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新的就业困难群体

一、我国劳动力需求的巨大缺口

(一)我国劳动力的供给量大

失业人数的增多是中国劳动力长期供大于求造成的一种客观现象;自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前,在人口政策方面的决策失误,使人口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经济的发展速度。据世界银行统计,2000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为7.844亿,农村劳动年龄人口为5.5亿,农村劳动力占全国总劳动力的70.1%,而中国现阶段农业部门需要的合理劳动力数量约为1.96亿,农业劳动力大量剩余。根据有关预测,到2050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大约为9.39亿。根据国际劳工组织发表的《中国就业议程》预测,未来十年,中国劳动力将增加7000多万,劳动年龄人口的增加趋势还将持续8~10年左右。如果考虑到提前就业和目前许多职工在退休后仍然另外就业的现实情况,把劳动力资源的统计口径界定在16~65岁的年龄段,那么,劳动年龄人口的绝对数还要大。劳动年龄人口的大量膨胀,将给今天和明天带来巨大的失业源。由于劳动力资源供需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加上中国目前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换时期,劳动密集型产业正越来越多地被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所取代,资本有机构成大幅度提高,必然导致失业增加,因此,中国的失业,具有一种典型的、劳动力绝对过剩的特征。其具体统计数据见表2-7、表2-8:

表2-7 1982—2008年我国各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单位:%)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83—2008)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8)。

表2-8 劳动力参与率的国家比较 (单位:%)

资料来源:《国际统计年鉴》(2009)。

我国适龄人口的劳动力数量不断增加。2008年年末全国总人口13280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73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608万人,出生率为12.14‰;死亡人口935万人,死亡率为7.06‰;自然增长率为5.08‰。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20.56。1982—2008年,15~64年龄段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在不断增加。1982年是61.5%,2008年是72.7%。从劳动力参与率的国际比较来看,世界平均是71.0%,美国是75.6%,印度是60.8%,巴西是72.2%,俄罗斯是71.2%,而中国是81.7%。因此,劳动力岗位竞争激烈,就业压力较大。女性是劳动力大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女性劳动力参与率的高低是衡量就业难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之一。从女性劳动力参与率的国际比较来看,世界平均是57.9%,美国是70.1%,印度是35.9%,巴西是61.5%,俄罗斯是67.2%,而中国是75.4%。随着科技的进步,工艺流程的自动化,第三产业发展轻型化,妇女自主意识的增强,我国女性劳动力参与率在国际上算是比较高的,这就进一步加剧了就业的压力。所以,我国需要控制人口的增长速度,从而控制劳动力的供给规模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二)我国对劳动力的需求不足

在需求方面,全社会能提供的就业岗位严重不足。就业需求增长缓慢,无法满足巨大的就业供给数量。据媒体及国家劳动和保障部提供的统计数据,今后几年,我国新进入人力资源市场的劳动力将达到1500多万人,加上900万失业人员和结构调整、节能减排等因素新产生的失业人员,全国城镇每年需要就业的总人口将超过2400万人。如果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保持在8%左右,预计2013年新增就业和补充自然减员增加就会在1200万人,这样,城镇就业供求缺口仍然还有1200万左右,矛盾十分尖锐。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资源枯竭的城市,就业问题更加突出。此外,在农村,现有劳动力近5亿人,除去已经转移就业的2亿多人,以及农村需要务农的1.8亿人,富余劳动力还有1.2亿人,转移就业的规模、速度、压力也进一步加大。另据有关专家测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就业弹性总体上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弱。尽管部分城市出现劳动力供不应求,但全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总体格局没有改变。可以预测,我国未来15年内劳动力的供求总形势是:就业压力比预计的要大得多,劳动力供给比预计也要多得多,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二、新的就业困难群体出现

(一)农民工的就业形势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已经成为城市经济发展中一支不可或缺的劳动力大军,农民工也将外出务工视为经常性的劳动模式,并逐步融入城市生活中去。由于农民工的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以简单劳动为主的加工制造业、低端服务业等领域,可替代性较强,受国际经济波动的冲击力度更大。

对农民工就业形势的分析,需要从“就业”和“招工”两个层面看。农民工“就业难”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是找不到工作即无业可就,二是不能持续、稳定地就业,也就是说就业质量很低。

随着国家一系列扩大内需政策措施及针对农民工的各种增加就业措施的实施,农民工就业机会有所增加,农民工数量进一步增加。但农民工就业总体上看没有明显好转,加之农民工文化程度低、缺乏技能或技能单一、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等,其就业仍面临重重困难。从外出农民工在流向和就业的地域分布方面看,外出农民工主要流向地级以上大中城市。但是自2004年以来,在农民工就业问题上,出现了“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的现象,这一现象成为了农民工就业形势阶段性变化的一个重要标志,而且近年来,这种现象愈演愈烈。农村流向城镇的剩余劳动力将成为失业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2012年我国农民工数量和收入的具体统计数据见表2-9:

表2-9 2012年我国农民工数量和收入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报告》(2012)。

