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住而无住

过去的祖师说,头七痛身,二七痛心。我看我们都没有心可痛,因为我们抓不住心,守不住心,哪里有心可痛呢?这说明我们都处在散乱之中。头七腿痛,整个心都在腿上。二七腿渐渐不痛,舒服一点了,妄想又越来越多,心就跑掉抓不住了。为什么抓不住呢?因为我们任它乱想乱跑,不给它一件事情做。你不主动给它一件事情做,它自然要乱跑;你不占领它,它就要占领你;你不带着它跑,它就要带着你跑。

所以在它没跑之前,你就要生起一念,用这一念、这一件事绑住它。几十年来我们胡思乱想惯了,现在不让它跑是很难的。对我们而言,用功是生的,妄想是熟的,而且已经成片成势了,要想截断它,让它一点一点地消失是很困难的。但是,功夫也是一点一点地建立起来的,把每一点串联起来就会成片成势,一旦成片成势,就取代妄念了。

无论你采用什么方法,无非都是占领法,也就是我们必须主动抓住我们的心,用一件事占领我们心灵的空间。一旦我们抓住心开始用功的时候,这颗心是真的会痛的,尤其是心窝。因为过去它自由自在惯了,现在你把它抓住绑住,不让它挣脱,它跑少了,跑慢了,力量回来了,心脏就会憋得隐隐地痛。这属于正常现象,说明你抓住这颗心、守住这颗心了。

就像佛门里争论是禅高、净高还是密高一样。四十九天你提着一句“阿弥陀佛”不放,我提着一个“念佛是谁”不放,他提着一句咒语不放,这之间有什么区别呢?只要你的心有所住,它就不会胡思乱想。就是因为刚开始我们的心无所住,才会胡思乱想,才会住一千个、一万个地方。刚开始你不有所住,最后怎么能达到无所住呢?

现在在座的每一位都像开悟的祖师一样,达到了无所住。可是人家是走完了过程,先达到了能住,然后才无所住。而我们是还没有入门,因为无法住而无所住。就像有些人经常教别人怎么用功,叫人家顺其自然一样。能顺其自然了,还需要用功吗?能顺其自然了,人家还请教你干什么?顺其自然是该干什么就干什么,该想什么就想什么,达到这种境界了,还需要跑到寺庙里来求明师学法吗?

智慧是在经历中得到的,解脱是在经历中得到的,超越也是在经历中得到的。经历有直接经历与间接经历。直接经历是自己摔了跟头,摔痛了,开悟了,吃一堑长一智,获得了经验。间接经历是别人摔跟头,你看到了,自我反省,引以为戒,你也获得了经验。但是这样的人并不多,很少人能从别人身上吸取经验,更多的都是自己摔痛了才醒悟。

还有一种人无论摔多少跟头,失败多少次,都不会长进、不会醒悟、不会吸取教训,只会抱怨:都是我运气不好,都是我生不逢时,都是我怀才不遇,都是老天爷不公平、不眷顾我……哪行哪业选人才,都是选聪明有智慧的人。倘若我们有一技之长、有智慧,到哪里去都是“香饽饽”,人家都捧着用!

因为我们的心没有静下来,所以我们抓不住它。要想静下来,你的心必须住在禅堂里。这一支香,我人坐在禅堂里,我的心就在禅堂里。人到哪里,心就到哪里,身心必须合一。就像我们练动功,呼吸必须与动作合一、同步一样,呼吸与动作分离是不会有效果的。想身心合一,首先心要有所住,也就是要找一件事做。妄想打久了也会累、也会烦,为什么不生起一个念头,让它做一件事呢?

在外面生起一念专注地做事,与在禅堂里生起一念坐禅是没有区别的。如果在外面你能生起一念专注地做事,在禅堂里你也一样能生起一念坐禅;如果你在外面不会做事,到禅堂里你也一样不会用功。你只要有一件事会做,一旦转过来坐禅,你一样会得心应手。所谓堂内坐禅、堂外禅做,此“坐”与彼“做”,用功与做事,靠的都是同一颗心。这颗心,你不转它,它就要转你,就看你能否转它、能否善用此心。不仅坐禅如此,世间万事万物皆是如此,皆在一个“转”上!

提起正念,好好用功,参!!!

2011.11.20 juQiUVqB64guAJWaHm7jUe5Q5qdodG3QF0R4kzT5dXwUAgtHGYbS2dxSMaQx5Y2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