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2 企业规模结构的效率

现代产业组织理论一般是根据市场结构对资源配置、技术创新和生产效率等的影响来判定市场结构的效率状况,这种分析思路可以比较全面地概括市场结构效率的主要方面。产业内企业规模结构的变化是产业市场结构变化的重要决定因素,它们之间是一种因果逻辑关系。因此,本书对企业规模结构效率的分析借鉴了这种思路,从生产、资源配置和技术进步三个方面对企业规模结构的效率进行研究。同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企业规模结构所反映出的企业组织的效率表现。

1.2.1 生产效率

企业规模结构的生产效率是指企业在组织生产过程中充分利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并减少企业的交易成本。

1.2.1.1 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规模经济是规模报酬的一种形式,在既定的条件下,大规模生产可以实行专业化分工,采用先进设备,实施先进的管理技术等都可以节省企业的生产与管理成本,取得内在经济;另外,大规模生产还可以与其他厂商共用一些基础设施,共同进行人员的技术管理培训,也能够节约企业的成本,取得外在经济。内在经济与外在经济共同组成企业的规模经济。

根据规模经济所考虑的范畴,它分为最佳的工厂规模和最佳的企业规模两种情形。在最佳的工厂规模中,又根据是否考虑技术进步的因素,分为静态和动态最佳工厂规模。我们知道,在微观经济学长期平均成本与短期平均成本的模型中,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反映生产能力扩大过程中平均成本的变化规律,它是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线。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形状与短期的一样,呈U形,曲线向下倾斜表明规模经济,向上倾斜表明规模不经济,最低成本点或者最低成本区间所对应的企业产量规模即为最佳规模或最佳规模区间。这是企业的静态最佳规模,它没有考虑企业的生产条件的变化给企业带来的平均成本下降,特别是忽略了技术进步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作用。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呈U形隐含着生产能力和技术进步没有联系这样一个假设,但实际上,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扩大生产能力时总是要采用效率更高、技术更先进的新技术,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技术进步。因此,从长期来看,企业生产能力与技术进步有着密切的联系,U形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不符合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现实的情况应该是,以技术进步为推动力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将是不断下降,只不过技术进步会因成本的增大和技术发展周期的影响而呈越来越小的趋势。工厂规模经济只是从生产成本的角度出发来确定工厂的适度规模。对现代企业来说,产品的生产只是企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他的,如产品销售、采购原材料和中间产品、信息的收集和处理以及企业内部的管理等,也是构成企业运行必不可少的内容,这些交易活动的存在必然要产生大量的交易成本。因此,对企业来说,决定规模经济的因素不仅仅只考虑生产成本,而且,交易成本也是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可以这么说,工厂的规模由生产成本决定,而企业规模由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构成的总成本决定。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对外协调和内部管理的量的增加和难度的增加,交易成本也在不断的上升,因此,企业长期平均交易成本曲线与生产成本曲线相反,它是一条向上的曲线。两条曲线叠加,得到企业总平均成本曲线。总平均成本曲线呈U形,平均成本最低点对应的是企业的经济规模。

范围经济起初是在工厂规模经济的基础上,从结合产品和垂直集中产品生产的角度提出来的,由于生产工艺过程的相似性和不可分割性,在一个工厂生产多种产品的成本要比在多个工厂分散生产这些产品的成本低。用数学表达式表示:C(X,0)+C(0,Y)>C(X, Y)。这里C(X,0)和C(0,Y)为分别生产两种产品X、Y的成本,C(X, Y)为一个企业将两种产品结合生产时的成本。随着企业规模经济的出现,范围经济的范畴也在扩大,它可以延伸到原料采购、产品销售和企业经营的其他环节。

范围经济的本质在于对企业多个业务可以共享剩余资源的利用。由于特定投入都有一定的最小规模(不可分性),而这种投入对生产一种产品时可能未得到充分利用,在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品时,就能够使这种投入的成本在不同的产品中分摊。于是该单位成本降低,产生范围经济。范围经济的存在基于两种资源: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前者指机器设备、厂房和人员,可用于共同的生产;后者则指各种无形资产,可以比较低的成本在不同的产品或业务之间转移。

有些剩余资源,如在生产过程中获取的专利技术,企业可以某种形式许可其他企业使用这些专利,如著名快餐业集团麦当劳,其特许制度为其他企业使用这些商标、生产技术、管理系统提供了有效的机制。再如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即原始设备制造商,也叫“贴牌制造”(其含义是:品牌生产者不直接生产产品,而是利用自己掌握的“关键核心技术”,负责设计和开发新产品,控制“销售渠道”,具体的加工任务通过签订契约交给别的企业去做,承接该加工任务的制造商就被称为OEM厂商,其生产的产品就是OEM产品)。这也是利用自己的品牌和设计委托其他企业生产制造的一种形式。但由于交易费用的存在,阻碍企业将这些资源卖给或出租给其他企业。交易费用是交易涉及的起草合同、谈判、保险合同履行、解决争议检验协议的执行等所有费用。像商标、专利、营销分配系统、技术诀窍之类的资产,在两个企业之间转移时,交易费用问题往往很突出。这时,出售或出租这些剩余资源可能不经济,而企业通过多角化自己利用开发这些资源便成为获取范围经济的重要途径。例如,当某企业发明了一项专利而准备出卖给另一家企业时,可能不如自己组织生产获得利润更高;出租商标也有风险,如果租用商标的企业生产产品质量低劣,则损坏了商标的声誉,而为了维护质量和声誉,又需增加监督费用。

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是联系在一起的。按照钱德勒的观点,规模经济最初可以被定义为从事单一产品的生产或者分配的单一经营企业,由于规模的提高而产生的生产或分配成本的降低。 联合生产或联合分配的经济性产生于单一经营企业内部由于生产或分配多种产品而带来的成本的节约(笔者使用“范围经济”一词来表示这种联合生产或联合分配的经济性)。可见,尽管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是针对企业所生产的种类不同而划分的,但是二者都意味着经营效率的提高和生产经营成本的降低。

