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今晚大家能坐在一起很难得,是佛缘让我们相聚。你们想听什么呢?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想法是最多的,力量也是最大的,就像泉水一样往外涌,却不知道该流向哪里,需要有人来帮助引导。如果这时候给你们正面的思想,把你们引上一条正确的道路,你们一生都会受用。

人的一生受教育只有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决定了你一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第一次是家庭父母的教育,第二次是学校师长的教育,第三次是社会生活的历练,包括单位领导、同事、朋友对你的开导和帮助。我们的人生观、价值取向、道德情操就是在这三次教育中形成的。

你们可以问一问自己,到目前为止,你受了几次教育?在座的多数都是二十几岁,正处于受教育的第二阶段——师长教育阶段。你们很快将步入社会,如果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良好的心态,就容易融入社会、造福社会。

今天想和大家探讨一个主题:如何确立年轻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此之前,我先向大家提一个问题:在座的认为什么是人生观?

答: 人生观就是看待问题的态度、人生的准则和方向。

答: 人生观是对人生价值的认识。

答: 人生观是关于如何做人做事的理念。

师: 你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决定了你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你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就决定了你会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去面对社会,面对自己的人生。为什么同样一件事情发生了,你我处理的方式方法会不同呢?因为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不同。究其根本,就是我们的人生观不同。

比如,马路上有几根金条,有的人拥上去抢,打得头破血流;有的人看到了没有去捡;有的人捡到了,交给了国家。这就体现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无论是人生观、价值观,还是世界观,最后都落到一个“德”字上,对这件事的态度充分体现和检验了一个人的道德水准和价值取向。

我曾对寺庙的小和尚说:“做事要注重结果,做人要注重过程。”在做事的过程中,一个人的能力、思想和品德都展露无遗。你的人生观的形成取决于你所受的教育,它将决定你的人生所能达到的高度和深度。年轻人应该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济世的观念。你们还年轻,没有意识到培养道德品质的重要性。

现在有些年轻人习惯了被父母长辈宠爱、呵护、照顾,心安理得地享受别人的付出和服务,从没想过要为别人做点什么。在我看来,这是一种悲哀。因为你一直是一个索取者、接受者,而不是一个创造者、给予者。这就是三个阶段教育不善的结果。当然,万事皆有因、皆有果,这就牵扯到了因果的问题。有的人生来就是来索取、来花钱的;有的人生来就是来创造、来为社会人群做奉献的。

过去我讲过一个故事:有两个兄弟待在阎罗王那里,不愿意到阳间去投胎。可是他们的期限到了,阎罗王就做他们的工作,给他们两个选择:一个是不用劳动,不需要付出,就可以不劳而获,坐享其成;另一个是要劳动、要付出才能成功。大哥说:“我选择要劳动、要付出的。”小弟一听:太好了!你把辛苦的拿去了,我就想要这个不用辛苦付出的。阎罗王满了他们的愿,于是他们就投胎去了。

三十年后,老大在人间成了资本家,无论走到哪里都在布施,谁有困难都去找他。因为他太富有了,做什么都成功。而他的弟弟呢?成了一个穷光蛋,一贫如洗,在做乞丐要饭。因为他想不劳而获、坐享其成嘛!而且就算他想做点事情也做不了,因为他在因地发了愿,所以才有这样的结果。

实际上,这种现象在我们世间很普遍。一个人不能为社会创造价值,不能给他人带来利益,这不是悲哀是什么?你有健全的头脑、健康的身体,为什么不去劳动,自食其力,却总想伸手向别人索取呢?究其根本,还是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我让你们谈谈你们的人生观,你们的回答都是对的。但是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你们的人生观都会改变。大家在思考自己的人生价值时,更要注重自己道德品质的培养。

其实,不仅人渴望得到关注和重视,就是动物也需要同类的尊重。那么,我们凭什么让别人尊重我们、重视我们,甚至仰慕我们呢?通过什么方式才能获得这一切呢?小时候听父母的话,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长大后听老师的话,认真学习,做个好学生;成年后以积极、健康、阳光的心态走进社会,努力工作,遵守社会公德,为社会创造价值,让父母长辈放心、开心,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有爱心、有高尚品德的人。这样做了,你自然会得到他人的重视与尊重。

对有些人来说,烦恼就是烦恼,是人生的障碍;对有些人来说,烦恼是菩提,是人生的动力。所以,一个有志向、有抱负、心态健康的人,更愿意到一个恶劣的环境中去锻炼自己,开辟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而一个没有理想、没有目标的人只想找一个好环境、一个安乐窝,希望不用努力,不必付出,就可以坐享其成。这就是不同心态的不同结果。

为什么彼此在人生的选择上会有如此大的悬殊呢?原因有两点:一是人生观不同,二是价值取向不同。如果你没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看到社会上的种种不良现象,很容易被影响,很容易被转。为什么孔子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呢?“三十而立”,立的是什么?我认为是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有了明确的人生方向,不会被社会上的种种现象所左右。人生观确立了才会不惑。如果你连人生目标和方向都没有确立,何以立足于世?

