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极功精解
刘光斗
编者按: 本文为《太极功精解》刘培一手抄本原文,是刘光斗不同时期的太极门功夫体悟记录,由四篇独立文章组成。编入本书时文字未擅做改动,仅就原文的句读加以整理。因在转抄过程中部分语句出现错漏等问题,在注释中略作说明。署名“刘正刚”“刘光魁”均为刘光斗曾用名。
刘正刚
我并不精于太极拳术,我就不佩来作这个题目。况且论到太极门精到的堂奥,也不许我来讲话,就是许我夸海口
。况且世上不知名的高人多着哩!但我十年以来并未曾听见哪一位老师傅讲过这个题目,这个题目自然是不许我来讲了!自然也有不用我来讲一点就是太极拳的劲意
。人门
都知道那是神妙难测了,诸位老前辈也殁有
不是得着这一点才成名的。这一点劲意为什么神妙呢?虽然人们不得而知,或者当代高明诸位前辈并未曾具体的研究。让我讲给读者听吧,并且我要补充前者所述的劲意是由变转虚实讲来的。
刘光斗《太极功精解》刘培一誊本影印
变转譬喻转则是可虚可实的。虚呢?实呢?譬喻伸出一手以虚劲可以空敌就是虚,以实劲可以击敌就是实!怎样就该虚,怎样就该实?这点子活机关就是劲意。既莫有标准,就不必言喻了!然而,据我所见,莫非一分合就是他的标准,并不问利害,无非由分中求合,但以合救其分之为敌所乘;由合中求分,但以分济其合之为力不足制敌。循环相求,可知劲意之妙就在其内了。
譬喻敌人击我,我忽然由分而合,或由合而分,虽然我微有移动,但敌按原意打来,不是打不到了,就是过力了,殁有打到那自然不用说。若是打过了,虽然人拳脚可以到了我的身上,但敌人的劲并殁有发出来,仍然是殁有打到,这就有隙可乘了。虽然我不须乘他的空隙,但我随有变化,敌人就会败的。
太极门的奥妙正在这里,不可以忽视。虽然它有自然的变化,惟独最善于因循。因人成事的就是太极门,这是自然的道理。能够随着敌人的锋棱,在武术里不怕失去个人自己的个性,但我无处不可随顺,就是我无身体之患,无处可以伤我了。我另有蓄藏着的力量,焉知不可以击人呢?这是太极门的特长,这是国术里一家与
家的不同。
但我所见,尚不止此。凡精于此道的,能分出敌手中之里外劲。他的妙处在横着敌的外劲,随处可以拿敌人的里劲。里劲就是根,所以敌人沾着他的手,莫有能站住脚的,何况能胜他,这并不着因循和什么分合变化!那么这又是怎样一回事?
刘光斗的太极功师父王有林(茂斋)先生
这也算不了什么例外,也是由因循里来的!就是譬说太极向来是柔中寓刚,这不只是用劲上的差别就是了。本算不了什么,不过,愈是细微,才见出神奇奥妙,偏是遍处都有用,前者也不过如此!
另外我见解以为太极门是在虚里讨巧,自然,这是道家的传授,挂着道门的色彩了。所以,它最不讲固执,能够像水一班才好。水执最阴,所以,她的阴挚也与道家的
。“鸷鸟将击,其挚先伏;圣人将动,必有愚色。”
见解完全一致,虽然它的目的在于独善其身,也无害于人。
太极门并不怕坚强的敌人,因为身上的劲在技击上不能有双重,就是说用一个式出手打人同时自己殁有能防护住了自己的力量,所以它不怕力气大的、武艺高的。我听说杨班侯(的太极拳练的最高)也殁有长着三头六臂哪(也就是锻炼而亦
)。本文说的太啰嗦了,不及前辈说的万一啊!
刘正刚
我把太极门的工夫轻轻地说了,我是打算抖囊而罄的。况且我说的工夫,既莫有骂人也莫有胡说,我不招灾惹祸!不过把这点国术的贡献送给同胞四海兄弟,强是国破家亡卖给外国人呢!
虽然我所讲的处处都有重要之点,但可以说大处都说得齐全,还有细密之处,当另有文章发表他。然而,那也不甚需要,因为“入门引路须口授,工夫无息法自修”,只要能入门自会深求的。
如果尚有人以为我说的不齐全,我请问他怎样就可以“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就是说,若要应敌,怎样才能俯仰进退都随心如意呢?前篇所说的也不过这个,可不要小看了这个题目。
我作这篇后的质难,不是指别人的质难,因为别人与我同抱着济世的热心,是不会质难我的。我所质难的是晚近拳术成了国家的利器,是否能让人人会的,也得看人们的机缘如何,不敢遽断。虽然可以自卫,可以防身,但恐怕是不容易得的!得着自爱,未得着之人勉励着吧!