1.2.1.2 大规模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

大规模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主要体现在大规模企业获取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

从经济学意义上来说,规模经济的产生与生产部门的生产技术性质直接相关。规模经济产生于生产的不可分性。这种不可分性体现在企业生产所需要的固定成本,如专有设备、研究开发成本、培训成本或建造流水生产线的成本等,即使在产出非常小的情况下,也不能按比例缩小到某一最低水平。生产的规模经济性往往产生于资本密集型的生产。由于大型设备和生产流水线是不可分割的,因此,如果生产是资本密集型的,产品的平均总成本中包含了大量的固定成本。只需增加少量的费用,就能通过充分利用现有设备来增加产出,从而导致总平均成本下降,取得工厂规模经济。同样,对于企业的产品销售、采购原材料和中间产品、信息的收集和处理以及企业内部的管理也具有明显的规模效益。

规模经济是与企业的规模联系在一起的,它的实现是在社会分工和专业化协作发展的基础上,以现代机器为特征的企业资本规模的适度扩张所形成的企业资本规模(这主要包括机器、厂房和运输设备等)大型化为前提条件的。第一,大规模的企业有利于实现生产过程的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大企业在资本实力和管理上,有条件在内部实现分工和协作,这种分工和协作是实现规模经济的重要途径,它能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亚当·斯密认为,分工会大大提高生产效率的原因在于:劳动者的技巧因专业化而增进;分工大大减少了因经常变换工作而造成的时间损失;许多简化和缩减劳动的机械发明使一个人能够做许多人的工作。现代化的大规模生产更强调分工和协作,由于市场的迅速扩大,企业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数量,不断更新设备,将原来的生产工序细分,使工人更加专注于某一个细小的工序,提高该工序的生产效率,实现工序上的规模经济,而各工序之间通过先进的管理手段保证充分的协作,以达到企业整体上的规模经济。第二,大规模企业更易于采用大型、高效的专用设备和流水生产线。这是由大规模企业追求批量生产,实现规模经济的目标所决定的。另外,大规模企业生产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要求企业采用高效专用设备和流水生产线,这有利于实行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操作,从而有利于增加生产批量,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第三,除了在生产环节上大规模企业具有规模经济以外,大规模企业还在采购、销售、运输和管理等环节上具有规模效益。大企业一次性大批量购进原材料、零部件等生产要素,可以比多次小批量购进要节省交易费用,并且还可以享受到批量折扣。在产品销售过程中,大批量销售有利于降低单位产品的促销费用,同时还有利于在各地设立企业的销售服务中心,从而提高产品销售效率。

广告活动存在明显的规模经济。例如在美国轿车市场,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三家汽车公司是三个最大的广告主。1986年,通用公司以2.85亿美元的支出居首位,福特和克莱斯勒分别居第二和第三位。然而,按每辆车平均计算的广告支出仅为63美元,而福特和克莱斯勒的这一数据都在112美元以上。 企业规模的扩大,还有利于企业管理人员之间进行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同时有利于使用现代化办公设备,增强信息处理能力,提高管理效率。另外,大规模企业在筹资方面也占有一定的优势,其筹资费用比小企业要低。如在美国,大企业从银行贷款不仅比小企业容易,而且平均说来所支付的利息要比小企业少3%。

由于范围经济与规模经济是相联系的,范围经济的实现以规模经济为基础。因此,范围经济的实现也是以企业资本规模的大型化为基础的。大企业实现范围经济主要体现在:大企业生产技术设备具有多种功能,可用来生产不同的产品,这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大企业许多零部件或中间产品具有多种组装性能,可以用来生产不同产品,这降低了开发零部件和中间产品的成本;大企业的研究开发和创新系统可以对技术相关的若干业务产生范围经济性。例如,索尼(SONY)、飞利浦(PHILIPS)等公司取得优势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多角化使企业能在更宽的生产领域平摊研究开发的成本。在美国飞机和电子工程设备制造业,凡是能把研究开发费用分摊到军用品和民用品中的公司,比那些没有接到军用品订单而仅从事民用品生产的海外竞争者更有优势。有研究表明,美国工业企业在多角化成长中,研究开发的密集度与多角化强度有较强的联系;大企业的许多研发成果往往可用于多种产品的生产,这有利于扩散研发成果,降低单位产品所分摊的研发成本;大企业能够利用自己的品牌实现范围经济,多种产品的生产并在多个市场中进行销售是大企业经营的一大特点,利用在市场上建立起的某一产品的良好的品牌声誉进行其他产品的广告宣传时,企业能够容易地使顾客认可这些产品,品牌起到了保护伞的作用,这降低了企业单位产品的广告成本。大企业具备一个强有力的销售系统,新产品的营销可以利用这一系统使新产品很快覆盖各个区域的市场,赢得占领市场的战略机会,这种营销系统的范围经济性已超出了成本节约的范畴,而能在更高层次上起到战略制胜的作用。大企业还可以通过多角化经营利用一些无形资源获得范围经济。这些无形资源包括商标、企业商誉和管理技能、技术知识与诀窍等。管理能力、经营的技能、管理经验与专长是一种能获得范围经济的重要无形资源,这些大多体现在资本运作及其实践中,体现在具有特殊才能和企业家才能的经理人员身上,因为多数高级管理层的经营技能具有一定的通用性,而不一定针对某种产品。这些能力通常蕴藏于企业的组织、管理系统和文化之中,在企业多角化成长中起到重要作用。

