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规律的反映,是党在改革开放实践中进行理论创新的产物。它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系统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与实际问题,科学地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发展战略、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等重大问题,是贯通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覆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国防、外交、统一战线、祖国统一、党的建设等方面的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在新的实践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本书的基本构想,是采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三大有机组成部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中重大的理论问题和重要的思想观点进行解读与分析,希望找到其哲学之根基。这项工作既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又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作为长期工作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一线的教师,我们有这个责任和义务来完成这项工作。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即使只对其某一个重大理论问题进行哲学解析,也将形成一个浩大的工程,短时期内势必难以完成。因此,本书写作的思路,仅筛选了10个马克思主义哲学方面的基本原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对相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容进行分析和解读。

全书共分10章。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物质蕴含,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践观运用,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联系观彰显,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观体现,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矛盾论基础,第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论意蕴,第七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价值原则底蕴,第八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观依据,第九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人本观透视,第十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群众观解析。

舒永久负责序言及1~4章的写作和全书统稿工作,李西源负责5~7章的写作,张强负责8~10章的写作。我们三人一起讨论写作题目、拟定写作提纲,分工写作,并多次讨论写作内容,提出修改意见,最终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完成了这部著作。写作期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硕士研究生王芮、王玲玲、毛希梅、翟庆飞、吴娜等人参与了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使他们的科研能力得到了一定的锻炼和提高,在此对他们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谢意。写作过程中,我们也参考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方面的诸多著作和论文,在此,一并对原著述作者表示由衷的感谢。

我自认为这本著作就如一座砂矿,精华较少,不敢奢望得到读者的厚爱,只愿读者在翻阅之后,能有所启迪,有所裨益,有所共鸣,则知足矣。鉴于理解上的偏差或笔者水平限制,不妥之处尚请各位专家学者不吝赐教,给予斧正为谢。

舒永久
2013年春于雨城 jHigzzZ98+VD47Ar89cloXqdBywapb7P1slMW9xcVLFip3K7frhvuHwswhRQr4y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