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德军步兵分队

德军步兵连

装甲掷弹兵连(1944年)

连部:1名军官,7名士官,9名士兵;装备步枪10支,手枪3支,冲锋枪4支。

运输工具为汽车3辆,摩托车4辆。

装甲掷弹兵排×3:每排1名军官,4-5名士官,38名士兵;装备步枪26支,手枪13支,冲锋枪4支,轻机枪6挺。

运输工具为汽车5辆。

机枪排:1名军官,8名士官,42名士兵;装备重机枪4挺,81毫米迫击炮2门,步枪27支,手枪17支,冲锋枪7支。

运输工具为汽车6辆。

总兵力:3名军官,29名士官,165名士兵(总兵力197人)。

国民掷弹兵步兵连(1945年3月)

连部:1名军官,5名士官,14名士兵;装备步枪16支,手枪1支,冲锋枪3支。

运输工具为马车1辆,拖车1辆,马1匹,摩托车5辆。

第1(突击步枪)排:1名军官,3名士官,29名士兵;装备步枪5支,手枪2支,冲锋枪26支,轻机枪3挺。

运输工具包括:马车2辆,拖车1辆,马3匹。

第2(突击步枪)排:4名士官,29名士兵;装备步枪5支,手枪2支,冲锋枪26支,轻机枪3挺。

马车2辆,拖车1辆,马3匹。

第3(步枪)排:4名士官,29名士兵;装备步枪20支,手枪4支,冲锋枪9支,轻机枪3挺。

马车2辆,拖车1辆,马3匹。

总兵力119人。

国民掷弹兵重武器连(1945年3月)

总兵力194人。

装备108支步枪,47支手枪,39支冲锋枪,1挺轻机枪,8挺重机枪,6门81毫米迫击炮,4门75毫米榴弹炮。

运输工具为28辆马车,16辆拖车,45匹马,5辆自行车。

国民掷弹兵(第13)步兵炮连(同上)

总兵力197人。

装备145支步枪,21支手枪,31支冲锋枪,5挺轻机枪,8门120毫米迫击炮,4门75毫米榴弹炮。

运输工具为33辆马车,1辆汽车,2辆拖车,89匹马,4辆自行车。

国民掷弹兵(第14)反坦克连(同上)

总兵力167人。

装备91支步枪,63支手枪,14支冲锋枪,4挺轻机枪,72具“坦克杀手”。

运输工具为19辆马车,1辆汽车,1辆摩托车,12辆拖车,30匹马,2辆自行车。

战术步兵连(1944年末)

连部:1名军官,1名士官,5名士兵;装备6支步枪,1挺轻机枪。

步兵班1:1名士官,7名士兵;装备6支步枪,1支手枪,1支冲锋枪,1挺轻机枪。

步兵班2:1名士官,7名士兵;装备4支步枪,2支手枪,1支冲锋枪,1挺轻机枪。

步兵班3:2名士官,8名士兵;装备6支步枪,2支手枪,1支冲锋枪,2挺轻机枪。

步兵班4:1名士官,8名士兵;装备6支步枪,2支手枪,1支冲锋枪,2挺轻机枪。

重机枪班:2名士官,6名士兵;装备2挺轻机枪,6支步枪,4支手枪。

工兵排:2名士官,28名士兵;装备24支步枪,3支手枪,3支冲锋枪,3挺轻机枪。

工兵反坦克班:1名士官,6名士兵;装备6支铁拳,6支步枪,1支冲锋枪。

总兵力87人。

步兵连弹药发放情况(1940年)

步枪备弹90发(营连一级另外储备40发);

冲锋手枪备弹192发(分装在6个弹匣里);

轻机枪备弹3100发;

重机枪备弹5250发;

手枪备弹32发。

德军步兵排

步兵排(1943年)

排部:1名军官,1名士官,4名士兵。

步兵班×4:每班有1名士官,轻机枪组3名士兵,步枪手4名士兵。

轻型迫击炮班:1名士官,迫击炮组2名士兵。

全排装备1门50毫米迫击炮,4挺轻机枪,34支步枪,11支手枪,5支冲锋枪。

总兵力49人。

步兵排(1944年)