1.2.2 资源配置效率

在现代产业组织理论中,资源配置效率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企业的内部效率。内部效率又叫“X效率”,它是指企业管理能够使企业在每一个产出水平上都实现低成本。我们知道,企业的员工只有在一定的工作压力下才会更加努力地工作,而在缺少压力的情况下会采取机会主义的行为方式,对工作不尽力,产生“X非效率”。在较大的企业中,由于企业的内部组织结构复杂,加之大公司的利润多。因此,如果缺乏有效的监督,很容易减轻努力工作的压力,导致“X非效率”。X非效率主要发生在以下两种情况下:①企业购买了超出生产所需的投入资源。②员工没有努力工作。X非效率的后果是,实际的生产成本超过了可能的最低成本,用公式表示为:X非效率=超额成本/最低成本。X非效率的产生抵消了大企业由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带来的经济效益。

二是配置效率。它是指资源是否在各个市场和企业间得到有效配置,从而实现总产出价值的最大化。在经济学价格理论中,资源的最佳配置状态是社会总效用或者叫社会总剩余最大。它包括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消费一定数量的商品所获得的满足大于因购买这些商品所支出的货币费用,而生产者剩余是指销售收入和生产费用之差,只有当收入大于生产费用时,生产者才会生产。

1.2.2.1 资源配置效率的两种观点

对于由社会总剩余来衡量资源配置效率,在产业组织理论中有两种对立的观点,一是哈佛学派的“垄断价格说”和芝加哥学派的“大企业效率说”。

哈佛学派以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SCP)框架作为分析工具,认为市场结构是决定市场绩效的主要因素,而集中度又是市场结构的主要衡量指标,利润率是市场绩效的重要衡量基准,因此,市场集中度也是决定行业利润率的主要因素。在他们看来,在大企业垄断的市场中,由于存在着少数企业之间在价格上的共谋和协调行为,以及通过高进入壁垒限制企业的进入,削弱了市场的竞争性,大企业获得了垄断利润,却使消费者的消费剩余大幅度减少,最终社会剩余减少,资源的配置效率降低。有效的产业组织政策应该采取分割大企业、禁止兼并等措施,限制大企业垄断的市场结构。芝加哥学派反对哈佛学派关于市场结构决定市场绩效的观点,认为在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的关系中,市场绩效是自变量,市场结构则是市场绩效作用的函数。因此,在高度集中与高利润率之间的正相关性产生原因问题上,芝加哥学派与哈佛学派存在明显的差异。他们认为,高集中的大企业之所以能够得到较高利润,主要是由于它们具有较高的经营效率,而与它们的市场垄断地位并无直接关系。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高利润并不是来自于企业的垄断利润,因此,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来讲,企业的生产者剩余与消费者的消费剩余都在增长,最终社会剩余增加,资源的配置效率提高。

对于以上两种观点,不能简单地判断孰是孰非,还应该作具体分析。哈佛学派的“垄断价格说”由于其忽视了技术进步对市场结构的影响,以及企业与市场之间的替代关系。因此,理论模型存在缺陷,对于实践的解释缺乏说服力。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产业经济学中的地位和影响就不断衰落,并逐步退出产业组织理论的主流地位。尽管如此,哈佛学派关于垄断市场上大企业通过市场支配地位制定垄断价格,排斥竞争者,攫取高额垄断利润,损害消费者利益,以及由此导致的资源配置效率降低的垄断行为是存在的。只不过他们将这种垄断行为与垄断市场结构必然的联系起来,认为垄断的市场结构必然导致垄断行为。在现实的垄断市场结构中,居于支配地位的大企业更多的是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强化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营效率来获取高额利润。仅仅根据大企业存在垄断的市场行为就断定垄断市场结构是低效率的,这种认识不符合经济实践的现实情况。

针对哈佛学派“垄断价格说”对现实的垄断现象解释的乏力,芝加哥学派注意到了现代垄断市场结构条件下大企业在市许多方面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率的事实,并提出这些高效率是大企业取得市场地位的重要原因。从市场竞争的动态过程来看,在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和经营管理效率决定它的市场竞争力,进而决定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所占有份额的多少从而在竞争中能否取胜。综观世界500强企业发展的历史轨迹,可以看出,尽管在它们的成长过程中有一些特殊因素的作用,它们取得现在这种规模和在行业内的支配地位,主要还是依靠各自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从总体上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大企业所具有的明显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率、较高的组织效率和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等优势,使其相对于其他企业而言表现出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从而使得它们在与行业内其他企业的竞争中胜出。再从许多发达国家和新兴的工业化国家某些行业的市场结构的演变来看,这些行业的市场结构自20世纪初中期垄断市场结构形成以来,到现在一直呈现出相对稳定的状态,大企业始终在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主导性作用。在当今的世界经济体系中,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企业竞争力以及经济效率等状况,往往与这个国家所具有的大企业的数量和其素质直接相关。一些后起的发达国家如日本和韩国等,在实现经济赶超的过程中,十分注意发展大企业,并把加快形成集中型市场结构作为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和经济效率的重要手段。因此,从世界500强和发达国家一个世纪以来大企业的发展可以看出,大企业自身所具有的高效率是其迅猛发展,并对一个国家产业竞争力和经济发展发挥巨大推动作用的根本原因。从这一角度看,芝加哥学派所揭示的垄断大企业具有较高经济效率的结论具有很强的现实说服力。

对芝加哥学派观点的支持,不仅可以从经济发展的现实中找到证据,还可以从理论的角度予以说明。对大企业垄断市场结构的理论分析中,可以发现某些因素内在地具有抑制企业垄断行为的作用,这对于说明大企业具有的高效率是十分重要的。垄断市场结构中,高进入壁垒被认为是企业实施垄断行为的“天然屏障”,但是按照可竞争市场理论,垄断市场结构中存在潜在竞争,这种潜在的竞争性使得高进入壁垒这道“天然屏障”在一定程度上失效。在位企业面临着来自市场外企业的潜在竞争,必须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经营效率和扩大经营规模等手段来保持竞争优势,而不能仅仅依靠垄断地位操纵市场价格维持市场的支配地位。垄断市场中在位企业合谋控制价格和产量是在位企业控制市场的常用手段。但是博弈论中揭示了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存在的矛盾,也就是说合谋成员的机会主义行为会破坏以控制为目的的长期合谋,从而使得在位企业之间也会竞争。这种在位企业之间的竞争将抑制企业垄断的市场行为,并推动企业不断提高经营效率。

