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 主要研究领域和学术成就

1.技术进步与农业生产力发展层面

我于20世纪70年代末对太湖地区种植业制度进行了经济研究,运用了土地生产率、土地净产率、土地盈利率等指标进行具体计算和分析。比较科学地测定了“双三制”比例的经济适合点,为江苏农业种植制度“三改二”的政府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这个研究的结论是这样的,因为当时在苏南地区,像无锡现在百分之九十几都是双季稻三熟制,就是通过提高复种指数、两熟制改三熟制来增加产量。当时政府也是这样提倡的,大力推行的,后来我们研究发现,可能增加了些产量,增加的幅度不是很大,但是它的负面作用很大,就是成本很高,经济效益很差,甚至是得不偿失,所以农民是赔本种地。这篇文章发表在1981年的《群众论丛》杂志上,在当时引起了一定的反响,这篇“太湖地区耕作制度经济效果研究”获江苏省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后续成果“江苏省太湖地区昆山县三熟制经济适合点探讨”“太湖地区耕作制度经济效果初探”(1981)也相应发表。

1984年,我发表了文章“投入产出合理阶段分析的一个附加条件”,这篇文章对艾尔文·莱施等教授关于合理阶段的结论的修正,有助于在理论上使我们对边际平衡原理的数学式理解更加全面;在实践上,如果我们某项生产活动已经进行而且一直处于亏本状态时,可以帮助我们找到亏本最少的资本投入量。

1985-1995年,我主持了一系列国家、部、省级重点科研项目,如“种植资源的优化配置及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研资源配置,科技利用与农业经济增长的系统研究”(博士点基金)、“新技术革命与江苏农业技术经济政策的调整”(江苏省社科基金);以及农业部“七五”“八五”一系列重点课题,如:“技术进步与种植业协调发展的研究”(农业部“七五”重点)、“我国农业技术进步作用的测定方法研究”(农业部“八五”重点)、“科研资源的优化配置及提高转化率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农业技术进步与我国科研投入体制改革的对策思路”(农业部)、“粮食进步与商品粮基地建设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农业产业化与技术进步综合研究”(江苏省科协)、“南京市农业技术进步度量与提高的对策”(南京市科委)等,对中国农业经济的宏观管理进行深入研究,推进了技术进步和种植业的协调发展。

1985年我主持的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新技术革命与江苏农业技术经济政策调整”研究获江苏省社科成果三等奖(1987)。1988年我发表了论文“农业技术经济评价和选优方法”,研究成果既是农业技术经济理论和方法的具体应用,又是生产实践中有关农业技术经济问题的研究和总结。它对于迅速推广应用新技术,加速农业生产的发展,全面提高经济效益,满足人们多种目标的需要,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1988年发表“沿海开放地区发展外向型农业的矛盾与对策”,在国内较早地提出了外向型农业的实质就是发展外贸农业,分析了中国外向型农业的发展正面临着“四大矛盾”,第一是粮食生产与出口产品争地的矛盾,第二是加工条件与出口商品结构转变的矛盾,第三是价格体系内外销比价不合理与市场战略转变的矛盾,第四是产供销相分离的外贸体制与贸工农型生产体系的矛盾。该文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989)。

我主持的农业部“七五”重大课题“技术进步与种植业协调发展的研究”,系统地分析了中国农业增长过程中各主要影响因子的作用和作用份额,以及种植业技术进步过程及其作用、种植业技术进步模式、技术创新和技术推广、规模经营和技术进步的关系。针对中国实际,就种植业进一步增长源泉、种植业技术进步的方向及作用机制、技术进步和种植业生产协调发展机制、技术进步与农产品规模经营协调发展的机制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该课题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93)。

1991年发表文章“中国农业增长的源泉与技术进步”,该文通过设定无弹性约束的Cobb-Douglas随机扰动边界生产函数测算农业经济增长的源泉,分别测算了农业投入和技术的贡献份额,得出了随着经济增长,农业技术在农业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份额将越来越大的结论,因此对我们国家用现代科技引领农业的发展有一定的意义。我主持的“中国城郊副食品生产和供应的技术经济研究”这个课题的研究成果在当时引起较大反响,主要是采用现代技术和经济理论,对中国城市副食品的供给能力和需求量变化进行了中长期预测,应用非线性规划模型进行了城乡副食品生产布局的优化,采用了副食品的平均完全成本和地区比较利益指数,计算出各主要副食品在各主要城市的自给率,对副食品的规模效益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城郊副食品生产模式,对副食品购销组织体制和宏观调控机制与手段进行了探讨和分析。该成果于1992年荣获农业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994年发表学术论文“农业科研投资重点确定的经济模型研究”,在国内首次将经济剩余原理引进到农业科研投资经济效果的研究,并建立了相应的经济分析模型。该方法是国际上用来解决资源分配的最新方法之一,它比较成功地解决了国际技术援助资金的分配问题。该方法的科学性在于它能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量算某项研究所产生的溢出效益,从而使决策者不仅了解到某项科研在某地区产生的效果,也可以测算出在类似生态特征的若干其他地区产生的效果,使投资决策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1995年以后,我的主要科研工作是,研究考察如何以技术进步推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提高农业系统的整体效率等农业宏观管理的深层问题,研究农业科技资源的配置方式和效率问题。其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农业部“九五”重点课题“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技术方向与科技政策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及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的研究”,国家教委课题“粮食技术经济与商品粮基地建设”,农业部课题“农业科技利用的技术经济研究”“经济发达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目标与技术经济论证”“引进对中国农业技术发展及农业生产率增长影响评估”,江苏社科基金课题“新技术革命与江苏农业技术经济政策的调整”等。当时我的研究重点是推进中国农业管理的手段的科学化、信息化、数字化,以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问题,如农业部948项目“农业技术及生产效率动态测试系统”等。