排部:1名军官(第2排和第3排经常由士官担任排长),5名士兵;装备步枪4支,手枪2支,冲锋枪1支,轻机枪1挺;马车2辆,拖车2辆,马3匹。

步枪班×3:每班1名士官,8名士兵;装备6支步枪,1支手枪,2支冲锋枪,1挺轻机枪。

总兵力33人。

国民掷弹兵排(1944年)

排部:排长、班长,3名士兵;装备3支步枪,1支手枪和1支冲锋枪。

步兵班×2或×3:每班1名班长,8名士兵;装备3支步枪,1支手枪,3支冲锋枪,1具“坦克杀手”,1支“铁拳”。

国民掷弹兵排(1945年3月)

突击步枪排:排部,突击步枪班×2,步枪班×1;步枪排:排部,步枪班×3(每班1名士官,8名士兵)。

德军步兵班

二战期间,德军步兵班的编制主要有三种类型:

十人制步兵班

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把班看成是两部分的组合:机枪组和步枪组。此时,两组之间的协调性还比较差。1939年以后,随着MG 34机枪和MP 38冲锋枪逐步在作战部队逐渐普及,德军意识到密切协同在战术上的必要性,就取消了这个区分。之后的步兵班更像是一个基于机枪的战斗单位,1941年3月修订下发的《步兵训练大纲》(Ausbildungsvorschrift für die Infanterie)所阐述的10人制步兵班的编制装备也证实了这一点,该编制装备建立在最大限度发挥步兵班火力的基础上,在战争后期被广泛应用:

班长:携带自动手枪、6个弹匣、望远镜、铁丝网钳和哨子;

轻机枪正射手:携带MG 34轻机枪、1个弹鼓、手枪、工具袋、手电筒;

轻机枪副射手:携带备用枪管、背带、1个弹药箱和4个子弹带(其中之一为穿甲弹)、手枪、工兵铲和太阳镜;

轻机枪弹药手:携带备用枪管、背带、2箱子弹,步枪和工兵铲;

6名步枪手:主要负责近战,军衔最高或资历较深者任副班长。所有人配备步枪、2个子弹袋、工兵铲、手榴弹(包括发烟手榴弹)、机枪弹链和炸药包,几名士兵也可能合力携带轻机枪使用的三脚架。

1942年版《步兵训练大纲》。

1935年版《突击小队》。

十三人制步兵班

齐默曼的《突击小队》(Die Neue Gruppe )一书指出:“在现代战斗中,步兵班是步兵最小的战术单位”。步兵班是步兵的基础,从1940到1943年末,德军的每个步兵排都有4个步兵班、1个排部和1个三人组的50毫米轻型迫击炮班,满编一共49人;每个步兵班由1名班长和9名士兵组成。不过,在德军1940年5月出版的战斗手册当中,还有一种13人制的步兵班,包括1名班长和1名副班长。实际战斗中,副班长通常作为班长的助手指挥步枪手实施战斗。在《突击小队》中,这种步兵班通常包括两个部分,即4人机枪组和7人步枪组,机枪组由班长领导,其余4人员操作机枪,掩护全班行动。步兵班所配备的武器大体一致,但根据战斗任务、支援武器的不同而略有不同,13人制步兵班携带的武器和装备清单如下:

班长:步枪、望远镜、信号袋、铁丝网钳和指南针;

副班长:步枪、望远镜、信号袋、小斧头、卷尺;

轻机枪组第1名士兵(正射手):轻机枪、手枪、可折叠的鹤嘴锄,如果配备的是MG 08或MG 15机枪,还必须在物资袋中携带弹鼓、瞄准镜和附件。如果配备的是MG 13机枪,则装备的武器器材包括携带装满子弹带的4个弹药箱、手枪、物资袋和可折叠的鹤嘴锄;