综合以上两种观点,可以得到:大企业垄断的市场上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将会采取提高经营效率和控制市场价格的行为方式实现它们的目标,与此相随的是由社会剩余决定的资源配置效率的变化。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这两种方式可以同时存在,并不发生冲突。具有垄断优势的在位企业有利用其垄断地位控制市场价格的倾向,但是,来自于现实的和潜在的竞争压力,更使其必须不断地追求新的技术和经营效率优势,从而保持其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占据更为牢固的市场支配地位。至于企业在何时实施何种方式以及实施的强度,则要根据外部市场竞争环境和对自身未来发展前景的预期而定。如果市场环境相对平稳,企业之间的竞争进入到一个平和阶段,而企业对自己的发展前景有乐观的预期,这时,在位企业更倾向于采取控制价格来强化已有的市场垄断地位。反之,如果市场环境不稳定,潜在竞争较强,企业对自身的发展前景预期不太乐观,这时,在位企业就更加注重追求技术创新,提高经营效率来强化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1.2.2.2 进入与退出壁垒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

按照贝恩的观点,进入壁垒就是某一产业部门中的在位企业相对于潜在进入者所具有的优势,这些优势反映在位企业能够把价格提高到竞争性价格水平之上,而又不会招致新的厂商的进入。 进入壁垒是决定市场结构的重要因素,市场结构是外生变量,厂商行为由市场结构决定,属于内生变量。

进入壁垒主要有四种:一是绝对成本壁垒。这种优势来源于在位厂商因较大规模和稳健经营产生的低成本的大量资金来源以及通过“干中学”和研发而来的优势的生产技术。面对在位厂商的绝对成本优势,潜在进入者通常是采取对原有技术加以革新,在生产中使用新方法、新工艺,不断开拓新的市场的方式进入市场。二是规模经济壁垒。现有厂商由于规模较大产生明显的规模经济,从而对潜在进入者具有一定优势,并对其进入形成以下两方面的障碍:一方面规模经济使得大规模生产成本降低,因此,潜在进入者如果要想进入,就必须筹集足够资金,建设具有一定规模的工厂,以获得规模经济带来的优势;另一方面,规模经济的存在也使进入后生存下来的难度加大。在较大的市场容量水平上,规模经济可诱使新厂商进入,从而提高整个产业的生产能力和供给量,引起价格的下降,使新厂商的收益降低。另外,在位厂商为了阻止新厂商进入可能会威胁欲进入者,扬言采取报复行动。如果产业的规模经济很显著,在位厂商占有了较大的市场份额,这种威胁就是可置信的。三是特有资源壁垒。在位厂商所具有的专利权、特许权以及对关键性的重要原材料的控制,从而阻止潜在进入者进入。四是产品差别化壁垒。形成产品差别的原因是消费者对产品信息的不完全性,使消费者倾向于购买已熟悉品牌的产品,在位企业获得了在产品销售上的“先动优势”。要消除这种壁垒,进入者必须加大销售投资,但是这样包括销售费用在内的总成本就会高于在位厂商的成本水平,给潜在厂商带来竞争劣势,阻止潜在厂商的进入。

对于一个行业来说,有进入便有退出。企业能否在丧失竞争优势时顺利退出该行业也是决定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因素。阻止在位企业退出行业的壁垒是沉淀成本。所谓沉淀成本,是指一旦投入某一产业部门从事某种专有用途后就不能收回的成本,它包括固定成本、为特定企业活动购入或租赁的土地、某些库存材料以至企业商誉等无形资产。

主流的产业组织理论认为,竞争性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最高。这是因为竞争性市场没有市场垄断力量形成的进入和退出壁垒,企业能够自由地进入和退出市场。而在大企业垄断的市场结构中,大企业经常采用建立某种形式的进入壁垒,对潜在的进入者加以限制,以便维持高于竞争性均衡价格的垄断价格。垄断价格高于市场竞争的均衡价格,在位厂商获得超额利润,但是损害了消费者福利,从而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这种观点是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成立,即资源的配置成本为零(资源在各行业间的流动与重新配置是有成本的,我们把它称为配置成本)。这不符合经济的现实情况。

现实是市场竞争始终处于变动的过程之中,大量不确定性因素存在,导致企业进入市场后的经营环境与进入前存在较大的差异。另外,企业作为有限理性的经营者,不可能掌握市场运行环境的充分信息,对市场前景的判断可能与实际情况有较大差异,在这种情形下,企业盲目的进入和退出可能会造成经营上的损失。这种损失是资源的机会成本,它构成资源配置成本的一部分。由于企业的进入和退出,资源在行业间的流动和重新配置将会产生资源空间的转移费用,它构成资源配置成本的另外一部分。它具体包括资源转移的运输安装费用、资源在转移过程中因暂时的闲置而造成的损失以及由于资源的专用性而产生的沉淀成本等。

