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2节 五年新起点:中国经济路在何方

一、未来五年国内外发展环境更加错综复杂

从国际来看,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深层次影响在相当长时期依然存在,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增长乏力。主要经济体走势和宏观政策取向分化,金融市场动荡不稳,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全球贸易持续低迷,贸易保护主义强化,新兴经济体困难和风险明显加大。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国际能源格局发生重大调整。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发展中国家群体力量继续增强,国际力量对比逐步趋向平衡,国际投资贸易规则体系加快重构,多边贸易体制受到区域性高标准自由贸易体制挑战。局部地区地缘博弈更加激烈,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国际关系复杂程度前所未有。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我国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加大。

从国内来看,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发展前景依然广阔,但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要求更加紧迫。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阶段演化的趋势更加明显。消费升级加快,市场空间广阔,物质基础雄厚,产业体系完备,资金供给充裕,人力资本丰富,创新累积效应正在显现,综合优势依然显著。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入发展,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孕育形成,新的增长点、增长极、增长带不断成长壮大。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正释放新的动力、激发新的活力。

同时,我们也要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发展方式粗放,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阵痛、动能转换困难相互交织,面临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惠民生等多重挑战。有效需求乏力和有效供给不足并存,结构性矛盾更加凸显,传统比较优势减弱,创新能力不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财政收支矛盾更加突出,金融风险隐患增大。农业基础依然薄弱,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严重,商品房库存过高,企业效益下滑,债务水平持续上升。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空间开发粗放低效,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

当然“路要一步步走,饭要一口口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16年经济工作的五大任务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重点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图3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框架。

图3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框架

二、熔断股市不会熔断中国经济—2016—2017年经济大势判断

2016年元旦过后,中国股市首次使用熔断机制,但开年的大盘连续三次熔断,直接叫停了熔断机制,也凸显出股民、公众对中国经济的担心。而2016年以来的经济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值得关注。

一是大并购潮袭来。基于当前成本低廉,大型国企、龙头企业会更大,甚至可能成为巨无霸,中国进入万亿级企业时代,托拉斯式的资产寡头可能出现,也有利于保增长或者提升GDP。例如,阿里巴巴在2015年收购了几十家企业,平台上的交易额已达3万亿元。

二是金融工具国有化。基于国家配资和金融监管需要,可能强化国有金融的工具能力,一改30多年来只知道印钞票的低级工具应用能力。未来银行+私募基金、资产管理、互联网金融,打造产业金融成为主要趋势。金融可能再次回归国有正统年代,以加快收拾民间金融乱象。

三是大型基础项目比比皆是。确保民生维稳是当前政府部门经济工作重心,用大型项目来带动就业、创业、刺激地方经济稳定发展,缓解和消除公众对经济下行、金融危机的恐慌。

四是房地产转型步伐加快。房地产去库存会引发地产行业从生产粗放型被迫转为创新精细化转型,银行融资可能松动,但民间融资会被打压。例如,针对降低一次性购房成本的“首付贷”房地产消费金融产品,上市不到半年即被叫停。

五是产能过剩加速劣汰。“僵尸企业”尤其是无创新能力的企业回天乏术,加速死亡。简单粗暴的发展方式会阻碍“2025中国制造”等国策实施,政府必然会选择“壮士断腕”,内涵式可持续发展将继续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选项。竞争决胜进一步向消费端迁移,谁能够满足消费、影响消费、控制消费,谁就可能由过剩产能转变为先进产能、绿色产能。

六是中国大盘越做越大。自2016年以来,会是中国在国际金融市场进一步强化“融”的时代,盘面做大会直接降低甚至覆盖中国不良债务,减少国家负债,而中国资本市场风吹草动也将极大地影响全球。

三、消费成为中国经济新引擎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动力

有利于消费稳定增长的因素不断凸显,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正在快速推进,居民就业和收入还在稳定增长,居民消费的个性化、多样性趋势增强,大众消费成为主流,新兴消费模式和新的消费热点不断涌现。在当前投资增长放缓、出口不振的形势下,消费在经济增长中发挥“压舱石”和“新引擎”的关键基础作用还将进一步增强。实际上“十二五”以来,“三驾马车”当中消费的贡献率一直稳居第一位。

在普遍解决温饱问题、迈向小康生活的过程中,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从衣、食、住、行等生存型消费,开始向身心健康、从出生到终老各个阶段、各个环节的发展型消费升级,尤其是服务消费、信息消费、绿色消费、时尚消费、品质消费等新兴生活性消费。

综观2015年以来,国务院常务会议和李克强总理召开的各种座谈会,以及出台的各项政策规划,消费绝对是高频词。进一步刺激消费,让老百姓敢消费、愿意消费成为重中之重。而这次的促进消费和以前不同的是,不再是简简单单激发消费需求,而是增加有效的市场供给。由于传统的产供销模式比较低效,加之消费领域的金融工具、金融运作刚刚起步,“三去一降一补”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得依靠“消费+金融”来破题。 gTV4AL4PiuDyq13rAbV0yZy9d2+p+Lu90Ry/YfZzUcGA0psvoeK8mNocTszmiIt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