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浅谈

徐秀慧

摘要: 本文从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的现状出发,对贫困生认定工作中的问题进行探讨:过分依赖学生的贫困证明,会存在学生利用虚假贫困证明蒙混过关骗取资助的现象,组织学生进行民主投票,主观性较强,学校摸排申请人经济情况,手段单一,贫困生不愿意配合资助工作,贫困生证明要求不严。在探讨问题后,作者提出以加强学生诚信教育为源头治理来构建“四位一体”的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机制,以完善贫困生认定工作。

关键词: 源头性;主观性;相互配合;机制

随着国家教育政策调整,高等院校自1999年开始大规模扩招,1998年全国高等院校录取108万人,扩招的第一年即1999年,全国高等院校招生160万人,比1998年增加了52万人,增幅高达48%,以后逐年大幅度增加,2012年录取人数达685万人,考录比高达75%。随着越来越多的学生进入高等院校,加上国家关于农村生源的招录优惠政策,越来越多的大学提高了从西部地区以及农村贫困地区招录的大学生,使得我们的西部地区及农村生源大学生数量越来越多,贫困的大学生也越来越多。如何做好贫困大学生资助工作,使得我们的贫困生都能够享受到国家、社会、学校的关心和帮助,解决他们的现实问题,让众多贫困生可以顺利完成学业,在学校成长成才,是每个高等院校面临的现实难题。好在现在国家和地方出台了很多针对高校贫困生的资助政策,给予大学生奖学金资助,很多银行也会给予免息或者低息贷款优惠,各个学校也会安排勤工助学岗位给予贫困大学生以关怀,贫困生资助工作所需的资金问题在当下也不是大问题了,而摆在解决贫困生资助难题上最重要的工作是贫困生的认定工作。本文从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的现状出发,对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构建新的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机制,以完善贫困生认定工作。

一、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的意义

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意义重大,因为这是整个贫困生资助工作的第一步,直接关系到资助工作的效果,直接关系到确定哪个同学是资助对象,是资助工作的受益对象,是源头性工作,是基础性工作。此项工作如果出现错误,将直接影响到贫困生资助出现方向性错误,让本应该受到资助的贫困生没有得到认定,得不到资助,而一些经济条件不那么贫困甚至是家境优越的学生得到认定,享受到了资助,让资助工作受众方向出现偏差,会严重影响到贫困生的学业、生活以及心理状态,影响整个班级、年级甚至是学校的和谐、稳定,最重要的是对于高校贫困生的成长、成才十分不利。

二、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的现状

《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号)及其配套办法颁布实施后,国家在高等教育阶段建立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师范生免费教育、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等多种形式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考上大学,首先可通过“绿色通道”按时报到。入校后,学校对其家庭经济情况进行核实,再分别采取不同办法予以资助。其中,解决生活费问题,以国家助学金为主,以勤工助学等为辅;解决学费、住宿费问题,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以国家励志奖学金等为辅。此外,国家还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面向高校设立奖学金、助学金,共同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并完成学业。这些工作的前提是首先认定贫困生。

目前,各个高校认定贫困学生基本的程序是:第一步,由学生填写资助申请并附上相关资料,相关资料中最重要的当属贫困证明,学校会要求在贫困证明中加盖村(社区)、镇(街道)、县(区)三级民政部门的公章;第二步,在收到学生的贫困证明后,班主任或者辅导员会组织同学进行投票,选出贫困生,之后进行一个摸底调查,主要是召集贫困生的班上同学,来了解贫困生的日常衣食住行等消费情况,来鉴定是否属于贫困生;第三步,就是在学院或学校范围内进行公示,接受学院或者学校的学生、老师、工作人员的监督。到此,贫困生认定工作基本结束。

以上贫困生认定的程序多年来在各个高校得到普遍采用,主要还是在于其工作效率高,认定工作完成起来比较容易,主要资料——贫困证明的提供者工作量较大些,而学校审核工作量比较小,加之各个高校的各个部门的人手普遍比较紧缺,负责贫困生资助方面工作的人也很少,这也是其得到各个高校青睐的原因。

三、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过分依赖学生的贫困证明,会存在学生利用虚假贫困证明蒙混过关骗取资助的现象

在收集贫困生的贫困证明时,不乏一些“伪贫困生”通过一些手段来要求村(社区)、镇(街道)、县(区)三级民政部门给其开绿灯盖公章,这个事实上也是非常容易做到的。他们本着国家或者社会、学校的资助金不要白不要的思想,占用资助指标,使得真正需要得到资助的学生机会减少,造成不公平现象。学校对于民政部门开具的虚假或者未经核实的贫困证明,几乎没有任何办法。

(二)组织学生进行民主投票,主观性较强

由于每个学生的个性都不一样,有的学生天生乐观开朗,与同学关系处理融洽,有的同学由于种种性格及家庭原因沉默寡言,与同学关系处理紧张,因此,在组织学生进行贫困生民主投票选举时,经常会出现不善处理同学关系而真正家境贫困的同学的落选现象,导致选举的主观性强,大家都愿意投给自己喜欢的申请人。