从考虑资源配置成本的角度出发,行业的进入壁垒和退出壁垒将对资源配置效率产生正面的影响,而不是像主流产业组织理论所认为的进入和退出壁垒对资源配置效率只有负面效应。也就是说,高进入壁垒和退出壁垒将有利于资源配置,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如果市场保持一定高度的进入壁垒,潜在进入的企业只有具备相当的资金实力、技术创新力量和经营管理方面的优势才能进入市场,并且企业在进入市场之前会对市场作深入的调查分析,以期尽可能充分掌握市场运行环境,对市场前景作出正确的判断,消除信息不充分带来的决策失误。一旦企业进入市场后,就会使经营尽快稳定下来,避免资源在行业间频繁流动和重新配置带来的转移成本,配置成本也会因为企业掌握充分的信息,减少决策失误而得到降低。如果产业进入壁垒过低,必然诱发企业的过频进入,提高资源配置的转移成本。另外,市场的进入壁垒过低,还将诱发市场的过度竞争,导致市场运行秩序混乱,扭曲市场竞争机制,损害消费者和生产者福利,最终降低资源配置效率。在现实的经济中,一些行业,特别是一些规模经济性强、资本规模要求大、适合于大企业垄断的制造业,由于其进入壁垒低,而退出的体制性壁垒高,使行业内积压了大量效益低下而又难以退出市场的企业,结果,企业之间展开恶性的价格竞争,严重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由此可见,要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需要保持行业一定的进入壁垒。就不同的行业来说,进入壁垒的最佳高度是不一样的,这要根据行业的技术特征、生产特点和资源利用情况而定。与农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以及服务业相比,制造业的进入和退出壁垒就要高得多。即使同一行业,在其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进入和退出壁垒的最佳高度也不一样。这要根据市场前景和在位企业发展情况来定。在产业发展初期,市场前景较好,在位企业处于起步阶段,这时进入壁垒较低,大量企业为了获得发展的先机,而纷纷进入行业谋求发展,结果行业内积聚很多企业,市场集中度较低。进入产业发展中期,即成熟期后,市场前景处于稳定状态,企业之间的竞争加剧,催生了一批在规模、技术和产品差别等方面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它们的存在对潜在的进入者形成了一定的进入壁垒,这时,市场的集中度提高并稳定在一定的水平。产业在经历了成熟期后将走向衰退期,这时市场前景不好,企业赢利水平降低,纷纷退出市场。与此同时,优势企业不断地兼并劣势企业,企业规模不断增加,这使得行业内的企业阻止潜在进入者进入的壁垒越来越高,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1.2.3 技术创新效率

所谓技术进步,是指通过对原有技术(或技术体系)的改造、革新或研究,开发出新的技术(或技术体系)代替旧技术,从而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技术进步的效率是衡量市场绩效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企业和行业来说,技术进步的效率直接影响到它们的竞争力。影响产业技术进步的因素很多,如产业的市场结构、进入壁垒以及集中度等,但是,具有根本性的影响因素是企业规模。从社会分工和专业化促进企业规模成长的历史进程中,我们看到,企业规模与技术进步有着天然的联系。

1.2.3.1 分工和专业化、技术进步和企业规模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技术进步的动因是企业内分工和专业化水平的提高。通过对企业内部进行细密的分工可以提高企业生产技术意义上的专业化水平,专业化的发展,使得人们将注意力集中在更窄的生产领域中,因此能够比较容易地产生技术创新;另外,专业化使得生产者的操作越来越趋向简单重复,这为采用机器代替人工操作提供了条件。随着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机器的使用和不断改进,企业许多工艺阶段或生产操作达到或接近最佳的生产规模,取得最佳的生产效益。机器的使用为技术进步带来了巨大的空间。

我们知道,企业规模取决于企业所拥有和所能支配的生产要素的数量。随着企业内分工和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机器的大量使用,使得产品生产的工艺阶段和生产操作数量迅速增加,这意味着企业要增加其生产要素的数量。在短期内,企业增加投入品的数量,长期内则表现为企业追求技术进步,进行大规模投资,采用价值昂贵的机器设备。

1.2.3.2 企业规模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国内外对技术创新内涵和外延的界定大相径庭。有的认为技术创新是从基础研究到新产品实现商业化的全过程;有的认为技术创新就是开发新技术;有的认为技术创新就是应用发展研究。熊彼特认为,技术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实现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Schumpeter,1912)。不管有多少种定义,技术创新是一个经济技术范畴,其实质就是经济技术的整合或有机集成,亦即技术创新将技术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新服务并实现其价值,最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在企业规模对技术创新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上,已有的研究没有得到一致的结论。大企业有大企业的优势,而中小企业也有中小企业的优势,不能绝对地说大企业或小企业哪个更有技术创新的优势。美国新制度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思认为,创新的成本随时间连续增长,因而大厂商在创新中处于较有利的地位。库姆斯等人认为,大企业还有其他优势,如研究者可以同更多的同事一起分享其发现,有更多机会利用发现,因而会产生研究开发规模经济。卡曼和施瓦茨亦有类似的见解。实际上,大企业在技术创新上既有优势,亦有劣势。意外的发现未必能得到很好的利用;沟通欠佳或管理层缺乏兴趣亦会使新发现荒废。大企业研究者的业绩与其收入报酬之间联系不紧密,因而其技术创新动力会弱于中小企业的研究开发人员,许多成功的创新企业是由企业家离开原实力强大的企业后创立的小企业发展而来的,美国惠普公司、微软公司、莫特尔公司和日本索尼公司、丰田公司等全球巨型跨国公司就是由小型创新企业发展而来的。因此,不同规模的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都有自己的独特优势和一定的劣势。

只有弄清楚大企业或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优势产生的原因,才能从总体上把握企业规模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1)大企业技术创新的优势与劣势。

