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与荒野共舞,与自然共存

谷立立

在“垮掉的一代”众多成员中,诗人加里·斯奈德无疑是最有创见的一位。在《达摩流浪者》里,他被描述为“孤独、纯粹、忠于自己”的行者,“潜行于旷野中聆听旷野的呼唤,在星星中寻找狂喜,以及揭发我们这个面目模糊、毫无惊奇、暴饮暴食的文明不足为外人道的起源”。但奇怪的是,斯奈德本人对这一标签式的身份划定并没有认同感。他曾不止一次地公开宣称自己从未“垮掉”,他的低调、内敛与其他成员放浪不羁的举止形成鲜明对比,仿佛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上。但就其精神本源来说,斯奈德和后者如出一辙,并无实质上的区别。不仅如此,他更以自己对自然的向往、对禅宗的热爱影响了像凯鲁亚克一样的后来者。

《禅定荒野》原名《荒野修行》,收录了斯奈德不同时期的九篇文章,全面反映出他个人所独有的生态哲学。斯奈德口中的禅,其实质是对一种生活的否定和放弃,转而选择另外一种生活的行为。在《禅定荒野》里,他借用南北朝诗人江淹的名句“以紫天为宇,环海为池,倮身大笑,被发行歌”来形容他理想中的隐士,同时也表明了一种超然于人世之外的狂放姿态。但江淹的狂放并不代表斯奈德本人。事实上,“倮身大笑,被发行歌”更适合用来形容包括金斯堡在内的其余人等,而不是斯奈德。如果非要给斯奈德加上一个形容词的话,我想他应该更像他一生所挚爱的初唐诗人寒山,身居荒野,心怀世界,“任运遁林泉,栖迟观自在”。

《禅定荒野》写禅,写“顿悟”,其核心在于“荒野”二字。不过,长期以来,西方世界对“荒野”的形容常常流于负面。与优雅、精致、复杂的现代文明相比,“荒野”不仅充满原始意味,还被视为混乱、难以掌控的“罪恶之源”。早在19世纪,英国诗人丁尼生就将之比作“腥牙血爪的世界”。时至今日,这种误解更是变本加厉:不仅“荒野”一词被误读为“野蛮”和“不开化”,就连历史上诸多与自然紧密相连的古代文明也被彻底掏空,成了名副其实的“影子世界”。斯奈德认为,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并未给人类带来进步,反而磨灭了人的自然本性。相形之下,荒野(或者说自然)却宽容、自由得多。人类与荒野并非紧张对立。相反,两个世界共生共存,彼此包容,彼此渗透。

在催生文明的同时,这里也是孕育诗人的沃土。现代教育观告诉我们,要想成为一位诗人,首先必须拥有渊博的学识,而获得学识的途径不外乎学校教育。与“垮掉的一代”同伴一样,斯奈德对学校教育不以为然,甚至大加责难。他认为,所谓的精英教育只不过是少数人的托词,它让人远离真正、纯粹的生活,远离人类最初的起源地,从而将自然的声音远远抛于脑后。相比自然的灵动与活泼,现代教育显得多么刻板而呆滞,其最大的目的无非是帮人“寻求工作”、在聚会上“赢得社会信誉”,或者是“学习如何制作被称为专业论文的拜占庭艺术品”,而不是如何写诗作赋。

说到底,诗人是感性动物,不是理性动物;写诗是随性而发,不是批量制造;诗歌是瞬间的“顿悟”,胜在情感的自然流露,而不在于娴熟技艺的堆叠。山野之中的农人、樵夫并不具备多少学养,却并不妨碍他们用最朴实的语言唱出动情的歌声。在斯奈德看来,与其困守于水泥森林,枉费心机地追求浮华的表面功夫,将思维局限在狭隘的定式里,不如跳脱出来,沉下心来倾听自然的声音。要成为一位真正的诗人,首先必须扔掉书本,“离开身为西方文化肩负者的优越感”,回归到原始、自然的环境里,和动植物、身体、泥土、灰尘尽情接触。“语言不是雕琢之物,而是一丝气息,一缕松林中的微风。”自然就是流动的学校,在那里,“无处不参学”,诗意也无处不在。

“要想学识渊博就得学习各种民谣、谚语、传说、故事、习语、神话(还有技艺)。”数十年来,斯奈德身体力行地实践着这句箴言。他始终在追求“道之上,径之外”的纯粹体验,他的脚步遍及东亚、欧美各地。在日本,在澳洲,在印度,在阿拉斯加,不同的文化渊源造就了不同的景观。他跟着当地人的脚步深入部落腹地,看到了许多外人极少接触的秘密所在,比如古老的象形文字、青年男性举行宗教仪式的地方。在这类充满原始图腾的“梦幻之地”里,人们“小声言语,声音里充满了对那个地方的敬畏之情”。斯奈德惊叹,“这里的每一个地方都超乎寻常,奇异无比,有时你甚至会觉得这里的生活是那样的丰富多彩”。有了这种美妙的体验,自然有了一连串精妙的诗句。我们从斯奈德那里可以轻而易举地找到类似“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恬淡意境,这种恬淡与从容当然不是现代文明的产物,而是拜自然(或者说荒野)之赐。

与此同时,《禅定荒野》也透露出斯奈德的忧患意识。在他看来,世界本质上是野性的,投之以友善,它就是慷慨的,必将回馈以丰饶的物产;投之以凶残,它就是凶残的,继而将锋利的刀尖对准世人。如果谁想人为地“将刀刃拿走”,则无疑违背了自然法则,必将遭到自然的惩罚。不幸的是,现代都市文明向来以机器文化为先,无视自然的存在,以人造取代天然,盲目放大机器的作用,而忘了人类最初的本源。长此以往,在机器的大举侵蚀之下,本土文化终将日渐萎缩,甚至消失不见。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假以时日,我们或许会迎来新一轮的荒原时代。但这荒原不是斯奈德的“荒野”,它一无所有,没有文明,没有诗意,而是真正意义上的空虚、荒芜之地。 o50ph01CC2maxh6HL6j2ULgx8h3xbTkI5w3S8RJp16UHMaKk5leyLTJmRRQhIsS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