轻机枪组第2名士兵(副射手):手枪、可折叠的鹤嘴锄;如果配备的是MG08或MG15机枪,还必须携带装满子弹带的弹药箱、工具袋、装水工具和冷凝管、空桶、背带;如果配备的是MG13机枪,还必须携带2个装满子弹带的可背负的弹药箱、背带、空桶、露指手套;

1943年的一种9人制步兵班,每班配有两支G 43步枪。

轻机枪组第3名士兵(弹药手):如果配备的是MG 08或MG 15机枪,则携带2箱子弹、步枪、工兵铲、背带;如果配备的是MG 13机枪,则携带2个装满子弹带的弹药箱、步枪、背带、工兵铲;

轻机枪组第4名士兵(弹药手):如果配备的是MG 08或MG 15机枪,则携带机枪脚架、手枪、子弹箱、工兵铲;如果配备的是MG 13机枪,则携带机枪脚架、手枪、装满子弹带的弹药箱、工兵铲。机枪两脚架或三脚架体型较大,如果要求必须携带更多的子弹箱或者工具袋,则可不携带机枪脚架;

7名步枪手携带的武器装备大致相同:步枪及子弹、分插在身体各处的手榴弹、相应的挖掘工具(根据步兵连连长的要求有所不同)。

九人制步兵班

1944年2月1日,德军下发了一种过渡性质的简短战斗手册《掷弹兵连中的突击步枪排》(Der MP Zug Der Granadier Kompanie),里面引用了鉴定小组得出的观点:应当为使用MP 43的士兵准备720发子弹,其中用6个容量为30子弹的弹匣装180子弹,供士兵随身携带;在装备MP 43的掷弹兵排中,其9人制步兵班的典型编制装备如下:

班长:MP 43、双筒望远镜、铁丝网钳、口哨;

士兵1(掷弹兵):单发步枪(枪栓步枪)、榴弹发射器、手榴弹;

士兵2(狙击手):带瞄准镜的步枪、堑壕挖掘工具;

士兵3-8:MP 43、堑壕挖掘工具。

全班分工如下:

1. 班长负责指挥全班战斗行动,以完成战斗任务,同时给狙击手和掷弹兵规定打击目标;

2. 掷弹兵担任步兵的角色,攻击目标难以接近时,发射榴弹打击目标;

3. 狙击手打击单个重要目标;

4. 士兵3-8都是步枪手,使用MP 43战斗,承担近战任务,其中1人担任副班长的角色。

德军班组战斗队形

德军步兵班战斗队形分为密集队形和疏开队形。密集队形又称单线队形(纵队队形),具体人员分布为班长打头,机枪小组紧随其后,再往后是步枪兵,副班长断后;这种队形在正面看起来目标很小,同时允许班长根据情况来下达命令,主要在行军状态下采用。疏开队形又称交战队形,主要用于敌我双方交火时使用,细分为两种队形:第一种是小组队形,即步兵班以小组为单位分布在15平方米的范围内,为减少敌军火力杀伤,突击小队之间、单兵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但又要便于相互联络。

随着德军军事理论的发展,德军不再将步兵班简单的区分为步枪组和机枪组,小组战斗队形也不再提及。步兵班逐渐成为一个基于机枪的战斗单位时,出现了第二种疏开队形,即链式队形。这种战斗队形是在密集队形(单线队形)的基础上,机枪小组迅速安置好机枪,步枪手移动到机枪的左边、右边或者两边(视情况而定),最终形成一条不规则的线式队形或链式队形。严格地讲,由于战场地形复杂,士兵通常在班长两翼占领射击位置后,不能形成真正的“线”,而是根据战场地形错落有致的分布,形成链式队形。一般来说,需要向敌方全力开火时,步兵班战斗队形将立即由密集队形向链式队形转变,除非受到地形限制,步兵通常会在机枪组的左翼或右翼展开,其他情况下均要求步兵以“机枪组为战斗队形中心”,在其两翼占领射击位置,展开之后单兵之间的距离通常保持在5步左右。