(三)学校摸排申请人经济情况,手段单一

在收到学生的贫困证明后,班主任或者辅导员会在摸底调查时,主要通过贫困资助申请人的班上同学,来打听申请人的日常衣食住行等消费情况,鉴定其是否属于贫困生,这个方法手段单一,效果不好。事实上,有很多经济条件不差的学生因为父母的言传身教也会有勤俭节约的习惯,不会出现大手大脚花钱的现象,在与同学们的交往中,同学们自然认为申请人家境不好,因此这个通过同学调查的方法手段太单一,必须与其他方法结合。

(四)贫困生不愿意配合资助工作

有些贫困生会因为自卑,胆小,抑或者是好面子,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家庭贫困,不愿意参加贫困生资助,不配合贫困生认定工作。那些家庭条件好的同学给贫困生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使他常常感到十分自卑,每每想到每顿为吃什么而“斤斤计较”,就觉得什么都不如别人,对前途充满了担心,学习的兴趣也降低了许多,贫困生因为贫困而抬不起头,在高校都不少见,如果再让他们来参加贫困生认定工作,势必他们心理更不会接受。

(五)贫困证明要求不严

贫困证明有几个要求:①贫困证明中要求明文出现贷款人名字,并且要求与本人身份证上的名字完全一致,不能用同音字、不规范简写字代替,不能有错别字。贷款人名字不得涂改。②贫困证明要求加盖家庭所在村(社区)、镇(街道)、县(区)三级民政部门。③贫困证明中明文出现“家庭经济困难,需要申请国家贷款”字样。④贫困证明要求用材料纸或文稿纸,且用钢笔或水性笔书写,用圆珠笔书写无效。学校在审核贫困生证明的时候也并没有严格按照以上的规定进行审核,把关不严,造成了很多资料不规范的情况出现,有的时候将学校资料报上去的时候,会被打回来不予受理,影响到了学校的贫困生认定工作。这个需要我们从源头起、在基础资料上做严格要求。

四、建立贫困生认定工作“四位一体”新机制

(一)建立的学生信息库各个省市联网机制

贫困生认定工作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还需要在国家层面协调建立起各个省市联网的学生信息库,并且要及时进行更新、补充、更替,使得我们的学生信息都统计在其中,哪些学生家庭经济条件好,哪些学生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由我们的民政部门来负责搜集,将信息与教育部门、各个高校共享,从而使我们的贫困生认定工作变得简单。

(二)建立贫困生资料的监督审核机制

贫困生认定工作的基础是贫困生的贫困证明资料,要想做好贫困生认定工作,必须要加强对贫困生资料的监督审核工作,决不能让假资料、假贫困证明出现。这就需要我们建立监督审核机制,要对我们开具贫困证明资料的村(社区)、镇(街道)、县(区)三级民政部门加强监督审核,各级政府应将贫困生证明的资料备案,并应派专人管理,定期抽查一部分贫困证明,去实地调查贫困证明家庭的实际家庭情况,对于开具虚假证明的民政部门坚决予以处罚。

(三)建立全面的贫困生情况调查机制

班主任或者辅导员组织同学进行投票,选出贫困生,之后进行一个摸底调查,主要是召集贫困生的班上同学,来了解贫困生的日常衣食住行等消费情况,鉴定其是否属于贫困生。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查询学校食堂的刷卡记录,与学生家长电话联系询问每个月生活费,通过在班集体中安排“信息员”搜集班上同学消费情况等措施,来建立一个比较全面的贫困生调查机制。

(四)加强学生的诚信主体教育,强调源头治理问题

成才固然重要,然而立德必须在先,要解决贫困生认定工作中出现的乱象,还需要我们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我们的诚信教育,“诚”即诚实、诚恳,主要指主体真诚的内在道德品质;“信”即信用、信任,主要指主体内诚的外化。“诚”更多地指“内诚于心”,“信”则侧重于“外信于人”。“诚”与“信”一组合,就形成了一个内外兼备,具有丰富内涵的词汇,其基本含义是指诚实无欺,讲求信用。千百年来,诚信被中华民族视为自身的行为规范和道德修养,在基本字义的基础上形成了其独具特色并具有丰富内涵的诚信观。在大学阶段,在我们的大学生即将走入社会的过程中,尤其应该加强我们的诚信教育。为了能够做好我们高校的贫困生资助工作,我们都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充分认识到贫困生资助的意义,意识到诚信在人生中的意义,让我们的学生都将诚实守信牢记心中,外化到行动中,我们的贫困生认定工作就会在源头上得到净化。

总之,高校的贫困生认定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光靠哪一个单位哪一个部门实施,这样也是极其不现实的,需要我们政府、社会、学校、学生的相互配合、相互合作,需要我们建立起“四位一体”的贫困生认定工作新机制,运用新机制并不断完善它,以适应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而且各个高校也需要不断地探索高校贫困生资质的新方法、新机制,才能真正做好贫困生认定工作,保障我们的贫困生资助工作顺利、健康发展,让我们的高校贫困生都能顺利完成学业,健康快乐成才。

参考文献:

[1]丁桂兰.高校贫困生认定的现实困境与对策思考[J].职业与教育,2010(26).

[2]潘国华.高校贫困生认定的问题与思考[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3]金政.循环理论下高等学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优化[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

[4]杨金保.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高校贫困生认定方法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8).

[5]冯旭,等.大学贫困生资格认定工作调查研究[J].广西教育,2014(4). e/i9QWcpKcGvOvbwuEqZd8auwMzISsS7W4WlkjroiDhHGGnrZqouviet1natwQy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