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导论

一、立题目的和意义

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时代要求

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2. 就业是民生之本

我国当前就业的总体形势:

(1)从总量上来看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长期存在,总量压力巨大。

首先,在供给方面,中国面临十分复杂和极为严峻的就业形势。具体表现为:劳动力供给增多,总量压力加大。从存量来看,失业人员不断增加,下岗职工数量仍然较多。从增量来看,由于人口出生高峰的原因,新增劳动力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压力仍然很大。“十一五”时期,我国进入了新的人口劳动力增长高峰,5年间新增劳动力总供给达到5000多万人,特别是高校毕业生人数持续增长。

其次,在需求方面,全社会能提供的就业岗位严重不足。就业需求增长缓慢,无法满足巨大的就业供给数量。据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提供的统计数据,未来几年,我国新进入人力资源市场的劳动力将达到1500多万人,加上900万失业人员和结构调整、节能减排等因素新产生的失业人员,全国城镇每年需要就业的总人口将超过2400万人。如果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保持在8%左右,预计2011年新增就业和补充自然减员增加就业会在1200万人,这样,城镇就业供求缺口仍然还有1200万左右,矛盾十分尖锐。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资源枯竭的城市,就业问题更加突出。此外,在农村,现有劳动力近5亿人,除去已经转移就业的2亿多人,以及农村需要务农的1.8亿人,富余劳动力还有1.2亿人,转移就业的规模、速度、压力也进一步加大。与此同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就业弹性总体上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弱。所以,我国就业人口供大于求的局面短时期内不会有大的改变。

(2)从结构上看

在就业总量矛盾尖锐的情况下,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也十分突出,区域性、行业性就业结构失衡。到2011年,我国专业技术人才供应总量为4500万,而需求总量为6800万。此项数据显示我国劳动力总体有富余,但专业技术人才仍将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第一产业中2011年农业科技人才需求可能达到几百万人,但相关人才供给有限。第二产业中我国工科类大学毕业生人数虽然每年都在增长,但振兴我国工业仍需大量的工程师,主要集中在IT、微电子、汽车、环保、系统集成、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技术开发、条码技术、铁路高速客运技术等领域。第三产业拥有扩大就业岗位最多的部门,一些高端涉外人才需求很大,比如涉外会计、涉外律师、涉外金融服务、电子商务、数字媒体、物流、精算和心理咨询等行业,都需要大量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出现结构性矛盾类似的是,近年来,我国内地农民工就业难和东南沿海城市出现的招工难现象并存。

(3)从就业的困难群体看

①大学生就业形势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我国近年来非常突出的社会问题,且有愈演愈烈之势。从大学生就业的总量情况分析,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高校毕业生快速增长,大学生就业也从精英化走向了大众化。2010年毕业大学生约630万,2011年约660万人,加上往届没有就业的但需要就业的毕业生,预计2011年待就业的大学生总量超过700万人,“十二五”期间应届毕业生年均规模将达到将近700万人,大学生就业形势相当严峻,总量压力有增无减。从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情况分析不同地区、不同高校、不同专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结构性差异比较明显。从大学生的就业目的地看,直辖市、省级城市为毕业生就业首选。从各区域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情况看,泛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体的大学生总体就业率最高。从不同专业大学生毕业后就业情况看,就业率最高的专业是工学,最低的是法学。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严峻,还反映在供需双方的激烈竞争上。一方面是每年的大学毕业生源源不断流向劳动力市场,另一方面是需求方对人才的争夺也日趋激烈。

②农民工就业形势

对农民工就业形势的分析,需要从就业和招工两个层面看。农民工就业难主要是两个层面,一是找不到工作即无业可就,二是不能持续、稳定地就业,也就是说就业质量很低。

随着国家一系列扩大内需政策措施及针对农民工的各种增加就业措施的实施,农民工就业机会有所增加,农民工数量进一步增加。但农民工就业总体上看没有明显好转,加之农民工文化程度低、缺乏技能或技能单一、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等,其就业仍面临重重困难。从外出农民工在流向和就业的地域分布方面看,外出农民工主要流向地级以上大中城市。但是自2004年以来,在农民工就业问题上,出现了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的现象,这一现象成为了农民工就业形势阶段性变化的一个重要标志,而且近年来,这种现象愈演愈烈。

