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
创新无止境

你提到,如果要和中国竞争,我们就必须把成本降低30%~40%,因为他们的工资水平很低,货币价值被高度低估。可是,你想过没有,你能阻止中国人借鉴你发明的每一项技术和先进管理模式吗?

——英格兰纽卡斯尔读者

不可能!你无法阻止中国人借鉴你那些可以提高效率的工艺流程。不但如此,你同样无法阻止罗马尼亚人、墨西哥人和美国人借鉴。实际上,以下假定肯定成立,即你所有的竞争对手,不管是来自印度尼西亚还是冰岛,都将迫不及待地模仿你的最佳实践方法,而且他们也有能力做到这一点。

这听起来很无奈。好像当今的竞争环境一片暗淡,前途渺茫。这样的悲观情绪很可能让企业一蹶不振。但你可以换一个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这正好可以激励你,促使你奋发图强、挑战自我,不断去寻求新的突破。面对今天的竞争环境,你必须快跑,敢于想、敏于行。

路在何方?答案很简单——创新。虽然竞争之道并不仅限于此,但是,我敢说,在当今全球市场的竞争环境下,创新是最可靠、最有效的竞争手段。

创新的方式有两种。如果双管齐下,我们就能给竞争对手以沉重打击。

路在何方?答案很简单——创新。

第一种创新你很容易就能想到:开发出某种独创的、应用价值极高的东西,比如一种新的分子技术、一款革命性的软件、一项能够改变游戏规则的新技术。当然,这一类大家熟知的创新可以是偶然进行的(比如在车库里),但大多数情况下,它是在一个重视创造性观点、积极鼓励创新的企业氛围里孕育和产生的。这种企业往往锐意进取,将企业看作新产品或新服务的实验室。宝洁公司、苹果公司就是明证,它们依托创新的企业文化打造了强大的竞争优势。

第二种创新虽然没有前一种创新受人瞩目,但是它的效果却毫不逊色,那就是不停地革新你现有的产品或经营方式。虽然人们必须通过发现全新的理念来创新,但是,企业可以(也必须)通过探索最佳实践的方法并适应它们,持续地提升这些方法以达到创新这一目的。尤其是依靠成本、质量和服务的创新活动,企业才能适应今天的竞争环境,将相关成本降低30%~40%。

这种提升活动永无止境,也不受部门的限制。它可以是一个研发团队如何想办法将一种人们熟知的分子技术应用于一个崭新的领域,也可以是软件工程师设法为更新旧版软件开发一个应用程序。这种提升活动也可以应用于整个组织的层次——大家一起不懈努力,不断对原有产品和服务进行完善,彻底摒弃墨守成规、不思进取的做法,让“人们都用这个方法”的借口无处容身,取而代之的是深入人心、振聋发聩的一致认识——“持续创新,永无止境”。

换句话说,追求最佳实践的企业文化没有终点。如果一个公司觉得,它已经将原有的竞争对手远远地抛在了后面,那么,它就应该寻找“下一个更强的对手”,一定要至少领先对手一两步。

在持续寻找你的超越目标的过程中,不要让目光局限在你可以超越的领域,不要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在自家院子的某块石头后面,而是应该走出院子,到另一个部门或数百英里之外的其他公司去。不仅要注意本行业内的公司,还要注意本行业外的公司。通用汽车就是通过参观世界各地的多个丰田汽车制造基地,才学到了精益生产方式的技术细节;通过研究管道设备和空调设备生产厂商美标公司(American Standard)的最佳实践,才知晓了加快存货周转的诀窍。在这方面有一点是确定的,那就是,很多企业都非常乐意和你大谈他们的成功之道——当然,前提是你不是他们的直接竞争对手。你需要做的就是开口去问。爱提问题是拥有追求最佳实践企业文化的公司员工的重要特点。

现在,也许你会想,追求最佳实践的企业文化,其优点谁都能说上一大堆,可是在企业里营造这种文化多困难啊。一点没错。在这方面,很多企业都流于形式——只是喊喊空洞的口号。他们信任最佳实践的方法,认为它就代表“万无一失”。他们会对员工说“最佳实践的方法肯定没有问题,我们一定要相信它”等诸如此类的话,但仅此而已。当然,这种空洞的支持恐怕起不到什么作用。

在真正追求最佳实践的文化里,对新颖创意的执着追求已经被“烘焙”成了公司使命。在每次绩效评估时,公司都要对寻求最佳实践和渴望持续学习、完善最佳实践的方法这两方面的行为进行评估,并给予相应物质奖励。在追求最佳实践的企业文化里,主管招聘和提拔员工的标准之一就是该员工是否渴望不断学习。

毫无疑问,营造一种创新的文化氛围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但是,没有行动地坐而论道肯定无助于问题的解决。你必须持续搜寻、不断完善最佳实践的方法,并将这种活动作为企业运作的重要内容;否则,你就准备在你的竞争对手呼啸而过时向他们挥手致意吧。 RyUAfT38EGccgz0o8tK0RUWCI22uvKhHA4QAKYNTqdD/5BicBPgff4etLjopGKN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