2.制度创新与农业现代化层面

我在国内较早研究农业现代化问题,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涉足“农业现代化”的研究。1978年我发表论文“加速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高速发展”,对“农业现代化”的概念、意义和内容做了具体的阐述。1981年出版的《农业现代化问题》一书,对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目标、特点和实现途径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特别是对发达地区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的深入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1982年我发表“经济发达地区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的发展与农村建设方向问题初探”一文,以苏南地区为例,阐述了为什么在经济发达地区实行联产承包、到户责任制形式能够取得良好的经济效果。对苏南地区实行联产以后,出现最突出的问题——劳动力的出路进行了解读。借鉴苏南地区的实践经验,提出了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出路的三个对策:其一是发展多种经营,其二是发展农村工业,其三是发展农村各项公用事业和服务业,从而为中国发展农村经济和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该文荣获江苏省社科成果二等奖(1985)。

1995年出版的《江南农村经济》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999)。1998年我出版了《中国农业现代化研究》、1999年出版了《科技进步、现代化与农业发展》、2000年出版了《中国农业发展之研究》等专著,对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发展中的诸多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索,提出了解决的方略。特别是我在1997年发表的“论面向21世纪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十大关系”一文,重点论述了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处理好的诸如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物质投入与科技投入、生产手段现代化与制度现代化、农业产业化与农民组织化、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等十大关系,我认为农业能否继续为中国经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最重要的就是处理好这“十大关系”。“十大关系”理论对中国农业跨世纪发展战略与途径选择提出了较为明确的研究结论,这一成果于1997年在《瞭望》专刊刊登,在全国引起较大反响,后被多家学术刊物转载,并因此获得了江苏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二等奖。

3.在农业经济管理学理论研究方面

作为农业技术经济学的较早研究者之一,我在这一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我较早地将西方经济学先进的数量分析方法应用到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之中,为推进农业技术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努力。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我便首先采用当时受到批判的西方经济学数量分析的理论与方法,如边际分析与生产函数理论和方法等,对江苏省太湖地区耕作制度进行了深入研究。我主持的“技术进步与种植业协调发展的研究”是国内较早的将边界生产函数分析系统应用于农业技术进步测定的研究成果之一。经专家鉴定认为,该项研究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等方面在同类研究中均具有开拓意义,在国内居领先地位,关于边界生产函数运用等部分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成果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93),同年在此成果的基础上出版了学术专著《技术进步与农业发展》。1994年我发表了学术论文“农业科研投资重点确定的经济模型研究”,在国内首次将经济剩余理论引入到农业科研投资经济效果的评价研究中,并建立了相应的经济分析模型。2000年我发表“农业经济分析模型的理论与方法”一文,对经济数量分析模型的理论和应用做了较为系统的阐述,并构建了江苏省农业区域政策分析复合模型做实证分析。

作为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的发起人之一,我长期致力于农业技术经济管理学科的建设和发展。1983年,在学科建立初期,我与其他学者共同编写大型工具书《技术经济手册》(农业卷),从而为农业各部门、各行业、各学科提供了农业技术经济数据和研究方法。我主持农业部“七五”“八五”“九五”重点课题“农业技术经济研究”达15年之久,在此期间组织了全国10多所院校和科研单位进行合作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了一批科学研究骨干队伍,其中有些人已经成为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学术带头人。我主编技术经济学教科书4部,总结和概括了国内外农业技术经济研究的新成果和新进展,其中《农业技术经济学》(1991年,农业出版社)先后获农业部优秀教材一等奖(1996)和国家级教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997)。

4.其他研究领域

除致力于农业技术经济的研究和学科建设外,我对涉及整个农业经济的宏观和微观的有关问题也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研究方向涉及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业增长、农业技术进步、粮食问题、股份经济、农业现代化、发达地区的农业经济问题、区域发展战略等,在这些研究方向上,我主持的重要课题有:中华社科基金课题“农科教结合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要副食品购销体制研究”;国家科委“南方红黄壤农牧渔协调发展研究”;农业部“经济发达地区旅游农业开发与管理研究”“沿海地区乡镇企业发展战略”“中国农业科技利用现状评价分析”;江苏省科委“技贸工农一体化企业研究”“江苏省稳定发展粮棉生产对策研究”“经济发达地区农村非农化研究”;江苏省社科基金“宁镇扬丘陵山区综合规划”“农村非农产业发展道路及政策体系研究”“农业现代化工程研究”;南京市课题“南京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小城镇建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小城镇建设与缩小城乡差距研究”;国际水稻研究所课题“水稻供给与需求研究”等。我对一系列的农业经济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论观点,为政府的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并在这些研究领域共发表相关学术论文70余篇。

1978年出版《谈发展国民经济总方针》一书,对农业的基础作用和工农关系进行了系统的探讨,为在改革的大浪潮中继续保持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发出了呼唤。1990年出版了《股份经济概论》,是国内较早地论述经济改革与股份制关系的专著,明确提出“股份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新基点”的新概念。1995年出版了《技术作价与资产评估》一书,阐述了技术价格的构成要素,并提出了一整套技术效益评价和资产评估的可行方案。2000年出版《中国农业发展之研究》,从涉及中国农业发展的诸方面对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 espq3alNvRRRl5RnI8/+IY0obk6yMeEuO5dtp8z5vupJ3gGEk2TrNDPoZvsICBx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