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3 产业竞争力与企业规模的内在联系

所谓产业竞争力,就是一个国家特定产业在国际市场上销售其产品而反映出的生产力。 在市场经济占主体和经济发展处于工业社会的当今世界,产业竞争力主要体现在生产的低成本和市场营销的高效率。现实经济中许多因素决定着一国的产业竞争力的变化,归结起来这些因素分为两类: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比较优势指的是一国的资源禀赋,即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而竞争优势则强调企业策略行为,也就是企业通过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来增强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对于一个产业来说,比较优势是其竞争力的基础性因素,从短期来看,整个产业中企业管理水平是一定的,企业的平均获利能力取决于产业和技术选择是否合理。只有选择得当的产业和技术,企业才能够充分利用资源禀赋带来的比较优势,在这一条件下,资源禀赋决定企业发展的规模,进而决定产业的规模结构。

1.3.1 比较优势、产业选择与企业规模

(1)比较优势与产业选择。

在一个经济中,基本的生产要素有三种:资本、劳动力和技术水平。由于技术水平的高低主要体现在机器设备和劳动力素质之中,它导致资本和劳动力的效率提高。因此,基本的生产要素一般指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这两个生产要素的稀缺丰裕程度决定了一国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按照林毅夫的观点,在一个完全自由、开放、竞争的市场经济中,给定资本和劳动的相对价格,一个企业要获得正常的利润水平,即具有自生能力,必要条件是它必须选择一个与其要素禀赋结构水平相适应的产业。 即企业所选择产业的资本和劳动的相对密集度,必须反映这个经济体劳动和资本两种生产要素相对稀缺。用等产量曲线和等成本线表示,就是它们相切的点所对应的资本和劳动的量是生产一定数量的这种产品的成本最小点。见图1-8,曲线H代表生产一种资本密集单位产品的各种可能的资本和劳动比例的技术所组成的等产量线,曲线I代表生产一种劳动力密集单位的各种可能的资本和劳动比例的技术所组成的等产量线,A点和B点分别表示资本密集和劳动力密集产品的最低生产成本点。

图1-8 要素的相对价格和产业选择

资料来源:林毅夫,刘培林:《自生能力和国企改革》,载《经济研究》2001年第9期。

从图1-8可以看出,当一个经济中的劳动价格相对于资本的价格低时,如等成本线CC所示时,选择资本密集的产业H,并以技术A来生产产品,这时产品的成本低。反之,当劳动价格相对高而资本的价格相对低,如等成本线DD所示时,选择劳动密集的产业I,并以技术B来生产产品,生产成本低。

因此,运用比较优势来选择产业和技术结构能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使产业具有内在的竞争力。巴拉萨(Balassa,1978) 分析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20世纪70~80年代,资金和人力资本禀赋差异对制造业产品成本的影响。根据他的分析,一个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工资是美国的工人工资的1/3,资金成本高出美国40%,两相比较,生产同样的资金密集型产品,其总成本要比美国高出15%~32%,而生产同样的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其总成本却比美国低38%~52%。尽管比较优势决定产业的选择,但是,比较优势也不是一成不变。从长期来看,比较优势的发挥将使经济具有竞争力,经济发展速度加快,资本积累的速度将高于劳动力和自然资源增加的速度。因此,资本将由相对稀缺逐渐变成相对丰富,资本的价格将由相对昂贵变成相对便宜。这时,比较优势发生了变化,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就要根据相对价格信号的变化,调整产业和技术结构。由此,可以得出,产业的选择取决于比较优势,随着要素禀赋结构和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一个经济的产业和技术结构也会升级,经济发展的根本目标是提升禀赋结构。

按照工业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工业化的演进体现为以下三大基本特征:一是表现为三次产业结构水平的优化。这就是第一产业的剩余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并进而向第三产业转移;与之相对应,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逐渐下降,第二和第三产业的比重则逐步上升。二是表现为工业结构水平的优化。这就是:以轻纺工业为中心的发展,向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发展推进,即所谓重工业化;在重工业化过程中,以原材料工业为中心的结构向以加工装配工业为中心的结构推进,即所谓的高加工度化;在高加工度化过程中,以一般加工工业为主体的结构转向以高精尖加工工业为主体的结构,即技术密集化。三是表现为资源密集类型的优化,即整个产业结构呈现出“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的演变轨迹。

从发达国家工业化道路中产业结构的变迁可以印证这样一个循环:

禀赋结构→产业结构→禀赋结构(高级)→产业结构(高级)