大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①由于企业从外部资金市场融资具有一定的成本,完全依靠银行资金和资本市场融资来解决企业技术创新经费是不可能的,必须使用企业内部资金,弥补外部融资的缺口,以减少各种外部融资的交易费用。所以,企业规模越大,内部资金集中程度越高,越有利于投入大规模的技术创新活动,促进技术创新成果产生。②大的企业规模可以减轻市场开拓和融资的风险,是增加技术创新风险性承受能力的一种表现。因为,技术创新是一种非线性技术经济活动,投入与产出之间并非确定性的关系。克莱恩和罗森堡的研究表明,企业规模对技术创新的风险效用呈递减趋势(Kline and Rosenberg,1986)。一项研究开发活动在获取成功之前需要一定的投入,在一定的环境之下,企业持之以恒地投入进行技术攻关,可以实现研究开发的成功。但是,企业在研究开发获取成功之前放弃投资的可能性是存在的,这种可能性是随企业规模缩小而增加的。因此,企业规模越小,失败的风险越大,反之亦然。③企业规模大,研究开发的固定费用可以分散分摊,单位固定成本下降,有利于研究开发工作的正常进行,因此,有利于技术创新的自我学习功能的形成和积累。当学习功能的积累从量变向质变转变时,便会产生技术创新的成功。反之,没有研究开发的日常工作,没有学习功能的完善与积累,也就很难有技术创新质变的产生。同时,研究开发费用的降低、日常研究和开发(R&D)工作的开展被认为是减少R&D风险的一种方式(Rechard·C. L. and Rechard·R. Nelsonetc,1987;Doci·G,1988)。因为,日常R&D工作到进入某一区域,则会减少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④研究开发存在范围经济性。企业规模增加,企业经营向多角化发展,各行业知识相互渗透、启发与交互作用,有利于激发技术创新成功,提高研究开发的效率。⑤获取技术创新成果的垄断利润。企业规模越大,对R&D知识产权保护能力越强,越能维护较长时间的超额利润。

大企业对技术创新也有一些劣势,主要表现在:①经营的多层次、管理权力的相互制约,影响技术创新效率。企业规模越大,经营管理层次就越多,企业经营决策者对市场、技术的反应速度就越慢,随着决策层与一线研究开发技术人员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机会减少,技术创新组织机能、协调能力减弱,使技术创新的决策效率和日常事务的处理效率降低。②市场竞争程度下降,企业技术创新的紧迫感减弱。企业规模越大,对市场垄断程度增加,在市场竞争中优势感明显上升,容易丧失市场竞争的警惕性,不利于发挥技术创新工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2)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优劣势。

中小企业虽然实力不强、规模小、技术水平低和基础薄,但在技术创新方面亦有不少优势。小企业生命力强,很多小企业在竞争中消失,一些中小企业成长为大企业,而且又出现许多新的小企业,这亦是国家经济活力之所在。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上的优势在于:一是灵活、反应快。中小企业生产经营规模一般较小,与用户有直接的关系,了解用户的需要和要求,因而较善于捕捉各种市场机会,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开展小发明创新,开发出易为消费者接受的新产品,提供满足消费者一般或个性需要的服务。因此,中小企业能及时根据市场和技术的变化,抓住技术开发的有利时机,调整经营方式,进行渐进性技术创新,使许多现成的技术经过加工、组合转化成新设备、新工艺和新产品。这显然有利于企业、产业技术进步。二是中小企业组织结构简单,管理层次少,柔性大,信息传递、沟通快且不容易发生扭曲、失真,内部员工相互直接接触多,与外部人员交流亦多,对市场的变化知道得快,因而易根据新信息和知识开展小型技术创新。三是很多小企业经营者有冒险精神,有开拓勇气,有企业家特质,企业家精神强。四是小企业的生产经营,技术创新贴近大众生活,易为广大消费者接受,其成果市场化、商品化比较容易,技术创新的风险损失小,成功率高。五是中小企业在各国企业总数中占绝对多数,吸纳的就业者亦占全国就业者的大头,因而在国家经济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各国政府都很重视发展小企业,扶持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

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以及技术进步中亦有劣势。一是中小企业技术实力一般比较弱,技术基础差。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是一种狭义的技术创新,即从已有的一些技术、知识(通过“干中学”或“用中学”购买、学校教育与培训、继续教育等方式获得)出发,设计开发出适销对路,满足消费者潜在或应急需求的新产品、新服务。这一过程只需发挥技术人员的创造性、开拓性,不一定需要大量专用性高的技术设备。因此,中小企业很少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更多的是进行模仿、改进性技术创新;有些中小企业技术条件好,但至多亦只开展一些“反转工程”,实现技术的本国化、本地化或本土化。二是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不畅。中小企业自有资金一般不充裕,财力不一定足,而且因企业实力、利润前景、发展前途等所限,其资信等级不是很高,很难从银行得到大量信贷资金开展技术创新,只能靠政府的一些特殊支持和资助。大企业就不一样,不仅容易获得贷款,而且容易与其他企业开展各种形式的技术创新合作,甚至缔结技术战略联盟。中小企业只有与大企业合作,为大企业改进、生产零部件,获取大型企业的支持。三是中小企业因收入、设备、科研条件所限,难以得到一大批优秀、高素质的科技、管理、营销、组织人才,因而各类人才(尤其是技术创新人才)往往不足。四是中小企业虽然消息灵,但利用外部信息能力一般不强。中小企业因资金、人才、设备、技术所限,无法准确、全面、及时收集和处理外部信息,因而难以发现大的技术创新获取超额垄断利润的机会。因此,尽管中小企业灵活地开展一些小的、渐进型、模仿或改进型技术创新,而且能为根本性创新积累经验和实力,但是小企业本身只有成长为大企业,才能进行大的、开拓性、根本性的技术创新。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上的优势与劣势,决定了它在技术创新方面具有下面的独特发展规律:①中小企业普遍资源短缺,而技术创新又是一个技术资金密集性活动,充分发挥人力、物力、财力的作用直接关系到创新的成败;②结合中小企业在组织机构简单、内部信息沟通迅捷的优势,建立合理的技术创新的组织模式与信息系统;③中小企业技术力量薄弱,管理水平低下,选择正确的技术创新策略对整个企业来说是生死攸关的;④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的实现途径上可采用多种方式,特别是走联合协作开发的道路。

(3)合理的企业规模促进技术创新。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各具优势与劣势,在这些优劣势的背后是由企业规模决定的市场的竞争程度和垄断程度。企业规模、竞争程度和垄断力量是决定技术创新的三要素。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企业规模→垄断力量→市场竞争程度→企业的技术创新