③困难人员群体就业形势

就业困难人员群体的就业形势一直以来不容乐观。他们自身条件较差,有就业愿望但又很难实现就业和创业。这一群体主要是以“40”、“50”人员为主的大龄失业人员、残疾人、低保对象、“零就业家庭人员”等。“40”、“50”人员是指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中,女性年满40周岁、男性年满50周岁,本人就业愿望迫切,但因自身就业条件较差、技能单一等原因,难以在劳动力市场竞争中就业的劳动者。据统计,2010年全国“40”、“50”人员约有300万人,占下岗失业人员的28.7%。

失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生活中非常突出,也是全社会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中国现阶段为什么会产生大量的失业人口,应怎样认识当前社会出现的失业问题,失业现象在发展过程中呈现怎样的趋势,应采取什么措施治理失业等问题都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增加就业数量和提升就业质量的突破点

只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会出现新的经济增长点,才能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对此,中共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已经给出明确答案,就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可以缓解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而且也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够继续顺利向城镇转移的重要保证。

首先,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有利于缓解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意味着经济结构需要做出重大战略性调整,这首先要求经济增长的结构要发生改变,要改变过去过度依靠外需和投资的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同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还要求创新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创新能力的增强意味着更多高端服务业岗位的增加,意味着中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将增强,这些岗位需要更多高层次劳动者去承担,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因此会得到缓解。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改善就业结构性矛盾的同时并不会削弱经济增长创造就业的能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还意味着经济增长要向依靠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这样的协同意味着要加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经济受到外部冲击的情况下,第三产业对就业的拉动显示出了抗击打性,因此,第三产业的发展不仅能够创造出较多的就业机会,而且这些就业机会受外部冲击的影响较小。总的来看,经济结构的转变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就业机会,尤其生产部门的就业机会,但减少的程度有限。经济结构向第三产业的倾斜虽然会在短期内使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的能力有所减弱,但从长期来看,经济增长创造就业的能力并不会下降,而且服务业的发展将会使就业稳定性增强,有利于劳动力市场的健康发展。

其次,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将会有利于改善收入分配结构,提高劳动者收入水平,改善就业质量,从而有助于构建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健康机制。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依赖于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尤其是在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减少的情况下。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机会成本会因为农村收入水平的增加而增加,在此情况下,如果转移到城镇就业的农民工收入不能保持更快的增长速度,那么,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就会受阻。同时,如果城镇生活成本(住房、食物和交通等)的上涨速度超过工资的增长,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也会受阻。要顺利实现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保持农民工工资水平较快增长是关键。然而,我国目前面临的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就是劳动者收入增长落后于社会总体财富的增长,尤其是低收入劳动者收入增长就更加缓慢,劳动报酬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不断降低,初次收入分配出现了不利于劳动者的局面。应该说,造成当前这样的收入分配格局的主要原因就在于经济增长方式过多地依赖资本投资,出现了资本扩张型的技术进步。转变这样的经济增长方式意味着经济增长要更多地依赖劳动,实现向劳动扩张型的经济增长类型转变,这样的转变将会从根本上改善不利于劳动者的收入格局,有助于提高劳动者收入水平,从而也能够使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得到机制上的保证。

二、研究方法

1. 比较分析法

在研究我国就业和失业问题的过程中,应该把中国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经济转型国家进行比较,比较中外在失业率、失业成因、治理失业的政策等方面的差异。通过比较可以借鉴外国治理失业获得的成功经验,汲取其经验教训。通过比较可以看到我国在解决就业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我国治理失业政策转变的路径。

2. 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

对就业的研究需要大量的数据作为支撑,而不能仅仅依靠价值判断和结论。因此,在分析我国现阶段就业的现状和成因时,既根据经济学的就业理论进行了定性分析,又根据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局网站、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网站等地方所搜集的有关数据进行了定量分析。定量分析的应用使对我国就业和失业的现状及成因的认识更具有说服力。

3. 抽象与具体相统一

在分析问题时首先运用的是经济学有关就业和失业的基本理论。有关失业的基本理论主要有马克思主义的失业理论、新古典经济学的失业理论、凯恩斯的失业理论、发展经济学的失业理论。这些理论是分析我国失业问题的理论基础和有力工具。但这些理论是抽象的,具有普遍性和一般性,必须与我国的实际相结合。因此,在运用理论分析我国失业问题时应联系我国大量的经济现实,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

