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2 财务报表分析资料之间的关系

2.2.1 基本财务报表之间的关系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表构成了企业的基本财务报表,这几张报表分别从不同角度,分别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情况。几张报表侧重点不同,反映的内容也不一样,但这并不意味着这几张报表是孤立的,报表之间、报表内的各项目之间没有任何联系;相反,这几张报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勾稽关系,报表内有关项目之间也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同时,它们以其各自不同的功能和动静属性,共同勾勒出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全貌。就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关系来说,资产负债表的理论依据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表的理论依据是:利润=收入-费用。收入的增加必然引起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费用的增加必然引起负债的增加或资产的减少,因而利润的增加必然引起所有者权益的增加。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构成了企业的主表,它们之间的关系表现为动态与静态的关系。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特定时点财务状况的报表,是一张静态报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分别反映企业特定时段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和股东权益的变化,是动态报表。为全面反映企业资金运动的状况,需要对这两种状况同时进行反映。企业的资金运动是沿着“期初相对静止—期中绝对运功—期末新的相对静止”这一运动形式循环往复的。期末的相对静止同期初的相对静止不同,期末的相对静止是其中绝对运动基础上的新的相对静止。因此,动态报表和静态报表必然有一定的勾稽关系。具体来说,期末、期初资产负债表上净资产的差异必然等于利润表的净利润,期末、期初资产负债表上货币资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差异必然等于现金流量表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额,期末、期初资产负债表上所有者权益的差异也必然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得到体现。

从对未来现金流量的反映来看,各个基本财务报表之间是一种从不同侧面反映、相互补充、相互依赖的关系。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特定时点经济资源的分布和权益结构的报表。利用企业资产、负债的当前价值和流动性情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未来现金流量情况,因为现在是未来的基础。从资产负债表的前后期的对比,也可以预测利润的增加潜力。虽然通过资产负债表的前后期对比情况可以了解企业的经营成果,但这种经营成果的确定方法却太过笼统,只能确定总的利润情况,不能进而说明经营成果能在多大程度上预测未来现金流量。为此,必须用专门的利润表来详细反映企业盈亏的情况。但利润表本身也有缺陷,因为投资者关心的是现金流量情况,而利润表却是按权责发生制来确认利润的,这就可能造成企业一方面报告了巨额的利润,另一方面却出现现金流量不足、财务状况紧张的尴尬局面。为了全面反映企业经营情况对未来现金流量的影响,需要按收付实现制编制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表一方面可以反映企业现金的流量情况,从而对未来现金流量情况作出预测;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比较利润和现金流量的差异,判断盈利能力的高低。

2.2.2 基本财务报表与会计报表附注之间的关系

基本财务报表与会计报表附注都是财务报告的组成部分,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具体来说,这两者的联系是:第一,两者都是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的信息。这些信息主要以定量化的形式表现,即使附注中有许多定性化的说明,也是为正确理解定量化信息服务的,对于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关系不大的信息原则上不在报表及其附注中提供。第二,都要遵循公认会计原则(generally accepted accounting principles,GAAP),并经过注册会计师的审计。

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第一,披露的方式不同。基本财务报表采用固定性的表格形式,附注披露形式较为灵活,主要采取文字说明的形式,也有许多表格和图示。第二,基本财务报表提供的是货币化的定量信息,附注中既有定量信息,也有定性信息。第三,基本财务报表中提供的是主要信息,附注主要提供一些有助于对主表进行理解的补充和解释性信息。第四,基本财务报表中的信息应严格满足会计确认标准的要求,附注中信息不一定遵循确认标准。第五,基本财务报表中的信息比较直观,不易被忽视,附注中信息如不认真研究,可能易被忽视和不被理解。

基于以上论述,在实践中要恰当处理好两者的关系。

(1)基本财务报表应提供一些重要信息,对于次要的信息应在报表中合并反映或在附中披露。附注只能对表内信息起补充和解释作用,它不能用来更正或取代表内信息。

(2)附注主要提供一些解释性或说明性信息,重要信息应尽量在基本财务报表中提供,而不在附注中提供。对于一些不符合确认标准而不得不在附注中提供的重要信息,不能仅仅满足于此,要加紧研究其确认与计量问题,尽早纳入表内。

(3)附注是对主表的补充和揭示,但附注中的信息也有主要和次要的问题,附注中的信息披露应做到既充分又适当。所谓“充分”,是指附注中应按照会计准则要求提供与基本财务报表有关的所有重要信息。所谓“适当”,是指附注中的信息也应考虑相关性和重要性,对于一些与基本财务报表关系不大,重要性不高,会计准则又未作要求的信息,可以不披露,或在其他信息资料中提供;适当性还指应在满足决策有用性和履行受托责任的前提下,尽量保护企业的商业秘密,避免不利于企业或使其竞争对手得益的信息泄露。实践中一般来说,满足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以下简称《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企业会计准则》)等对附注披露的要求,也就满足了充分性和适当性的要求。

(4)哪些信息应在表内反映,哪些信息应在附注中披露,也应有一定灵活性。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某些信息对某类企业可能较为重要,需要在表内反映,对其他企业则不甚重要,在附注中披露即可;反之亦然。同时附注中的信息也需要考虑披露程度的详细与简单,概括地说,多个投资主体从详披露,单个投资主体从简披露;上市公司从详披露,小规模企业从简披露。

此外,还要注意控制过多使用附注,削弱基本报表作用的趋势;也要警惕忽视报表附注的问题。

2.2.3 财务报表与其他资料之间的关系

财务报表与其他资料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比如,从行业分析资料中能够全面分析出财务报表存在的问题与差距。从财务报表的信息中也可以发现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法》(以下简称《税法》)的关联度等。

2.2.4 其他资料之间的关系

财务报表分析的其他资料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比如,行业分析资料、国家经济政策、法律法规和审计报告之间存在各自的独立性,但他们又彼此相互影响。例如,一个国家的经济政策必然会影响到一个行业,同样,国家的法律法规也必然影响到审计报告。 hiHC+aQHEhe59vSl5Uch+YqAOD5JaCNLf8YUJrJSzE0KWkmy+1isu91QBpT4fWN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