从由竞争程度和垄断力量决定的市场结构来看,最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市场结构是介于垄断和完全竞争之间的市场结构。因为完全垄断使企业失去压力,没有创新的紧迫感,而且大企业容易因循守旧,虽有一些小的技术创新,不可能很快出现重大的技术创新;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企业数量多,规模一般都较小,激烈的竞争能产生创新压力,但实力差,很难开展重大的技术创新。介于垄断和完全竞争之间,一方面企业有竞争的压力,为了生存和发展,有创新的压力和动力;另一方面,企业规模一般不太小,有一定技术基础,有能力进行技术创新。所以,中等程度的竞争或中等程度的垄断是最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市场结构,因而会激活各种潜在的技术。

尽管企业规模决定市场的竞争程度和垄断力量,竞争程度和垄断力量决定市场结构,但是企业规模与市场结构并不是同等程度的范畴,垄断未必都与大企业相联系,完全竞争未必与数量众多的小企业相联系,但一般来说,企业规模与市场结构有正向关系,垄断程度高往往意味着企业数量少,规模大;垄断程度低,往往意味着企业数量多,规模小。从大企业和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优势与劣势可知,企业规模一是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技术实力,二是影响其创新投入水平,三是影响其创新开辟的市场前景。这里企业规模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对于何为企业的适度规模,在这样的规模下,企业有技术创新的动力和创新的效率较高?这是许多经济学家一直都在寻求解决的问题。美国经济学家戴维1975年提出了一个概率单位模型,其中含有创新厂商的激励因素。每个厂商都有一个激励的临界水平,只有当创新代表的激励水平超过临界水平才有可能被采用(David,1975)。而临界水平是由厂商规模决定的,与每单位产出的旧技术相比,一个新技术总是假定固定成本较高但变动成本较低。库姆斯、萨维奥蒂和沃尔什认为如果假定正规模收益,那么在给定时间内,只有在一定规模以上的厂商采用创新才有利可图(Coombs, saviotti and walsh,1987)。技术的演进和厂商的成长均可以改变企业技术创新的临界水平和潜在采用者、模仿者的数量;技术创新扩散轨道将由现有厂商规模及其分布、单个厂商成长率和资本劳动成本的演变决定。戴维认为,企业间的差别影响企业规模和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临界水平。卡曼和施瓦茨认为,对于化学工业来说,“相当多的国际性证据表明,在市场结构和厂商规模上都有一个阀,低于这个阀,就没有什么创新了”。也就是市场结构和厂商规模只有达到一定的水平,才会有技术创新,但这仅限于化学工业。对于其他工业,有不同的判断和命题,比较含混。但比较一致的看法是,R&D的密集度在厂商(企业)成长到一定规模后就会下降。这说明有一个适度、居中的厂商规模,它既吸收了大企业的优势,亦有小企业的优势,而且可以扬弃两者的劣势。也就是,中等程度规模的企业最有利于技术创新。

因此,要有效地开展技术创新,提高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水平,那就既不能盲目扩大企业规模,亦不能借口大企业阻碍重大创新而一味追求企业的分散化和小型化,而是应该采取适当的扶持政策和反垄断的政策,使企业的规模和数量保持适度的水平,并与相应的企业制度、组织结构、管理制度相匹配。

为了清晰直观地说明市场结构、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可以用一组图(见图1-6)表示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 :一般而言,中小企业有技术创新优势,但是企业规模过小,根本不可能开展技术创新,只能维持简单小规模经营。企业规模只有达到一定水平才有能力开展技术创新,这一水平就是企业技术创新的临界规模,即图1-6(4)中的C点,OC就是企业技术创新的临界水平,企业规模越过C点继续扩大,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将递增,创新水平将提高,企业规模达到一定水平,即图1-6(4)中的D点,企业创新水平、能力达到最佳状态,AD是企业最佳技术创新水平,OD是企业从事技术创新的最佳规模。企业规模扩大超D点以后,企业技术创新水平不仅不提高,反而递减,企业规模继续扩大到E点,其技术创新水平亦下降到E′;企业规模扩大越过E点,其技术创新水平下降到E点以后,无论企业如何扩大都将大体保持不变。企业规模过小,不会有技术创新,企业规模过大,虽有技术创新,但不可能达到最佳创新水平,因此,中等程度的企业规模是技术创新的必要条件。具体地看:总之,在一定条件下,只有在一定区间内,企业规模和技术创新才存在正向加强关系;企业规模达不到区域临界点,如大多数小企业,企业只能开展简单再生产,或外延扩大再生产,几乎不可能有技术创新;而企业规模超越这一区间后,其技术创新水平下降,虽然保持一定的创新水平,但其创新活力、企业活力和优势已是明日黄花。若用e s 表示企业规模,用Fi表示技术创新,则两者的关系可以表示为Fi=f(e s );若临界水平为e s1 ,则可表示为Fi=f(e s )=Sin(e s1 +e s )(e s1 ≤e s ≤π/2)。因此,既不能简单地因为大企业有创新优势,就过分夸大大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只注重支持大企业的技术改造和创新,忽视或贬低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功能;亦不能因为中小企业有创新活力就否认大企业的作用,夸大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

图1-6 企业规模与企业技术创新

资料来源:王学鸿.论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及其政策意义[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10).

