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英国海军而言,德国的战败、公海舰队的覆灭并不意味着大英帝国完全享有制海权时代的到来。在战争结束的时候,英国的国力已经变得衰败不堪。与德国长期的海军军备竞赛耗尽了帝国的财富,特别是温斯顿·丘吉尔倡导的“舰队燃油化革命”,虽说在某种意义上将大英帝国引向了胜利,但其副作用是迫使英国放弃维持了差不多半个世纪的燃料供应体系,并斥巨资建设与之配套的燃料供应、保障系统,并更新所有还有使用价值的舰艇的动力系统。如果算上用以保障和开采波斯油田的花费,其投入丝毫不亚于费舍尔开启“全重型火炮”时代大门所需要的投入。
两个国家成了战争最大的赢家,日本和美国。美国自不待言,在不久前刚完成近代化和工业化的日本更是因为大战受益匪浅。由于欧洲战局对物资、军火、器材的全面紧缺使这个小国接到了大宗本来不可能获得的订单,其中包括枪支、大炮,甚至驱逐舰。日本对欧洲的商业输出也变得空前顺利,原本牢牢占据市场的各国商品销声匿迹,相反欧洲各交战国还大量进口日本产品:从棉纱、食品,到钢铁,以满足战争需要。毫不夸张地说,日本是借着这场大战完成国家工业化的。战争毁灭了对于旧有秩序的挑战者德意志,但也拖垮了旧秩序的制定者不列颠。当德国这个巨人倒下的时候,原本被德意志身影遮蔽着的美利坚和日本的影子,出现在了不列颠的视野中。只是,他们还没有那么急于站起身来……
让我们把时间倒回到德国公海舰队被扣押在斯卡帕湾的“人质”们绝望地自沉之前的一年。
1918年12月13日,在一支强大的护航舰队的保护下,邮轮“乔治·华盛顿”号驶入法国港口布勒斯特。码头上挤满了各交战国的代表们,甚至包括德国和奥匈的水兵。当美国总统托马斯·伍德罗·威尔逊走下舷梯的时候,作为战败的德国水兵们欢呼起来,这引起了在场的英国和法国乃至意大利人的共鸣。提出了“永世和平”理想的威尔逊,仿佛他们眼中的圣约翰,即将为已被战火蹂躏4年之久的欧洲带来“救世福音”。
威尔逊总统公开他“永世和平”的观点是在1918年年初,其实质是所谓的《十四点纲领》。其中包括:外交公开、民族自决,海上航行自由、放弃经济壁垒、削减军备等建议,以及最著名的“第14点纲领”,即所谓的谋求建立“国际联盟”组织。这些建议被那些为了所谓的“理想”和“尊严”而在4年中流尽了鲜血的民众接受并认同。但政客们却对此疑虑重重。被称为“凡尔赛三巨头”之一的法国总理克莱蒙梭挖苦道:“上帝也不过提出了‘十诫’。”这位“法兰西之虎”语带挖苦,但并非真心反对,他的国家是这场大战的主战场,法国的东北部已经在战火的摧残下化为一片焦土,法国人迫切希望得到一个安定的世界。和法国总理无实质性的反对不同,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对于纲领中“通航自由”的定义极为警惕。
■ 凡尔赛的“三巨头”,从左至 |
英国以及皇家海军在数百年来一直在谋求这样一种权力,即可以在战争爆发时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拦截和检查任何船只的合法权力。不论接受临检的船只是否属于中立国,一旦发现有运往敌对国家的禁运品就可以予以拘捕,禁运单上的货物可以不加通知就单方面予以没收。在大约100年前,英国和美国之间爆发的“1812年战争”便是美国人和英国因“航行自由”的不同理解而引发的。对于不列颠来说,放弃数百年来一直遵循的海上战时权力,而将此转交给一个还在设想和规划中的国家组织,等同于否定大英帝国在欧洲之外的战略地位,继而将对其横跨大西洋以及印度洋的国家交通体系构成致命的潜在威胁。而这种权力,正是不列颠作为一个岛国得以掌握三大洋制海权近400年的基础。这当然是英国断然不能接受的。就在威尔逊踏上欧洲大陆之前,劳合·乔治曾亲口对先期抵达的总统代表说:“大不列颠将以它全部心血保持一支优于美国或任何其他国家的海军。”
但是美国或者任何其他国家“都不会屈服于英国完全控制海洋的野心,就像不会屈服于德国控制陆地的野心一样”。威尔逊总统的代表礼貌但强硬地答复英国首相,他的话就代表着总统以及美国。最后他加上一句明显带有威胁性的话:“如果需要的话,美国能够而且决心超过英国的海上力量或地面力量——或者两者皆是!”