(2)产业选择下企业规模的差异。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知,在一个完全自由、开放、竞争的经济体中,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禀赋结构不断地高级化,也即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劳动者的工资大幅度上升,资本的价格相对于劳动的价格低,产业的选择将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产业转变。

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指资本有机构成低,需要使用大量劳动力从事生产活动的产业。它在生产中投入的资金少,而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劳动者占用固定资产的数额较低,在产品成本中劳动消耗所占比例较大,具有投资省、单位投资能吸引较多劳动力、技术操作要求低、资金周转快的特点。如纺织、家具、服装等。资金密集型产业是指在生产中需要投入较多的资金,工人的技术装备程度较高的产业。通常用资金与劳动力的比率来衡量,比率高的为资金密集型产业,它具有技术装备先进、工艺过程复杂、原料消耗量大和劳动生产率高等特点。一般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其科技含量、产品附加值和劳动生产率都比较高。如钢铁企业、石油化工企业等。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各个国家的工业在发展过程中都有一个从劳动密集型转变为资金密集型的过程。毫无疑问,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是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实力和先进水平的重要途径,是工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劳动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具有的不同行业属性决定了它们企业规模和结构的不同。

企业规模主要由技术、管理、市场三个因素决定。如果假定市场规模是一定的,从技术和管理的角度考虑,那么,生产技术的进步和管理的革新将引起企业规模扩大。企业生产技术的进步,能够突破生产过程中人力的限制,充分利用自然力,为企业资本的扩张打下基础。扩大企业规模,需要相应的资本积累,这主要表现为,企业需要逐步增加先进设备的使用,提高资本有机构成,减少劳动力的使用,降低企业对劳动者的依赖。减少劳动力的使用,对扩大企业规模具有重大意义。从管理的角度来说,生产的两个要素(资本和劳动力)中,劳动力是管理者最难加以控制的。其原因是企业中工作人员越多,各种利益的矛盾冲突就越复杂,劳动者之间出现的利益摩擦会对企业效率产生影响。在企业投资规模相同的条件下,使用较多数量工人的企业,所发生的利益摩擦必然较多,该企业为使工人能够按照资本的规模发挥作用,就要额外增加监督管理费用,这势必降低资本的使用效率,阻碍企业规模扩张。因此,要克服由劳动者利益上的差别对企业规模扩张的限制,就必须降低企业中可变资本的比重,减少雇佣工人的数量,相应增加不变资本的比重。

企业规模能否扩大,在市场等外部因素已定的情况下,主要取决于管理者对企业特别是对企业工作人员的控制。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过程大量使用工人,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使用的工人数量将成倍增长,利益摩擦伴随工作人员的增加而逐渐加剧,资本对劳动的控制能力下降,从而限制了企业规模的扩张,由此必然形成众多的中小企业;而资本密集型产业,同量资本只雇佣较少量劳动者,劳动者之间利益摩擦降低,资本使用效率提高。劳动者之间的摩擦与企业所使用的劳动者数量呈正比,越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这种利益摩擦就越强。这使得如果所有者经营管理能力已定,管理效率将随管理人数的增加而降低。因此,同量资本,劳动密集型企业,为管理较多的劳动者,无论是投资者亲自管理还是聘请部分监督管理人员协助,都要降低资本使用效率;而资本密集型企业,由于生产过程劳动力大量被机器设备所取代,利益摩擦相对减少,需要管理者解决的利益冲突相对较少,管理也更加有效,各种生产要素更能按资本的规模发挥作用。所以,越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相同投资,企业的利益摩擦就越大,资本对生产要素的控制力就越弱,因而企业的规模也就越小;相反,越是资本密集型企业,资本对生产要素的控制力越强,企业的规模也就越大。

这里,我们可用生产函数来分析企业人员增加,导致企业内利益摩擦增加,进而影响资本的使用效率的机理。生产函数用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表示:Y=A(K β α L 1-α 。其中变量在本章的第一节已作说明,在这里,用K β (0≤β≤1)代替K,它的含义是实际上发挥作用的资本,也就是资本的使用效率,β的大小受企业内人员之间利益摩擦程度和企业管理效率的高低决定。企业内人员之间利益摩擦程度越高,企业管理效率越低,β就越小,极端的情况是企业内人员之间利益摩擦程度严重,企业管理无效率,β为0,企业资本完全无效率;反之,企业内人员之间利益摩擦程度越低,企业管理效率越高,β就越大,极端的情况是企业内人员之间无利益摩擦,企业管理效率较高,β为1,企业资本完全发挥效率。

