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东华学堂开学典礼

普慧法师: 大家下午好!今天感到很意外,没想到来了这么多人。我们原以为桌子会太多,早上还撤了几排,没想到挤得满满的不够坐。但愿以后天天都能如此!

我们组织大家利用下午两个小时的时间共同学习,是希望大家能共同进步。大家在一起学习,会形成一种学习的气氛、一种力量。对于凡夫而言,环境非常重要。我们都知道孟子之所以成为圣人,是因为他有一个伟大的母亲,是他母亲“三迁择邻”成就了他学习、成长,乃至成圣的环境。我们不是一定要成为圣人,但是作为学佛的人,尤其是作为出家人,一定要具备知识和素质。古人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因为一将就顶得上千军万马。

但是,一个人的素质不是单方面的,而是综合性的。师父常说,一个人只有具备了综合素质,才算得上是一个人才。而在综合素质之中,知识就占了一大部分。知识就决定了我们的素质,决定了我们的能力,决定了我们的人品。因为一个有知识、有能力、有素质的人,一定是一个有人品的人,也一定是一个有人格魅力、有吸引力的人。

我们之所以没有这些吸引人的素质,是因为我们不具备方方面面的知识。我们学佛的人都想开智慧,实际上智慧不是突然开的,它是通过知识、经验的积累再积累,沉淀再沉淀,当达到一定程度时才会产生。而我们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在一开始学佛的时候,都走入了一个误区,只想开智慧,不想学知识,以为知识没有用,一定要开智慧才有用。

我们很多人以为智慧是靠打坐得来的,只要打坐就能开智慧。但是,当我们的知识和基本素质不够时:第一,我们开不了智慧;第二,即使开了智慧也不会起用。因为当你有了智慧,想起用时,一定要有知识,有了知识才能将你的智慧发挥出来,让他人受益。

师父曾无数次地说过,作为一个出家人,首先必须具备知识。我们要想普度众生,要想完善自己,没有知识是寸步难行的。特别是作为法师,将来是要坐到台上去讲法的,我们必须具备渊博的知识,最基本的,必须具备佛教的知识。但是,现在我们什么都不具备。我不知道别人如何,我自己是不具备的。怎么办呢?只有靠自己平时去积累。

知识不是在短时间内能获得的,素质和能力也不是在短时间内就能提升的,就像古人说的“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靠平时点滴的积累,不断地坚持,最后才会有收获。

目前,我们这个学习班可能还办得不够好,但是,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学下去,日积月累,相信将来我们都会受益、都会有变化。下面就请师父为我们上第一堂课。

上师: 既然我们办了学习班,这就是东华书院的前身或者说序曲,将来是要写到东华寺的历史里的。今天讲课的录音、照片,MZ,你都要存档。也许十年二十年后再看今天所做的,我们会觉得太不专业了,甚至会觉得可笑。但是,凡事都有一个开始,都有一个完善的过程。

实际上,目前我们办学的条件已经具备了,我们这里什么样的人才都有,都是现成的人才。比如,刚刚剃度的MJ,还有LY,都是精于教学的,为什么你们执事不向她们请教呢?你向人请教,没有人会看轻你、嘲笑你,这不仅不会降低你的形象,相反,还会抬高你的形象。为什么你们不懂,又不好问呢?为什么把脸面看得那么重呢?我们都是小人物,没有必要活得那么累,只要真实就好!

为什么我这么真实呢?因为我不喜欢做一个分裂的人,不愿意让我的内心世界存在两股力量。我宁愿保持一股力量,高兴的时候就百分之百地高兴,哭的时候就百分之百地哭,发火的时候也是百分之百地发火。但是,我不会停留在一种状态里,过去就过去了。

办这个学习班,包括未来的书院,我想以八个字作为我们的办学宗旨——藉教悟宗,学修合一。光修行不学习不行,光学习不修行也不行,要学修合一,也就是儒家所讲的知行合一。“藉教悟宗,学修合一”是我们办学的方针,也是将来东华书院的校训。

出家人是要讲经说法的,但是在我们东华寺的出家人中,目前能上台讲法的还找不出几个。出家人必须有一技之长,如果你在东华寺没有一技之长,出去以后受人歧视,我会很难受的。因为你们就代表了我,代表了我的脸面。如果人家尊重你们,我会感觉很荣耀、很欣慰。

出关十多年来,尤其是最近几年,我都是抱着感恩的心在做事、在与大家相处。幸运的是把东华寺建起来了,我的几本书也按计划讲完了。

刚才你们讲到,在座的和尚都不及我的百分之一、千分之一。虽然这是你们谦虚的说法,但是我仍然觉得这是我的悲哀:一个真正成功的人,是让追随他的人也像他一样成功。如果他是老板,就要让追随他的人将来也当上老板;如果他是佛,就要让追随他的信徒也成佛。否则,他永远当老板,追随他的人永远是员工,他永远做佛,追随他的信徒永远是凡夫,这将是他最大的悲哀!

