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状况关系到人力资源的利用,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内需的拉动和宏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何通过扩大就业渠道来解决失业问题已成为经济学家和决策者长期以来关注的社会焦点问题之一。

从理论上讲,西方就业理论产生于18世纪,在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时期逐步发展起来。经过近80年不断发展和完善,西方就业理论内容日趋成熟和丰富,归纳起来,可分为四大理论体系,即新古典经济学就业理论、凯恩斯主义就业理论、新货币主义就业理论和发展经济学就业理论。由于长期以来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我国对就业和失业问题的研究与国外相比起步较晚。我国对就业问题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发展于90年代,完善于21世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学界不断扩大和深化对就业和失业问题的研究。许多学者从我国当前失业统计制度的问题和弊端出发,推导出估算我国当前真实失业率的方法,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并对失业原因进行了深入探讨,把失业原因归纳为“有效需求不足”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劳动力市场分割性导致的失业、二元经济条件下农村劳动力转移导致的失业、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导致的失业。同时,众多学者还提出了我国实现充分就业的对策思路,如建立就业优先的宏观调控目标和政策、发展中小企业、大力发展服务业以解决“增长型失业”、正确处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与实现充分就业的关系、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发展非正规就业等措施。

从实践上讲,长期以来西方发达国家一直把充分就业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自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的充分就业政策形成以来,美国政府一直把保障就业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美国的“充分就业”政策与失业治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概括:确立“就业优先”的经济发展战略;通过扩张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刺激消费和投资,扩大对劳动力的需求;提高职业技术培训,改善劳动力的供给状况;加强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管理;发展新兴产业和中小企业;健全公平就业的法律体系。欧盟的长期失业率一直比美国的长期失业率高得多。欧债危机以来,欧盟就业政策在新形势下有所变化,其发展方向包括:由消极的就业政策转向积极的就业政策;降低失业救济金的支出;实施促进脆弱人群就业的政策;调整产业结构与职业培训并重,有效促进就业;政府促进多种就业方式发展,缓解就业压力;加强就业服务机构功能,提供高效的就业服务等。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就业政策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在市场经济的初期(1992-1999年),由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下岗失业人员增加,我国的城镇失业人数和失业率不断上升。中央出台的政策致力于三个方面:实施再就业工程,鼓励农村人口有序流动,首次制定和出台了相关的失业保险条例。2000-2008年9月,我国就业政策的重点以解决下岗工人、富余人员为主,还涉及城镇内农民工就业管理问题,鼓励以创业带就业,出台了单独的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的政策文件。为了缓解国际金融危机对就业的冲击,2008-2009年,中央出台了一系列的就业政策,该政策主要针对两类就业群体:一是大学生群体;二是农民工群体。针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国家鼓励科研和企业单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对高校毕业生制订见习计划,引导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工作,为高校应届毕业生应征入伍提供优惠政策等。针对农民工就业存在的困难,国家出台积极的就业政策,广开就业门路,创造农民工就业的各种渠道。为了提高农民工的就业能力,国家还出台了关于开展农民工职业教育与培训工作的政策文件鼓励、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长期存在,总量就业压力巨大。首先,在供给方面,中国面临十分复杂和极为严峻的就业形势。从存量来看,失业人员不断增加,下岗职工数量仍然较多。从增量来看,由于人口出生高峰的原因,新增劳动力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压力也很大。其次,在需求方面,全社会能提供的就业岗位严重不足。就业需求增长缓慢,无法满足巨大的就业供给数量。在就业总量矛盾尖锐的情况下,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也十分突出,区域性、行业性就业结构失衡。与专业技术人才出现结构性矛盾类似的是,近年来,我国内地农民工“就业难”和东南沿海城市出现的“招工难”现象并存。从就业的困难群体看,大学生就业问题是近年来非常突出的社会问题,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农民工“就业难”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是找不到工作即无业可就,二是不能持续、稳定地就业,就业质量很低。就业困难人员群体的就业形势一直以来不容乐观。他们自身条件较差,有就业愿望但又很难实现就业和创业。这一群体主要是以“40”、“50”人员为主的大龄失业人员、残疾人、低保对象、“零就业家庭人员”等。

失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生活中非常突出的,也是全社会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中国现阶段为什么会产生大量的失业人口,失业现象在发展过程中呈现怎样的趋势,应采取什么措施治理失业等这些问题现在都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本书首先介绍了我国目前的就业与失业现状,其次探讨了就业与失业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以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就业的政策和措施。

笔者长期从事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以科研促教学,以教学助科研。近年来,笔者专注于劳动经济学的学习与研究,在工作中不断加强对劳动经济学理论的学习,同时关注我国就业与失业、工资与收入分配等社会现实问题。在实践中,不断克服和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的科研和写作水平。几年来,为了完成本书写作,经常通过数字图书馆搜索相关研究领域的专著、杂志、报纸和年鉴,采集和处理了许多新的权威数据,剖析和借鉴了多种有价值的观点,基本把握到了就业问题研究的前沿,同时受到启发后形成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由于自身理论功底的不足和实践经验的缺乏,书中的有些观点未免有点偏颇,望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3年5月1日 FyBaze0ygjid5L8TEiIglB9rF+4+QK5qL3y60i5BCl999GcdPnNn+8qzzJo2iRU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