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军规2

梦想是唯一的创业理由

微语录
#昆仑的仑#:

只有梦想才应该是你创业的理由,遗憾的是,在中国,很多创业者的目的是为了生存和赚钱,这是错误的。一方面,绝大多数的创业者都会陷入为生存苦苦挣扎的境地,可能不但赚不到钱还会赔钱;另一方面,创业是一个长期的苦苦挣扎的过程,如果不是因为梦想,很难坚持下来,过程更是毫无乐趣可言。

创业就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

有人把创业说得很浪漫很神圣很伟大,也有人把创业说得很苦逼很悲催。我的定义是创业要做的事就是“做买卖”,做出一个有人愿意买的产品,找到一种方法把产品源源不断地卖出去。

曾经有朋友在微博上征集对创业的定义,我也给过一个描述,我说创业就是:(1)对某某方向有痴迷的梦想。(2)在个人兴趣、个人特长及市场需求之间找到一个“产品点”。(3)组建一个团队。(4)调动团队内外的全部资源围绕这个“点”死磕。20年前,人们把做企业的称为“倒爷”、“个体户”,言辞之中颇有贬低意味。如今,很多人又喜欢使用各种绚丽的词汇来描述创业,例如“伟大”、“英雄”等等,其实根本不必如此,创业就是创业,不论你从哪个角度描述都只是“做买卖”而已,只是一种生活方式。

有的人天生是为户外而生的,喜欢一个人背着行囊去跋山涉水。对他而言,山珍海味都比不上在野地里宿营煮的一包方便面;有的人是为创业而生的,他们不满足于朝九晚五的生活,更不满足于20岁就看到60岁的工作,他们宁愿食不果腹,也要去选择充满不确定性的创业生活;有的人喜欢稳定,不想担那么大责任,甚至宁愿工资低一点,也要责任小一些、压力小一些。

大家喜好不同、选择不同而已,都是一种活法。不管你选择哪一种生活方式,日子每天还是要过,事情每天还是要做,年龄每年还是要增长,其实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你喜欢不喜欢的分别。

但不可否认,创业是和平时期最绚丽的一种生活方式,创业一年,你能体会到的辛酸苦辣、悲欢离合等于循规蹈矩的五年甚至十年!所以套用一句电影台词:如果你爱一个人,就让他去创业;如果你恨一个人,也让他去创业吧。

创业是我喜欢的的生活方式,因为我坚信,我们不能拓展生命的长度,但是我们可以拓展生命的深度和广度,而创业,就是拓展生命的深度和广度的最佳途径。

从开始创业的第一天起,你就要学会享受创业过程,创业是创业者终生的事业,只要生命不息,你对企业的牵挂和责任感就不会停止。所以,千万不要有等创业成功后享受生活的想法,一旦你开始创业,你永远不可能有停止的那一天,除非你退休,否则你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永远停不下来。

创业的复杂程度远远超过你的想象,很多人往往因为有一技之长就想创业,其实专长和创业完全是两码事。对于一个厨师而言,打工是做菜,创业是开餐厅。对于一个程序员而言,打工是写代码,创业是办公司。开餐厅也好,办公司也罢,都远比做菜和写代码要复杂很多。所以,不是会做菜就可以开菜馆,不是懂技术就该办高科技公司。

创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你要面对的不仅仅是招人、用人、管理人、开除人,你还必须面对研发、制造、销售、代理商、供应商……同时你也躲不开工商、税务、融资……

创业注定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只有走出去,你才知道哪条路走不通,只有知道哪条路走不通,你才可能知道哪条路走得通,最终找到一条走得通的路你就成功了。

为梦想而创业

过去20年,我亲自操盘和参与创办的公司有六七家,每一家都源于一个梦想,每一家都处在不同行业,而且每一家都做到了行业数一数二。

1995年,我和《北京青年报》合作创办了《北京青年报·电脑时代周刊》,这应该是中国第一家大众媒体的产经周刊,一举开创了全国大众媒体开办产经周刊“由薄变厚”的时代。

那是因为我有一个梦想,我认为:在信息时代,电脑不应该只是大企业里面只有穿白大褂的“专业人员”才能操作的设备,电脑应该走入寻常百姓家,成为大家的生活用品。所以我们必须“在老百姓喜欢看的媒体上,用他们喜欢的方式,用他们能看懂的语言向他们介绍有关电脑的一切”。

