的自控力,才可以保持一种自由的状态。可要真正做到“发自于内心”,就必然得遵从一定的规律。自由的实质就是规律。所谓“自由”,其实指的就是它们任何活动都不会为其内在规律所阻碍。自控力既不能超越其本身,更没有必要超越其本身的自由。鸟儿可以逍遥自在地翱翔于天空之中,却不能够自如地畅游于水中。鸟儿这种飞翔的自由是由其本性所决定的,而这种自由之上的束缚却并非是鸟儿自身的缺陷。这与自控力本身的自由不受个人思想的局限是一个道理。

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就一些有关自控力的问题进行了大致了解。而这样做主要是为了让大家能对自控力在生命中所处的地位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从而激发你去训练自己所拥有的这一最崇高的能力,这些训练会让你受益颇多。当然,这样的训练也需要你付出一些代价,但在付出的同时你也将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快乐。

我无法准确地告诉你这本书究竟会为你们提供多少帮助,因为能受益多少完全要看你们自己。qJcCSJdeJD3hwc5K6rdcRv9zdSacgYRwHDSFn2jVr6xUX1kkc5B6r9rnXcLgk0n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