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购买股票事实上就是购买企业,而任何人要购买一个企业就应了解被购买的那个企业。这就要求分析师们通过参观工作和访问公司管理层来得以实现。但是,我们也可通过财务报表观察该企业。财务报表是观察公司的放大镜,因此我们不仅需要对公司经营感兴趣,而且还要知道那些活动是如何体现在财务报表之中的。这样,报表使用者就能够清楚“数字背后的故事”了。
企业总是首先从股东那里获得现金。由于现金是非生产性资产,因此在投入生产经营之前,公司就将这笔现金投资于经营资产,包括土地、工厂、设备及存货等。待这些经营资产的全部或部分被流转、出售之后,回收的部分则又变成现金流入公司,再重新投入到生产性经营之中或用于股东分配。
其次,企业从债权人那里通过授信获得现金。这些现金基本用于经营性物资,如银行借款、预收账款等均是从债权人那获得现金用于经营性生产。同时企业本身也采取对债务人授信方式将现金流出企业,如预付客户的部分货款、购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方式将现金流出企业。
通过上述两种获取现金的途径,形成了企业活动、投资活动两种资金运动。然而,这种资金的运动关系则形成了资产负债表的结构与对应关系。即经营性资产=总负债+股东权益。
图3-1中通过股东、债权人、债务人的现金流方向充分地解释了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即奠定了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形成基础。
图3-1 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形成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