1996年,我发起创办蔚蓝轨迹广告公司。那是因为我认为中国应该有本土的4A广告公司,虽然欧美的4A广告公司很强大,但台湾最强的4A公司都是以本土公司为主体发展起来的,大陆当然不应该是海外公司的天下,经过几年的发展到1998年我主持恒基伟业公司时,商务通掌上电脑的全案企划均出自该公司之手,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没有这家广告公司,就没有商务通广告的辉煌。

1996年,我、赵文权、许志平、陈良华、吴铁五人发起创办蓝色光标公关公司。那是因为赵文权和我都坚信,品牌及公关服务将越来越成为中国企业市场竞争的必然需求,而外资的公关公司在中国市场并不能完全解决中国企业的问题,中国需要本土的公关公司。2010年2月26日,蓝色光标在A股上市,成为中国公关第一股,目前以市值论,蓝色光标已经成为全球第六大传播集团。

1998年,我和张征宇、宋建元、赵明明、范坤芳、李明、冯庆宇共七人联合创办了恒基伟业电子产品公司。那是因为我们认为中国应该有适合中国人使用的掌上电脑,高端的商务和政务人士应该“抛开兜里那翻得破烂不堪的电话号码本”。同时我也有一个梦想,我希望自己在涉足过媒体、广告公司、公关公司之后能够担任一次甲方。1999年,商务通全中文掌上手写电脑风靡全国,一时间“呼机手机商务通,一个都不能少”成为大街小巷的流行语,也算创造了中国营销史上一个不大不小的奇迹。

2005年,我和戴启军、徐氢、邓保军等联合创办拉卡拉,那是因为我们认为中国人需要更好的金融服务,传统银行不论是服务品种还是品质都无法满足信息社会以及电子商务时代消费者的需求,我们梦想让金融服务走入千家万户,今天,拉卡拉已经成为中国排名第二位的综合性互联网金融集团,业务涉及支付、征信、信贷、理财等方方面面。

伟大的创业都源于伟大的梦想,而且我坚信人生是一场体验,有梦想就要去尝试,只有梦想值得我们去尝试。

几年前我曾经写给我的大女儿三句话,也是我对孩子们的期望,第一句是“To be a nice one”,做个好人,这是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如果说人生有捷径,做好人就是人生的捷径。做一个好人,不仅心安理得,不仅半夜不怕鬼叫门,而且时间越久别人越会认可你、喜欢你,愿意和你合作,愿意帮助你,你的路会越走越宽。第二句是“Just do it”,做你喜欢的事,做你想做的事,过你想过的人生,人生的路没有对错只有你喜欢不喜欢。正如乔布斯所说:“人的时间都有限,所以不要按照别人的意愿去活,这是浪费时间。不要囿于成见,那是在按照别人设想的结果而活。不要让别人观点的聒噪声淹没自己的心声。最主要的是,要有跟着自己的感觉和直觉走的勇气。”第三句是“So what”,去追逐你的梦想吧,只要不违背普世价值,结果成败又如何?过程本身就是意义。

在我看来,人生最大的悲哀,是当我们老了抱着儿孙玩耍时讲不出自己当年的故事。人生更大的悲哀,在于当我们濒临死亡时,有太多的事情还没去做,有太多的体验还没体验到。

而创业,就是一种最大限度扩展你生命体验的生活方式。

那些“错误”的创业理由

如果你不是一个天生喜欢创业生活方式的人,如果你没有创业梦想,千万不要创业。因为一旦开始创业,就意味着你要开始承担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公司一开门你就对员工、对合作伙伴、对投资人、对企业涉及的方方面面的人有了责任。如果公司做大了,你又增加了社会责任。如果一不小心跻身行业龙头企业的行列,你又多了份行业责任。企业越大你的责任越大,这些责任绝对不是一时冲动就能承担得起的,只有那些怀着创业梦想的天生创业者才可能担负起来。

对大多数人而言,选个适合自己的职位打工是本分。对于打工者而言公司分为四种:第一种是公司有前途个人没前途,第二种是公司没前途个人也没前途,第三种是公司没前途个人有前途,第四种是公司有前途个人有前途。第四种公司充满活力,个人能力也可以尽情施展,是最佳的打工选择。如果你想过很舒服的日子,最好不要创业。在第三种和第四种中选择一家公司去打工,可以收入稳定,生活体面。