如果大家听课的兴致真的很高,我也会主动加入讲课的法师之中。我计划等到了尘阁开工,观音殿女众道场设计出来之后,就搬到“兜率天”去。如果我继续这样下去,只不过是个方丈而已。但是,如果我按计划搬到兜率天去再奋斗十年,我将会脱胎换骨。我有足够的把握不仅在佛学上再上一个台阶,在修证上、身心上也会有一个大的突破。

因为本来我是每小时跑一百二十公里的,这些年来为了拉你们跟我一起跑,我只能降下速度每小时跑八十公里。这样跑了十年,我很累。而你们原来是每小时跑五十公里,因为我拉着你们,你们也跑了八十公里,你们也很累。当我把你们放下时,你们解脱了,我也恢复了我的速度。本来每小时一百二十公里的速度对我来说是很轻松的。

过去我对你们的期望太高了。我不能再因为你们不进步、不学习而烦恼了,也不能因为你们不跑而停下来等你们。正因为看到大家这么懈怠,我才为自己的行为找到了依据:成佛是不等人的。你们不成佛,我是要成佛的。

真的有一天我回来度大家时,你愿意上船就上,不愿意上我也没办法。本来我们出家人就是自己修证自己,然后再弘扬佛法、普度众生。但实际上修证自己和普度众生是分不开的,要想修证自己就必须普度众生,只有在普度众生的时候才能完善自己。

作为出家人,如果你没有雄心壮志,是不可能成佛的。什么是出家人的雄心壮志呢?就是成为佛的使者、成为佛的化身、成为佛的代言人,像佛一样把佛法传到五大洲。当初,释迦牟尼佛说:“我要把我的思想弘遍五个方位。”

为什么我们佛教的教旗是五种颜色呢?佛教传到今天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从有僧团开始就有了佛教的教旗——五种颜色的旗子。当时并没有五大洲、四大洋的说法,释迦牟尼佛只是说他要把他的思想传播到五个方位去,五个方位就是今天的五大洲。

作为出家人,你有责任和义务让追随你的人明心见性、超越三界。尽管目前你做不到,但是你必须清楚你的方向,明白你的任务就是干这件事的——把佛法推向五大洲,让追随你的人明心见性。无论结果你是否能做到,你都必须朝这个方向努力。我经常跟大家说一句话:你不会做事,是你的能力问题;你不去做事,是你的心态问题。

有时候,我很羡慕你们在座的出家人和信徒,因为你们这么年轻,你们碰到的师父,这个家长也这么年轻。我们的年龄只相差一两岁、三五岁,完全可以当作朋友、同事来对待、交往,你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闹也可以随便闹。而我碰到的几个师父都是年长的,彼此的年龄相差太大了,我只能把他们当作师父、当作佛来恭敬、供奉,而不能当作朋友、同事、伙伴来交流、交往。

实际上,我是非常渴望我的弟子能反抗我的,我最瞧不起的就是百依百顺的信徒和弟子。你要是敢反抗我,而且把我反抗倒了,说明你超过了我,那我就有干头、有出路了!在所有的徒弟当中,我最欣赏的就是WA,因为他是最不认可我、最不服我的,而我却最看好他。

我始终认为百依百顺的孝子贤孙是没有出息的。他说的很多话都是我的意思,但他偏不用我的话:我用你的意思可以,但我要改个词,换一种表达方式。这就是他的本事——我用你的思想,但不用你的语言。实际上,哪一代祖师创立的思想都是佛的思想,但用的都不是佛的语言。

我知道,在不久的将来我会有知音。为什么那么多人崇敬过去的祖师,爱看他们的传记和语录呢?当时的祖师们苦于没有知音,就不停地“抛绣球”(写语录)。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变迁,他们的知音就逐渐出现了。我们经常读的《竹窗随笔》《指月录》《宗镜录》等,都是祖师们抛出的“绣球”。他们知道不能等到遇到了知音才讲,没有遇到知音就不讲。

