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发展经济学中的就业理论

发展经济学是旨在研究和解决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问题的经济学分支,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刘易斯、费景汉、拉尼斯以及托达罗等。

(一)马尔萨斯的人口增长理论

最早对人口问题和经济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论述的学者应追溯到马尔萨斯。马尔萨斯在假定土地的边际生产力递减和人口增加导致贫困化的机制的两个前提下,认为在不发达社会里,人口是持续增长的。马尔萨斯认为人口持续增长现象是人类社会固有的自然规律,人口在某一限度内具有持续增长的性质。因此,马尔萨斯认为,收入维持在最低水平上的人口增长是不发达经济特有的现象,这一解释一般称为“马尔萨斯陷阱”。马尔萨斯认为,在不发达社会里,人口增长总是过快,高增长的人口使人均收入水平低下,维持在最低生存水平。当处于最低生存水平时,人口增长就会因节育、溺婴等而停止。根据马尔萨斯的解释,似乎人们愿意接受最低生存费用水平,人们只要接受这个最低生存费用水平,失业现象就不会存在。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是建立在经济社会只存在农业这一唯一生产部门的隐含假设之上的,因此,马尔萨斯所论述到的“大量增加的人口”也只存在于农业部门或农村,而由于农业人口生存费用随着人口的增长处于最低水平,社会又不存在技术、工业等水平的提高,人口增长自然就会停止。尽管马尔萨斯的这一理论开创性地论述了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特殊问题——人口问题,但是,这一理论是建立在许多严格的、苛刻的假设条件上的,无论是发达国家过去的经济发展史,还是发展中国家今日的经济发展,都不能证明这一理论的科学性。但马尔萨斯把人口问题同经济发展联系起来的分析方法是可取的。

(二)希金斯技术双元社会中的失业

希金斯从经济学的角度描绘了不发达国家的二重结构的特征。他认为,不发达社会存在一种经济的“双元结构”。一是“先进部门”,二是“原有部门”,这两个部门具有完全不同的生产函数,希金斯称之为“技术双元”。希金斯认为,在不发达经济中,“先进部门”首先是通过外国资本投资开始发展的。外国资本带来了新式的生产技术,投入系数是固定的,即劳动力根本不能替代资本。因此,无论资本和劳动力的相对价格如何变动,由于技术性的制约,都会产生过剩劳动力。这些过剩劳动力又流回原有部门,当原有部门可以耕种的土地都开垦完毕后,人均收入会停滞。希金斯认为,在双元经济中“先进部门”不能吸收的劳动力会被“落后部门”所吸收,从而以“原有部门”即“落后部门”维持最低生存费来使人口与经济达到均衡,即解决失业问题。希金斯理论和马尔萨斯理论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失业只存在于农村。但不同的是,希金斯把失业的原因归结于资本密集型的外国工业模式的涌入。

(三)刘易斯二元结构社会中的失业

1954年,刘易斯发表了《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一文,提出了二元结构理论。之前几乎所有的经济学家都只论述农村的失业。刘易斯则承认,城市中也存在失业。刘易斯认为,不发达社会的经济中存在一个“现代部门”和“传统部门”的双元结构。“传统部门”的实体是农业部门,农业部门的边际生产力几乎近似于零,这就是说,农村的过剩劳动力在极低的收入水平下也能就业,农村的过剩劳动力处于伪装失业状态。但城市则不同,城市的过剩劳动力是因为就业机会绝对不足才处在失业状态中,但就业机会的不足与凯恩斯所论证的失业是绝对不同的。凯恩斯所论证的失业是由于有效需求不足造成企业压缩生产而使企业排斥雇员。刘易斯认为,即使城市存在一个高投资率(在许多不发达经济的国家中现实情况就是如此),城市也是缺乏就业机会的。其原因是:①随着城乡收入差距的拉大,为了挣工资而涌入城市的农村人口供给扩大,乡村流入城市的人口所要求的工资率远低于城市人口所要求的工资率,造成大量的城市人口失业。②城市就业机会的绝对缺乏。尽管投资巨大、产值激增,但受雇的人数并不因为投资增加而增加。这又是由于:第一,投资大量浪费,对成本要素不做慎重考虑;第二,价格扭曲,投资项目的资本密集程度比其应具备的程度高。刘易斯认为:“城市失业的增长,既是因为人们从乡村向城市转移过快,也是因为城市就业机会的资本集约度过高。……所以,没有单个的方法可以使经济恢复均衡。通过分析所能得到的各种可能办法不外乎是控制工资,更宽泛地分配发展及福利支出以阻止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对成本更加周密地予以考虑,使资本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但刘易斯同时也肯定,劳动力的无限供给是增加国民收入最切实可行的办法,劳动力的无限供给,即大量“隐蔽失业”的存在,是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经济发展的关键是资本主义部门把剩余再投资,吸收更多的劳动力到工业部门就业。