4. 逻辑与历史相统一

理论分析遵循的是逻辑的分析方法,对事实的描述遵循的是历史的分析方法。在分析就业和失业问题时,本书做到了逻辑与历史分析方法的有机统一。在分析就业、失业现状和成因时,总是要联系到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实际,探讨各阶段我国就业率和失业率的变动趋势和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

三、成果的主要内容、重要观点或对策建议

本书共九章,内容可分为研究综述、现状及问题、互动机制、政策完善4个部分。

第一章 就业理论综述。本章分为4节,对马克思主义的就业理论、西方经济学的就业理论、发展经济学的就业理论、我国对就业问题的研究进行综述和评析,说明其理论的借鉴价值及不足。

第二章 我国就业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本章分为3节,首先介绍了我国就业政策取得的成绩,然后对我国目前失业的现状进行总量和结构分析。结构分析主要从失业者的年龄结构、行业构成、受教育程度、时间构成等方面进行。同时,指出了我国新的失业群体,并根据劳动力供求趋势对我国失业形势进行预测。

第三章 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与就业。本章分为5节,主要探讨了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过程中高增长率和高失业率并存的成因,并通过对GDP增长率与失业率的相关性及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变化描述来说明技术进步、资本深化对就业的乘数效应和挤出效应,最后提出了有利于充分就业的产业技术政策。

第四章 扩大内需与促进就业。本章分为5节,运用凯恩斯有效需求不足的失业理论对2012年低迷震荡的全球经济形势对我国就业冲击的进行实证分析和机理分析,最后指出了目前我国实施充分就业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拉动内需应注意的方向、步骤和力度。

第五章 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与就业。本章分为4节,运用发展经济学二元经济结构模型说明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根源,分析我国农民工流动就业的现状,揭示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入城市与城市失业并存现象,最后提出了统筹城乡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对策。

第六章 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与就业结构的优化。本章分为4节,运用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互动变化规律,说明我国产业结构的转换对就业的影响,分析了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引致失业的机理,最后提出了通过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实现扩大就业的措施。

第七章 人力资本投资的合理化与就业质量的提高。本章分为5节,说明了我国人力资本投资对就业的贡献,分析了我国现阶段人力资本投资总量与结构不合理对就业的影响,最后提出了我国优化人力资本投资结构以实现扩大就业的措施。

第八章 以发展促就业的国际经验借鉴。本章分为3节,介绍了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及经济转型国家促进就业的主要政策和措施,总结了这些国家治理失业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为我国治理失业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第九章 进一步完善我国就业政策体系。本章分为2节,首先说明实施就业优先的发展战略的必要性,然后提出了我国以发展促就业的配套措施。包括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强化失业保险的再就业功能等。

四、成果的学术创新、应用价值以及社会影响和效益

(一)理论创新

本书在继承已有的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1. 经济增长率与失业率的非线性替代不是新型工业化战略造成的

推动经济增长的技术进步会对失业状况的变动产生直接的影响。本书探讨了经济增长对就业的两个方面的影响,即“创造性破坏”效应和资本化效应。由技术进步推动的经济增长“破坏”了使用旧技术的部门和企业,导致劳动者的失业,这被称作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创造性破坏”效应。当经济增长速度提高时,技术进步使得创建一个生产单位的报酬也增加,投资者被鼓励依据新技术去创建新的生产单位,赚取新的技术可能带来的利润,与此同时会吸收新的劳动力,这被称为资本化效应。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粗放式经营,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低效益,给我国的就业带来一系列的消极后果,抑制了企业扩大再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过程中,资本深化过程中的技术进步,创造出了更多的新兴产业部门,增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使生产单位吸收更多新的劳动力,部分地解决了我国国有企业下岗工人再就业问题,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本书知识结构图

