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卷首语

日本现任首相安倍晋三与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于2006年12月再度会面。尽管这几十年来,日俄两国首脑每次会面必谈所谓“北方四岛”问题,但依旧未能取得任何实质性的进展。

日本和俄罗斯,看上去是两个完全相反的国家。俄罗斯地大物博、人口稀少,文化以豪迈著称;日本是个局促狭长的岛国,人口密集,文化则以隐晦为特色。日本人是纯正的亚洲民族,而俄罗斯人直到德川幕府时代才开始涌向亚洲并以“横跨欧亚民族”自居,直至今天整个西伯利亚地区居住的俄罗斯人仍然很少。更不用说,细化到两国气候等方面的巨大差异了……

实际上,日本与俄罗斯之间的相似点或者说是“意气相投”之处也很多,如果认真加以比较,说不定比中俄、中日之间的相似点还多。从文明形态而言,日本和俄罗斯都是“次生文明”。俄罗斯的古代源头“基辅罗斯”是沐浴在东罗马帝国文明阳光下发芽生长出来的,中世纪过后则积极打通前往西欧的出海口学习近代文明。日本的古代源头自然不用说,是中国、朝鲜源源不断跨海而去的移民,近代明治维新则使其迅速崛起。这两个地理位置上都有些“边缘化”的国家,在鸦片战争之后都开始对沉迷于“中央帝国”美梦的中国下手,也开始两国之间的恩怨情仇。

日俄两国之间发生过什么样的事情?为什么留下这么多历史问题?每一次交锋之中又是孰是孰非?

针对这些问题,国人思路大体可分为“知日派”与“苏俄派”:“知日派”赞赏日本明治维新以来的近代化成就,喜欢日本文化中细致、美好的一面,而对沙皇俄国侵占中国国土倍感愤懑,也对二战苏联与日本之间的暧昧关系有所不满;“苏俄派”则强调苏联对于中国共产主义事业发展的进步意义,强调苏联在二战中的伟大作用,并认为明治维新以来的日本社会存在侵略与军国主义的影子。各有论据,各有情怀,俄日双方支持者也恰好与中国现今左右两派有所重叠,一场中国境内的“舆论日俄战争”一直如火如荼。

我们《日本军鉴》第五辑,正是为了让读者深入了解日俄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而着手创作了以下文章。

FourthForce所作《走向八月风暴:二战苏联与日本的远东战争》关注“舆论日俄战争”中心话题,即苏联在1945年8月之后在中国东北的军事行动,从鲜为人知的官方史料入手,挖掘出苏联在中国东北作战的实际形态,相信会为“舆论日俄战争”做出一个满意的解答。

本人所作《日俄关系史:18世纪到1922年》跨度很大,从日俄两国相知相识到矛盾频发,从日俄战争到出兵西伯利亚,可与拙作《第〇次世界大战》一起为读者作为日俄关系的背景解读。

肇英所作《九一八事变前的日苏关系与两国经济》紧承上篇,从经济发展角度重新诠释了苏联建国初期的日苏关系与外交发展历程。

施展所作《“恸哭之海”的真相:从三船殉难事件看二战日苏海上冲突》从二战停战前后的三船殉难事件入手,讲述日苏两国在分属两大阵营的情况下,在《苏日中立条约》的背景下如何角力海洋。

赵恺所作《假想战记:战后日苏关系与日本小说家笔下的“架空战争”》以小说家模拟的战争来阐述战后大家如何看待日苏两国关系,不仅为战史界开创了写作先例,也为读者带来了有趣的阅读体验。

指文军鉴工作室萧西之水
2017年4月18日Om99+siYfxHVxB55YE1/a1syRUuIObVLubnkc94MZI1w8VjhAc3NR999q1v9Rwe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