在开阔地带,步兵班向前机动时,所有士兵都必须将子弹上膛,打开保险;班长的基本指挥口令是“行军”和“停止行军”,无论是全班前进还是全班撤退,班长的位置总是位于离敌军最近的地方。向前推进过程中,班长一般有3个指挥口令,分别是“停”、“卧倒”、“全班射击”,用以指挥全班规避敌军火力或发扬火力压制敌军。

全班射击时,士兵都要在班长附近,既要保持一定疏开距离以减少敌火杀伤,又要将距离控制在一定范围,以便随时接收班长命令,同时确保全班协调一致的战斗行动和观察周边地区地形。受到战场环境限制时,采用其他战斗队形也是允许的,此时班长应下达一些特殊口令来调整战斗队形。面对敌军的火力打击和不利的地形时,班长应将密集队形调整为链式队形,但无论战斗队形如何调整,都应以保持全班协调一致作战为出发点。

在复杂地形行军或破除障碍(规避障碍)时,调整战斗队形是必然的。战斗队形的运用应该注重灵活性,士兵们不能为了保持队形而保持队形,战斗队形确定时,应根据地形、敌情等战场环境的不同,灵活的确定单兵之间的间隔和距离,以减小敌军火力杀伤效果,班长也应将士兵的战斗注意力从保持间隔距离等方面转移到密切观察敌情变化上来。班长的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也不总是保持在班的先头位置。战斗中,班长可能要脱离班的战斗队形,执行观察敌军和地形的任务,也可能调整位置,以便于和友邻班长进行协同,此时全班战斗交由副班长指挥。

为方便美军官兵了解掌握敌情,美军情报部门将德军的《步兵训练大纲》(Ausbildungsvorschrift 130/2a)转译为英文的《战斗中的德军班组》(German Squad in Combat),虽然配上了图释并重新编辑之后实用性大大增强,但准确性有待提升。举例来说,德语“Taschenlampe”一词通常被译为“手电筒”(对应英文中的“pocket lamp”“flashlight”“torch”),但在这本手册中被错误地翻译为“探照灯”(search light)。不管怎么说,美军认为德军战斗手册中体现出来的理论在当时处于领先水平,因此,美军组织包括情报部门和研究学者在内的所有力量对其进行了转译。当然其成果也或多或少带有英军研究的影子,如《战斗中的德军步兵(小分队战术)》【German Infantry in Action (Minor Tactics)】,该书于1941年出版,甚至连远在印度的部队也能看到;又如威廉·内克所著、1943年出版的商业版本《今日德军》(The German Army of Today),值得一提的是,内克还撰写了那本标题很鼓舞士气的《纳粹德国必败》(Nazi Germany Can’t Win)。

由德军《步兵训练大纲》

《战斗中的德军步兵》

德军步兵班火力交战

随着德军战斗理论的发展,将步兵班分割为机枪组和步兵组的传统做法被逐步摒弃,根据战斗任务与目的的不同,步兵班所属各类武器灵活组合成不同的突击小队。在火力交战中,步兵班是一个战斗整体,班长指挥轻机枪发扬火力压制敌人,步兵则尽量靠近至有效射程后发扬火力打击敌军;在攻击小型目标时,步兵班在火力掩护下靠近敌军后,掩护火力向纵深转移,此时最有效的打击武器当属神枪手(步兵班中射击技术最好的士兵,注意不要与狙击手混淆)手中的步枪;如果上级掩护火力与步兵班的火力同时打击目标,步兵班各个战斗人员围绕目标分散配置,且班长没有在事先规定火力协同信号,步兵班战斗人员就会各自发扬火力,此时班长要想将全班火力集中起来将十分困难。

班长在指挥全班火力打击时,如果下达“自由射击”的口令,则战斗人员往往会瞄准目标的核心位置实施打击,以期快速完成战斗任务,如果班长没有下达任何口令,战斗人员就不会开火,除非目标在近距离上突然出现;班长也可根据目标的性质,指定全班火力打击的部位,战斗人员则会按照班长的口令,瞄准指定的部位实施射击。