企业面临的问题是对于给定的工资率w和租金率r,按照生产函数使利润最大化,即

max[A(K β α L 1-α -wL-(r+δ)K]

其中δ为企业生产资本的折旧率。根据利润最大化及零利润条件,可以得到企业生产资本的边际产品为r+δ=αβAL 1-α /K 1-αβ ,由该式可以看出,企业生产资本的边际产品受β影响:

(1)当β=1时,企业内人员之间无利益摩擦,企业管理效率达到最高,这时,企业生产资本的边际产品达到最高(r+δ=αAL 1-α /K 1-α ),资本对劳动力的控制达到最强,促进企业规模扩张。

(2)当0<β<1时,企业内人员之间有一定的利益摩擦程度,企业管理效率降低,导致生产资本的边际产品下降(r+δ=αβAL 1-α /K 1-αβ )小于企业内人员之间无利益摩擦时的资本边际产品,即β为0时的边际产品。这时,资本对劳动力的控制减弱,阻止企业规模的扩张。

(3)当β=0时,企业内人员之间利益摩擦程度趋向无限大,企业管理效率极低,导致生产资本的边际产品为0(r+δ=0)。这时,资本失去对劳动力的控制,企业规模扩张停滞。

由此可见,企业要想扩大规模,就必须减少劳动力要素的使用,尽可能消除由于利益摩擦对提高企业效率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加强所有者对资本的控制力度。增强所有者的控制力,一方面可以通过提高所有者的经营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提高资本有机构成,使雇佣同样数量的劳动者能够推动更大规模资本量,从而达到扩大所有者资本的控制范围。提高所有者的管理水平,终究要受到所有者自身素质的限制,因此,所有者可以聘请管理人员,通过社会力量提高管理水平,但这并不会改变劳动密集型产业企业内部利益摩擦较多这一事实,因摩擦产生的损失都会降低资本边际生产力。所以,对资本而言,要建立大型企业,最有效的手段是利用机器设备代替工人的劳动,减少劳动者的数量,降低资本与劳动的摩擦,使所有者能够花费同样的时间和精力就可以从事更大规模的生产经营。

各行各业都存在不同规模的企业。有些部门行业,中小型企业的比重明显高过其他部门;而在另一些部门,却基本看不到中小型企业。国民经济各部门,由于技术、需求等方面的原因,不同规模企业分布呈现较大差别。我国1995年工业普查资料表明,最大的100家工业企业主要分布在资金密集型的基础产业,集中在能源、冶金、石油加工、化学工业和机械加工等少数行业。与此相对应,中小企业更多的是分布在劳动密集型行业,越是劳动密集型行业,中小企业占的比重越高。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中,煤炭采选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饲料加工业、家具制造业、工艺美术品制造业等,中小企业所占比重都在99%以上。而在资金密集型行业中,中小企业所占比重明显降低。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通常是因为资本密集型行业,大体能够发挥技术优势,实现规模效益,一般生产集中度较高;而劳动密集型行业,宜于分散生产,一般生产的集中度较低。这可以从我国有关数据得到证明。在所统计的39个行业中,生产集中度较高的有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石油加工及炼焦业、黑色金属冶金及压延加工业、烟草加工工业等8个行业。生产集中度较低的行业主要包括有金属采选业、金属制品业、食品制造业、食品加工业、家具制造业等。中小企业在行业中的这种分布特点,与我国行业现有的生产技术、市场等方面的状况有关。

1.3.2 产业链与企业规模

产业竞争力是通过产业资本的聚集而形成的,没有产业资本的聚集,产业竞争力便失去竞争的基础。产业资本聚集不是资本的堆积,它是通过产业的微观主体——企业将各个生产经营环节的资本按照最终产品成本最小化的原则组织起来,处于各生产环节的企业形成一条前后相连、分工协作的链条,即产业链。由于各个企业所处的生产经营环节、资源禀赋和技术条件不同,因此,企业所赖以生存的规模就不一样。规模差别较大的企业共生于产业链上,分工协作共同致力于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1)产业链化的必然性。

这里所称“产业链”,也叫“供应链”,或称之为“价值链”。据资料,关于供应链概念的定义目前有100多种。这100多种定义,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定义是从企业经营管理角度给出的(目前这是学界的主流)。这类定义将供应链概念视为企业经营管理的一种新理念,即是说,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企业要获取利润,其经营管理的视野不能仅仅限于企业内部而且要延伸扩展到企业外部即与本企业相联系的其他企业。关于供应链概念,学界还有另一类定义。这类定义与第一类不同,它不是从企业经营管理角度给出的,而是将供应链视为一种新型的经济组织形式,即介于市场与企业之间的新型的经济实体。