凡夫总喜欢拿看得见的来说事说问题,实际上很多看不见的也存在问题。比如,我们东华山就有很多看不见的生灵。一个信佛的人,尤其是一个信因果的人,不能仅仅只信一半。既然信,就要全信,否则你就不是一个真正有信仰的人。你相信有凡夫,就必须相信有圣人;你相信看得见的,就必须相信看不见的。

这十年来我是怎么成长的呢?就是通过不停地做事、不停地接触人。我由衷地感叹我当一年的和尚比你们当一辈子的和尚听的、看的、想的、学的、悟的还要多,进步还要大。可是有什么用呢?你们怎么可能像我这样做呢?你们个个都想成佛,却不按成佛的路子去努力。

我反正是要成佛、要当祖师、要把佛法推向五大洲,让追随我的人超越三界的。你们不这么想,我是这么想的,我也一直是这么努力的。我不这么做,就有愧于追随我的人、有愧于我的信仰。我这样做了,结果达不到,当我死的时候,我也是欣慰的,也会含笑而去。

就像信徒给我的钱一样,给我一百块,我就能做出一千块的工程。人家建一座大雄宝殿要花一千万,我建一座大雄宝殿只花几百万。为什么差别会这么大呢?因为层层转包,他做甩手掌柜。而我是一年365天,265天都盯在工地上,跟包工头一起吃、一起住。所有的材料都是我自己去找的。我到各家材料店去打听价格,找到最价廉物美的东西,谈好价格之后,再告诉包工头按这个价格去这家店买材料。我跟包工头说:“我已经跟这家谈好价钱了,你不必再打听其他家的价钱了。你再去找其他家,也不可能谈到我这么便宜的价钱,不信你去问几家。”包工头果然去问了几家,发现真的谈不到更低的价钱。

难道我不知道做甩手掌柜很清闲自在?难道我不知道放下很轻松自在?你腰包里有多少钱,你很清楚;你的家底有多厚,你很清楚;你的手能提多重的重量,你也很清楚。更清楚的是你知道自己想干什么。如果我也做甩手掌柜,怎么可能有今天这么多的感悟呢?又怎么可能有这几本书的出版呢?

当初建寺的时候,我只有两万块钱。包工头一再问我:“大师,你有没有钱?”我说:“放心,我什么都缺,就是不缺钱!”然后我就告诉DH:“你在山上看着家,我下山去化缘。”当时包工头已经开工了。第一次我就带了十万块钱回来。那十万块钱是用绳子捆着的,我把它交给DH。DH拿在手里看了又看,说:“我第一次拿这么多钱!”

当初刚出关的时候,谁知道万行呢?那时候我一年不止讲三百六十堂课,有时候一天就讲三四堂,上午讲一堂,下午讲一堂,晚上讲一堂。一个人也讲,两三个人也讲,十几个人也讲,一讲就是两个小时。这样连续讲了几年,把万行讲出名了,讲出了一座东华寺!东华寺到目前为止总投入两个多亿,就是这么讲出来的。

所以,一个人要做事,就要把腰弯下来好好地做事。你不要又想成佛、又想发财、又想受人尊重,还不愿意把腰弯下来,像个做事的样子。你只要真做事,是有人看着你、注意你的。你做任何事情都是给知音看的。他不是你的知音,你怎么做、怎么希望他理解,他都无法理解,你也不需要他的理解。他和你不是同一个层次的人,跟你臭味不相投,他永远也无法理解你。他是你的知音,他也不需要看,你就是什么都不做他也理解。所以你要清楚地知道你想要什么,你想做什么。

在座的没有一个是弱智,大家的智商都差不多,现代科学也证明我们每个人的智商相差甚微,就是圣人与凡夫之间也是如此。既然如此,为什么在这个人身上会体现出圣人的品质和风范,而在那个人身上却体现出凡夫的劣根性呢?因为做人做事的理念和方式方法不同。

做事就是做事,是一定要有结果的。而做人是看过程的。做事光有结果还不行,还必须是最佳的结果、是精品。什么叫精品?又快又好又便宜,而且是精心制作、精益求精的上乘之品。就像看到今天的东华寺,几个主要功德主和当初帮我们规划设计的专家们都感到很欣慰,他们感到当初他们所做的事情是很有意义的。

谁也不愿意把钱给一个没有理想、好吃懒做、一事无成的人,谁都愿意把钱给一个有能力、愿意付出、积极上进的人。谁愿意让自己的钱打水漂呢?谁愿意自己的力量白费呢?既然大家这么认可你、尊重你、高看你,你是要拿出实际行动的。你没有一点优点长处,别人怎么会高看你、尊重你、抬举你呢?