在交战中,班长必须时刻考虑本班弹药的消耗情况。步兵班的弹药携行量有限,一次战斗中不进行补给就执行多种战斗任务并长时间战斗是不可能的。战斗中机枪一般都要保留200-250发的预备弹药,班长时刻掌握全班弹药消耗情况,并决定有限补充弹药的人员和数量,士兵则要利用战斗间隙,关注自己的弹药消耗情况,并上报班长自己弹药的剩余情况。

《步兵训练大纲》详细地阐述了几种火力交战的战术情况。步兵班就位,有效隐蔽且发现敌军时,班长的职责是选择好打击部位、掌握好火力打击的突然性,可能的话,最初只是用轻机枪实施射击;确定打击部位之后,班长必须向士兵明确打击距离、目标类型和位置,如“目标:农舍的顶部横梁,向右1指幅,敌军机枪”,士兵听到此口令后,报告说已看到敌军武器发射时的火光,或者向班长报告“机枪在绿色灌木丛后90米的位置”,表示自己已经接收到班长的命令;班长下达开火口令后,机枪手伪装好机枪,并占领射击位置实施开火,机枪副射手位于机枪手左侧或侧后,尽量实施隐蔽,并随时准备接替机枪手实施射击。步兵班与敌正面接触并遭到敌军火力打击时,班长的指挥口令必须简洁、实用,如“全班注意,目标邮局,机枪占领灌木丛,打击目标左侧,距离450米,自由射击”。步兵班担负掩护任务、并为其他单位战斗提供火力支援时,班长的指挥口令是“自由射击”或“掩护火力”。

在火力交战的训练中,通常使用不同的旗子来模拟不同方向、不同位置的敌军。不同的旗子代表不同性质的目标,训练中步兵班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判断出对其威胁最大的目标,班长快速下达简洁、清晰的指挥口令,组织战斗人员与敌军交战;通过不同的战场态势引导全班作出创造性的对策。如在步兵班的防御训练中,步兵班掘壕固守,敌军步兵从远距离开始接近,或者是几名敌军步兵从距离步兵班457米的地方匍匐向步兵班接近,此时,为了不暴露步兵班的射击位置,确保敌军进入到轻武器的有效射程,步兵班应该保持静默,并密切关注敌军动向,待其进入有效射程后,再组织全班火力予以打击;敌军步兵进攻时,其机枪往往位于步兵战斗队形后方约366米处,相对单个的步兵而言,机枪组是一个高价值的目标,也是步兵班的一大威胁,一经发现就必须立即组织火力予以压制;敌机枪火力偃旗息鼓后,班长就必须组织本班的机枪组迅速转移到预备发射阵地,以防止敌军可能的报复。另一方面,敌军集群步兵推进至距步兵班防御前沿550米时,目标就应立即予以打击,班长应选派部分人员,对出现的目标实施突然的火力打击——“火力打击之首要,就是阻止敌军步兵继续前进,并迫使其撤退”;如果在此情况下,更为致命的目标(如敌军机枪)出现,且班长来不及为机枪指示目标,他就应该直接操作机枪,以迅猛的火力打击敌机枪组,同时也为全班指明优先打击的目标。

可以看出,问题的关键就是班长的指挥能力。必须通过训练,使他能够针对战场出现的突发情况和复杂的战场环境,快速作出正确的决定,并将简短、清晰的口令下达给全班战士。在组织全班与敌进行火力交战时,班长必须牢记以下几点:

1. 确保目标清晰明确,并快速构设打击方案;

2. 确保射击的士兵有良好的视界和射界,并处在良好的射击位置上;

3. 确保轻机枪有预备发射阵地,以便在基本发射阵地发扬火力后能够快速转移至预备发射阵地,避开敌军可能的火力报复;

4. 机枪组在转移中需要在确认自身隐蔽后才能向新的阵地转移——而不是在被敌方观察到的情况下运动。qN+lU0U2LhRNCd6lk2Ehs87m1yXZg4bpFcJKZTG4CvCRo++KS08LsJUBKEjQIAj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