前两年社会上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一辆车把一个老人撞了,一个路过的好心人把老人扶到医院去救治。结果老人反咬一口,说就是这个人撞的他。这个故事在网上传开后,一时间全国上下沸沸扬扬,很多人说:“哎呀,做好事太难了!好人难做啊!不能做好事啊!”

但也有人说:“不,要做!越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越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越要做一个好人,越要坚定不移地做下去!”这个反咬一口的老人毁掉了很多人不坚定的善心,动摇了很多人本来就不明确的人生观,但是也成就了很多人,使很多人的善念更加坚定。

我曾经给“规矩”下过一个定义:规矩就是道,道就是各行各业的规矩。你不遵守规矩,就是不遵守道。你不遵守道,就会被道挡在门外,被道淘汰。

问: 如何改变自己不好的习气?

师: 发现自己有不好的习气,为什么改变不了呢?不是找不到方法,我相信你有方法,是你的意志力不够坚强。既然你已经意识到这个坏习气会影响你的形象,甚至阻碍你健康成长,障碍你的发展,你就应该下决心去改变。

比如,树立一个崇高的目标,一旦有了这样的目标,你就会严格要求自己,不允许自己有不良的习气,不让不良的习气阻碍你前进的步伐。

另外,多与身心健康、有正知正见的人交往,多听他们的好建议,从他们那里获得正能量。如果你无法改变身处的环境,可以先脱离这个环境,当你有了力量再回来。有时候要改变自己的恶习确实需要一个好环境,需要好朋友、善知识的提醒和帮助。

问: 如何确定自己真正想要的?

师: 这个问题就要问你自己了,你想要什么只有你自己知道。你自己都不确定自己想要什么,连鬼神也确定不了,即便别人有他心通也无法知道。

问: 您对“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怎么理解?

师: 可以从两个方面解释:第一是从功态上,的确可以通过修炼达到与日月融为一体;第二是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行,忘我地为社会人群做奉献。当你达到了无我,就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了。我们常说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这样的人,他的德行就与天地相合。

比如,孔子,他的思想、道德品质直到现在还与日月同辉。所以“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不是一句空话。古人的修行不是外寻,而是内求。夜深人静,明月清风,把心灵的意境与微妙的感觉融为一体,这样的境界,我们现在的人同样能达到。

问: 如何分别真心与妄心?

师: 实际上你现在不需要去分别真心与妄心。如果你所想所做的,你真的需要,身边的人也需要,社会也需要,你就大胆地去做。如果仅仅是你个人需要,社会、他人不需要,既不利己也不利人的事,你去想去做又有多大的意义呢?

问: 如何才能不生分别心?

师: 众生的根器不同,得度的因缘也不同,所以在需要的时候还是要分别,只是做完之后就放下。所谓的不分别是分别之后不住,不把事物对立起来,不因分别而生烦恼。圣人分别而无烦恼,一切只是为了用。

你们年轻人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佛教有他相对的独立性和特殊性,你们了解之后可以取其精华,完善自我,用实际行动来报效祖国,服务人民,创造自己和谐美满的人生。如果做到了,你就具备了正确的人生观和高尚的品德,你就是在用实际行动践行佛法。

北大、清华是你们青年学子都向往的高等学府,清华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就是它的灵魂,它把“德”放在第一位。“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不仅是清华之魂,也是中华民族之魂。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蕴含的宝贵财富就是德。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就是德的教化:以德净化自我,以德正心修身,以德齐家、治国、平天下。

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传承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把德文化发扬光大。让道与德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重新焕发它无与伦比的生命力,闪耀它耀眼的光芒,遍照十方世界的众生!

2012.7.30 ODNETK7N951aNf7m3rNtgF/hns103ZSmq7ia1hl6i/45aVtiYtsEJxXTbAeugXA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