(二)大学生就业形势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随着国有企业转制而出现大规模下岗问题和大规模农民工盲目进城的“民工潮”压力问题都得到缓解,然而又出现了新的就业问题——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高校毕业生中的未就业者是失业大军的一个重要变量。大学生就业问题是近年来非常突出的社会问题,且有愈演愈烈之势。从大学生就业的总量情况分析,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高校毕业生快速增长,大学生就业也从精英化走向了大众化。1999年开始我国进行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其首届扩招的本科生2003年毕业,毕业生数量达到212万人,形成一个新的就业热点问题,加之2003年我国遭遇非典,也对大学生就业有所影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2004年我国大学毕业生的人数达到280万人。2005年毕业生人数达到338万人,比2004年进一步增加58万人。2006年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413万人,比2005年增加75万人,失业大学生数量增加到113万人。2007年毕业生的人数是495万人。按初次就业率72.15%的比例推算,2007年失业的大学生达到136万人之多。根据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的数据,“十一五”规划期间我国大学毕业生的供给总量为2700万,笔者据此推算,2008—2010年我国的大学毕业生数量将分别达到558万人、602万人和632万人,按70%的一次就业率计算,失业大学生数量将分别达到167万人、180万人和190万人。2011年约660万人,加上往届没有就业的但需要就业的毕业生,预计2011年待就业的大学生总量超过700万人,“十二五”期间应届毕业生年均规模将达到将近700万人,大学生就业形势相当严峻,总量压力有增无减。解决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将这批高经济投入的人力资源投入使用、创造财富,至关重要。

由麦可思公司“中国大学生就业研究课题组”撰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2009)从就业与收入、就业流向、工作能力、求职、就业与教育公平、自主创业、读研与留学、高考志愿填报、大学毕业生的满意度9个方面,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了多指标调查研究。调查至今已进行3年,今年调查了44.5万人,回收有效样本接近21.8万份。

该报告指出,2008年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率有所下降,而职高院校学生就业率与往年持平。统计研究数据表明,2008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约为86%,比起2007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下降了2个百分点;2008届“211”院校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为89%(非失业率90%),非“211”本科院校为87%、高职高专为84%;而2007届半年后就业率“211”院校为93%(非失业率94%)、非“211”本科院校为90%、高职高专院校为84%。

按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08届高校毕业生总数为559万,其中大学毕业生总数约为529万(本、专),按本研究得出的比例推算,2008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后在国内外读研究生的人数为21.43万,毕业半年后的就业人数约为434万。在毕业半年后的73.56万失业大学毕业生中(包括有了工作又失去的),有51.59万人还在继续寻找工作,有5.46万人无业但正在复习考研和准备留学,另有16.51万没有求职和求学行为者(即所谓的啃老族,该报告中定义为待定族)。见图2-14:

图2-14 2008年毕业生半年后的流向

资料来源:《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2009)。

从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情况分析不同地区、不同高校、不同专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结构性差异比较明显。从大学生的就业目的地看,直辖市、省级城市为毕业生就业首选。从各区域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情况看,泛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体的大学生总体就业率最高。从不同专业大学生毕业后就业情况看,就业率最高的专业是工学,最低的是法学。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还反映在供需双方的激烈竞争上。一方面是每年的大学毕业生源源不断流向劳动力市场,另一方面是对需求方对人才的争夺也日趋激烈。见表2-10:

表2-10 2010届本科专业失业量(前10位)

注:将应届大学毕业生在毕业半年后还没有获得全职或者半职雇用工作的状态,视为失业。这包括准备考研、准备出国读研、还在找工作和“待定族”(指调查时处于失业状态却还没有采取任何求学或求职行为的大学毕业生)四种情况。

资料来源:麦可思“2010届大学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调查”。

(三)“40”、“50”人员就业形势

就业困难人员群体的就业形势一直以来不容乐观,他们自身条件较差、有就业愿望但又很难实现就业和创业。这一群体主要是以“40”、“50”人员为主的大龄失业人员、残疾人、低保对象、“零就业家庭人员”等。“40”、“50”人员是指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中,女性年满40周岁、男性年满50周岁,本人就业愿望迫切,但因自身就业条件较差、技能单一等原因,难以在劳动力市场竞争中就业的劳动者。据统计,2010年全国“40”、“50”人员约有300万人,占下岗失业人员的28.7%。

从失业类型上看,随着剩余劳动力的日益减少,我国的制度性失业现象逐渐势微。有效的宏观经济政策使我国基本摆脱了此次金融危机的困扰,周期性失业人口下降,但是,开放的市场经济不可避免地要经历经济波动,因而,周期性失业现象也将不断卷土重来。受劳动力市场发育程度的制约,人力资本的培养与劳动力市场对人力资本的需求存在结构不对称,自然失业现象将逐渐成为劳动力市场的主要矛盾。从劳动力结构看,总量矛盾正让位于劳动力结构性失衡矛盾。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大批实力较弱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由于自然要素成本和劳动力成本上升陷入经营困境,与之相对应的是大量农民工失去就业机会,成为被挤出产业升级进程的对象。此外,大学毕业生也面对着技能与市场需求的不匹配现象,城市就业困难群体受制于自身较低的教育水平,也日益与产业结构变化不相适应。

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生活所关注的焦点问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会对就业产生哪些影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如何与增加就业很好地结合起来,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Ts8fcBsgK36yitrODMPjAVmCKmWSpbAiRoQXQPdXEcoUTKru2FdA8pjTgUkz70e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