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图书生产过程中的组织者并处于作者和读者中介地位的编辑,既要为作者服务,也要为读者服务。编辑的服务意识应体现在这两个方面。我从事大学出版社编辑工作,多年来的实践,特别是在编辑《东方从刊》、《新东方文学史》等有特定的内涵的“东方”领域研究的学术专著和高校教材中感受颇深。
加强读者服务意识,要求编辑在审编书稿时为读者着想。大学出版社的办社宗旨和性质决定了应以出版学术专著和高校教材为己任,积极为教学和科研服务,为广大师生服务。既要为他们编辑高层次、高品位、高质量的精品图书,又要为他们提供教学和科研上需要的用书。长期以来,包括东方文化、东方美学、东方文学、东方文艺理论、中西比较等内容的“东方”研究,在我国、在世界上都是较为薄弱的。为了推动东方文学的教学和研究,我们编辑出版了三位青年学人花了多年时间,写成的50多万字的《新东方文学史》(古代·中古部分)。因其内容丰富、资料翔实、体例新颖而受到同行专家和广大师生欢迎。之后,我们又组织编辑出版了专门研究“东方”、反映最新研究成果的系列丛书《东方丛刊》。两年来已出版8辑,汇集了近200篇首次发表的论文。现在我们正在编辑各为80多万字的《中国研究东方美学文献》、《中国研究东方文艺理论文献》两个集子,分别辑收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论文精粹。我们这样做,就是想在“东方”这个领域,出版一个图书系列,形成我们社的特色;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为高校教学和科研服务,满足广大文科师生的需要。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大学出版社的编辑人员能根据学科领域的发展动态、教学和科研的需要,主动提出、策划选题,为广大师生提供精品图书,体现了编辑的主体意识、超前意识,也是读者服务意识。
读者服务意识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用图书去创造读者。图书是可以影响读者、创造读者的,如用图书去培养读者的情趣、爱好,科学的读书方法、习惯等,逐步提高他们的读书层次。我们编辑、出版的“东方”系列图书,既是一种导向,以期引起广大师生和科研人员对尚为薄弱和有待开发的“东方”领域的重视,也是创造读者。引导他们正确认识“东方”领域及其作品。为教学和科研的需要,也为正确引导读者更好地认识该书,我们还将有关的论著以存目形式列举出来。计59部(篇)。
我们在编辑《东方丛刊》时,特意设置了两个附录。一是“中国研究、教授东方美学、东方文艺理论、东方文学、比较文学人员名录”,计四五十人,列出他们的姓名、地址、职称、研究方向和教授课程等。二是“东方书目”,每辑按东方文化书目、东方美学书目、东方文论书目、比较研究书目、东方文学书目五个方面,列出已出版的有关研究“东方”的著作三四十部,并列出作者、出版单位、时间、字数等。这样做,广大读者极为欢迎,他们称赞说:“你们促进了大家横向联系”,“使我们变个体研究为群体研究,有利于加强队伍的力量和建设”。专家们称赞这种做法是“体例上的大胆革新”,“心贴着我们读者,想得真周到,为教学和科研又做了一件实事”。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图书市场竞争会日趋激烈。我们编辑人员一定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更好地树立读者服务意识,编辑、出版更多的精品图书。
原载《中国教育报》,1994年7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