产业链化这种现象,可以用经济学的分工协作理论和交易费用经济学理论对其出现的必然性进行解释。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日益精细化,以至到今天达到了极端专业化的程度,而且这种专业化分工是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的。这样,通过市场交易实现各个专业化之间的协作就日益困难,交易费用急剧增长。诚然,新制度经济学证实企业替换市场也能节约交易费用,但企业是科层组织,新制度经济学同时证实企业这种科层组织的管理费用会随其规模的增大而急剧增加,因此企业替换市场的规模是有限的。这就是说,面对日益精细的、大范围(全球化)的专业化分工协作的需要,仅仅有企业交易对市场交易的替换是不够的。由于产业链是一种介于市场和企业之间的经济组织(既不是市场这种松散的组织,也不是企业这种科层组织),它既能化解松散的市场交易带来的巨额交易费用,又能规避企业那种随规模增大而急剧增长的管理费用。

因此,产业链更能适应日益精细化、全球化的专业分工协作。由此可见,产业链化是经济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现象,并可以推测,现在以至将来,产业链化将是个不可阻挡的趋势。

(2)产业链整合与企业规模。

企业经营层次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进,即产品经营、企业经营、产业经营。在这个演进过程中,企业经营的范围、内容、手段不断地深化,企业经营的内涵也在不断扩展。随着企业经营规模扩大,经营的风险随之加大。为了控制经营风险,企业必须努力控制产业链的上下游,或控制上游供应商乃至原材料基地,或控制下游经销商乃至终端消费者。如果某一企业仅仅将力气花在研发或者产业的某一方面,而不重视产业链相应环节的完善,就会导致中间力量薄弱,产业失去支撑,形成所谓的“哑铃型企业”。因此,企业要进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必须进行产业链的整合。以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打造产业价值链,从产业链整体运行效率中谋求更大的市场势力和更多的利润来源。

企业进行产业链整合有多种方式,综合起来有以下特点:第一,以资本为纽带,以并购为手段。以充沛的资金为后盾,通过一系列频繁的资本运作,重组、收购、兼并、入股上下游企业,通过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流程对接和文化融合为特征的深度合作形成一体化,追求整体效益最大化。同时获取各自利益最优化的有组织、有计划经营的多种层次相结合的企业群体。第二,原有产业链中的各环节对价值创造的贡献被重新界定,价值和利润也在产业价值链上转移,向对价值创造起关键作用的环节集中,并且转移的范围越来越大,转移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转移的频率也越来越快。第三,每一个环节上的运作效率对整个产业链的整体效率影响越来越大,“牵一发而动全身”。由于各个环节相互依赖性增强,每一个环节的成败对于整个产业链的正常运行有着全局性的影响。第四,不同产业的关联加强,各产业之间的关联越来越紧密,并出现一系列的重叠、替代、交叉和趋同等变化。

从企业的产业链整合的特点来看,企业主要采取纵向一体化的方式进行。这种方式将使企业规模分布发生变化。纵向一体化的企业出于企业自身建设和增强核心竞争力的考虑,以及不同的纵向一体化企业内部发展的不平衡,将导致各企业专业能力发展的不平衡,不同的企业可能在不同的生产阶段上达到规模经济。或者,当市场的供求发展到一定程度,随着技术与工艺的进步,规模生产成本的降低足以使上游企业的要价抵消垄断利润和交易费用。在这样的条件下,上游企业将倾向于规模化扩张,而下游企业将倾向于纵向分解。

由此可见,由产业链组织企业,可以克服重复建设现象,使资源得到有效的配置。特别是针对一些对资源造成极大浪费,竞争力较弱的小企业,有竞争优势的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这些无竞争力或竞争力较弱的小企业,一是可以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二是消除了无竞争力或竞争力较弱的小型龙头企业的无序竞争所带来的资源浪费。另外,龙头企业通过产业链整合,可以做大做强,增强竞争力,使龙头企业有效利用资源,避免资源的浪费,降低交易费用,而且还会产生因规模的扩大而带来的规模效益。 O7YI94s5be3M5/rBW2jLiC0K1ZdD3qJlaEZwvLriCywdygpRSCjpe5v3/7KDOTM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