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术源远流长,种类繁多,门派纷呈。流传于河南、山西一带的心意六合拳是其中颇有影响、极具特色的拳种之一。此拳动作简单,但内涵十分丰富,功用无穷,特别侧重于实战和技击,是强身健体、格斗防身的重要拳种。它虽在海内外均有广泛的影响,但真正知其真意者,却人数有限。
相传此拳为南宋名将岳飞所创。岳飞刚毅多谋,智勇绝伦,精通枪法。在长期与金人的战斗中,他逐渐将自己精湛的枪法,演化出一套拳术。拳术吸收了岳家枪变化莫测、神出鬼没的特点,独创了一套“心到意到,意到气到,气到拳到”的拳法。这套拳法刚猛狠毒,变化无穷,以之授三军,则将士个个如虎添翼,令金兵闻风丧胆。此拳即是流传至今的心意六合拳。
此说在清雍正年间,河南新安进士、心意拳师郑氏之徒王自成《拳论的质疑序》中得到了肯定。更有心意拳颇有权威的传人——山西戴龙邦曾在洛阳马太公学礼书室为《岳武穆拳谱》作序,即《岳氏意拳原序》,他在序中写道:“《岳武穆拳谱》‘意既纯粹’‘语亦明’,岳王精通枪法,以枪为拳,内立一法,以授将佐,名曰意拳,神妙莫测,盖从古未有之技也。”这些都可以为上述传说以资证。
岳飞被奸臣以莫须有的罪名陷害至死,岳飞死后,心意拳亦随之销声匿迹。稍知历史者皆知,南宋以降,直至明朝,统治阶级对人民的防范甚于洪水猛兽,民间的兵武组织势难生存。因此,金元时期此拳数代鲜有其传。它的流传只局限在一些隐士间和深山僻野、远离统治者耳目的地方。直到明末清初,才有山西蒲州姬际可,访名师于终南山,得高人指教,并得《岳武穆拳谱》,磨炼数载,尽得其妙。
姬际可(1602年—1683年),字龙峰,山西蒲州(今永济市)诸冯里尊村人。生于明万历三十二年,卒于清康熙二十三年,享年80岁。据《姬氏族谱》记载,姬氏系由山西洪洞县迁至蒲州。自第一世姬从礼始,至姬际可的父亲姬训已是第八世。姬训生两子,长名时,际可是其次子。际可幼时文武兼习,聪明而刻苦。青年时期,正值明末乱世,兵匪如蝇,百姓命如蚂蚁,十室九空。姬际可为了能在乱世中自卫,遂外出拜访名师,学习武艺。后于终南山中遇一隐者,传以《岳武穆拳谱》,归后潜心研读,磨炼数年,终于悟其真意,掌握了心意拳的内涵,并将其发扬光大,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拳路,后根据其特点,命名为“心意六合拳”。
姬际可中年时,明朝统治被推翻,他同当时很多深受儒家思想教育的人一样,投入了抗击清军、恢复大明的武装斗争。清军入关后姬际可被通缉,曾隐居于河南少林寺十年之久,至晚年方离寺回归故里,教授子孙。他的后代所习之拳称为“际可拳”。
关于姬际可的生平故事,在他家乡一带流传甚多。据说他晚年曾率领弟子与一伙来自河西、为祸已久的强盗决战,亲自歼敌魁首,使这伙让黄河两岸百姓闻之色变的大盗从此作鸟兽散,从而赢得了家乡人民的尊敬和爱戴。姬公死后,当地人为他建祠纪念,名曰:“奉先堂”。堂中供奉他的塑像,身高六尺,长脸,白发,长髯,着明代装,神态安详威严,人以“夫子”称之。乾隆五十五年手抄本《姬氏族谱·卷二》在对姬际可的论述中称:“技勇绝伦,晚年破流寇于村西,手歼渠魁,人号神枪,训次子,字龙峰,传艺河南,至今人以夫子事之。”
马学礼(1651年—1727年),河南洛阳人。生于清初,回族,先住马坡村,后迁北窑村,幼家贫,为人牧羊,性刚毅果敢,体敏捷轻健,有习武之天赋。
他的家乡距少林寺较近,他每天放羊经常在瀍河中游“十方院”歇脚。在他13岁那年,此处来了一位身高六尺、长髯飘飘、目朗神健的老者。老者见马学礼体貌轻捷,与之交谈,应对如流,便很喜欢。问他愿不愿学武,马学礼欣然同意。于是,那老者教了他几招,不料小学礼很快学会,且非常熟练,并能领会其内在精神,招招动作都非常到位,这令老者惊喜不已。老者经常来此向学礼传授技艺,不觉一过七年有余,老者已将终生所学尽授学礼。一日老者告诉学礼,我要远游,学礼问老者,以后如何找你,老者说:“不问也罢”,并嘱其认真磨炼,寒暑不辍,十年后到少林寺去“试功”。
自此马学礼苦练此拳,朝朝暮暮,寒暑春秋,无日少怠,十年后觉此拳内在之意已然尽悟,打起拳来,顿觉心意神志、周身气力充实,经筋脉络无不贯通,合为一气,发于拳脚,有无坚不摧、无往不胜之势。学礼遵师命去少林寺“试功”,老方丈见状非常满意,问及姓名后说:“我与你师关系甚好,知你必来试功,你功已成可回去发展。”以上说法摘自《洛阳市志·民族体育志》,洛阳地方穆民皆知。
虽然以上没有说明马学礼师从何人,但根据1999年漯河市第一届全国心意拳研讨交流会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据《姬氏族谱》记载:“姬际可,传艺河南,至今以夫子事之。”而现在河南心意六合拳没有发现比马学礼再早的传人。