(四)拉尼斯、费景汉双元经济中的失业

拉尼斯、费景汉在《劳动过剩经济的发展》中通过对印度、日本等国经济发展的大量实证分析,得出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取决于资本主义部门中的工业资本对农业部门或“最低生存费部门”的资本吸收的程度,从而也就得出了对经济发展过程中失业问题论述的观点。其观点可以归纳如下:拉尼斯、费景汉把不发达经济分为两个部门,即“最低生存费部门”和“资本主义部门”,他们把农业部门看成是“最低生存费部门”,把工业部门看成是“资本主义部门”。农业部门的主要特点是不使用资本,而以劳动力和土地为主要要素;农业部门的一部分劳动力的边际生产力为零,这部分农业劳动力叫做“剩余劳动力”。拉尼斯、费景汉认为,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排挤出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即农业部门在农业总产量不变的条件下存在刘易斯所说的“劳动力无限供给”;而工业部门对劳动力的需求取决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曲线。根据拉尼斯、费景汉的观点推理,如果工业部门所吸收到的劳动力的工资水平低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则工业部门可以获得利润,利润通过再投资使资本额增加,其结果是工业的劳动力需求量可以吸收农业部门更多的劳动力;但如果工业部门所吸收到的劳动力的工资水平高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则工业部门不产生利润,也就无法吸收更多的农业中的过剩劳动力,农业中的大量过剩劳动力就成为“伪装失业”的劳动力。根据拉尼斯、费景汉的观点,在不发达经济中,工业部门所吸收到的劳动力所获得的“制度性工资水平”往往高于这些劳动力的边际生产力水平,因而,过剩劳动力是必然的,当然,这也是制约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五)罗宾逊的伪装失业

罗宾逊的伪装失业概念,最初并不是针对不发达经济而提出来的。罗宾逊的伪装失业指的是:由于有效需求不足而解雇雇员,其结果就会使得许多雇员不得不从事更加劣等的职业。他认为,这些雇员的边际生产力为零或为负,并把这样低的边际生产率下的就业叫做伪装失业。罗宾逊以后的许多经济学家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的这一现象进行了大量的实证分析。

埃克奥斯认为,尽管发展中国家存在过剩劳动力,可是农业部门并未采用劳动集约化程度更高的生产方法,那是因为在不发达地区落后的生产方法已经不可能再使劳动集约化程度提高了。乔治斯克·罗根认为,亚洲的农村和城市贫民阶层的出生率之所以高,是因为这些人具有这样一种意识:家庭成员多,获取收入的可能性就大,哪怕是微薄的收入也能在贫困中维持生存。利本斯坦认为,过剩劳动力存在,而工资却往往高于这些劳动力的边际生产力,这是因为,雇主支付比边际生产力高的工资,可以改变劳动力的营养状态,从而提高生产率。纳克斯认为,农村劳动力之所以即使在边际生产率为零的状态下也仍然就业,那是因为他们是“家族劳动力”。梅勒认为,农民之所以能用最低的生活费用标准维持生存,是因为他们具有一种传统的收入观念——过多的收入是不必要的。对伪装失业现象进行论证的经济学的观点,的确是对发展中国家失业问题的实证分析。他们的理论揭示了发展中国家的一些现实问题,但是他们罗列的伪装失业的大量原因,并不能用到所有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

(六)托达罗的失业理论

托达罗在《第三世界的经济发展》一书中在综观了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以及总结了以往诸多发展经济学家的失业理论的基础上得出其失业理论。托达罗深刻地认识到:“失业问题的范围,远远不只是单纯的就业机会少或劳动力利用不足,以及长时间工作的人生产率低。它还包括,人们尤其是受过教育的年轻人,对就业的看法和期望与城乡实际适合他们的工作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特别是城市中养成的厌恶体力劳动和农业劳动的思想以及培养‘白领雇员’的教育制度,都给要加速发展国民经济的穷国造成极端紧张的局面。”托达罗集中分析了在多数国家为什么工业的迅速增长不能产生大量的就业机会,尽管城市失业水平已经很高而且不断增长,为什么还有大批人继续从农村地区向已经人满为患的城市迁移。托达罗认为:“现代工业部门没有创造出大量的就业机会是20年来经济发展过程中最明显的失败之一”,“现代工业部门的增长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失业问题,其原因在于多数发展中国家制造业中的就业人数只占整个劳动力总数的10%~20%”。另一个原因是,在不发达国家中,工业化的进程明显低于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居民的百分比已经远远超过了在制造业中就业的劳动力的百分比。因此,托达罗得出结论:“企图依靠现代工业部门的增长来解决失业的政策是不现实的。况且即使现代工业部门增长了,也会带来劳动节约型生产偏好,使解决就业的目的破产。”

托达罗认为,在城市存在高失业的条件下,农村劳动力还不断向城市迁移是一种合乎情理的现象。托达罗认为,人口迁移是人们对城乡预期收入差距的反应,而不是对实际收入差距的反应。其中一个基本前提是,迁移者可以考虑城市和农村各种劳动市场的就业机会,他们通过迁移选择能取得最大“预期”收入的工作。托达罗的失业理论更贴近发展中国家的实际。尤其是,托达罗失业理论对城市失业与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并存现象的论述,对中国目前所存在的城市失业和农村人口过剩并存的现象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解释。托达罗所强调的解决城市失业根本的出路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和发展农村经济而不是过度城市化和工业化,这一结论对解决中国失业问题也是富有启发性的。 wJ8Dv/A1OuUcZM6UZ91YjrS0xQWUvYvfOCKUcJrQduT//qrkKPkQes6eYdIr1tZ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