为了让你们学习,我在你们面前表现得非常世俗、非常市侩。我很明确地告诉东华寺的常住:你能帮我解决问题,我就高看你、就捧你;你不能帮我解决问题,我对你就视而不见、就轻视你,连话都不跟你说。为了让你们进步,我不顾师父的形象,用这种方式展现在你们的面前。但是,你们不懂我的用意,还是没有反应,怎么刺激都没有用!你们真的是看破了,放下了,超脱了!

在我内心,我看了24年的佛教和尚,可以说是阅和尚无数。就像我父亲所说的那样,没有几个和尚是可以放心地托付终身的。而且,他不负责任还有充足的理由证明他的行为是对的。他最喜欢说的就是:“你没有看破,你没有放下,我看破了,我放下了。”

什么叫看破?什么叫放下?真正的看破,真正的放下,是不在乎一切流言蜚语、诋毁毁谤,丢掉一切担忧恐惧,看破一切得失,放下一切顾虑,一定要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成。前段时间我不是发了一条微博告诉大家什么叫放下吗?放下不是让你放下手中的金钱,而是让你放下心中对金钱的执着;不是让你放下手中的权力,而是让你放下心中对权力的执着。你执着什么,就在心里放下什么。

很多人没有当官、没有钱财,但他们比谁都贪。而很多有成就的人,拥有很多钱财和很高的权势地位,但他们心中一点都不贪,他们的境界比我们这些所谓的修行人还要高!

在我们家三兄弟之中,我的智商是最低的,反应是最迟钝的,但我是最有毅力的。我决定做一件事,就会一直做下去,选择一条道路,就会一直走到黑。我的理论是与其挖十口井,不如一口井挖到底,肯定能达到地下河。人怎么样都是活,好吃懒做也是活一辈子,勇猛精进也是活一辈子。但是,用后一种活法,你的生命会很充实、很丰富、很有价值,你会受人尊敬、受人爱戴。

按目前我所拥有的,我应该可以满足现状了。但是,我不仅不满足于现状,而且准备放下大家对我的追随,放下所拥有的一切,归隐山林,重新回炉,进行第二次的锤炼和锻造。我给自己制订了一个十年计划,准备到兜率天去修学十年。

如果你们真的有这个理想、有这个抱负,能继续跟着我学习,十年之后,我们就是很好的同事、很好的伙伴。而且我非常自信,十年之后下山,我是一种什么状态。无论我的心态,我的人格修养,还是我的佛学素养,绝不会像现在这样。一个人十年做一件事,哪有做不好的?我非常渴望你们在座的都能跟我一起再努力十年!

我们出家人吃得再好,也就是萝卜白菜豆腐;吃得再差,还是萝卜白菜豆腐。吃的用的对我们来说已经没有意义了,我们唯一可以追求的就是知识、智慧、精神。

按照我的规划,将来准备把放生池建成一个大广场,地下就做车库。观音殿那里建一座可以容纳一百人左右的女众四合院。狮子山后面的花生地、甘蔗地建成一个五百亩的月亮湖。月亮湖的对面,也就是弥勒佛的肚皮下,建一座居士林,也是敬老院。再把你们女众住的“别墅”推掉,在苗圃地上建书院。按这样的规划,东华寺将是一座非常完备完善的寺院。

对每一个常住东华寺的出家人,包括常住的居士,我都在心里反复地看、反复地推敲,看你们是什么材料,用什么方法雕琢你们,怎么用你们。我要把你们的潜能完全挖掘出来,发挥到极限。

但是我不敢出手,你们太在乎面子了,我怕你们面子太薄,承受不了。为什么你们这么在乎面子呢?因为你们一无所有,唯一拥有的就是面子。面子算什么东西啊?它不值钱!真正值钱的是你发心后所做的业绩,你把业绩摆在大家面前就足以说明问题。

一个人成事是因为四个字——轻、重、缓、急把握好了,一个人坏事也是因为这四个字——轻、重、缓、急没有把握好。每个成功的人在他成功之前都犯了很多错误。你们记不记得我曾经跟你们说过什么是成功的人?就是犯错误最多而又锲而不舍不放弃的人。他不放弃,就成功了。

你们知道我犯了多少错误、做错了多少事?但我还是不停地做。就像打拳一样,打不中就不停地打,不停地出拳。你出一百次拳,只要一次击中,你就成功了。你不要指望出十次拳就能击中十次,没有那么便宜的事。在你没有成为高手之前,你出一百次拳可能就击中一次,一旦你成为高手,每次你都能击中。