第二,马学礼幼年放羊时遇一老者学拳七年有余,而山西传说姬际可因反清复明被通缉曾隐居少林寺十年。
第三,马学礼的老师离开时,曾让马学礼苦练十年后到少林寺去试功,而老方丈说我与你师关系甚好。
第四,马学礼学艺时遇到的老者,身高六尺,须发皆白。而山西相传姬际可身材高大,须发皆白。
由以上几点推测,马学礼学艺时老师没有告诉他名号,是因为他当时是官府通缉的要犯,不便告知,但师承极有可能是姬际可。从此以后河南一支的传承是非常清晰的。
马学礼一生的主要传人有马三元、张志诚、马兴。
马三元是河南漯河繁城镇人。马三元传孙河传丁四传吕金梁传吕青魁传吕瑞芳等人。在漯河、洛阳、商丘、郑州及日本、美国等地都有传承。
张志诚传李政传张聚传买壮图传丁兆祥、袁凤仪、李海森、安大庆。
丁兆祥传吕瑞芳。漯河、郑州、洛阳、驻马店、商丘、长治等地都有传承。
袁凤仪传尚学礼、杨殿卿、卢嵩高、宋国宾,此一支传往安徽、陕西、上海、江西、浙江等地。
李海森传袁长青。
马兴一支在洛阳地区流传。
在心意拳的传承中还有一位重要人物——山西戴龙邦,他将心意拳传艺河北深州李老能(又称李洛能),李老能将此拳改为“五形、十二形”,故称“形意拳”。此后,形意拳在河北、山西等北部地区广为流传,从此形成南心意、北形意的南北两大流派。
以目前心意拳在全国流传的情况来看,是知者众,习者寡,这与心意拳本身长技击、重实战的特点及择徒慎严及“宁可失传,不可乱传”的祖训有很大关系,随着形势的发展,中国武术在强身健体方面日益突出,因此,宣传弘扬这一优秀拳种,吸引更广泛的人群习练,以焕发其新的生命力,成为广大心意拳爱好者的责任和义务。
有鉴于此,1999年12月,漯河心意拳爱好者发起组织了江西、江苏、安徽、北京、河南等地的50多位心意拳不同分支流派的传人,在河南漯河市欢聚一堂,召开了全国首届心意六合拳研讨会。
在研讨会上大家统一了看法,认为必须打破封闭保守的局面,在“重视武德、严格择徒”的原则下,要大力宣传,使人们充分认识到心意六合拳是我国传统武术文化中的一块瑰宝,是集健身、养生、技击为一体的群众性的健身运动项目,弘扬中华武术,继承传统文化,是我们这代人光荣的历史使命,认真完成这项任务,是每一位心意六合拳爱好者的责任和义务。为此,大家一致认为,有必要举办规模更大、范围更广、参加人数更多的心意六合拳交流大会,从而为各地拳师提供一个相互交流、共同切磋的机会,以不断丰富发展心意六合拳的内涵,同时也可以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为心意六合拳的发展和振兴,制定更全面、更切实可行的措施。大家统一认识,共同要求于2000年8月在漯河举办全国首届心意六合拳交流大会。
2000年8月,在漯河及全国的广大心意六合拳爱好者的共同努力下,全国首届心意六合拳交流大会如期举行。来自全国的四百多名心意六合拳爱好者集会于漯河市,有许多人虽未接到邀请,但也闻讯而至;更有数名心意六合拳的爱好者,自国外万里风尘,疾赴盛会。会议参加人员之多、之广,以及与会者热情之高,出乎组织者之意料。这是一次盛况空前的心意六合拳大会,会上诸多代表进行了表演,相互观摩切磋,发现、体会各地的练习者所表演的拳路动作存在着不同风格。大家互相交流、学习,了解各地心意六合拳发展传播的情况。
这次会议最大的成果是,与会者更进一步提出,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心意六合拳也必须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开放自己,大胆吸纳新人,欢迎所有的武术爱好者参加到心意六合拳的练习队伍中来。在保持心意六合拳动作特征和风格的前提下,采取科学的训练方法,大胆突破和创新,并要总结和建立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这套理论体系的建立,其一,能够发掘、抢救流落民间的那些散乱但珍贵的武术遗产;搜集、整理有关历代流传、口述的语言、文献、图片等方面的武术资料,对它们规范、科学地进行组织、整理、归纳、记载和编撰,使其理论化、系统化,让这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重新焕发青春。其二,让心意六合拳借助于现代化信息手段,更快更广地向外传播,使更多的人了解并参与。其三,保证了心意六合拳突破传统的师授徒受、言传身教的形式,并且不致以讹传讹,失去原来的风貌和真谛。
最后与会者一致认为,像这样的盛会今后要经常举办,它是促进心意六合拳不断发展,保持其旺盛生命力的重要举措。相信随着形势的发展,心意六合拳也必将迎来新的昌盛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