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淼
台湾地区著名新闻人王健壮先生的《恺撒不爱我》,讲述的是他的美国同行的故事——其中的“恺撒”代表着强权,“我”则代表着所有的新闻从业者,意谓强权与新闻人之间,天然存在着一种相互对立的关系。而王先生之所以会“以一支独立清明的笔,写出五十二个新闻与新闻人的故事”,从美国新闻界的历史与现实里,去寻找那些从不轻易向强权折腰的记者、报业老板与媒体,目的既是为了解读强权与新闻人之间的对立关系,同时也是对当下台湾媒体集体不作为的一种侧面批评。
王先生笔下的新闻人都称得上是新闻界的翘楚和表率,他们大都怀有浓厚的理想主义情结,把新闻当作自己毕生追求的事业,试图以一人敌一国,用一杆笔的力量改变历史、改造社会。像以新闻报道改变了政治,甚至改写了宪法的菲利普斯;不管立场,只问是非的斯东;为采访囚犯甘做狱卒的柯诺瓦;永远走在路上、奔赴现场,十年之内跑遍全球四十多个国家和全美四十几个州的加勒特……是古斯曼那样不甘沉默的新闻人,使得雷德蒙受的不白之冤终获昭雪;是赫什对美军在越南滥杀无辜与在伊拉克虐俘的揭发,让“山姆大叔”的滥权大白于天下;是艾伦瑞克深入底层的化身采访,真正披露了底层社会“穷忙族”的生活真相;是斯蒂芬斯开创的“扒粪运动”,使得政党领袖如何操控地方政治,地方政客如何官商勾结、如何贪污自肥一一现形。
近百年的美国新闻史,其实不亚于一部强权与媒体相互博弈的历史,正是因为这些独立媒体和独立新闻人的不懈努力和坚持,新闻自由在美国社会才真正得以发扬光大,并进而成为一以贯之的新闻传统。
当然,新闻人也是人,在他们身上也不免带有这样或那样的弱点,权力腐蚀人,也同样会腐蚀新闻人。这就意味着新闻人既有可能蜕变为“新闻政客”,也有可能会沦为强权的看门狗——美国的新闻业又岂能完美无瑕呢?像伍德沃德由一位只手扳倒总统的“菜鸟”,最终成为倾听政客吐露私密神义的心理医师,乃至集最知名、最有影响力与最有钱于一身,其中权力对于新闻人的影响,隐约可见。
显而易见,仅仅写出五十二个新闻与新闻人的故事,并不是王先生的写作初衷,更重要的,是王先生想通过这些新闻人的故事,来传达新闻人与新闻这个职业的操守与理念,追寻新闻人的自由传统与典范。如果更加详实地写出每一位新闻人的生平和作为,篇幅势必过于冗长,反而会使主题变得模糊,所以王先生删繁就简,只保留重点,忽略掉那些不必要的细枝末节,让自己的文章变得短小精悍,从而更突出了他要表达的思想和理念。个中真义,诚如卢跃刚先生所说的那样:“‘记者’作为一种职业,它是一种生活方式。它的基因浸透在了不安分的人骨髓里。这种生活方式跟在不在新闻媒体供职没有关系。”新闻是一种价值标准,是新闻人的生活方式,正是王先生所要表达的新闻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