现在很多创业者把上市当作创业目标,甚至把何时上市当作创业目标,这固然有社会浮躁的一面,也是因为资本的介入把回报的贪婪传染给了创业者的缘故。这种观点是非常错误的,上市绝不是创业的目标,甚至很多企业根本不适合上市,能够上市的企业只是极少的一部分,如果你是为了上市而创业,你多半会失望。

经常听到有人大讲为了实现自我价值而创业,为了给社会创造财富、为社会创造就业机会而创业,我认为这些人如果不是唱高调就是走火入魔了。这些都是创业成功之后的“果”,绝非创业的“因”。

不要为了就业而创业。创业比打工难百倍,打工只要专才就可以了,而创业需要的是全才。打工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做事,创业是在社会的最底层行走。打工是当孩子,创业是当家长。当孩子是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之下,有父母为自己铺垫好方方面面的环境;当家长,没有人照顾你,你必须照顾别人,再苦再累也得忍着,再大的问题也得去想办法,天塌下来也不能躲,必须站在那里撑起一片天。因此,将“创业”当作“就业”途径,实在是错得离谱!

应届生尤其不适合创业。金融海啸时,有人呼吁大学生创业以解决就业难的问题。媒体采访我时我明确表态说这种说法是不负责任的。试想,一个大学生如果连工作都竞争不到却要去创业,相当于让一个生活尚不能自理的小孩去养育另一个小孩,其结果可想而知。

应届生去创业绝大多数只能干最低端的职业,是摊煎饼还是送报纸?我没有看不起这些工作的意思,但是我认为如果一毕业就去创业,会直接降低自己的社会交往层次,会丧失很多事业机会,而且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除非是极个别的天才,否则对于绝大多数大学生而言,毕业进入一家企业,接受正规化的职业训练是正途。如果经过一两年的训练,再出来创业,则从管理经验、人脉、眼界上都有好处。

我回想自己的职业经历,比较遗憾的就是未曾在大公司打过工,导致很多的管理方式需要自己去悟,去偷师学艺,虽也有所成就,但毕竟走了很多弯路。如果可以选择,最理想的职业道路是本科即可,不必读研究生(除非你想做学问),本科毕业走出校门进入大公司工作两三年,然后进入小公司或者去创业。我不赞成在大公司待太久,我认为在大公司待5年以上的人基本就废了,进入眼高手低一群,成了温室里的小白鼠,生存能力退化,却又自视很高。这样的人一旦离开大公司的环境,身上的品牌光环退掉之后,基本上就是“鸡肋”,一定会跌跟头的。

创业要趁早

想创业,有想法就要行动,想是不会有任何结果的。现代社会一切都是快节奏的,你的想法可能别人很快就会想到,早一点开始没有坏处。不要幻想把一切准备好再出发,因为你永远都准备不完。

创业是一步一步干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与创业能力和创业条件相比,行动更为重要。我一贯认为,人和人之间的竞争绝大多数情况下根本到不了比拼能力的那一步,50%的人只是想想根本没有行动,行动的人中一大部分遇到第一个阻力就放弃了,坚持下来的人在长期层出不穷的问题面前大部分都打了退堂鼓,所以很多时候你行动了、你坚持下来了,就是“剩者为王”了。

作家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创业也是一个道理。当青春消逝,不管是精力还是激情都开始走下坡路时,创业的难度就更大了。我们在没有太多的人生成见与拘束时,会充满创造的激情与勇气。

创业是一个体力活儿,熬夜、加班是平常事,尤其是创业初期,雇不起人也雇不到合适的人,很多事都需要创业者亲力亲为,对体力是一个巨大的考验。越早行动,体力精力越好,越多的时间在手,到达胜利彼岸的机会就越大。有权威研究表明,在硅谷有47%的企业是由年龄不到30岁的创业者创立的,企业的市场价值越高,其创始人的年纪反而越年轻。事实上,美国市值超过5亿美元的初创企业中,有67%的创始人年纪都低于30岁。

人生不过百年,可用来做点儿自己喜欢的事的时间就更少了。20岁之前基本上在学习,60岁以后精力越来越少,中间40年扣除吃饭睡觉游戏的时间,真正能干点儿事的时间其实是很少很少的。

不要犹犹豫豫患得患失,想做就立刻去做吧!有创业梦想就去闯荡吧!不管成功还是失败,你失去的只是画地为牢和坐井观天,如果成功,你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EW6a2b0sNcNkY4Mp2TPASWCFbsnlzHVI3ZYmFYMushArhbDgBRxkoGyYhrSp5K/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