我们执事要知道什么叫仁慈,什么叫负责任。不是你给了对方方便就是仁慈,我对你狠了就不仁慈。佛教不是说“方便出下流,慈悲出祸患”吗?所谓的狠是我对你负责任,这才是真正的爱。就像你们信徒一样,你们对我负责任才是真正的爱我。你们所谓的爱我,但对我不负责任,那能叫爱我吗?只有为对方负责任才是真正的爱。

居士做事都是往我们和尚脸上贴金,他们做再多的事,这个金他们是得不到的,所有的成功成就都归我们出家人。今天东华寺这么多的光环都落在我头上,但那真的不是我的能力。我只不过是一个代表、一个代言人,真正做事的,是我后面的人。凡是看得见的都是在受看不见的主宰,凡是看得见的都是看不见的形象。但是,人家辅佐你,你自己要成器,要有理想、有抱负,让人家觉得:我帮他是值得的,未来会更值得,我的付出是不会白费的。

二十年前,一个老居士认为我将来能成为一个法器,能为佛教做一点事,于是每个月给我20元钱支持我,让我好好读书。在我还一无所有、什么都不是的时候,她就肯定了我。我一直把她对我的厚望放在心里,觉得这份期望很重,我不能让她失望,不能让她觉得自己看走了眼,而要让她言中。于是我带着这种心情、这种心态努力了二十年。一个人在一个领域默默地努力二十年,怎么可能不成为专家呢?

只要你们待在东华寺,做执事就是最好的待遇。为什么呢?这是做给后人看的。你们在座的,包括年轻的沙弥,将来都是要做执事的。你们做执事,不要想着你是领导,好事都是你的,光环都是你的。你必须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光环、好事都是下面人的,坏事都由你来承担,你就等着来挨骂就好了。你用这种心态来做事,结果好事都是你的,光环都是你的。但是,如果你换一种方式,结果就截然不同,倒霉的事都会落到你头上。

按现在这种每天晚上一个人演讲的方式,你们的成长太慢了!要换方法,可以一个晚上七八个人上台讲,一个人讲几分钟,这样就不会三四个月每个人才轮到一次。你们完全可以用快速演讲的方式来锻炼口才。

当初我的口才和你们一样,上台根本无话可讲,让我讲三分钟都讲不了。为什么人家能不打草稿,一讲就是几个小时呢?就是因为讲多了。还有就是看书看多了,有素材。观察、思考多了,得到了启发。

你们是宁愿头脑闲着也不用它,宁可心里长草也不把它拔掉。如果把草拔了,戒定慧不就种上去了吗?杂草就是贪嗔痴。我们心灵的空间不是贪嗔痴,就是戒定慧;不是戒定慧,就是贪嗔痴。这个屋子只有一个空间,不是装红木家具,就是装破烂家具,放了一样东西,就不能放另一样东西,同一个时间里只能放一样。

经常有人问我:“师父,你是不是生我的气了?”我每天的工作量这么大,哪有时间生你的气啊?我要是生你的气,那真是你的造化了!我在跟你说话的同时,还在思考其他问题,还在领悟我所读的书,还在想寺庙的事情,但这并不影响我跟你交流。因为我通过严格的训练,已经把万心变成了一心,现在足以把一心变成万心。

我们训练的方式是把一心变成百心,百心变成千心,千心变成万心,然后再把万心变成千心,千心变成百心,百心变成一心。也就是先合,然后再分。要分,就必须先合;要散,就必须先专。只要专注之后就能分散。为什么你现在不能一心多用呢?你没有合,怎么可能分呢?你要先达到多心一用——高度的专注之后,才能再分。

希望大家都能把心静下来好好地修学。将来你想要多大的空间,现在就必须投入多长的时间,这就是以时间换空间。只要东华寺不出花和尚、假和尚,东华寺的和尚不违法,不影响东华寺的形象,那就是以平安换高度。今天跟大家说了这么多,目的就是想跟大家说这二十个字——“藉教悟宗,学修合一”“以时间换空间,以平安换高度”,这就是我们东华寺的发展战略。在未来的修学和管理上,我们会越抓越紧。

既然你们几个执事发心了,就要把这个学习班办好。既然做了,就一定要把它做好,没有做不好的事。现在东华寺什么都不缺,缺的就是你们这些和尚、执事的发心!

2012.3.19 kKbIRwDEiutlATmjkOXFnXb1dAWTAI3N5uLbY7CNBDxOq8+oIybr0Y6Xm4N5K5x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