2. 产业结构的升级是实现就业结构优化的必由之路

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互动趋势看,在全国工业不断发展的情况下,第二产业逐步超过第一产业成为支柱产业,但由于技术和资本对劳动力的替代效应近年来在该产业尤其显著,其劳动力吸纳能力变得有限。第一产业较低的劳动生产率使其恰好呈现出与第二产业相反的特征。第三产业在改革开放后得到大力发展,增加值比重逐步超过第一产业并持续上升。从横向上看,第三产业的增加值比重超过第一产业、就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目前在三次产业比重中均位于中间位置。随着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政策的实施,第三产业不断吸纳第一、二产业的剩余劳动力,成为提供就业的主力。从就业结构偏离度看,第一产业长期的正偏离状况显示出该产业劳动生产率低下,劳动密集程度高,存在一定的隐性失业。第二、三产业的负偏离状况表明该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越高,存在劳动力迁入的可能,应该吸纳更多的劳动力使产业的发展与其吸纳的劳动力能力保持一致。第二产业的负偏离程度大于第三产业,说明其劳动生产率最高,使得在经济增长速度一定的情况下第二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减小,吸纳就业的能力相对下降。第三产业的偏离度是三次产业中最小的。目前我国第三产业以传统服务业为主,技术含量偏低,产业附加值不高,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经济重型化倾向严重,这不仅制约了普通劳动力的就业容量,也压制了对知识劳动者的吸纳能力。

3. 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与就业的重要保障

人口流动是人们对城乡预期的收入差距的反应而不是对实际的收入差距的反应。迁移者可以考虑城市、农村劳动力市场上的各种就业机会,选择其中能带来最大预期收益的迁移。预期收益可用城乡工作实际收入的差距和迁移者在城市获得工作的概率来计算。也就是说,劳动者比较在城市的预期收入和农村的现有收入,如果前者大于后者,他就可能选择迁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迁移速度超过城市就业机会的增长速度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合理的。要解决城市失业问题,仅仅在城市创造就业机会是不够的,还必须制订综合性的农村发展规划,缩小城乡就业机会之间的不平等。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才是解决城市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托达罗建议,政府应该把资金用于改善农业的生产条件和农村的生活环境,使农业劳动者实际收入提高,生活环境得到改善。只有这样,人口由农村流入城市的速度才会减弱,从而减轻城市就业的压力。我国国民经济的一个主要矛盾是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这种矛盾的根源是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不能转移到非农领域。我国“三农”问题本质上也是就业问题,不解决就业问题,小农生产方式就不能得到改造,农民收入就得不到提高,全面小康就不能实现。减少农民、富裕农民、全面小康、现代化都要在充分就业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4. 实施创新驱动型发展战略为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与发达国家劳动力市场相比,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程度更强。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多重分割,主要表现为制度性分割、城乡分割、地区分割、行业或部门分割。在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上,一级劳动力市场和二级劳动力市场的根本差异表现为:前者工资高、条件好、就业稳定、职业有保障、权利较平等,并有较多晋升机会,大学毕业生存量多;后者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所提供的工作往往工资福利低、工作条件差、就业变迁性大,晋升机会也少,大学毕业生存量少。另外,二级劳动力市场的工作几乎不提供培训,而在一级劳动力市场培训却是经常的,甚至是必不可少的。在一级劳动力市场就业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如果劳动力在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之间流动没有或仅有很低的流动成本,则很多大学毕业生会先到二级市场去就业,边工作边找寻,等有合适的机会再离开二级市场到一级市场去就业,而不至于在一级市场形成自愿性失业。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生力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是我国就业工作的首要任务和重中之重。建立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可以扩大对人才的需求,其中包括基础研究对高端人才需求,新产品研发对应用人才需求和知识产权保护对相关人才需求。

5. 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创新开放模式,促进沿海内陆沿边开放优势互补,形成引领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开放区域,培育带动区域发展的开放高地。坚持出口和进口并重,强化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协调,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发展服务贸易,推动对外贸易平衡发展。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推动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统筹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推动同周边国家互联互通。提高抵御国际经济风险能力。通过扩大出口、提高利用外资综合效益、企业走出去、发展国际服务贸易等手段拓宽就业渠道。

(二)应用价值以及社会效益

本书探讨了在我国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影响就业的诸多因素,可用于学术讨论、西方经济学教学,并为决策部门制订就业政策和就业计划提供理论借鉴。 KYel5QMohkfPRU2+FlaPtNiNh/bGwrlDz2TOQfHA2mMkkQefrp/h+rid/KyD9Cm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