在欧洲,缔结和平条约和构筑新的国际秩序的努力正在进行,但在美国国内,为了使总统的这种威胁具备现实的可信度,国会正下令恢复因为战时急需各种小型舰只而中止的《1916年造舰法案》,这就意味着继续建造2艘32300吨重的田纳西级战列舰,以及1艘田纳西级的升级版——科罗拉多级战列舰。田纳西级设计配有12门14英寸主炮,侧装甲带厚达13.5英寸,而科罗拉多级则重达32500吨,她是田纳西级的改进型,装甲系统的布置更为合理。
和皇家海军最新式的伊丽莎白女王级以及复仇级战列舰相比,田纳西级和科罗拉多级虽在主炮口径上有1英寸的劣势,但却有更好的装甲系统。航速相对伊丽莎白女王级低4节,但美国海军并没有英国海军那种需要快速全球部署的需要。更何况,日本自1916年就已经开始建造配备当时实际上最大尺寸的“40厘米口径”主炮(实际为410毫米)的战列舰“长门”号和“陆奥”号。作为对日本的回应,美国海军已经授权海军武器工厂开发16英寸45倍径舰炮,并计划为科罗拉多级换装8门这种主炮。而安装8门16英寸主炮的科罗拉多级战列舰还将继续建造3艘(共开工4艘)……
■ 田纳西级战列舰“加利福尼亚 |
美国人的恐吓将被包括在《1919年造舰法案》中,提交国会讨论。对英国来说,这种威胁是他们不能忍受的。
由于财政困难,在1919年年初,英国国会已经着手进行一项规模浩大的削减作战舰艇的计划。所有封存和在役的前无畏舰都需要被拆毁,全数安装12英寸主炮的无畏舰也需要退役封存或者拆解,这些船明显已不能适应当前的作战任务需要,实战价值极其有限。超过80艘的老式巡洋舰需要销毁,这其中很多船的舰龄超过30年。这些船本该在1910年之前就被拆毁的,只是因为战争的缘故被保留了下来用以执行护航任务。另有约300艘驱逐舰、鱼雷艇和超过100艘潜艇需要淘汰。
尽管面临来自于美国的巨大压力,但保留这些舰艇是否有价值也值得商榷,这些船中有相当部分设计于20世纪,绝大部分计划销毁的轻型舰艇仍在采用三涨往复式蒸汽机作为动力来源,它们武器系统也非常老旧。所以即便是保留下来,也只能用作纸面上壮胆的符号。用费舍尔的话来说,无异于“守财奴的破烂堆”。
尽管淘汰旧舰相当有必要,但是皇家海军将用什么来替代这些即将淘汰的舰艇呢?截至1918年年底,美利坚合众国舰队的现役主力舰有16艘,其中的半数为配备12英寸主炮的老式战舰,其余的8艘则安装有14英寸主炮装甲系统设计精良的新式主力舰,除了8艘在役舰艇之外他们尚有4艘新式战列舰在建。作为对比,皇家海军尽管有数十艘主力舰即将退役和封存,但是后续战列舰的在建数量为零,全部在建状态的主力舰仅为3艘战列巡洋舰。而其中可以被用作舰队作战(即主力舰对主力舰)的,仅“胡德”号1艘!并且有明确的情报指出,尽管当前合众国舰队序列中并没有高速主力舰或战列巡洋舰,但是美国人似乎在设计一种极其先进的类似舰艇,计划将配备至少14英寸口径的主炮,航速超过30节。如果这些消息属实,英国要面对的就不是威胁,而将是噩梦。
■ 位于纽波特海军工厂内建造的 |
但是,在1919年的时候,要让英国人“好看”的似乎并不只是美国,而美国海军急剧的扩张也并不仅针对英国。 英国昔日和现在的盟国日本,也掺和进来搅局。日本已经借着大战的“西风”崛起了。带着一种暴发户和翻身穷光蛋特有的自卑和傲慢,他们在借助第一次世界大战各种便利完成国家工业化的同时,试图建立起“与之相称的强大舰队”。自1897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遍尝强势海军甜头的日本,基于大战中急速充实的国力,为谋求强大海军国家的头衔,开始了自己的大海军计划。既然日本认为自己已经跻身世界强国行列,当然也需要能代表自己国家实力的象征,而这仅仅依靠4艘金刚级战列巡洋舰和4艘新建的战列舰(扶桑级2艘、伊势级2艘)是远远不够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的皇家海军
■ 1918年年底,已经被改装成训练舰的“狮”号。Y炮塔已经拆除,在炮
在皇家海军1918年年底的作战序列中,拥有如下一线战列舰:
战列舰“无畏”号、柏勒罗丰级战列舰3艘、圣文森特级战列舰3艘、战列舰“阿金库尔”号、战列舰“尼普顿”号(Neptune)、巨人级战列舰2艘、战列舰“爱尔兰”号、猎户座级战列舰4艘、乔治第五级战列舰3艘、铁公爵级战列舰4艘、伊丽莎白女王级5艘、复仇级5艘。
同期在役的战列巡洋舰为:
无敌级2艘、不倦级2艘、狮级2艘、战列巡洋舰“虎”号,以及正在全速施工的海军上将级战列舰“胡德”号、正在施工的声威级战列巡洋舰2艘。
合计有无畏舰(含所谓的“超无畏舰”)33艘、战列巡洋舰7艘(如果算上在建的3艘则为10艘)。然而在这看似庞大的一线舰艇序列中,计有12艘战列舰、4艘战列巡洋舰安装着12英寸主炮,装甲系统也是被设计用来抵御同口径主炮轰击的(战列巡洋舰的装甲就更为不值一提了),这合计16艘战舰的作战能力是有限的,特别是面对美国海军主力舰配备的14英寸甚至16英寸主炮的时候,这些旧船的价值值得怀疑。更何况,上述旧舰因为设计较早,在火炮系统的配备上并不完善,因此无法发挥全部的火力。不是有一座主炮塔被上层结构遮蔽,就是因为舰体不能承受全部主炮的后坐力,齐射的结果只能是严重损伤舰体和影响精度。
在剩下的舰艇中,4艘猎户座级战列舰、3艘乔治第五级战列舰、4艘铁公爵级战列舰,以及剩下的3艘战列巡洋舰安装有13.5英寸口径的主炮,且主炮塔全都安装在船体的中轴线上。这些船最早被称为“超无畏舰”,由于设计较新而且武器系统有所改进,尚有一定的使用价值,但是在面对美国海军配备14英寸主炮的战列舰时,这些船亦不具备任何技术优势。
在大战末期和战后初期,皇家海军能拿得出手的只有5艘伊丽莎白女王级和5艘复仇级战列舰。这10艘主力舰相对战后初期陆续完工的美国战舰而言,并不过时,可以和合众国舰队序列内安装有14和16英寸主炮的战列舰对抗。而3艘在建的战列巡洋舰中,只有“胡德”号具备较完善的装甲,2艘声威级战列巡洋舰尽管安装有15英寸主炮,但是装甲甚至不如“虎”号。
为了完成这一目标,在历经受贿丑闻和“八·四舰队”计划到“八·六舰队”计划的曲线救国模式之后,经过和国会长期的纠缠,日本海军终于在1920年6月的43届国会预算案中通过了所谓的“八·八舰队”计划。而这个“八·八舰队”计划的制定者,便是对马海战时东乡大将的参谋长加藤友三郎。
所谓的“八·八舰队”计划并不局限于建造主力舰,计划本身还包括一整套的构成一支庞大舰队所需的巡洋舰和驱逐舰等辅助舰艇,核心内容为建造8艘战列舰和8艘战列巡洋舰,其中半数已完成设计的战舰和战列巡洋舰将会安装“40厘米口径”主炮,其余则计划配备“46厘米口径”的超级舰炮。对比这些已经完成了设计或者正在规划中的舰艇,现有的金刚级和扶桑级战舰脆弱得好似玩具。
日本的“野心”(如果这种不顾国家经济状况和国际局势的毫无节制和自知之明的扩军计划还能算得上野心的话)等同于在海中投下了一枚超级炸弹,本就波涛汹涌,这下是彻底开了锅。早在20世纪初便察觉到必然将会和日本在太平洋发生冲突的美国,为了维护自己对日方的海上优势,针尖对麦芒地抛出了海军大规模扩建计划。除了为在建的4艘最新的科罗拉多级战列舰换装16英寸主炮以制衡在建的长门级战列舰的主炮优势之外,美国海军还制定了建造6艘安装12门16英寸主炮战列舰的计划,并加速了“传说中的”的“大型侦察巡洋舰”计划,决心为这种超级战列舰队设计一种拥有最新式巡洋舰的航速同时具备现有战列舰火力的斥候巡洋舰。而这些,被纳入到了美国的《1919年造舰法案》之中。
■ 日本海军依照“八·四舰队”计划建造的3种主力舰,由上到下:金刚级战
由于还有英日同盟存在,加之对日本的底气和实力非常清楚,英国方面对于日本近乎自杀式的海军扩张计划倒是并未抱有多少担忧。在不列颠的海上蓝图中,位于东亚、利益圈向南延伸最远到东印度群岛的日本,只是和大不列颠的海疆“接壤”而已。但是对于美国的计划,他们怀着近乎病态的恐惧。温斯顿·丘吉尔这样评价道:世界上任何事情,任何你能想到或者向往的或者其他人可以告诉你的事情:“无论是多么貌似有理的论点,无论多么具有煽动性的呼吁,都不能使我们放弃我国生命赖以维持的海上优势。”
我们不由得联想到了温斯顿先生在10年前对于德国全力扩建公海舰队时的那番“第一陆上强国试图成为至少第二位的海上强国,这是国际事务中的头等大事”的发言。关于美英关系,威尔逊总统的私人顾问爱德华·豪斯上校这样警告他的总统:“美英两国的关系开始具有英国和德国在战前关系的性质。”
那么,是到了不列颠以它全部心血保持一支优于美国或任何其他国家的海军的时候了。
■ 世界上最初的安装16英寸级别主炮的战列舰,日本海军高速战列舰“长门
■ 南达科他级战列舰被设计用来对付日本海军更强大的加
■ 绷紧英国神经的“超级轻巡洋舰”列克星敦级。这是后世的海军爱好者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