刘光魁
太极门内功的根本在太极拳里,自然,我是要来讲太极拳了。但我决不画图作说来讲太极拳的式子。太极拳的式子,有孙禄堂先生的《太极拳学》讲的很好,虽然他与此地杨派所传的不同。另外许禹生先生著的《十三势图解》,倒是这派所传,尽可以参考。并且,虽未著书而精于口授的老师傅多的很,须知孙许二先生都是由口授得来的。我所讲的,在学会式子以后怎样用功的方法。我原不愿意讲这个难题,虽然,恐怕再过些年也殁有来讲的,所以我决然的来讲!太极拳架子学会了以后,只要学者用流水不腐的眼见时常去练,永不搁下,自然檐水穿石的工夫也就出来了。虽然是熟能生巧、精就通神,然而,的确是自然的道理。日子久了,工夫自然不可思议!但有必须注意的一件事情!运动时候,手里要稳沉,然后以意运行,前后左右一贯而下。劲是断非断,手似连非连,即是不丢顶,所以,说是无间然!
这是难得很了!玲珑好像九曲之珠,无处是不可以变化的。手里的智灵劲好似潭深之月,差毫厘都不是了。所以初学的人讲不得这个,虽然过来的人是明白的。那么,对初学的人应该怎样呢?须要告诉他,工夫练快了,是求不出工夫的,须要越慢越好!越练得慢些,气力越能长些,下苦工夫的人常一趟架子一百多手练一点钟,这也不能不知道吧?
练太极的人很注重涵养了,我们不必打趣他说是弱如处女。其实处女要练得该弱的到什么样子呢?练习久了,性体非常的平静、自然,在这一门里他自有平静的须要
,所以才练得如此。就仿佛墨贼在水里放墨汁保护他自己的身体一般。您想,用智而必操胜算的拳法,那得不是精明而平静的人呢?惟独心地平静然后才能精明,最后把人们练得迷而复醒,才算是了结了这一面事!
工夫不到此种不能受用。凡是发劲都是由含蓄里来的,心非涵养定不下,劲非含蓄然后得不着那个手中自然的真劲。真劲就是心神专一发出来的,所以涵养得到,然后工夫才能受用。自然,得着这个劲,蝇虫不能落,微羽不能加,其神妙也就可想而知了,也不仅仅就像放箭样那么厉害,有说得好的,给这种劲叫崩弓。
工夫练得好了,自然无处顾不得到了,这个自然更要有深一层的锻炼,把他得着的一点真劲按着架子指点着,使他处处都揣摩到了,比给他看,教他处处都挂上这点真劲的意思在内。这时学者才知道,自己所练的太极拳,描龙画虎的样子,处处都不是殁有用的。自然,他会精益求精,把自己所练出来处处的锋棱掩藏起来,并且他练的更圆活了。大概越是精于太极的人,手里更含浑,就是这个理。他的手自然容易哄人,但他就会把人当作瞎子看的,虽他自己以
不用眼睛了。
会太极的人不难与外门人斗气。他自有胜人的奥妙。他瞧不起人家讲究力大、手快、手毒那些说。他的手毒不毒,他可以自主,决不倚着手毒讨便宜。他的手就是慢,但比得别
快,因为他懂得取势,所以别人快,也殁得用处了。就是说人家讲力气,他最瞧不起。真的,他听着劲,描龙画虎的指划,人家就殁奈何他了。
太极拳练到这里就算是九尺竿头,学者愿欲再进一步,须看自己的力量。人家说太极门殁有力量怎么会打人呢?这话说出来,不算稀奇!因为外人不能懂得太极门至纯刚的道理。虽然他殁有浊劲,外表纯是柔弱,不过内里纯是坚刚,自然,人家若单知道他是柔弱,怎能不吃他的亏呢!所幸不欺负他,他决不至于暗算伤人,若是欺负他,只消他一拳手就可以伤人。他用不着暗算,但是他也不怕暗算,他有这样的拳德。还有那些碌碌之辈,外表本不强健,但殁有得着这点子内劲,就可以同日而语吗?
刘光魁
太极功最益于养身,那么,他养身方法何所从来?太极门最精的道理就是阴阳生克,譬喻人身有动静二脉,因为过动伤阳,过静伤阴。然而阴极生阳,阳极阴伏,但能导其过使之极,即能有济。虽偏阴、偏阳在人身皆是病,而能藉其病养身。其理安在?就譬喻禹王治水一样,使水之大者入海,小者入江河,但不用堤防,就是这个理了。
这理
应该注意的一点,不管偏于阳,也不管是偏于阴,都用一个方法,同样的可以补救。这样的方法是什么呢?就是面
所说的因势利导,就是以静化动、以动运静的趣旨。阴阳的假理,处处可以推着用,所以,人们听得阴阳两个字也都烦了。其实医家有仔细的研究,但是也与拳术的理不合。太极拳就是动静相生的情形,说是由以静化动、以动运静相生来的。虽然不能说是绝对的静,或是绝对的动,然而,若不知盈虚消长的消息,就难知其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