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4节 1+1的诱惑—“互联网+消费金融”的第一轮疯狂和危机

消费金融在我国过去几年之所以不温不火,除了居民不敢消费、消费不起的消费“瓶颈”外,还与技术手段有关。如果沿用传统线下的征信、放贷、回款的贷款模式,消费贷小额分散的短平快优势就成了不经济、不划算的劣势。银行等很多金融机构并没有将消费贷作为重点发展领域,还是围绕大行业、大企业做文章,即使是最低端的存贷差盈利模式也抱着不放。

近年来,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第三方支付等互联网技术突飞猛进,互联网带宽50M、100M成为常态,移动互联网向3G、4G狂飙,过去长期制约用户的带宽、技术“瓶颈”被陆续打破,中国已有10亿网民,而电子商务正快速跑马圈地,抢占传统购物的渠道和生存空间。2015年阿里巴巴电商平台的交易额突破3万亿元,远高于主要发达省市的年GDP,而实现这一交易额阿里巴巴仅仅用了15年,全球零售业巨头沃尔玛却用了53年。

电子商务的主要用户群体为年轻人且收入普遍偏低,也是信用卡消费贷等消费金融产品的主要用户,具有提前消费、信用消费的认识和习惯。互联网+消费金融一旦完美结合,向各阶层消费者提供消费贷款等金融服务实现了电子化、网络化、信息化,具有便捷、高效、高速、用户巨量等优势。通过互联网+,实现消费任何一个环节产业金融运作增值行为,形成商家、消费者、电商平台、金融机构等共赢的生态圈。

例如,阿里小贷平台每天能够完成1万笔以上的小额消费贷,从发出消费贷需求、征信到放款只需要几秒钟,真正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信贷工厂”。

2015年“双十一”促销大战尽管各大电商“明降暗涨”“先涨后降”等欺诈消费者的行为仍存在,仍然掀起了一场购物狂欢活动,吸引了数亿消费者参与。各大电商披露的交易额均获得了同比2~4倍的大幅增长,全行业交易总额首度突破1000亿元大关,相当于美国总统奥巴马(40万美元年薪)4000年的工资。与以往不同的是,2015年消费金融来势汹汹。不少用户通过京东白条分期购买商品,降低一次性购买成本,刺激了购买需求,“双十一”期间京东白条用户数增长超过6倍、交易占比同比增长500%。京东金融的消费金融业务对京东商城实现了反哺,拉高了销售额。

互联网消费金融突飞猛进的背后,也隐藏了不少危机。以P2P为例,90%的平台涉足消费贷,也就是为融资端的投资人提供反向的消费贷,或者为更多公众提供消费贷,并且征信要求极为宽松,相当于消费者愿意贷款购物就可以到P2P平台来获得贷款。例如,宜人贷提出,只要消费者持有信用卡,就能即时获得消费贷款,基本上不用二次征信和风险评估。大量的P2P资金进入消费金融市场,可能造成过去互联网金融野蛮生长的负面结果,一旦消费者资不抵债,就可能爆发群体性违约风险。

更有甚者,一些互联网金融平台打着消费金融的名义,实际上从事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不从消费价值链中获取收益,而是用下家的钱还上家的利息,搞“庞氏骗局”欺诈消费者往平台交钱。关于“消费者图金融平台许诺的20%利息甘愿出钱成为投资者,金融平台在背后琢磨投资者本金”的类消费金融传销模式,后文会有详细解读。

以盖网商城为例,该平台号称在英国上市,是首家跨行业、跨国界积分电子货币平台,明面上是一个附加消费金融功能的电商平台,消费者购物可以实现返现返利。但是,其实际运作又是“两张皮”:一是通过出售所谓原始股,两个月上涨40%,分三个月返还80%的股份;二是通过发展下线投资,分层级收取人头费,层级低的抽8%,其中10%为积分;三是投资10万元,安装盖网通,每周返还1442元,共返104周,每季提现7500元,两年收回20万元,拉下线还有8%的奖励。由此可见,盖网商城运营方许以高达100%以上的年投资回报,单纯依靠电子商务买卖商品显然无法实现。

图6 盖网商城公开的商业模式

如果不深刻把握“先是消费,后是金融,消费产生价值”的互联网消费金融本质,在追逐甚至抢掠消费金融70万亿元的蓝海市场过程中,一旦嫁接互联网,按照互联网公司强人运作模式,这种“掌柜—小二”的直线型管理机制,可能在前期可以发现商机,敢于决断,决策高效,能够基于商业机会、市场需求短期内取得成功。但是在追逐商业利益的同时,容易因为许空诺、欺诈、风控等原因,在马拉松赛上掉队。

图7 互联网消费金融公司容易在毛躁的兔子和精明的忍者神龟两种战略之间摇摆 Z4Nagm+h/PRms7oZwJXxfQwcmmpctmzlLBNvE0blqP7Sa4XmdFhKbfv6y8Rdvvt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