1.2.4 企业组织效率

在一国经济的发展中,其企业组织一般是朝着集中和分散两方面演进的。一是生产趋向集中化,即生产要素越来越集中于专业化大型企业;二是生产趋向分散化,即生产要素向与大型企业有协作关系的小型企业扩散。通过这种演进,企业组织结构会呈现出享有规模经济的大型企业与建立在分工协作基础上的中小企业并存的局面和特征,这也是企业组织结构合理化的基本要求和重要标志。对于企业组织效率,一般来说,从企业组织的分工协作效率和交易效率两方面来衡量。

(1)分工协作效率。

一个企业的经济活动包含了许多职能。分工或专业化过程,就是企业的职能不断地分离出去,而由其他企业专门承担这些职能的过程。纵观发达国家企业的发展史,从手工作坊到古典企业,从古典企业再到现代企业以至复合企业的演变,始终伴随着生产的分工不断深化。按照斯密的说法,这种分工协作的过程是沿着“企业内部劳动者之间的分工——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分工——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分工” 的顺序向前推进的。分工与协作是同一生产过程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对于协作,马克思有过精彩的论述:协作代替小生产者独自生产或家庭式生产,是个别生产向社会化生产的转化,其优越性表现为:在劳动过程中的物质条件上引起变革,生产资料得以节约;通过协作不仅创造了一种个人生产力,而且创造了一种社会生产力;协作使劳动可以更快地通过生产的各个阶段,创造一种社会生产力;协作使劳动可以更快地通过生产的各个阶段,创造一种速度经济效率;协作还扩大了劳动活动的范围,同时相对地在空间上缩小生产领域,节约了非生产费用。

斯密认为,分工于生产最大的作用就在于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其原因有三:劳动者的技术熟练程度因业专而日进;分工节省了因转换工作耗费的时间;劳动的简单化和专门化为机械的发明创造了条件。较高的劳动生产率与制造业企业结合,专业化分工所带来的经济性就最终表现为生产费用的节约,即规模经济性。我们知道,在生产技术水平一定的前提下,从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看,工人技术熟练程度的提高、间歇时间的减少和机器设备的使用,都可以使企业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而同时平均成本又在不断降低,从而最终实现其最佳生产规模。可见,实现专业化分工的过程实质上也就是达到最佳生产规模的过程。然而,上述情况只是在假定生产技术水平不变情况下的结果。如果把生产技术水平的改进加入讨论范围,那么,在不同的技术水平下,产品的最佳生产规模的层次也是不同的。技术水平越高,最佳生产规模水平也会随之提高。分工使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在更窄的范围内,因而能够较容易地产生技术创新,同时,大批量生产也为采用高效率的机器设备提供了前提。所以,专业化的发展将会推动生产技术的进步,从而也会把最佳生产规模提升到一个新的、更高的层次,企业的生产规模也由此便在专业化深入发展中不断地扩大(如图1-7所示)。一般说来,专业化分工程度越深,最佳生产规模也就越大,在市场容量有限的情况下,生产的集中程度也就越强。正如施蒂格勒所说:“只要进一步分工会因批量增大而降低费用,企业家就会通过合并、扩张逐走竞争对手而获益。”这虽然是在说专业化带来的垄断势力的加强,但也充分表明这种垄断是由生产规模的扩大而导致的。

图1-7 专业化与企业规模扩张的关系

资料来源:沈蕾.论专业化分工与我国大企业的发展[J].经济问题探索,2004(7).

由此可见,业务分工是企业组织存在的基础,企业组织的分工协作效率体现在,单个企业在由分工所决定的业务范围内实现规模经济和较快的技术创新,同时,在专业化不断深入发展的过程中,企业分工业务范围越来越小,企业之间的协作越来越紧密,结果是企业技术创新水平越来越高,生产规模越来越大,规模经济效益越来越高。

(2)交易效率。

企业组织的分工协作效率主要是从技术、生产角度对企业组织效率进行认识。企业不仅是一个生产单位,同时也是一个交易单位。因此,还必须从企业组织内企业之间的交易来认识企业组织效率。

专业化虽有经济性的一面,但也存在着非经济性的因素。专业化分工不断发展的一个后果就是市场交易次数的迅速增多。在高度专业化的情况下,不仅需要进行不同产品的交换,而且需要进行不同零部件、不同工艺甚至不同服务之间的交换。按照交易经济学的观点,市场交易是有成本的,也就是说,交易必然要引起相应的交易费用。这些由专业化分工所带来的市场交易费用,就可以被称为专业化费用。当这一费用超过专业化所带来的经济性时,为了节约交易费用,企业就会把需要与之进行交易的组织纳入自己的内部体系,变社会化分工为企业内部分工,以企业部门间的行政关系替代市场交易关系,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一体化。威廉姆森用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和交易发生频率三个要素作为分析的视角,对一体化形成的企业组织交易效率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他认为,资产专用性是指为一个或少数几个买者或使用者所特别生产或提供的资产。专用性资产与一般资产存在很大差别,专用性资产一旦形成,就很难再被转移配置他用,或者即使能够再配置,也必定遭受严重的价值损失。专用性资产包括专用物质资产、专用人力资产和特定地点资产。随着资产专用性程度的提高和交易频率的增加,协约双方越来越要求在交易过程中建立长期的交易关系。这样,协约双方就会出现一体化趋势或进行一体化联合。

显然,一体化是一种与专业化相反的趋势。随着一体化的发展,企业内的职能部门会越来越多,企业的组织规模也就渐渐扩大了。随着技术进步,产品生产的操作量增加,企业的组织规模会逐渐扩大,因此而增加的管理成本最终又会超过市场交易费用的节省量;另外,随着技术的进步,分工进一步深化,生产工序上资产专用性程度降低,在市场交易制度不断完善的基础上,交易成本降低。这时,企业内某些职能操作又具有了独立出来的倾向,促使专业化向更深一步发展,技术水平也会因此而得到更进一步的提高,企业生产规模又在更高层次上扩张。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企业组织的交易效率主要表现为,一体化减小了由资产专用性所带来的交易成本,但是,随着一体化程度的提高,所节约的交易成本无法弥补管理成本的上升。在一定的技术和制度条件下,交易效率与管理效率呈现此消彼长的态势。而从长远来看,技术进步、制度完善和管理革新使企业将一些非核心的生产经营环节分离出去,交给市场完成,集中资源做好做大核心环节。这既体现了企业组织内部企业之间交易的效率,又充分展示了企业管理的效率。 Uk3qe9kkT5NdKD+gqbJF0dUGP6TE0VKGacd9S1Ny5vPOu2zsBLH0K14Gs3/GmEf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