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行愿第一

古人说,千百个讲经法师比不上一个坐禅比丘。为什么讲经说法与坐禅相比,会显得微不足道呢?为什么祖师那么注重坐禅呢?佛法延续到今天,不是靠说,而是靠坐的。各行各业发展到今天都不是靠说,而是靠做。佛教不是有这样一句话:说到一丈,不如行到一尺。祖师说:“行解相应,乃真佛子。”

什么意思呢?你理解了不去行,还不是一个真正的佛子。一个真正的佛子明白道理以后,会把它落实到行动中。你耍嘴皮子只是好听一时,生死到来时,还是跑不掉。所以佛法到最后,千言万语道尽,还是落在一个“行”上。

我曾经跟大家说过一句话:大悲大智大愿,如果没有大行,前面三大都是空的。你有大悲不去行、有大愿不去行、有大智不去行,那有什么用呢?有什么意义呢?换句话说,没有大行,是不可能有大悲大智大愿的。

过去的祖师如果看你经法讲得头头是道,但没有做到,是会呵斥你的。必须自己尝试过了,感受过了,悟到、证到、做到了,认同了,才能讲。如果你仅是听别人说,自己也跟着人云亦云,拾人牙慧,没有亲身体证,祖师就要拿香板打你!

只行不解,无明相伴。解而不行,没有亲证,邪见相伴。为什么理解了不去行、不去体证,会产生邪见呢?因为你没有证到你所理解的,你的解只不过是知解——知识、知见上的理解,不是证悟后的体解,不是行解相应。祖师大德之所以给我们留下这么多经验,就是因为他们亲身经历过、体证过。

到底是行在先,还是解在先,或是行解同时呢?在这方面祖师们早已吃过亏,上过当,最终明白了,才把经验留给我们后人——应该是行解相应,知行合一。

过去很多比丘住山只带一本书,比如《楞伽经》《楞严经》《金刚经》,不像我们现在这样喜欢复杂化,房间里都是几大柜子的书,一看,个个都是学者、专家,可是真正到行的时候,一点行动都拿不出来,甚至好多出家人连腿都盘不上!过去看一个出家人是否有修行,首先就看他的腿功如何,其次才看他是否会讲经说法。一个腿功好的比丘是很受人尊重的。

佛教里面的“五碗饭”,把盘腿列为第一碗——最高的一碗饭。第一碗饭叫参禅打坐,第二碗饭叫讲经说法,第三碗饭是建寺安僧,第四碗饭是写写画画,第五碗饭是敲打唱念。既然我们出了家,就要努力吃最高的一碗饭。无论如何,五碗饭之中你必须端得起一碗,否则走出去会被人瞧不起。因为你不能起用,到哪个丛林都不能独当一面,交给你的工作完成不了,要你何用?

你能把别人交给你的每件事都做得很好、很圆满,别人自然对你另眼相待。你的本事越多,别人越依赖你,越仰仗你,越离不开你;你没有一技之长,一无是处,存在等于不存在,有你不多,无你不少,活到这份儿上就是你的悲哀!你什么时候变成一张桌子的一条腿,缺你这一条,桌子就放不稳,你就成功了!

一次学不会,学十次,十次学不会,学一百次,怕什么?都是小和尚,都在一个大家庭里,谁有几斤几两大家都清楚,在自己家里丢人总比到外面去丢人好一点。方法加时间就出功夫。所谓的聪明人,只不过是心细,抓住一个方法不停地重复。

一个参禅的人是世间心最细的人,心细到自己的每一个起心动念都知道。倘若连自己的起心动念都不知道,怎么能知道别人的起心动念呢?倘若连自己内在的信息都接收不到,又怎么接收外来的信息呢?

一个人心细体现在哪里呢?体现在日常生活中,比如说话、走路、关门,乃至放杯子,都轻手轻脚,在他人是很轻微的声音,对他而言已是很大的声响。可是现在很多学佛的人,尤其是出家人,关门“砰”的一声,放杯子“咣当”一响。为什么会这样呢?说明他的内心粗糙,要很大的声音、很大的力量才能触动他,轻轻的声音他没有感觉。所以一个寺庙的禅堂任何时候都是静悄悄的,你以为里面没人,实际上可能坐着几十上百人。

对坐禅的人而言,周围的人轻轻挪动一下,呼吸稍微急促一点,他都感觉像打雷一样。所以如果你想穿透别人的内心世界,首先你要比别人心细,比别人沉稳,比别人宁静。只有精细的、精微的东西才能穿透粗糙的东西。只有你比别人宁静,你才能感受到别人发出的信息。

即便你的根器再好,倘若没有禅定功夫,只会耍嘴皮子,你也无法感受到佛法的真意。佛法是过去祖师们拿身体去验证得来的,不是坐在那里苦思冥想得到的。世间那么多事,哪一件事最重要呢?世间一切事,皆是闲事,唯有生死是大事,是重中之重!唯有解决生死的问题,了脱生死,才是我们终生追求的大事!

提起正念!参!!!

2011.11.18 EzYx3shfhJz473EEGlyXSzp8m7ygBAhsmHIvkX2eCHFTKpfDL1csyRkvteWlmxD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